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控深扒《姜子牙》:魔改封神不如《哪吒》?看懂這些再評價

2020-10-29 侃侃人間

導語

雖是同一個製作團隊,也都是封神體系的大英雄,但《姜子牙》與《哪吒》,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哪吒之魔童轉世》,預售時並無水花,點映贏得了第一波口碑,於是在排片並無優勢的前提下,依賴觀眾的「自來水」,票房一路飆升,評分也持續走高,截至一年以後的現在,仍然有著8.5分的好口碑;


再觀《姜子牙》,搶佔國慶檔的好檔期,借著《哪吒》的東風,無論是預售票房還是前期排片量都略高於同期其他影片,結果上映不到兩天,當年因為《哪吒》期待《姜子牙》的觀眾們,都紛紛「反水」,直呼「爛片」。



在眾多不好的聲音裡,有一種聲音最大也最讓人難過,他們說:「頂著哪吒的熱度和精心剪輯的預告片,騙一波好票房而已。」是的,在他們的眼裡,《姜子牙》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它消費了觀眾的情懷,但滿足不了觀眾的期待。


可是,跟期待裡不一樣的動漫,就該被評為「爛片」嗎?

別著急打差評,等真的看懂了《姜子牙》中這些令人深省的細節,理解了導演背後的深意,再來打分也不遲!




吸引小九前往幽都山的「阿父」,究竟是誰?


電影的一條主線,就是姜子牙在小九的執念下,前往幽都山,順勢找到當年未被斬死的九尾狐.妖,再引出當年真相。

小九的執念來自於「幽都山有阿父在等我」,看到最後,問題來了:誰是這個「阿父」?

一開始我以為是紂王,因為到達幽都山後,第一個遇到的男人就是紂王。

結果,小九不僅不是他女兒,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他心心念念的愛妃。

因為小九和九尾幻化的魅惑紂王的蘇妲己,共用一個元神啊。


那究竟是誰,給小九種下「阿父」的執念,千方百計的引來小九呢?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阿父就是師尊假扮的!

仔細想想,九尾在回憶嫁給紂王的那一天,出現阿父時,阿父的臉是模糊不清的,恰好,師尊的臉也從來都是模糊不清的,這一點,難道不是導演某種隱晦的暗示嗎?

再仔細想想,師尊先將小九與九尾用宿命所連在一起,然後假扮阿父,送小九入宮嫁給紂王,特意搶走小九的娃娃,就是斷了她以後想家的想法。

直到封神結束,姜子牙斬掉九尾,小九也跟著逝去,師尊假扮阿父這事兒,也就天知地知只有他知了。

誰成想,封神大典那天,姜子牙出了岔子,愣是沒有手斬九尾,讓她逃了。

但這九尾一天不死,師尊一統三界的目標就無法實現,並且師尊了解姜子牙不弄清真相,誓不罷休的性格。

因此,師尊明知道九尾躲在幽都山,但出於不想讓神仙的手沾染鮮血的目的,還是想讓姜子牙來解決這個狐狸。

借讓姜子牙思過的噱頭,等待姜子牙與九尾重逢,完成之前沒有打完的那一場戰,奈何一晃幾十上百年,姜子牙終是沒遇到九尾。

師尊想起了被宿命鎖住的小九,便又假裝阿父,給小九營造「阿父在幽都山等她」的夢,讓她引姜子牙,到幽都山一戰。

認可了阿父就是師尊這個設定後,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小九夢裡的黑石頭,和最後師尊用來擊碎九尾的法器是不是如出一轍了?

因為那小石頭就是師尊用來給小九造夢用的呀!


所以小九會說:「沒有人在等她。」

回過頭想想,阿父連送她出嫁都要搶走她的娃娃避免她想家,又怎麼會等她回家呢?

