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er * 大象體操 | 透過Math Rock找到亞洲當代的律動

2021-02-17 B10現場 B10 Live

器樂演奏總是給人以「好厲害~」感覺的大象體操樂隊最近接受了Fender中國的專訪。作為一份新專「打開說明書」式的深度專訪,Fender和大象體操樂隊聊了聊新專《水底》的創作和錄製故事,與陳珊妮等音樂人合作的感受。採訪中吉他手凱翔還表示給自己的愛琴起名叫「哥吉拉」,「 和「哥吉拉」互動時,我感受得到我們創作出的樂句是彼此都喜歡的! 」對自己手中的樂器充滿感情樂隊,難怪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音樂。讀完這篇深度專訪,再去聽聽大象體操的新專輯《水底》,你也許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細節!

大概是兩三年前,小編第一次聽到來自高雄,由吉他手張凱翔、貝斯手張凱婷和鼓手徐嘉欽組成的大象體操時,驚喜了一下:聽過歐美、日本的math rock後,再聽到歌詞裡有中文的的math rock時,覺得既親切又新鮮;流暢的旋律和音符背後,也是技術上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器樂編配...此外還有他們的貝斯手張凱婷:本來玩貝斯的女生就不多見,凱婷所帶來的,更是旋律性和律動性都非常出彩的貝斯段落。這些特點加在一起,自然是讓人一下就記住了這支叫「大象體操」的樂隊。

大象體操(l-r):嘉欽、凱婷、凱翔

今年底,大象體操帶來了他們的第二張全長專輯、依舊是兩個字的標題 《水底》。跟此前的作品相比,這張專輯裡的音樂變得更加成熟而多元,更打破了不少數搖的套路:city pop, hip-hop等在前作中偶爾隱約閃現的元素,這次也得到了完整的實現。樂隊成員更是各自擔任了專輯中幾首歌的製作,這在拓展創作野心的同時,也為樂迷帶來了不少新的驚喜 。

《水底》發行之後,大象體操即將在今年12月開展新的一輪大陸巡演。Fender中國也在這次巡演即將來臨之際,和大象體操一起,完成了這一篇採訪。

在這次採訪當中,三位樂隊成員在分享自己音樂上的心得體驗時,幾乎都是毫無保留地託盤而出。這也使得這篇採訪成為Fender中國今年開展音樂人系列採訪以來,篇幅最長的一篇。

不過耐心看下來,相信你也會有不少收穫:如果你也玩樂隊,大象體操的成員們所分享的心得,應該會有不少值得借鑑的地方;如果你是樂迷,這篇採訪不啻是《水底》這張專輯的「說明書」 -- 在這張專輯裡,他們有太多突破原有框架的地方,也許多提供一些解讀的話,會讓你對這張2018年華語獨立音樂最精彩的專輯之一,產生更深的體會。


問:凱翔、凱婷、嘉欽你們好,恭喜你們馬上就要發布第二張專輯《水底》!可以首先講講這張專輯的錄音和製作過程嗎?你們這次是在哪裡錄製這張專輯,製作的過程還順利嗎?

 

嘉欽:距離上一張專輯《角度》經過了四年,這期間先是經歷了《角度》發行過後,當時成團以來規模最大的2014-2015亞洲巡演,然後是2015-2016休團了一年多,再次上路後在2016年發行了第二張EP《工作》,同時也開始了大象體操成為全職樂團的狀態。

如今團員間相處、共事的頻率變得更為密集,其實就是一間只有三人的公司,各司其職但共享決策權力,看待音樂事業的心態變得更加慎重。

 

凱翔:這次大多數的歌都在高雄製作。高雄是我們從小成長的地方。和高雄的錄音師、混音師合作有一種輕鬆的氛圍,很快能抓到彼此工作與生活的步調。

 

