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山的小火車和神木中我們讀出了什麼——讀吳功正的《阿里山紀行》

2021-02-17 跟邵老師學語文

附文:

阿里山紀行

吳功正

       臺北市的一家酒店裡,一批臺灣學者為我「接風洗塵」。席上,一位美學家的夫人對我說:「臺灣人最喜歡唱的大陸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有些重要的活動還把它作為合唱的歌曲。」我一聽,心裡一動,立刻說:「我們那邊最喜歡唱的臺灣歌曲是《高山青》。」這首歌在大陸曾風靡一時,至今仍在傳唱。於是,宴席上便輕輕迴蕩起兩支歌的旋律,我和這批臺灣學者的心似乎融會起來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這倒未必是說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從臺北松山機場搭機,僅四十分鐘就到了臺灣的中部城市嘉義,然後改乘森林小火車進山。小火車車頭和車廂均著紅色,在蔥鬱如染的亂山叢中顯得分外醒目。這種小火車,我們只有在祖國東北的深山老林裡才能見到。不過,它經過改裝,變成了純粹的旅遊性「小火車」,還頗有古式小火車的模樣和情調:也是那樣的牽引機,也是那樣的咣當咣當聲,它使我們覺得時空倒退,引發了我們的思古幽情。這條鐵道和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登山鐵道,秘魯安第斯山鐵道,並稱世界三大登山鐵道。阿里山海拔2 274米。這條登山鐵道全長近72公裡,途中有49個隧道,80座橋梁,堪稱「雲端鐵道」。穿過莽莽林海,不斷爬高、上升,山下還是陽光燦爛,山上漸漸地雲霧濃稠。山嵐雲氣漫入車窗又溢出車廂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間則是涼氣侵人了。那股涼氣給人的感覺不在溫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態上,從山腳到山巔歷經了從熱帶到溫帶再到寒帶的三級轉換,形成了三種不同的景觀。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運行,到了阿里山站。那也是一個頗有古式風味的森林小火車站。售票和入站檢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間有一種感受——像是在另一個時代。這或許是臺灣人搞旅遊的一種獨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滿足現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覺。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從火車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我自小練過腳板,如今抬腿一二十裡也是尋常事。但是,陪同的臺灣學者卻不能都這樣。加之一般車輛不讓進山,這時便有人上來攬生意了。他們是山區的森林救護隊,職責是救護在野林子裡迷失的遊客,現在卻私下裡搞「創收」。為避開進山的門衛檢查,救護隊讓我們徒步穿過進口處,他們把車子停放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然後,把我們送到深山更深處。

峰迴路轉,迂曲穿過一片林區,眼前驟然一亮,出現一泓水潭。它叫姊妹潭,傳說曾有兩姊妹一起在此投水殉情而亡。這潭猶如山間一面明鏡,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與水潭鑲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畫。

       滿眼是未加採伐的原始森林。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了。那是靜謐的世界、淨潔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是禪的世界。偶有人聲也是悄悄的,捨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仿佛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

      山間的曲徑幽路全被青苔染綠,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這是濃陰遮蔽下的青苔路,離開了那森森萬樹,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麼密、這麼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條條綠地毯,緊緊地貼在地表上、臺階上,甚或依附在樹幹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樹木姿態各異,如幢頂,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它們排列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樹幹都是溼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間霧氣之中了。雖是盛夏亭午時分,驕陽噴焰,卻透不進日光來。我們的身上也分明有點薄溼了。忽然間,我覺得,這不就是唐詩中所說的「入雲深處亦沾衣 」嗎?

       在樹身之間穿行了一陣,我們終於看到了神木。它是臺灣著名的紅檜,木有香氣,高達58米,胸徑6.5米,可以說是罕見的龐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樹齡大約有三千年,被發現的歷史也近一個世紀了。這些或許是它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吧。同時,我也明白了,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臺的前幾周,一聲焦雷,從神木貫頂而下,一劈為三,中間全成枯焦。兩段橫臥地上,一段還站著。即令受此巨創,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神木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誌、靈魂。

      下山的路上,不知誰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個遊程卻沒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山中人少樹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樹密、陰厚,仿佛能揉出濃汁。我只覺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相關焦點

