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11年,胡蝶3歲時,她的父親胡少貢憑藉姐夫的關係,當上了京奉鐵路總稽查,從此,胡蝶就跟隨父親出入各種社交名場面,開啟了她堪稱傳奇的一生。
一年後,滿清政府垮臺,袁世凱的親信唐紹儀搖身一變,成了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有個弟弟,就是胡少貢那個姐夫,因此胡家利益並未受影響。
到了1917年,唐紹儀在袁世凱死後,隨孫中山南下參加「護法運動」,於是胡家也隨之南遷,9歲的胡蝶便移居廣州,進入廣州培道學校讀書。
那一年,7歲的阮玲玉喪父不久,為了餬口,跟隨母親去張家做傭人……
那一年,20歲的戴笠還叫戴春風,在上海灘遇到了30歲出頭的蔣介石。蔣介石當時欠了一屁股債,給青幫大佬黃金榮拜了門生貼才逃出上海,前往廣州……
7年後,16歲的胡蝶長成婀娜多姿的美人,她回到家鄉,進入「上海電影院大王」曾煥堂等創辦的中華電影學校深造,第二年就出演了電影《戰功》。
與她一起合作的演員,就是日後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影后」的張織雲。
後來,胡蝶又在同學介紹下,出演了友聯影片公司的處女作《秋扇怨》,由此認識了後來成為她一生夢魘的男人林雪懷,兩人「不幸」,因戲生情。
幾乎同時,另一個男人也「看中了」胡蝶,並且下手很快。
此人就是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那時他剛剛創立「天一影片公司」,邵逸夫還在邊讀書,邊給哥哥跑腿打雜。
胡蝶剛過完18歲生日,就被邵醉翁招至「天一」旗下,成了一名真正的電影演員,拍攝了《珍珠塔》《梁祝痛史》等影片,成為邵氏旗下當紅花旦。
1926年,年僅16歲的阮玲玉,也在被東家公子張達民上下其手、巧取豪奪之後,在其大哥張慧衝指引下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出演電影,並逐漸走紅。
就這樣,胡蝶和阮玲玉,這兩個本來井水不犯河水的小姑娘,竟然被捲入到了上海灘影壇爭鬥的漩渦之中,狹路相逢了……
二
那一年,「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在青幫大亨杜月笙法文翻譯李應生的邀請下,殺入上海灘影壇,成立「上海民新影片公司」。
那一年,邵氏兄弟剛剛成立的「天一」公司,拍攝了10來部電影,搶佔了上海灘國產電影的「半壁江山」,讓上海很多影片公司惴惴不安。
於是,上海影壇大哥、「明星影片公司」的老闆周劍雲,組了個局,聯合「上海民新」「大中華百合」等5家規模較大的影片公司,成立了「六合影片公司」,對邵氏發動了圍剿……
這就是上海影史上著名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事件,史稱「六合圍剿」。
「六合」公司聯合合作電影院,共同抵制邵氏影片,逼得邵逸夫不得不和他的三哥遠走南洋,「送電影下鄉」,從而建立了自己在南洋的院線。
「六大門派」眼見這一招沒幹死邵氏,「明星」公司的另一巨頭鄭正秋又出一招,「以毒攻毒」,和邵氏搶拍同一題材的同名影片。
他們聽說邵氏的「天一」公司在拍《孟姜女》,便也註冊了個「一天」公司,搶拍《孟姜女》,炮製了一個「雙胞胎」。
但沒想到,邵氏祭出胡蝶這個大美女出演,同時,在加快拍攝進度的同時,也破天荒地加強了影片藝術上的雕琢…… 最後,「六大門派」早產的《孟姜女》雖然搶先上映了,但是質量太差,票房口碑都撲街。這時,邵氏發動宣傳攻勢,推出「民國第一美女」胡蝶主演的《孟姜女》,卻大獲成功……