凱婷:寫歌的過程其實蠻辛苦的.因為這張專輯中嘗試了很多新的元素與方向,有一些不一定是自己原本擅長的東西,像嘉欽主導的歌就會有嘻哈、city pop的元素,但我比較不會彈這些曲風的貝斯,因此也是邊寫邊摸索。另外像凱翔所寫的《半個》是屬於比較狂躁的曲子,我在編完曲之後生病了一陣子,製作歌曲的整個過程很像是一場冒險。

 

問:曾經你們也是一支「大學生樂團」,在《平衡》和《角度》裡面,也很有年輕心氣的感覺;在從《工作》到《水底》的這幾年,你們開始步入社會,可能也會要面臨成年人生活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新的生活經歷和感受,有沒有影響到的這次《水底》要表達的內容?

 

凱婷:我覺得不再是學生之後,要重新學習「如何做選擇」,而「水底」形容的是自己在內心創造的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極度寂靜,讓你審視自己的內心、審視這些選擇到底是自己要的,還是被資訊過量的時代所迷惑。

 

凱翔:過去容易被重節奏、或是情緒起伏很大的音樂吸引。現在現實的煩惱越來越多,開始喜歡「陪伴性」的音樂:節奏比較輕、重複性高,讓人能跟著律動,忘記煩憂。專輯裡的《月落》、《被子》、《中途Remix》都希望能成為讓人不斷重複播放的歌曲。

 

「一間只有三人的公司,各司其職但共享決策權力,看待音樂事業的心態變得更加慎重。」

 

問:在最近的採訪裡,你們也提到現在你們在創作時會「更紮根內心」,去表達「藏在精神層面裡真正渴望表達的東西」。可不可以請你們更具體地說一說,在創作《水底》這張專輯時,你們怎麼在音樂形式和內容主題這兩方面,去實踐這個理念?

 

凱翔:一開始的作品很直覺。到現在第二張專輯,創作音樂開始變得很像寫日記,或甚至比日記更內心。例如與親人爭執後,寫出了《月落》。雖然歌詞訴說著迷惘,但輕快的音樂卻在暗示一個人遊走在街上迎接著日出,已逐漸開朗的心情。

大象體操《月落》mv

 

此外,我們也更常思考全球社會與大象體操的關係。Math Rock這個曲風,對歐美來說或許是一種實驗、前衛的類型; 但我們卻認為,Math Rock是一種深藏在骨裡、很自然的律動。只要觀察亞洲的傳統音樂,中華文化的廟宇音樂、印度、印尼、日本、泰國都有變拍、變速的元素。因此在更深的層面,我們希望透過Math Rock找到的,是屬於亞洲的當代律動。

 

問: 這次你們幾位是分別擔綱不同歌曲的製作?在負責製作的時候,你們幾位會分別有些不同的個人側重點嗎?

 

凱婷:這次專輯創作模式是採取分配製(聽起來好像很不浪漫),我們一人負責創作2~3首歌,這時候就是三人不同品味與風格展現的時刻了。

 

像我自己這次專輯中比較重視的會是回歸三件式無人聲樂器的配置,因此我所製作的歌《水底》、《衛星》等,都不會加入人聲。凱翔則是挑戰自我,例如在《被子》中首度嘗試自己寫詞曲,在《半個》裡挑戰以製作配樂的概念來完成一首歌等等。嘉欽的話,比較是把自己喜歡的風格(例如嘻哈、City Pop)與我們既有的風格結合,創造出《噩夢》、《散步》這樣別具風味的曲子。

 

嘉欽:這張專輯裡三位團員各自負責寫出某些曲子,更各自擔任其中一些歌的製作人,其中《噩夢》便是由我發起並擔任製作人的歌曲,並與同樣來自高雄的說唱歌Sowut合作,除了在混音與後期上嘗試很多音軌的剪貼和音效的使用之外,也因歌曲概念為「憂鬱」,而在與團員、歌手溝通或是獨自思索時,認識了另一個面向的自己。

 

 

「水底」形容的是自己在內心創造的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極度寂靜,讓你審視自己的內心」

問:說到《噩夢》的話,其實之前你們玩的一些作品,就偶爾可以聽到一點器樂hip-hop的元素。所以你們平時也喜歡hip hop?用真樂器演奏而不是採樣來做說唱的beats,在技術上會有什麼比較難的地方嗎?

