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三十年前,一部名叫《水手服戰士V》的漫畫在日本雜誌《るんるん》上連載,當時魔法少女和戰士形象的新穎設定大獲好評,後來引起動畫製作方東映的興趣,這個漫畫形象終於擴展到動畫片和其他平臺,最終一部影響了一代人的《美少女戰士》誕生。
這部以「美少女」為主角的動漫作品,一上市就被認為是女生的動漫作品,當然屬於女生的世界。但它在誕生伊始,就捕獲了不少男生的心。化身為水兵月,穿上活力四射的水手服,「代表月亮消滅你!」在很多男孩子幼小的心中種下了神奇的種子。
這部女性色彩濃厚的動漫,於是成了不少男粉們內心欲望的投射和烏託邦。
在不少80後90後的《美少女戰士》粉心中,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少女戰士。
這部上世紀90年代女性漫畫巔峰時期的作品,將「變身、美少女戰鬥、美少女魔法」等美少女流行趨勢注入了社會主流,興起了一種「美少女現象」,成為當時日本商業動漫的代表作。
讓觀眾魂牽夢繞的這部動漫,有著跨越年齡和性別的吸引力,不少猛男都加入了這個群體,讓不少網友中毒。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美少女戰士》的男粉絲們大多是gay,但喜歡《美少女戰士》的人似乎並不希望將男生對美少女戰士的愛看成是同志群體的標誌。
義大利一位小哥就製作了一首以《美少女戰士》為主題的真人短片,一路模仿水兵月變身場景,並配合名曲 La Isla Bonita 跳舞,曾在YouTube上獲得百萬點擊,影片開頭還發了「警示標示」,聲明「這絕對不是一個gay片」。
在片中,五個肌肉男,組成男子天團完整還原了《美少女戰士》中的各種變身pose,可以說滿足了《美少女戰士》男粉們從小就在幻想的變身場景。
因為作為世代穿透力極強的動漫作品,《美少女戰士》在幾十年後依然在各個群體中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據說木村拓哉也是《美少女戰士》一類少女動漫的粉絲,喜歡到給自家寵物犬命名為「美少女戰士」。
而更多的是《美少女戰士》對各年齡段男性無差別的吸引力。
一位日本網友曾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自己公司上司想在假期期間找一部好看的電影消磨時光,結果下屬推薦看《美少女戰士》劇場版電影,結果遭到了上司的嚴厲駁斥:
「你是傻嗎?我一個40多歲的大叔怎麼會看這種東西。」上司當場發火,認為下屬瞧不起自己。
然而假期結束後,下屬卻看到了雙眼通紅的上司對他說:「你這傢伙,分明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原來上司前一夜偶然看了劇場版後,遭遇真香現場,連夜從第一集開始刷《美少女戰士》,一夜沒睡。
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cosplay 博主Alex還一比一還原了《美少女戰士》裡的穿搭,還因此圈粉50萬。
而一套美少女戰士的cosplay整套裝備也是很多粉絲能夠輕鬆入手的。一整套假髮、制服、手套等等用5000日元就可以全部入手,而且身材骨架相對高大的男生也可以輕鬆駕馭。
在日本二手網站上,美少女戰士分類下的cosplay水手制服,幾乎有一半的商品都是98成新的XL碼加大號,顯然主要顧客都是男人。
雖然大多數喜歡《美少女戰士》的男粉都會認真愛護自己的偶像,但也有一些不良分子,打著「變身」的幌子,做出了讓人非常不齒的事情。
2006年,日本北海道和關西地區多次發生男性cosplay成美少女戰士的樣子,對女性進行性騷擾和威脅行為。
而這些男性一位40歲,一位60歲,都是在出差或休假中,實在是壓抑不住自己內心想要在陌生地方「變身」的欲求。在交通工具比如地鐵和電車中,對女性下手。
(上圖非事件中本人)
據其中一位供述,因為太投入「水兵月」的角色,上半身穿水手服,下半身沒有穿裙子,只穿了黑色網襪,沒有內褲,私處直接暴露在受害者面前。
受害者在遭遇騷擾後,尖叫著下車前往200米處的派出所報警,該男子在不遠處躲藏時,被警察當場逮捕。
而該男子是日本一家鐵道公司擁有十幾名屬下的部長,公司的公關部門聽聞消息後非常困惑,因為之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這位課長是一位喜歡美少女戰士制服大叔。
(上圖非事件中本人)
而另一位關西大阪地區的60歲爺爺也是在穿著美少女戰士水手服後登上一列電車時,向座位對面的高中女生做出不雅動作,而被附近的男乘客當場按倒在地上,被乘客押送至派出所。
據這位爺爺的供認,他和妻子一起生活,學生時代就喜歡女裝,後來喜歡上美少女戰士,為了有地方可以換上自己心愛的水手服,他專門在市內租了一間房子,用來保存和更換衣服使用。
之所以在電車中做出這種舉動,他說是因為上車前他剛從一個女裝bar中喝酒後,在回家前換衣服,結果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這種不齒的行為。
但上面的事件畢竟是極少數人的行為,而在年輕人那裡,《美少女戰士》則具有著特殊的意義。
有人總結了什麼樣的男生在看過《美少女戰士》後,容易入坑。
第一類是「少女男」,指的是那些喜歡可愛事物的男生。平時動不動喜歡買個帶有可愛紋樣的枕頭,或者私下裡喜歡換上美少女戰服的男生。另外就是喜歡科幻主題的宅男們也是《美少女戰士》的忠實粉絲,
櫻井翔變身火野玲的樣子
而日本也誕生了被稱為「美少女戰士世代」的一代人。
學者稻田豐史在他的著作《美少女戰士世代》中認為,2000年之前全世界對LGBT群體的了解和認知雖然存在,但還沒有被媒體大規模報導,但是過了2000年之後,這個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他認為,2000年之後日本10歲到20多歲的群體比上一代人對LGBT的偏見有了大幅度的減少,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像《美少女戰士》這樣的作品的出現。
日本廣告:沒有性別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這種思維上變化的根源可能就來自《美少女戰士》中對多樣化的戀愛關係的寬容,作品中出現的類似變性人的形象,比如星光戰士在變身前是男生,而變身後成為女性,衣著的裸露度也大幅上升,作畫的細節中也能看出胸部的膨脹感,語氣也帶著女孩子的氣息,雖然這一設定讓原作者武內直子老師有點不開心,但得到了大多數粉絲的認同。
稻田分析認為,故事中的星野光對月野兔的戀愛感情正是一種「生理上女性對擁有男性氣質的女性抱有好感的女同故事,故事設定本身就超越了所謂男裝女裝的既往思維定式。」
所以從根本意義上來講,《美少女戰士》的故事屬於任何一個人,畢竟快樂從不分性別。
原標題:《這些男人想變身美少女戰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