  • 臺灣嘉義阿里山一日遊,搭小火車看神木!
    說起臺灣的經典景點,嘉義「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絕對榜上有名! 享譽中外的千年神木、姊妹潭與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多年後再訪也有不同感覺。這篇來分享阿里山一日遊的行程規劃,以及園區裡交通及景點,周末就健康走步道,好好"森"呼吸吧!
  • 美文精讀:阿里山紀行
    我一聽,心裡一動,立刻說:「我們那邊最喜歡唱的臺灣歌曲是《高山青》。」這首歌在大陸曾風靡一時,至今仍在傳唱。於是,宴席上便輕輕迴蕩著兩支歌的旋律,我和這批臺灣學者的心似乎融會起來了。②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這倒不盡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③從臺北松山機場搭機,僅四十分鐘就到了臺灣的中部城市嘉義,然後改乘森林小火車進山。
  • 【合唱欣賞】《阿里山的小火車》-- 迎曦女聲(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
    嘉義出發到車站坐火車爬阿里山來到竹崎來到竹崎阿里山的小火車窗仔外口山倒退田莊田園像咧飛奮起湖啦奮起湖啦阿里山的小火車排骨便當真好吃老街好耍四界行神木佇遐神木佇遐阿里山的小火車倒退嚕囉倒退嚕囉欲爬崎倒退嚕了
  • 臺灣最知名的景點,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的四大勝景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非常雄偉壯觀。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名揚四海的四大勝景。阿里山的美是自然的、生態的,不僅是臺灣最知名的景點,更是海內外遊客心目中最佳的旅遊聖地。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是櫻花季,滿山偏野的櫻花同時綻放,美不勝收。一提到嘉義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阿里山和火雞肉飯。至於阿里山到底是美不美,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 相約浪漫阿里山!2020阿里山神木下婚禮系列活動正式上線!
    2020年的阿里山神木下婚禮已邁入第14年,新人在亙古神木下許諾愛情、相伴一生,而星光下婚禮則已邁入第2年,新人在愛情大草原裡,一同在繁星熠熠的浪漫燈光下,點亮彼此生命中的星光。『神木下婚禮』2020阿里山神木下婚禮訂於10月24-25日假阿里山香林神木平臺盛大舉行,限量15對海內、外新人報名參加,並推出愛情長長9999方案,除讓新人們參加神木下婚禮外,亦能體驗一系列浪漫遊程,如:手作團茶、共食創作的情人套餐及屬於阿里山特有的原民文化-鄒族傳統婚禮體驗,阿里山管理處亦結合長期合作店家(黑豆桑、阿里山賓館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很美,「阿里山的姑娘」還有另外的故事
    沒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對臺灣最「熟悉」的地方莫過於阿里山和日月潭,從課本中而來。阿里山在中部的嘉義市,上山一定要試試乘坐森林小火車,紅色的車頭和車廂,曾經是運送木材之用,經過改裝,變身旅遊觀光的功能,頗有復古小火車的情調。別因老舊而小看它,這條鐵路和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山鐵道、秘魯的安第斯山鐵道,並列為世界三大登山鐵道。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非常美,「阿里山的姑娘」還有其他故事
    我們怎麼能在沒有到達阿里山的情況下談論臺灣?對於臺灣,教科書中最多的「熟悉」是阿里山和日月潭。在阿里山的中央嘉義市,上山必須嘗試佔領森林小火車,紅色的車頭和馬車是用來運輸木材的,經過修改,他已成為一個旅遊功能,他有一種復古的小火車情緒。
  • 神奇雄偉阿里山
    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由海拔30米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米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
  • 《阿里山的姑娘》歌聲迴蕩在耳邊,一家三口的臺灣阿里山旅行攻略
    本人一家三口剛從臺灣回來不久,準備記錄一下阿里山的旅行攻略。提到臺灣,不得不想起日月潭和阿里山,它們太有名,如果不去一下這兩個地方,似乎跟沒到臺灣似的。阿里山位於嘉義,交通非常不便。如果攻略沒有做好,可能會非常狼狽。從臺中南下,或者從高雄北上,做臺鐵很方便就會到達嘉義。由於距離短,臺鐵比高鐵便宜很多。
  • 探訪臺灣嘉義阿里山:「五大奇觀」裝點秘境