 

嘉欽:《噩夢》這首歌最初的Demo就是一首長達五分多鐘都只有鼓的音檔,我對於每一段節奏的編寫和拍分的變化都有明確的想法,但花了比較多時間和凱翔、凱婷、Sowut溝通我想要的感覺,這也是我認為這首歌的創作中最難的部分。

 

幸好凱翔和凱婷很聰明地在保有各自彈奏風格的前提下,替人聲在頻率和旋律上都留了適當的空間,讓這首歌在完成所有樂器的編寫之後順利地加入人聲。

 

Hip hop不是我最常聽的音樂風格,但我對於華語Rap的韻味一直都很著迷,我自己很滿意這次的合作成果。

 

 

問:凱婷你在專輯的《月落》裡還有獻聲!如果在現場表演的時候,一邊彈貝斯一邊演唱,會不會很難呢?

 

凱婷:如果是邊 tapping(點弦)邊唱比較容易,邊彈奏邊唱對我而言比較困難…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專輯裡的《被子》是凱翔首度挑戰演唱!

 

 

問:嗯!說到《被子》,這次你們還邀請到陳珊妮來製作這首歌,為什麼會想到邀請她來製作?她有為這首歌帶來了什麼比較特別的感覺嗎?

 

凱翔:之前聽到林宥嘉的《一點點》,裡頭溫柔、飄飄然的氛圍讓我印象很深。這次想找製作人,便去翻了《一點點》的工作人員名單。看到製作人是陳珊妮,馬上想起珊妮老師的音樂。裡頭那種充滿驚喜卻順耳,不刻意迎合市場,卻仍具備流行、當代的氣質。這似乎和《被子》想前進的方向很吻合。

 

珊妮老師因為幾乎都在流行音樂圈工作,非常重視詞曲跟編曲的咬合。但我們是編曲先行、詞曲之後才加入的樂團。當初透過林宥嘉獲得珊妮老師的聯繫方式,宥嘉便警告過我們,珊妮老師是非常嚴格的人。果然一聽完Demo,珊妮老師就說,樂器編配還OK,但詞曲…..重寫吧!

凱翔、凱婷和珊妮老師的合影

 

所以珊妮老師就著我們已經過關的編曲,重新和我們修改了很多版的詞曲。每個版本都差距非常大哈哈哈!這過程中詞曲和唱法都被珊妮老師批評了很多遍。但只要有進步,老師都不吝稱讚。刀子口豆腐心啊!

 

珊妮老師雖然嚴格,但非常有耐心,一步步和我們一起摸索合適的方向。此外,我們也請珊妮老師做了音效、編寫合聲。裡頭音效許多是由日常生活中水滴聲、吸塵器等聲響組合而成 ; 和聲則是非常珊妮式的合音。製作過後的《被子》變得溫柔又性感!

 

「這張專輯中嘗試了很多新的元素與方向,有一些不一定是自己原本擅長的東西。」

 

問:從之前在《角度》裡和巴奈合作的《天鵝》,到這次《水底》裡和張威龍合作的《順從的殼》,你們和原住民音樂的結合,聽起來總是很特別:此前臺灣原住民音樂給很多人的印象,要不就是傳統的古調,或者是在電子節拍上放入原住民歌聲那樣的採樣拼貼,很少有像《天鵝》、《順從的殼》這樣,將原住民的音樂元素和數搖節拍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所以你們是怎麼想到和原住民音樂人合作?對於巴奈、張威龍和你們來說,合作的時候,在音樂上和文化上都有什麼樣的挑戰,你們又是怎麼完成這兩次融合的?

