文/滑冰冰、Doris
江湖已經很久沒有黃光裕的身影,但依然處處有他的傳說。
今天,一則重磅消息又將他推向風口浪尖。
6月24日午間,網易報導,黃光裕已經出獄,目前人在北京,國美官方將於近日通過公告說明具體情況。
此外,一位消息人士透露,6月23日晚,國美集團高層會議中透露了黃光裕已於近日出獄的消息,或將於6月24日晚對外公布。
這個曾三度登頂中國富豪榜、建立中國最大家電連鎖帝國,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潮汕人,於2008年事業巔峰時刻,突然身陷囹圄,至今已在裡面待了11年半。
「教父」歸來 股價暴走!
黃光裕出獄消息一出,國美系公司股票聞聲而動。
其中,國美零售股價瞬間拉伸,在短短幾分鐘內上漲20多個百分點。截至收盤,上漲了17.39%,報1.62元/股。
國美金融科技更是在短短一日內暴漲了47.30%。
在港臺警匪片中,老大出獄,也就是整幾輛豪車,再弄一幫小弟,在大門口接一下。現在,國美大佬黃光裕出獄,慶祝方式是直接拉升了旗下5家公司市值暴漲84億元人民幣,實在是牛。實際上,這些年來,「黃光裕即將出獄」的消息,已經傳過好幾次,每次都引起國美系上市公司的股價暴漲和新聞的熱議,顯示著其強大的影響力。
股民們懷念黃光裕,是因為他入獄前,國美太過成功,人們懷念黃光裕,也是因為今天國美太過羸弱。
人們為黃光裕概念買單,是因為心理懷著一點希望,若是黃光裕在,國美不止於此,若是黃光裕出來,國美也許可以不再如此。
黃光裕為何如此受關注?透過過往,也許能窺探一番。
黃光裕的本名為曾俊烈,出生於1969年,有一兄長、兩個妹妹。
作為大地主和海外富商的後代,黃光裕兄妹四人,從小就聽慣了父母講述祖輩經營土地或者從商的經歷,早早就擁有了不同於一般農民家庭的商業意識和眼界。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跟著哥哥黃俊欽在北京珠市口東大街租下一間100平方米的門市,並取名「國美」。
黃氏兄弟趕上了一個絕佳的時機。
當時的中國人,經歷了改革開放10年,生活條件從赤貧變成了有一點積蓄,多年來被壓抑的消費欲望開始猛烈釋放,家用電器成為最熱門的搶手貨。
而黃氏兄弟擁有的,恰好是來源於廣東的源源不斷的貨源。
1988年的「物價闖關」和搶購風潮,讓黃氏兄弟狠狠地發了一筆大財。
作為電器零售的領軍人物,國美絕對不是簡單的經銷商,黃光裕更是踩準了每個特殊節點,抓住一切機會。
1990年,隨著國美銷售的貨品越來越多,黃氏兄弟開始採用一種新的銷售模式:擺脫經銷商,直接和廠家合作。
國美首創直接從廠家進貨的「包銷」方式,省下了大量的中間費用,因此貨品售價比其他商店低很多。
除了縮短供應鏈,1991年,黃光裕還開始在《北京晚報》的「中縫」打廣告,這被認為是開中國報紙中縫廣告的先河。
而第一個吃螃蟹的黃光裕,讓「買電器,到國美」這句話輕易地走進千家萬戶。
到1999年,國美已經成為北京市場上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單一城市的市場已經無法滿足這隻快速增長的怪獸的雄心,它開始向外地進軍。
真正讓國美起飛的,還是國產家電廠家的迅速發展。1996年,以長虹、海爾為首的國內家電企業崛起,國產家電產品發展勢頭勢不可擋。
黃光裕敏銳且迅速地把產品結構由先前的單純經營進口商品轉向經營國產品牌為主。
黃光裕擠掉中間利潤的低成本思想,低價傳統政策繼續發揚光大——國產家電較外資品牌具有絕對的價格優勢。
這讓國美進一步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也一步步餵飽餵大了國美的胃口。
2008年,國美已經把除了蘇寧以外的中國市場其他電器連鎖巨頭永樂、三聯、大中都收入囊中,成為當之無愧的霸主。其全年銷售達到驚人的1200億元,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黃光裕也因國美的不斷壯大 ,在2004、2005、2008年三度登上胡潤百富榜首富,其中個人財富在2008年10月時達到最高450億元,名列榜首。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黃光裕在最輝煌的時刻命運陡然逆轉。
在登頂富豪榜40天之後,黃光裕突然被警察抓走。
重出江湖 奪回失去的十年?
