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講述了商界鬼才和警界霸王花之間的愛情故事,而王志文把丁元英性格特徵和人物性格演繹得惟妙惟肖。
《天道》王志文拿捏了丁元英幾分神韻,丁元英高明之處在哪裡?
丁元英是的人性是複雜多變的,沒有一個固定的形狀讓所有人感知,但同樣,作為臺詞教科書的王志文讀書人特有的氣質,無形給角色塑造加分,無論從毒梟郭小鵬,還是其他角色,王志文是用心演戲的,每次看到王志文演技吊打小鮮肉,才知道人物塑造竟然可以如此完美契合。
也許王志文並沒有丁元英那樣有智慧,但是王志文總會從不同角度演繹角色心理活動,通過對於專業知識的必要儲備和社會經驗的打磨,一個具備精英氣質的角色出爐。
實際上王志文是不接廣告和商業活動的,因為這樣會破壞他創作角色的心境,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雖然剛上映《天道》並不受歡迎,就那個時代而言,內容演繹方式,臺詞,以及文化屬性諸多因素,導致很多人看不懂,當下短視頻如火如荼,自媒體事業如日中天,販賣焦慮的自媒體人,把之前優秀的視頻內容加入自己解讀,重現上傳網站,和粉絲和讀者找到共鳴。
說實在的,沒有想到一部作品,可以交朋友,可以互訴衷腸,網際網路世界裡面最缺的不是人,而是溝通的橋梁,顯而易見,天道提倡的思維方式讓我們看到更多。
我們一度以為的原來僅僅是我自以為,世界以它獨特的方式運轉著,丁元英強大嗎?並不,丁元英和常人一樣,僅僅他的智慧要不別人多一些。僅此而已。
淡泊名利無以致遠,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道理、道德、道,都是有門檻的,不是所有道德、道理通過別人描述你就能懂,懂了拿來就能用的,比如丁元英布局規劃,比如芮小丹向死而生,比如向心內求佛,比如塑造自己文化屬性。
我們能意識到的問題是我們能意識到的,我們能解決的問題也僅僅停留在我們能解決的層次,格局和思維,看見別人有羨慕嫉妒恨,自己想要有,一定要杜絕自己走捷徑,速成的妄念,沉下心來做自己最難,活成自己想像的樣子更難。
為什麼我們換位思考還是不能理解別人,不是我們理解能力有問題,而是立場、觀點、利益、甚至價值判斷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
丁元英殺富濟貧陷入對錯是非就是不可為的事,在商業競爭領域根本就不是事,在某些領域,下黑手下死手那是常態,道德綁架和仁義僅僅是號召的時候有威勢,其他,呵呵。
我們不理解芮小丹為什麼一定要死,為什麼林雨峰騙保還要故意陷害丁元英,劉冰為什麼放棄生的希望,是焦慮還是抑鬱,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人可以生,可以死,但是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越好的東西它越純粹,越純粹就越孤獨。丁元英和王志文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都那麼有文化,都很專注,堅持做自己的那顆初心是一摸一樣的,而且丁元英的智慧和王志文的智慧是相同的,因為智慧不分地域、空間、甚至是性別。
丁元英是孤獨的,王志文並不孤獨,但對於生命的本來,都是孤獨的,即使紅塵性空,天道輪迴,大道渺渺,能做到心無掛礙很難,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追求完美,極致呈現人性之美。
王志文感情裡曲折,他的女人緣不錯,和江珊、許晴、徐帆,最後找一個圈外人結婚,王志文從一個藝人向一個表現藝術家完美蛻變,而他本人也知道世界萬好不如真情流露,深情以對,你不來我不老,生命和愛不可辜負。唯愛永恆。
《天道》王志文拿捏了丁元英幾分神韻,丁元英高明之處在哪裡?
王志文最經典的無意是對對白和情節的設計,給我們大腦留白,反思我們當下生活中愛的缺失,過度娛樂化,從《當鋪》的復仇,到《青瓷》的雅賄,到《天道》的理性,再到《黑冰》的陰狠,《歸來》書轍父親對愛的守護,人性是複雜的,是多變的,唯一不變的是愛,圍繞著愛,其他一切都在變。
從幾何時,我們把世界物化,把異性物化,我們追求物質登峰造極,我們對精神世界一無所知,我們太窮了,正因為物質生活虛假繁榮,我們精神空虛,無法掩飾的內心空虛油然而生。《天道》電視劇給我們一個警鐘,誰都不能太自以為是,生老病死都是經歷,結果是另一個結果的頭而已。看不清自己,眼高手低,才華撐不起野心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無能為力,所以順其自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就是要成為不是人,人性限制我們,局限我們,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要不是人才能成事,要脫離低級趣味,和熱衷低級趣味的人,去追求更高級的快樂,簡約、單一、純粹、孤獨。
生活其實和天氣一樣,有晴、有陰、有風、有雨,生活不簡單儘量簡單過。
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
有機會一定要試試,其實試錯的成本並不高,但錯過的成本則非常高。
借用一句話,願我們能在雞零狗碎的生活中,找到一絲歡樂。
生活各自不易,個人所求不同,各自立場不一樣,勿在別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強求別人。
世間千姿百態,人人生而不同,用自己的標準去找別人的答案,永遠是零分的結局。
高層次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不去插手別人的人生。
不要成為丁元英,不要成為任何人,要成為你自己,因為你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你存在的價值就是你的價值,即使你窮困潦倒。
遇見最好的自己,從發現自己開始,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