 

嘉欽:臺灣的原住民族有非常非常多優秀的歌手,他們的嗓音質地渾厚飽滿、延展性極強且音色優美,上一張專輯《角度》裡的《天鵝》找了我們仰慕的歌手巴奈,起初我們表達了希望巴奈可以為這首歌填入母語演唱的想法,才得知母語對於原住民族來說並不是可以在任何狀況下都可以隨意使用的語言,先人們對於母語使用的場合和時機都有成俗的規範,若有怠慢則可能被認為是對傳統文化的不敬,加上母語原本就不是巴奈奈音樂創作時習慣使用的語言…幾度的溝通後,彼此才了解,巴奈最後也在歌曲裡演唱了母語的古調,那次合作經驗所帶來的文化衝擊是相當難忘的,給我們對於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視野都有影響。

 

這次在新專輯《水底》裡,我們收錄了於去年在臺灣的「《橋》音樂廳巡迴」期間所發行的新單曲《順從的殼》,原先的版本是由凱婷演唱的,這次我們改找了另外一位原住民族歌手張威龍(母語名:Cudjiy lja karivuwan)合作,除了唱了原本的華語歌詞,也在歌裡新加入了古調演唱的段落,帶來了與原版非常不同的樣貌。

大象體操去年發行的《橋》巡演EP,

也許是他們唯一一張標題不是兩個字的作品?

 

問:除了前面提到了的音樂人,在這次的《水底》裡,還有沒有邀請其他客席音樂人來合作?

 

嘉欽:與之前的作品相較,現在大象體操對於音樂製作的想法更豐富,也更常在錄音作品裡加入吉他、Bass、鼓以外的樂器,所以為求精緻與完整度,在《水底》這張專輯裡也找了許多人合作,其中專輯同名歌曲《水底》找了Hello Nico的吉他手李詠恩擔任製作人與合成器、音效編寫;《人造衛星》中的合成器則找了已經解散的微光群島(前身為「甜梅號」)的鍵盤手林昀駿協助編寫,此外某些歌曲還另外有與日本歌手合作的特別版本,近期就會曝光蘿!

 

這張專輯由於音樂元素豐富,為了使其完整,我們找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合作,能得到大家的幫助,真的非常感謝!

 

「貝斯手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在節奏組與弦律組之間遊走,這樣的自由度是非常特殊的。」

 

問:有點好奇凱翔和凱婷你們小時候是怎麼開始喜歡音樂,怎麼開始一起玩音樂的?跟自己的哥哥/妹妹一起玩樂團,和跟朋友一起玩,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嗎?

 

凱翔:國小媽媽送我和妹妹去上團體的豎笛班。老師常讓我們合奏,我吹高音笛、凱婷吹中音笛,所以一起玩音樂的習慣應該是從小養成的!國高中開始接觸搖滾樂,兩人就會就常常分享最近聽到了什麼新樂團、什麼新曲風。開始一起玩樂團後就發現,我們比一般樂團更願意爭吵,而且吵得更兇哈哈哈哈。或許因為有親情的情感基礎,不怕吵完後樂團就散了,面對衝突的溝通會很直接。

 

我們吵架的時候講話會很快,氣頭上時會摔東西(有次還把練團室的椅子砸壞....),通常都是我和凱婷針鋒相對,嘉欽當和事佬。但吵完情緒過了,就會互相道歉、和解。當然兄妹一起玩樂團的好處就是,到外地表演不用顧及性別,可以睡同一間房間,很方便!

 

 

問:你們三位的編曲和演奏技巧,也是一直為樂迷們所津津樂道的。所以你們三位都分別有哪些對自己有著很大影響的吉他手/貝斯手/鼓手?

