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其實就是踏實的味道。
親人在身邊,新衣身上穿,食材堆滿桌,踏實。
菜市場,一個城市裡最接地氣,最有人情味,也是年味最濃的地方。
新橋菜市場,可以說是南通菜市場中的大佬了,不是說它年紀大,在這裡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
最特別的是,菜市場外的露天集市永遠比裡面熱鬧。商販一個挨著一個,還有一些在家門口做做小買賣的新橋老居民。
「在家閒著也是閒著,出來看看人也是好的」,張奶奶樂呵呵地說著。
拎袋不夠氣勢,推著車你就是整條街最靚的嬸,這架勢仿佛是要推著行李箱去馬爾地夫旅遊。
騎電動車的更是王者了,七拐八拐在小巷裡把那些青銅甩在後面,請注意,如果是紅色的車那就是穿了皮膚的王者。
實不相瞞我真沒看出這是魚,這是幾條掛在這吹風的魚,江湖人稱「風魚」,吹到火候了取出來蒸著吃。
年年有魚,大過年的買兩條掛家裡也是一道風景線。(魚:我做錯了什麼)
活魚也是要買的,還要買雙數,六條八條隨便買,先逮回家給放了寒假的崽們養著。
今年豬年給豬一個面子,就不上豬肉了,唐閘牛肉海門羊肉如皋草雞,在這裡你可以吃遍六縣一市的肉。
懶得自家做肉圓的,稱上兩斤,肉圓燒肉魚圓燒湯,順帶捎上幾塊走油肉,聽說是吃了不長脂肪的肉。
再燙點小酒配魚肉,就更圓滿了。
年前的採購工作,一定包括買糕點這件事。
年年高升,討個吉利又好吃,桂花糕黑米糕糯米糕,現做現賣。
配上粽子就是年年包中,紅繩包紮好看又好吃。
再來點純手工搓的糯米圓子,團團圓圓。
老遠就聞到炒米糕的香味,低糖核桃仁的,黑芝麻核桃仁的,街坊鄰居嘮家常必備。
小哥手起刀落就是一頓切,好刀配英雄,成就炒米糕。
還有雞蛋糕家族和桃酥兄弟,終將在新年鐘聲敲起的那一刻會師。
整個戰場打得最火熱的莫過於炒貨攤了,那一地的瓜子殼啊屑啊都是榮耀的印記。
大媽們拉上閨蜜擠進人堆裡抓上幾個瓜子,邊嗑邊咂嘴「好像沒有那家香哦」,專業得像個美食家。
炒貨攤奔波間路過水果攤再買點蘋果龍眼,「誒!今年砂糖橘挺甜的,來幾斤」。
總有一些東西你以為無足輕重,但少了它就變了味。
在這場年味爭奪中,它們是配角,也是主角。
擦肩而過的都是滿載而歸的人們,每個角落都在暗示你:年,已經在你家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