2010年,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罪和單位行賄罪對黃光裕判處14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
其妻子杜鵑(出逃後被抓回)也因內幕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億元。
在後來不公開審理的二審中,黃光裕維持原判,杜鵑被改判為緩刑三年,當庭釋放。
此後的十多年裡,國美作為曾經令人聞之色變的家電零售連鎖巨頭,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潮流中聲響漸弱。
2020年3月31日,國美零售披露2019年財報,去年集團實現營收594.83億元,同比下滑7.57%;淨利潤虧損25.9億元。近三年來,合計虧損80億元,已經抹去了國美2010年以來的全部利潤。
十年前,國美營業收入509.1億元,2011年為598.21億元,和去年營收持平,這還不算通貨膨脹。
十年,一家公司沒有增長,從2016年開始,伴隨業績滑坡,其股價長期低於1元,成了仙股。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門店運營都遇到了「黑天鵝」,一片哀嚎。本來就在走下坡路的國美,由於是以線下門店收入為主,更是舉步維艱。
在微博上,有國美員工表示,疫情原因,二月份只發了基本工資。疫情期間,雖然國美電器和子公司大中電器還在繼續營業,但每天幾乎都沒有顧客進店購物。
2019年財報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國美零售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人民幣81.87億元,相比2019年6月30日的101.06億元,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也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低點。
不難想像,缺錢國美在艱難的處境下,需要的是如何活下去,等待著「王者歸來」。
這時,騰訊系出手了。
4月19日,拼多多宣布,將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時隔一個多月,5月28日,京東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國美零售,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
拼多多和京東投資國美可轉債合計3億美元,相當於現在借錢給國美,未來看國美的表現,如果表現好,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如果表現不好,也可以轉換成債權,要求國美還本付息。
一旦行使轉換權,拼多多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成為國美第三大股東。未來可以按照約定的轉股價格轉換為股票。
剛剛登上中國第二富豪寶座,僅次於馬化騰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不僅完成了對「對手的對手」的拯救,也在品類和供應鏈端提升了想像空間。
拼多多,在流量方面有騰訊爸爸在是不用愁的,但是產品SKU方面比較遜色,缺乏家電供應鏈,而國美剛好可以彌補其不足。
同時,拼多多還缺乏物流,阿里有自建菜鳥、「四通一達」,京東有引以為豪的倉儲,拼多多看中的是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可以提供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等服務。
拼多多入股國美可以補SKU的不足,又可以緩解物流的壓力。
6月1日,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直接放話:國美和京東的合作完成了以後,我們幾乎是所有頭部供應商在國內的最大的零售渠道,毫無懸念。
在京東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國美零售的次日港股交易中,國美零售股價漲幅一度超10%,最終報收0.96港元,總市值達206.95億港元,並在隨後幾天整體呈上漲趨勢。
拼多多和京東一前一後,給國美救命錢,不是巧合,背後都有騰訊的身影。
騰訊這個莊家,正通過提供資金和流量,扶持自己的小弟們去廝殺。
目前的電商格局,阿里系是以天貓+淘寶+蘇寧+網易考拉,而騰訊系則是京東+拼多多+國美+唯品會。
目前,黃光裕仍然以49.12%的持股比例位列國美零售第一大股東。這次牽手,或許就是這位實控人為自己出獄後做的準備。
12年過去,黃光裕將重出江湖,但江湖已不再是曾經那個江湖。
風水輪流轉,當年那個依靠彪悍價格戰制霸線下的國美,如今不得不屈服於趨勢,傍線上巨頭的大腿,與另一個網際網路價格屠夫走到了一起。
儘管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處於落後,若能和電商新貴拼多多深度合作,國美或許還能再翻身。
作者:滑冰冰/Doris 編輯:團團 圖片:有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