 

凱婷:這就得一提我的貝斯老師 -- 宇宙人的方Q,他在很初期的時候就讓我體會到貝斯手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在節奏組與弦律組之間遊走,這樣的自由度是非常特殊的。後來,東京事變的龜田誠治、Jaco Pastorius、Esperanza Spalding等等,都是啟發我的人物。

 

凱翔:過去我受到陳綺貞、臺灣樂團甜梅號吉他手昆蟲白、透明雜誌洪申豪影響很大。陳綺貞的和弦比較複雜、但又很順,昆蟲白常有有不斷堆疊的樂器以及失真音牆,洪申豪則是善於使用偏爵士的和聲。

 

奇數拍、變拍節奏則受到日本toetricot還有英國 Go Go Penguin鍵盤手影響很深。近期因為喜歡Shuffle,很常聽Nile RodgersJohn Mayer

 

嘉欽:影響我最深的鼓手是日本樂團toe的鼓手柏倉隆史,他的演奏風格開闊了我對鼓組演奏的想像,另外許多知名的鼓手如Benny Greb、 Larnell Lewis、Richard Spaven等也都是啟發我許多創作靈感的鼓手。

 

「樂器本身會有它擅長的音符和旋律」

 

問:除了「三大件」之外,從《角度》開始,鍵盤類的樂器也開始出現在你們的作品當中。你們覺得鍵盤樂器在你們的音樂裡,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演出的時候,你們也會帶鍵盤上舞臺嗎,誰會在臺上負責鍵盤的演奏呢?

 

凱翔:鍵盤樂器通常比較優雅,表現負面情緒時比較哀愁(吉他的負面情緒比較憤怒?)所以若歌曲希望的氣氛比較沉靜、憂愁,我們就會傾向使用鍵盤。超過三十分鐘的現場演出,我們大多會使用鍵盤。因為不同樂器能為表演增添層次。因此這次巡演,也會演出有鍵盤的曲目!

 

凱婷:鍵盤比起貝斯、吉他,因為可以同時彈奏低音部與高音部,讓樂曲的聲響更加豐富,因此也是我們十分鐘愛的樂器。這次的新歌《半個》就是由凱翔編寫,中段的弦律古典且精緻,真的非常好聽!

 

「我在比較爆炸的段落,除了有過載之外,我還會偷偷加一點合唱讓和弦感覺更厚」

問:凱翔、凱婷,可以請你們說一說你們手上的Fender樂器嗎?Fender的吉他和貝斯又是有什麼樣的特性吸引到你們?你們會怎麼用手中的樂器,配合著其他的設備,去營造屬於你們的音色和樂句?

 

凱翔:我非常愛我常用的這把Fender吉他。他叫做「哥吉拉」,是日芬的特殊型號 - 半空心 Telecaster。他的中高頻很清亮圓潤、低頻不會太沉,演出的時候剛好會空出中低頻給凱婷的貝斯。

 

我認為樂器本身會有它擅長的音符和旋律,和「哥吉拉」互動時,我感受得到我們創作出的樂句,是彼此都喜歡的!

 

效果器部分 - 我的過載加的不多,基本上是依著「哥吉拉」的個性去設計; 空間系的延遲、混響能讓三人團的音樂變得比較厚實,所以很常使用 ; 此外,我在比較爆炸的段落,除了有過載之外,我還會偷偷加一點合唱讓和弦感覺更厚,這是以前和甜梅號吉他手昆蟲白偷學的!

 

凱婷:我有兩把Fender,一把是墨芬P bass,一把是美芬J bass,會隨著心情換著彈哈哈哈,P bass的聲音對我而言比較粗、比較狂野,適合彈比較兇的曲子(例如《順從的殼》、《半個》),J bass的聲音精緻緊實,適合彈solo多、細節多的曲子(例如《月落》、《被子》),有時候演出到底要帶哪一把,會遇到選擇困難呢。

 

「J bass的聲音精緻緊實,適合彈solo多、細節多的曲子」

問:說到了演出,你們12月中就要再來大陸巡演了!之前你們在大陸巡演時,感覺怎麼樣?在開啟這一輪新的巡演之前,有沒有什麼話,想要對大陸的樂迷朋友們說一說?

 

嘉欽:這是我們第三次的巡演了,之前對於觀眾們的熱情印象很深。跟其他海外觀眾比起來,除了演出時的掌聲和叫喊,在演出之後大家當面給我們的鼓勵和稱讚也都會很直接地表達,也因為語言相通的關係,這樣的情感傳遞更沒有阻礙,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

 

這次的巡演除了希望可以有更好的成績,也希望每一次相隔多時的演出,都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我們的成長與改變,希望大家都可以到現場支持我們,演出結束之後也歡迎當面跟我們表達任何想法!