這一切,不過是小九對於親情的幻想,但小九的悲劇,就是從未擁有真情,連「阿父」都是假的。





神仙,不會騙人吧?錯,因為歸墟不是轉世。


小九的命運,打從被套上宿命鎖開始,就註定了是師尊統一三界的犧牲品。

因為宿命鎖一旦結下就無法解開,師尊卻說讓小九入歸墟就是轉世重生,很明顯是騙姜子牙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出九尾,逼狐族作惡,這樣他才好以「救天下蒼生於水火」的名義,名正言順的斬殺九尾。


我不明白,早就對師尊所謂有所疑慮的姜子牙,為什麼這一次卻對師尊的話深信不疑。

毫不猶豫的,就帶著小九入歸墟。

後來我們都知道,歸墟無法重生,要不然底下不會有那麼多狐族的怨靈。


這就印證了小九為什麼一直問: 「神仙,不騙人吧?」

姜子牙說:「我不會騙你」,小九信了他,入了歸墟,卻沒有轉世,也沒有重生。


很多人說,影片最後的小女孩就是轉世後的小九啊,我覺得不是,一來跟轉世後四不像有著非常清晰的臉部鏡頭不同,小女孩的臉一直是模糊的,導演就是在用這種對比,隱晦的告訴我們,沒有轉世的小九。

但因為小九的犧牲,讓更多的孩子,有了一個愛她的「阿父」。


小九的悲劇,可以說是「宿命」,但還是告訴我們一個很樸素的道理:神仙,也會騙人。生而為人,我們不需要信仰「神」,而是要信仰自己真正覺得正確的東西。





電影叫《姜子牙》,卻講封神之後的事,是對《封神演義》的魔改嗎?


剛好相反,《姜子牙》中,師尊為一統三界大費周章,這跟原本的《封神演義》的故事走向,如出一轍。


《封神演義》裡,紂王輕薄女媧雕像,惹怒了本尊。

女媧掐指一算,商氣數已盡。

就派九尾去魅惑紂王,製造禍端,好讓其他人名正言順的去伐紂,這不就是典型的「沒理由給你製造理由」嗎?


《姜子牙》中,電影一開始,師尊就在強調 「天命已定」,實際上哪裡有什麼天命,不過是神在蠱惑人心。

但人心的複雜就在於,即使是神,也無法全然左右。

於是為了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只能製造理由,伐紂變成了名義上的「守護」,實際卻是天界對人間的「監視+統 治」。


要說《封神演義》與《姜子牙》的區別,就在於統治者得到王國之後,能不能收穫人心。

與《封神演義》相比,這個師尊顯然是打下了江山,但不懂的治理江山的人,姜子牙中伐紂封神之後人界還是各種廢墟,完全沒有恢復,所以才讓師尊又失了人心。


人心是最敏感且最善變的東西,它也許不像神仙一樣有火眼金睛,會掐指一算,但它可以感受到,什麼是對自己好。

假裝的善,也許會騙得了他們一時,但得不到他們一世。

因為當他們長久的感受不到所期待的善意,他們便會離去,這就是再次失去的開始。



結語


天梯為什麼會成為第二道宿命鎖?因為它讓人受制於神。

只要天梯存在,人就會覺得,最好的歸宿,是羽化登仙。

但人的宿命就是人,如果想封神,就得走天梯;

走天梯,就得聽命於神。


天梯看似是人跨越階級改變宿命的徵程,實則是師尊對人界加以監視和控制的利器。


姜子牙斬斷了天梯,就是斬斷了人要成仙的欲望,讓人的信仰變成人真正值得信仰的東西,而不是模糊不清的「神」。


只有這樣才能「用自己的方式成為神」,這個神,不一定是天界的神仙,而是成為自己的「神」,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成為與自己信仰所一致的人!