    【解說】「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高山青》唱出了阿里山的綺麗秀美,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位於臺灣嘉義縣的阿里山探訪。  阿里山山脈是臺灣五大山脈之一,面積廣闊,包含塔山、祝山、松山等20多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阿里山以山中的「五大奇觀」聞名,包括日出、雲海、晚霞、神木和高山火車。  在天氣晴好的日子登上阿里山,穿梭山路之間,往往會被遠處山巔的壯闊雲海吸引。
  • 阿里山奇遇記
    臺南保安車站,有「保平安」的意思【阿里山小火車】 臺灣阿里山小火車本線(嘉義-阿里山)需要提前15天(翻牆 舊時,坐阿里山的蒸汽小火車可以直達到阿里山景區。21大地震過後(1999年,該次地震20世紀臺灣最大地震),直接把阿里山鐵路掀地而起,後半段(奮起湖到阿里山景區)由於鐵道嚴重損壞,至今沒有再通車。
  • 臺灣之行(2):阿里山的雲海
    阿里山群峰聳峙,地勢險峻,茫茫雲海虛無縹緲,變幻萬千,為登高遠眺的一大奇觀。導遊告訴我們阿里山有五奇。一奇:鐵路小火車世界稱奇的阿里山森林鐵道,全長71.4公裡,原是日據時代,日人覬覦阿里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而興建,鐵道大都穿山越嶺、沿著山壁或架空而築,自海拔30公尺上升到2216公尺,迴旋於獨立山間,為世界現今碩果僅存的三大高山鐵道之一
  • 阿里山景區怎麼玩
    阿里山登山鐵路,與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瑞士阿爾卑斯山登山鐵路並稱為世界三大高山鐵路,它不僅是阿里山必須乘坐的交通工具,本身也是重要的遊覽項目,到了旺季一票難求。日出、晚霞、雲海、神木,以及馳名中外的阿里山登山鐵路,組成了阿里山五絕。前面三種景色國內也多見,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 安然:臺灣阿里山遊記
    那就是臺灣的阿里山!之所以抹不去,那時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那裡的小火車會讓我想起家鄉。因為我在家鄉也曾經坐過小火車,只是我家鄉的小火車真的是很小很小。可是,阿里山的小火車卻跟我們常坐的火車差不多。只是因為阿里山的小火車道是日本人所修才被稱之為小火車。但是這個名詞卻讓我想起很多對家鄉的回憶和日本人在阿里山留下了損害我們國家園林的罪惡!第二,就是阿里山那些悽美的傳說了!
  • 阿里山森林——臺灣八日行(十四)
    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由於下雨的原因,我們無法欣賞到美麗的阿里山日出和晚霞美景,我們此次的遊覽線路為步行森林,所以也無法享受到乘坐阿里山別樣的小火車欣賞阿里山的遊行。據導遊講,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當年日本人為轉運木材而建,如今已經演變成最具經典的森林旅遊列車。
  • 走吧,咱們去阿里山
    ,結果一直到現在啦,治療拖延症藥不能停,哈哈~ 說到臺灣,除了好吃的,從小就知道的就是小學課本裡面的日月潭和阿里山了,今天咱們就來掀起她的蓋頭來。臺鐵嘉義站—大巴—阿里山(2.5H) 3. 臺鐵嘉義站—阿里山火車—奮起湖—公路—阿里山(2.3H+不知道) 但是小蜜蜂和她的小夥伴們都沒選,我們早上七點從臺北出發坐高鐵到了嘉義上午10點多了,本來是打算坐車到火車站再走第三條線(做小火車去奮起湖)。
  • 墾丁漫步,伯朗大道騎單車,阿里山坐小火車,原來這才是臺灣最美的地方!
    有人用「小而美」來形容臺灣,它獨有的精緻文化總能吸引到我們,卻也需要花時間來慢慢感受。一起去臺灣吧,那裡處處皆是美食美景。帶著我們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去尋覓一趟治癒系的旅行,讓心靈去享受詩和遠方。而起初載運木頭眠月線,雖沿途地勢險惡,斷臂懸崖,但云來霧擁時,阿里山小火車似在雲端行駛,經驗頗為特殊。
  • 跟我去阿里山搭乘凌晨的小火車看日出吧
    園區有擺渡車,5臺幣而已,是小火車形式的,可以直接坐到山上反方向逛。我們在鳥園站乘坐去貓空纜車的擺渡車,貓空山,我們來了!回到家坐下來,才發現房間裡還有繪本提供,給小兒讀了日月潭的水怪傳說,十分應景。民宿還給小朋友配了宜家的澡盆和舀勺,還有水陸兩用飛機的洗澡玩具,小兒玩兒的不願意出來,日月潭的這晚,我們就在鍋碗瓢盆,蔬菜水果中甜甜的睡去了!
  • 【下站去哪】從阿里山到墾丁,一眼就看見路邊的檳榔攤
    查了查路線,決定坐小火車到神木,再走神木步道橫穿森林。阿里山火車站可以買到當天的火車票,隨到隨買即可。記不清多少錢了,大概也就人民幣5塊、10塊錢。 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灣阿里山上一棵樹齡達到三千多年的紅檜。該樹木為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於1906年11月發現,被日本人尊稱為「神木」。
  • 阿里山是透明的
    觀看日出,是整個阿里山行程中最無聊的一刻,大家紛紛簇擁在一起,一邊用手機拍日出,一邊自拍,日出在無聊地升起,我們在無聊地觀看,而比起日出,此前乘坐的阿里山小火車,在阿里山裡面看過的樹,無意之間去到的被夕陽籠罩的小屋,都更值得回憶。不過,其實沒有人真的看過日出,明晃晃的太陽光照耀著,所有人都曾經睜不開眼睛,甚至背過身去,而等到回過神來的時候,天地已經是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