 

凱婷:嗚嗚嗚好久沒看到大家,上次也是在十二月,很喜歡跟大家一起度過冬天的感覺,因為你們的熱情讓我覺得很溫暖,好期待可以再見面。請大家先把有唱歌的歌詞記一下,我們一起唱~

 

凱翔:把專輯聽熟,現場一起跳舞吧!

 

「希望每一次相隔多時的演出,都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我們的成長與改變」


Space Circle 榮譽呈現

大象體操 全新專輯《水底》中國巡演

12月14日 上海 MAO Livehouse 嘉賓:大七樂團

12月15日 北京 文雀匯後搖音樂節 

12月18日 杭州 MAO Live house

12月19日 南京 歐拉藝術空間 with 小巫師

12月20日 武漢 VOX LIVEHOUSE

12月21日 廣州 MAO Livehouse

12月22日 深圳 B10 LIVE

12月23日 廈門 Real Live

購票請長按☟

相關焦點

  • 透過Math Rock找到亞洲當代的律動:大象體操專訪|Fender
    大概是兩三年前,小編第一次聽到來自高雄,由吉他手張凱翔、貝斯手張凱婷和鼓手徐嘉欽組成的大象體操時,驚喜了一下 -- 聽過歐美、日本的math rock
  • 就在今晚 亞洲頂尖律動團大象體操
    他們就是大象體操樂隊的兄妹成員——貝斯手張凱婷和吉他手張凱翔!大象體操樂隊新專輯《水底》巡演目前已經過半,前幾站都已順利完成。在這次巡演開始的前一天12月13日,恰好是吉他手凱翔的生日,大家還為他準備了蛋糕慶生!
  • 豆瓣音樂當玩團變成「工作」:臺灣數學搖滾新銳大象體操專訪
    math rock 仍是一個陌生、有些奇怪、甚至帶有一點玩笑意味的名字。富有旋律感的貝斯在樂隊中的主導,也許是大象體操作為一支數學搖滾樂隊最為與眾不同之處,樂隊的名字也正來源於此:「大象」象徵貝斯,「體操」象徵精巧複雜的律動。2015年,在完成多方好評的首張專輯《角度》的亞洲巡演之後,兩位團員先後入伍服役,大象體操暫時休團,凱婷同臺灣幾個樂隊的成員另組支線項目小福氣。
  • 大象體操闖世界,非主流樂隊的經營之道 | 著調專訪
    即便嘉欽不懂和弦,他的demo裡只有鼓點,最終三人還是能找出一條大象體操的專屬創作方法。雖然在國際獲得了一定知名度,大象體操還是不斷地探尋著自己的風格和出路,「我們跟role model可以一起演出、一起聊音樂的事,OK,那我們要怎麼找到自己的路?找到真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路,我覺得要回歸到這三個人怎麼去碰撞這件事。
  • 門內專訪 | 大象體操:以自由的律動喚醒內心世界多面向
    在2018年最新專輯《水底》中,大象體操引入City Pop概念,更嘗試與Hip-Hop深度融合,表現出全新的音樂維度,衝破時間和物理的限制,引領聽眾探索奇詭異常、繽紛華麗的內在情緒世界。越發覺得,每對大象體操加深一分了解,便為這份「人見人愛」的魅力添加了一個砝碼。在此次的專訪中,一定會有你感興趣的話題,認真讀下去,說不定能挖到關於大象體操的寶藏哦。
  • 「大象」重啟「體操」
    因為華語獨立音樂界屈指可數的數學搖滾團體大象體操,居然停擺了652天。幸好,他們帶著全新EP《工作》再度歸來。大象體操來自臺灣高雄,成立於2012年,兄妹張凱翔、張凱婷,加上鼓手塗嘉操起吉他、貝司、鼓這三大件,組成了大象體操。作為一個初出茅廬、風格小眾、還以貝斯作為主領樂器的學生樂隊,他們在大陸卻已經深得人心。