嗨,這裡是,《姜子牙》裡的細節,你讀懂了嗎?或者你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歡迎與我一起探討哦~

相關焦點

  • 《姜子牙》不如《哪吒》?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慶檔可算是卯足了勁,接連出了好幾部備受關注的影片,其中《姜子牙》應當是裡面最受矚目的一部。得益於《哪吒》50億票房的影響以及彩蛋給人吊起的胃口,「封神宇宙」一詞也成了觀眾們最期待的一個國產電影系列宇宙。
  • 姜子牙口碑不及預期,「封神宇宙」遭受質疑,過早評價太草率
    >《姜子牙》卻恰好相反,走的「深度文路線」,悲涼風貫穿全場,能看懂已是不易,何況還要與它產生共鳴,難度更大很少人能理解是一定的。 定位不一樣,受眾接受程度不同,成年人的「封神宇宙」才剛開始 很多人評論《姜子牙》口碑不如預期,吐槽光線出現頹勢,都是對比《魔童降世》來說的,《魔童降世》的成功本就是奇蹟,很難再複製的一個成績,用這樣的巔峰成績來衡量一部定位不一樣的作品,是不是過於苛刻?
  • 姜子牙封神宇宙已埋下伏筆,但崛起依舊任重道遠
    》上映的時候,就有很多觀眾期待「封神宇宙」,希望《姜子牙》和《哪吒》能產生聯動。(話說姜子牙的強迫症真傷……)不過還好,《姜子牙》的劇情確實與「封神」有直接聯繫,雖然這是魔改版「封神」,但不管怎麼說,只要能將故事講好,魔改完全不是問題。
  • 生而為魔的哪吒與逆天封神的姜子牙
    周末,看了《姜子牙》,動畫、效果、劇情評論已經很多,這裡只說我在意的幾個細節,姜子牙與小九在去幽都山途中看到骨風鈴
  • 對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難以一戰封神
    上映以來,《姜子牙》已經取得「票房日冠」「國慶當日票房歷史亞軍」「中秋當日票房歷史冠軍」「動畫電影首日票房新紀錄」「中國首部單日破4億動畫電影」等諸多成績,但這些榮譽並不能讓它成為一部「一戰封神」的標杆級電影。
  • 《姜子牙》曲高和寡,主題雖與哪吒類似,但2點細節不如哪吒
    姜子牙今日上映,上映四小時,票房已經突破2億。似乎又讓人回到了那個有《哪吒》的暑假,而且有反超哪吒的趨勢。畫面設計、主題很優秀姜子牙在畫面和主題設計上,顯然是要超過哪吒的,在影院看的朋友們應該都有同感,3D效果沒得說,絕對是大手筆。
  • 從哪吒到姜子牙,我們一直期待
    國慶檔電影《姜子牙》網友吐槽沒有去年炸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好看,之所以會這麼認為,是因為劇情不同,它們呈現的風格不同。哪吒從露著小乳牙一路的呆萌搞笑,讓人忍不住想親親他,抱抱他;再到最後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變成拯救全村人的少年,勵志事跡激起很多人的共鳴,全劇中親情友情滲透著很多淚點,所以愛看他的人不分年齡。
  • 3分鐘看懂《姜子牙》的人物設定,你的眼裡不能只有哪吒
    是頑童哪吒小孩屬性自然討喜,還是姜子牙,叛逆大叔人到中年難以引發共鳴?哪吒講的是少年成長,熱血對抗,最後獲得的是大眾認同。姜子牙講的是成人轉變,中年反叛,最後獲得的是自我認同——做自己的神,相信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信仰。
  • 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個人好惡並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真實水平,但如果將這兩部電影進行比較,其實我們能夠更清晰地明白為何《姜子牙》不如《哪吒》更容易招人喜歡。這絕對不是「希望值越高失望值越高」這麼簡單。「創新」與「顛覆」兩部影片同源於《封神演義》,但它們對《封神演義》的利用方式和方法是有本質區別的。
  • 哪吒,姜子牙,會打造中國的封神宇宙嗎?對標漫威宇宙
    】【姜子牙】包括以後可能的【申公豹】【二郎神】系列打造出中國的封神宇宙,比肩美國的漫威宇宙。 第一,封神的故事過於中國化,缺少世界語言,很多國外人不了解,受眾群體只在華人圈。正如我們對於古埃及的各路大神以及北歐神話和希臘神話中的大神都不是很了解一樣,看的更多的是特效和演員。 第二,漫威系列連貫性比較好,有自己的連貫線索,而封神系列卻沒有。
  • 看懂了《封神演義》,才能真正了解姜子牙!
