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看到你,沒有遺憾了。」
安徽淮南壽縣隱賢鎮青龍村老人羅衛紅緊握著在武漢流浪30多年的弟弟,淚流滿面。
12月16日晚上6時許,湖北武漢江夏警方聯合江夏區民政辦工作人員驅車10餘小時、往返800多公裡,將30年前流浪到江夏區湖泗街的七旬老人戚公文送回青龍村羅衛紅家中,助其與家人重逢。
兩位古稀老人淚流滿面、喜極而泣緊握雙手那一刻,周圍的人唏噓不已。
外地爹爹流浪他鄉30年
事情還得從今年年初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說起。
2月份,江夏區公安分局湖泗派出所社區民警朱天紅,與居委會社區幹部對轄區小旅舍滯漢人員進行登記排查時,發現一旅店地下室住了一位外地老爹爹。
民警了解得知,老爹爹原本靠打零工為生,疫情發生後沒地方去,旅店老闆給予救濟。朱天紅上門探望爹爹,由於老人方言太重,溝通十分困難,民警想辦法聯繫一個熟悉的租戶,將爹爹轉移安置。
此後,朱天紅隔三差五買點米、面、油等物品到老爹爹家中去看望,一來二往,爹爹將民警當成自己的忘年交。
朱天紅在聊天中得知老人叫戚公文,1949年出生,30年前家中受災,從安徽六安老家(現劃為安徽淮南市)流浪到湖北鹹寧,後輾轉流浪到江夏湖泗鎮住了下來。
因無一技之長,又不識字,為養活自己,哪裡有口飯吃他就到哪裡找活幹,先後做過種西瓜、進磚瓦廠搬磚、扛樹、修水塘等苦力活。
隨著年事漸長,閒下來時戚公文葉落歸根的思家之情日益迫切,但是多年來沒有掙到錢,感覺沒有面子回老家,再加上沒有身份證買不了火車票,心情十分糾結。
視頻連線找尋親人
民警試圖幫他聯繫到家人,然而在公安查詢系統裡卻找不到戚公文的任何信息。
朱天紅記得一次聊天中戚公文提到自己有個親弟弟,小時候因家裡窮被抱養到別人家中,改姓蔣。根據這一線索,民警多次查詢安徽籍叫蔣六友的人,並跟每個叫蔣六友所在的當地派出所取得聯繫,核實是否認識戚公文,但每次都核對不上。
今年12月10日事情迎來轉機,民警再次跟安徽六安市金安區馬頭鎮派出所聯繫,當地的康警官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說找到蔣六友的兒子電話,對方稱戚公文是他的大伯,並將電話號碼告訴了朱天紅。
朱天紅眼前一亮,立即與蔣六友兒子取得聯繫,經初步核實,這次找到的蔣六友正是戚公文的三弟,當民警拔通蔣六友兒子電話,與對方視頻聊天的那一刻,民警知道找對了。
在隱賢鎮派出所民警協助下,民警獲知戚公文的姑表哥羅衛紅還在當地青龍村居住,並且多年來一直在找尋自己表弟的下落。由於多年音訊全無,老家的親戚都以為戚公文已不在人世。
兩地聯動將老爹送回家鄉
臨行前得知戚公文手頭比較拮据,幫人修水塘打零工的工錢還沒有討回,民警聯合江夏湖泗街勞動仲裁調解中心不遺餘力的幫他討回5000元工資,並幫他購買了探望家人的土特產。
12月15日,經過兩地警方協商,在湖泗街民政辦的協助下,朱天紅聯合民政辦的張傳榮一行三人從湖泗出發,驅車10餘小時、行駛400多公裡將戚公文安全護送至隱賢鎮派出所,與當地派出所黃警官一同將戚公文送到羅衛紅家中。
17日,戚公文打來電話,再次對江夏民警和民政辦將自己送回老家,幫助自己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表示深深的感謝。
獲悉當地派出所正在為戚公文重新申辦戶口,下一步當地政府擬為戚公文辦理低保手續,將老人妥善安置到當地養老院的消息,朱天紅長籲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