  • 採訪手記 大象體操最近這麼火,你不知道?
    我們是大象體操~~關於專輯:RZ:選擇低音bass作為大象體操裡面的主要樂器是出於什麼考慮凱翔:對,由於我大學時念的是傳播相關科系,有學了一些關於營銷堆廣的知識,覺得很有趣,透過文字介紹自己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並強調它,凱婷的彈奏風格在我們剛發表作品時就是比較多人注意到的特色了。
  • 」水底「打開說明書,見證大象體操2.0 | 大象體操新專《水底》上線
    這首歌初聽時,會有不同於大象體操以往作品的陌生感:由內斂沉靜的律動而起,到最後各色器樂匯集成一股自然推進的暗流,層層遞進,讓人不禁感嘆樂隊在創作編曲方面的進化和成熟。吉他手張凱翔,貝斯手則是妹妹張凱婷,鼓手塗嘉欽,由兩男一女,充滿年輕朝氣與陽光力量的他們組成了大象體操。一般歌曲中常被忽略的低音貝斯部分,在大象體操中卻作為帶領樂器,節奏上變化豐富,而旋律更是輕巧流暢。團名「大象體操」,以大象象徵穩重紮實的貝斯部分,而體操則代表曲中的特殊節奏。
  • 「水底」打開說明書,見證大象體操2.0 | 大象體操新專《水底》上線
    進化後的大象體操,希望和你一起專注地潛入最深水底、發現綺麗世界,「不再向外祈求,而往內在探索。」這首歌初聽時,會有不同於大象體操以往作品的陌生感:由內斂沉靜的律動而起,到最後各色器樂匯集成一股自然推進的暗流,層層遞進,讓人不禁感嘆樂隊在創作編曲方面的進化和成熟。
  • "水底"打開說明書,見證大象體操2.0 | 大象體操新專《水底》上線
    這首歌初聽時,會有不同於大象體操以往作品的陌生感:由內斂沉靜的律動而起,到最後各色器樂匯集成一股自然推進的暗流,層層遞進,讓人不禁感嘆樂隊在創作編曲方面的進化和成熟。 「人造衛星」晶瑩剔透的旋律仿佛宇宙中閃爍的群星,錯落有致的器樂編配讓人回想起最初那個幻想著宇宙的大象體操,與首專中那首《銀河》遙相呼應。
  • 大象體操巡演開票 | 兩男一女,水底啟世
    這裡有你認識的大象體操,也有你完全不知道的他們,在全新專輯《水底》正式發行之前,讓我們用一串數字,帶你全面了解大象體操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般歌曲中常被忽略的低音貝斯部分,在大象體操中卻作為帶領樂器,節奏上變化豐富,旋律更是輕巧流暢。貝斯手凱婷不僅有著過硬的技術,華麗的手法,更有著輕鬆自如享受音樂的樂觀狀態,美好大氣的舞臺呈現,讓「隱形的貝斯手們」找到了一絲曙光,原來貝斯也可以作為主導樂器,呈現出低音編織出的迷人旋律。
  • 大象體操巡演開票「兩男一女,水底啟世」
    這裡有你認識的大象體操,也有你完全不知道的他們,在全新專輯《水底》正式發行之前,讓我們用一串數字,帶你全面了解大象體操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般歌曲中常被忽略的低音貝斯部分,在大象體操中卻作為帶領樂器,節奏上變化豐富,旋律更是輕巧流暢。貝斯手凱婷不僅有著過硬的技術,華麗的手法,更有著輕鬆自如享受音樂的樂觀狀態,美好大氣的舞臺呈現,讓「隱形的貝斯手們」找到了一絲曙光,原來貝斯也可以作為主導樂器,呈現出低音編織出的迷人旋律。
  • 12/18 | 大象體操 | 兩男一女,水底啟世