    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的「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上映至今,口碑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 《姜子牙》:褒貶不一的評價,到底是優秀還是平庸?
    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伐紂,贏得封神大戰勝利。,重新獲得了神力,在天尊誅殺了狐妖的冤魂之後,蘇妲己也成為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同時上天再為姜子牙重新打開天梯,讓姜子牙重新成為眾神之長。就是故事本身存在問題,劇情偏向單薄,這是它不如人意的地方,不過當你抱著看一般電影的態度去觀看,你會發現很多驚豔的地方。
  • 深扒《姜子牙》背後的世界觀!封神大戰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姜子牙》接連刷新國產動畫電影首日、首周票房紀錄,無疑成為《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又一部爆款。》的通俗故事講述,《姜子牙》不是一部成長為英雄的電影,而是從神到人再到神的境界重塑遞進的過程。
  • 《姜子牙》不是《哪吒》,為什麼不能放自己一馬?
    ,似乎昭示一個「封神宇宙」即將建立。《哪吒》口碑及票房的大爆也同樣加深了期待,今年推遲大半年才上映更是吊足了胃口。《姜子牙》的原始對標樣本必然是《哪吒》,但它的風格和思想內核與後者迥異。《哪吒》的定位更加低齡化,包括其中很多低幼段子的出現和笑點密集的設置很適合父母帶孩子一同觀看。
  • 繼《哪吒》《姜子牙》之後,封神宇宙正式開啟!!!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今年國慶的《姜子牙》,國產動畫開始面向全年齡段觀眾,不斷將成年人拉回到動畫片的世界
  • 《姜子牙》與《哪吒》兩種風格打架,「封神三部曲」是個偽命題?
    在評分上,《哪吒》仍然還保持著8.4的高分,比《姜子牙》高出了1.4分《姜子牙》與《哪吒》兩種風格打架兩部電影的故事背景,都發生在商朝,雖然共同位列「封神三部曲」,但畫面卻是兩種風格,把兩部電影相提並論,仿佛是東方和偽東方文化在打架。
  • 看懂《封神演義》後才能真正了解姜子牙||贈書福利
    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的「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上映至今,口碑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電影在原有的故事上做了很大的改動,對於姜子牙的過往沒有十分詳細的表述,人物性格單薄也是造成了極大的爭議。
  • 3分鐘看懂《姜子牙》的人物設定,你的眼裡不能只有哪吒
    文/陌上小雛菊《姜子牙》的電影你看了嗎?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是抱著《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標準去審視的《姜子牙》,如果是這樣,那麼看完,八九有十會覺得這個電影不行,劇情太平了!雖然思想深度上比《哪吒》要進階,但是在故事講述上,幾乎沒什麼起伏,讓看的人內心毫無波瀾。
  • 《我和我的家鄉》和《姜子牙》,評價評分差距很大,被後者驚豔到
    最後,壓軸的《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評價評分差距很大。對於劇情方面,一部分人覺得不如《哪吒》,不僅故事沒有講清楚,也不是說的完整的一個故事。更有人吐槽編劇語文沒學好,沒有首尾呼應。還有一部分人覺得,它比哪吒的格局大,更加深奧,引人深思。
  • 竟然讓楊戩和妲己搞CP,「魔改」的《封神演義》把我氣笑了
    且2001版的《封神榜》前二十集講的是殷十娘對兒子哪吒的無私付出,後二十集講的是哪吒迷途知返、跟隨姜子牙伐紂、封神的故事。主角是哪吒,並不是姜子牙和姬發。 據悉,該劇原導演是韓國導演辛宇哲,曾表示,「在遵循原著精神的前提下,以中國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再加入一些自己比較擅長的浪漫愛情元素」。 可以看到,新版《封神演義》雖然是古裝神話的筐,裡面裝的卻是偶像劇的內核。劇中男主楊戩年輕有為、女主妲己天真善良的形象,不僅讓人物有很大的生長空間,還可以聚集更多的戲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