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國國家電影局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今年的臺北金馬影展。
目前,臺灣省內的輿論也已經對此事有了反應。
首先,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稱,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國家電影局做出的決定不是「中斷」只是「暫停」。
至於暫停的原因,他說大家都知道,臺灣目前的政治情形、政治生態會帶來很多問題。
臺灣《中時電子報》採訪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的教授劉國深也表示,臺灣部分藝人太熱衷於政治,對複雜的兩岸關係缺乏準確認知,會利用文藝場合做政治文章,這對兩岸關係沒有正面幫助。
另外,臺灣女藝人劉樂妍也在接受《中時電子報》採訪時對國家電影局的做法表示了支持,並指出金馬獎已經把政治搞到檯面上了。
確實,去年臺北的金馬獎就已經公然在給「臺獨」分子站臺了。而且當時蔡英文和臺灣民進黨當局的官員都曾公然藉此事宣揚臺獨言論,說什麼「臺灣沒有中國電影」。
圖為去年獲得金馬獎的「臺獨」導演發表的獲獎感言,其中大肆宣揚「臺獨」言論
圖為臺灣行政部門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去年在金馬獎「臺獨」風波中公然宣稱「臺灣不是中國,臺灣沒有中國電影」
圖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去年在金馬獎的「臺獨」風波中公然給「臺獨」站臺
所以,如今國家電影局暫停大陸電影和人員去臺北參加此次金馬獎影展,可以說完全是臺灣當局自己「求錘得錘」。
有臺灣網民也在相關報導下留言說:這件事去年就預料到可能發生,而且如果大陸沒反應,才讓人覺得不正常。
當然,擅長「詐騙」的臺灣民進黨當局,此刻不僅沒有認識到他們用「臺獨」政治擾亂兩岸文藝交流所造成的惡果,民進黨控制的「陸委會」反而還通過民進黨的「喉舌」媒體「自由X報」倒打一耙,說國家電影局的做法是「政治幹預文化交流」。這可謂是「賊喊捉賊」了。
而民進黨當局的一些臺獨政客還通過「三立新聞網」和「自由x報」等臺獨媒體玩兒起了「精神勝利法」,說沒有了中國的金馬獎更「乾淨」更「自由」。
然而,根據金馬影展官方公示信息,2019第56屆金馬獎僅有148部劇情長片參與報名,比起2018年的228部、2017年的202部和2016年的181部,可謂是近4年最少的一次。
最後,根據臺灣「中央通訊社」報導,金馬影展執委會目前給出的回應是對大陸影片暫停參加表示「遺憾」,但各項活動會照常舉辦。
不過,擔任臺北電影節總監的製片人李亞梅對臺灣「中央通訊社」表示,若大陸2-3年不來參加,對金馬影展還影響不大,還可靠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或者其他國家的華語電影支撐——可如若5-10年不參加,必定會衝擊到金馬影展在華人影壇的代表性。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