    這裡有你認識的大象體操,也有你完全不知道的他們,在全新專輯《水底》正式發行之前,讓我們用一串數字,帶你全面了解大象體操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般歌曲中常被忽略的低音貝斯部分,在大象體操中卻作為帶領樂器,節奏上變化豐富,旋律更是輕巧流暢。貝斯手凱婷不僅有著過硬的技術,華麗的手法,更有著輕鬆自如享受音樂的樂觀狀態,美好大氣的舞臺呈現,讓「隱形的貝斯手們」找到了一絲曙光,原來貝斯也可以作為主導樂器,呈現出低音編織出的迷人旋律。
  • 專訪大象體操|原點線上的數字操控手
    |是誰在操控著會跳體操的大象?大象體操,既熟又陌生的名字,在2012 年的臺灣簡單生活節闖入了樂迷們的視線,憑著首張EP《平衡》在臺灣受到矚目關注開始小有名氣,隨後在與林宥嘉的編曲合作上被大眾為之深度關注及認可。
  • 專訪凱婷:在大象體操以外的團彈貝斯,我可能會被掃地出門
    ,還是大象體操,準確地說是凱婷的貝斯。這次,終於借著大七樂團給大象體操暖場的機會,半理性音樂得以訪問到凱婷,聊了聊關於貝斯這個樂器的理解以及編配的思路,希望能給因為她開始學貝斯的你們,帶來一絲啟發。Q:相比於傳統貝斯手,你的彈法是屬於比較花俏的,並不滿足於彈根音的模式,是由於在大象體操中發揮空間比較大?
  • 在午夜房間的chill宇宙中漂浮 | 大象體操新單曲「被子Quilt」動畫MV首發
    ,加入更多抓耳的人聲旋律讓他們聽上去像是一支律動清奇的city pop樂隊。 「被子Quilt」大象體操 ft.Kento(WONK)被粉紫色包裹的午夜,佔據房間一隅的男孩,思索著亦真亦幻的經歷。在器樂律動推進中,房間陷入另一個次元,窗外的宇宙仿佛男孩意識流的映射,不斷變幻出泡沫般消散的繁星,色彩流變,最終歸於平靜。
  • 【就是今晚】大象體操丨告訴你當數學和搖滾碰撞的酷炫反應
    臺灣indie映像丨你所不知道的數搖好團「大象體操」之內部建設今天再放送一條關於大象體操的深度採訪,來自臺灣搖滾映像志。相信大家看完這篇專訪,定會對大象體操的內部建設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體會。下面一起走進大象體操的內部建設!
  • 林宥嘉《口的形狀》和獨立樂團「大象體操」跨界合作(圖)
    林宥嘉和獨立樂團「大象體操」跨界合作林宥嘉將暫別歌壇,入伍前發行《口的形狀》演唱會限量單曲,邀獨立樂團大象體操共同創作,用音樂和歌迷道別。為了能和欣賞的獨立樂團合作,特別喬裝潛進大學校園看表演,以「星探」的心情如願邀得「大象體操」跨界合作。平常林宥嘉喜歡在網絡世界找尋精採的音樂作品,他在YouTube看到3人組樂團「大象體操」,非常喜歡他們以節拍為主的數字搖滾風格。某次知道他們要去政大表演,林宥嘉專程前進校園看演出,看完表明自己身份,促成彼此合作機緣。
  • 把大象放進火鍋需要幾步?
    不局限於風格標籤的大象體操,想通過音樂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讓我們來看看大象體操構建「水底」世界,都做了哪些新鮮嘗試。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關於「水底」專輯詳情「水底」是一張能讓你跟隨律動、忘記煩憂的專輯也是一張能讓你沉靜下來、審視內心的專輯每個音符與鼓點,都不在你熟悉的位置但解構之後築起的卻是一個巨大、穩定、獨特的世界進化後的大象體操希望和你一起專注地潛入最深水底、發現綺麗世界「不再向外祈求,而往內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