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來說,一個世紀是十分漫長的,從人類文明出現開始,幾乎每一個世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科學一直在發展,幫助人類省去了數百萬年甚至是上千萬年的時間,我們無需進化就可以依靠科學的力量實現飛,甚至是進入太空。由此來看,人類的進化是十分優秀的。
那麼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歷史中,是否也有其他進化得非常成功的生物呢?對於生物來說,繁衍後代保證種族的正常延續是首要目標,很多看似強大卻因為各種各樣原因滅絕的生物,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並不成功。就像是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雖然稱霸了地球,但是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快速滅絕,讓我們的祖先有了進化的空間。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動物,名字可以說十分的「霸氣」,並且它也是生物活化石之一。我們國家的「大熊貓」和「中華鱘」都是很好的例子。從生物學上來看,「活化石」生存下來的概率很低,因為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的進化,可以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一定是「進化緩慢」的物種,對於這些物種來說,不斷改變的環境是很大的挑戰。
一般可以被我們稱為活化石的動物,都生活在一個比較小的區域內,這些動物對某種環境適應度很高,並且繁殖能力不強,導致進化緩慢,同時代的動物都已經滅絕或者進化,這種動物仍然在一個小區域內生活了百萬年甚至是千萬年,中華鱘更是已經存在了一億多年。
因此生物中的活化石對於人類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我們今天的主角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三億年」,它的族群經歷了三次生物大滅絕,仍然堅強的存活在地球上,並且分布十分廣泛,有多種不同的分支家族生存,它就是我們俗稱的「三眼恐龍蝦」,名字十分的強悍霸氣,並且它撐過三次生物大滅絕的經歷也讓人驚嘆。
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生物大滅絕無疑是十分可怕的,每一次生物大滅絕的起因都不一樣,但是都導致了全球範圍的大規模生物滅絕,甚至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差點導致地球上的生物全部死亡,因為百分之90的物種都在這次事件中永遠消失,這樣大規模的動物死亡,很容易導致生態鏈崩塌,直接科學家也沒有明白為什麼生態鏈還能重新復原。
三眼恐龍蝦就撐過了這次可怕的生物大滅絕,還有導致非鳥類恐龍滅絕的白堊紀生物大滅絕,由此可見三眼恐龍蝦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強大,可是它的生存能力很強,並且和恐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成功生存到了今天,有「恐龍蝦」的稱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實它和恐龍沒有什麼關係,外貌也不兇狠。
三眼恐龍蝦是一種小型甲殼類動物,在我們國家有廣泛的分布,並且有很多俗稱,比如馬蹄管子、王八蓋子等,它的學名叫做佳朋鱟蟲,也是現存的鱟蟲品種中唯一在中國有分布的,想像很多上年紀的讀者都見過這種生物,並且對它有不一樣的稱呼。
最近幾十年來,三眼恐龍蝦在野外變得越來越少見了,因為它們一般生活在水質清澈的環境中,隨著科學發展,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少,因此變得不太常見。從樣子上來看,三眼恐龍蝦和現存的生物顯得格格不入,構造十分奇怪,這也是活化石的特徵之一,如果在三億年前,三眼恐龍蝦的外貌還是很正常的。
從外觀和身體結構就可以看出來,三眼恐龍蝦的歷史十分久遠,因為現在的生物大部分都是兩隻眼睛,更準確的說三眼恐龍蝦的眼睛和我們相差不多,第三隻眼睛是一個感應光線的器官,這樣的身體構造很原始,現存的大部分生物都在進化的過程中把眼睛進化的十分複雜,因為視覺對於生物的生存來說十分重要,落後的感官系統不容易發現食物,也不容易躲避危險。
那麼看起來十分不起眼的恐龍蝦是怎麼生存到今天的呢?這和它獨特的技能「滯育期」,這是一種獨特的生物訊息,可以幫助恐龍蝦的卵在最少25年的時間內不會孵化,就算池塘乾涸也不會受到影響。
和普通的生物不同,這種恐龍蝦生活在雨水充足的季節出現的「天然小水窪」中,一旦雨季過去池塘就會幹枯,這個時候恐龍蝦可以給自己的卵釋放信息素,把卵埋在泥土中,成蟲因為水分乾涸而死,卵可以等待下一次雨季時快速孵化,這個獨特的技能讓它在地球上生存了三億年。
地球上每年都會有生物滅絕,而三眼恐龍蝦依靠自己獨特的技能幸運的生活了三億年,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恐龍蝦屬於生物鏈的底層,並且在三億年的時間內也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它們以不變應萬變,可以適應極端的環境,並且生存周期短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繁殖下一代的任務。
現在活了三億年的它經常被當成雞飼料處理,在日本和臺灣也有很多人把它當寵物飼養。筆者認為,三眼恐龍蝦的進化史告訴我們或許生物並不需要進化到生物鏈的頂端,也可以進化的十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