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8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將在第六期節目中走進一代守島人的愛情故事,重溫老一輩那些關于堅守和愛的溫暖記憶,向他們平凡而偉大的愛情致敬。
董潔李光潔演繹平凡生活
致敬被柴米油鹽包裹的「父母愛情」
2014年春節,電視劇《父母愛情》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隨後又陸續在60多個國家熱播。這部以守島軍人為原型的作品,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愛人安傑共同走過風風雨雨的幾十年,讓我們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守島夫妻在四面朝海中相濡以沫,在柴米油鹽裡彼此相守……那麼,幾十年後,海島之外的年輕一代,又該如何接力講好父輩的愛情故事呢?
本期《故事裡的中國》通過重現歷史場景的逼真復刻,激發出戲劇表演環節的真實感和生活感。本次戲劇呈現由董潔飾演安傑,李光潔飾演江德福。節目戲劇舞臺部分採用倒敘手法,在老年江德福和子女們的回憶中,緩緩揭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溫情歲月。
經過一次次排練,董潔逐漸接近安傑,「安傑結婚之後獨立溫柔,變成母親之後,能看到她的堅強,而且慢慢習慣江德福的生活方式,然後愛上這個人,愛上他的一切,最後相伴一生。」
戲劇總導演田沁鑫也希望在這樣的作品裡,展現一種平淡中的詩意,在跌宕起伏的歷史環境裡,生活永遠繁瑣而平常的繼續著。「家和萬事興這樣的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在中國人的血液裡。它在這部戲裡用家常裡短、柴米油鹽的生活包裹起來,所以更加動人,我想用這部戲劇致敬奉獻奮鬥的父輩,致敬溫暖的父母愛情」。
揭開《父母愛情》原型主人公真實故事
一塊完好保存六十年的方巾成為守島人的真情見證
《父母愛情》中江德福和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細緻入微又真實鮮活。這是因為《父母愛情》並非完全來自創作者的想像,而是原著作者劉靜把自己父母的生活經歷融入了進去。
劉靜的父親劉兆貴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到長山列島駐守。劉兆貴的大女兒劉軍回憶道:「海島生活比較不方便,有的島上淡水都是船上送,我記得我媽媽當時就跟安傑似的挑水。」
平淡甚至艱苦的海島生活並沒有衝淡父母之間的感情,反而讓那種樸實無華的愛,深深地印刻在劉軍的腦海裡,「我記得我爸爸有一次從上海出差回來,給我媽媽帶了一個方巾,我知道我媽媽心裡特別喜歡,因為她平時都不太捨得戴,過年過節她才戴一戴。」六十年過去了,這塊方巾如今依然被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連上面標籤上的字跡都清晰可見。
回憶起母親在病重彌留之際的情景,劉軍幾度哽咽,「我媽媽昏迷之後醒過來的時候,她在我跟前說話說了兩次,她說得非常不清楚,最後我反應過來,她那個口形是我要回家,她想要回到我爸爸身邊。」有愛人的地方就是家,劉軍動情道:「聽到我爸爸來了,她的眼睛都出淚了。我爸爸握著她的手說『老馬,老馬,我來看你了』,當時我看爸爸也在落淚。」
斯人已逝,在《父母愛情》裡,劉靜用手中的筆超越時空和生死,讓母親再次甦醒過來。「那是她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我看到那一幕的時候就有那個感覺,我們都希望當時能把我媽媽搶救回來」,劉軍眼泛淚光地說道。
正如《父母愛情》裡母親從昏迷中醒過來一樣,上一輩樸素而動人的愛情也在這部作品裡得以延續、生長。
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中說,從《父母愛情》封面上那張模糊的父母合影,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半個多世紀前的父輩守島人開始有了清晰的影像。他們的愛情故事正是「你守家國,我守你」的生動寫照。(劉欣)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