同時,邵氏也學會了這一招「雙胞胎」計策,經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搞得「六大門派」焦頭爛額。
1927年,軍閥混戰不斷,黎民偉克服千難萬險,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跑遍5省取景,動用幾千群眾演員和軍隊、戰馬,拍攝大製作《木蘭從軍》。
不料還沒上映,就被邵氏僅用14天、十幾個演員和幾塊布景拍攝的「雙胞胎」電影《花木蘭從軍》捷足先登,一擊即敗,瀕臨破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邵氏「天一」公司,憑藉「多快省」三字秘訣和胡蝶這個大美人作為制勝法寶,搞得「六大門派」招架無力,紛紛自保,但也落下了「粗製濫造」的臭名聲。
被迫捲入戰鬥的胡蝶,只能作為邵氏戰車上的一把「美人劍」,被頻頻使用,在短短2年裡,竟為邵氏拍攝了30多部影片,雖然長期霸屏,但在粗製濫造之下,很難有太大發展空間……
就在胡蝶演員生涯差強人意之時,一個「善解人意」的男人,日後,將成為胡蝶「溫柔」的噩夢。
三
憑藉著好看的皮囊,和臺詞一樣美好的甜言蜜語,演員林雪懷將少女胡蝶成功解鎖,並於1927年3月抱得美人歸,與其舉行了訂婚儀式。 婚禮時,高朋滿座,張石川、鄭正秋、周劍雲等電影界的元老都來了,可謂風光無限。
酒店外面,也被小報記者圍得水洩不通,那時他們吃著喜糖,長槍短炮,編織的都是才子佳人般的祝福。誰知日後,一轉身,他們竟會爆出那樣的料。
同年,17歲的阮玲玉,也和張達民舉辦了一場婚禮。不同的是,那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個悲劇的「靈堂婚禮」。
就在阮玲玉事業嶄露頭角之時,胡蝶一個轉身,就奪走了她所有的光環。
1928年,20歲的胡蝶終於等到機會,可以正大光明地離開「天一」。
邵氏「天一」擴大規模,與南洋商人陳畢霖的「青年影片公司」深度捆綁,成立新公司「天一青年影片公司」,新公司將與藝人重籤合同,胡蝶趁機拒絕了「天一」續約的要求。
而「六大門派」,早就向她拋來了橄欖枝。因為,他們對付邵氏的前兩招都失效了,便打出了這「挖人」的第三招。
「明星」公司知道明星的價值,給了胡蝶加倍的薪酬,並且量身定製打造劇本,這也是邵氏給不了的。
邵醉翁一看,自家的臺柱子胡蝶跳槽到對手碗裡去了,而公司能搬得上檯面的女星,也就只剩下張玉梅,為防再被別人挖,乾脆先娶了她,再捧她……
胡蝶加入「明星」的第一部戲,就是和「當家花旦」阮玲玉合作的《白雲塔》,這也是兩人之間唯一一次合作。
那時阮玲玉沒想到,胡蝶的到來,竟然讓她的地位一落千丈。
四
胡蝶跳槽後不久,公司為她量身打造的《火燒紅蓮寺》上映,在「中央大戲院」連續放映20多天,引發轟動……
公司趁熱打鐵,讓胡蝶不斷拍攝「火燒」續集,拍一部火一部,賺得盆滿缽滿,其他影片公司也十分眼饞,紛紛跟風「火燒」。
一時間,《火燒白雀寺》《火燒青龍寺》《火燒靈隱寺》等扎堆,大有要將全中國名剎都「燒個片瓦不留」之勢,連南洋的片商也紛紛找上門來……
胡蝶的爆紅,讓嶄露頭角的阮玲玉星光黯淡,地位也直線下降,甚至遭到了嫌棄。於是阮玲玉很快選擇離開,去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還跟風拍攝了《火燒九龍寺》,依然不溫不火……
那時,戴笠有空就去看胡蝶的「火燒片」,看到扮演「紅姑」的胡蝶,心裡也跟火燒似的,只恨自己不過是個小特務頭子……
那麼,《火燒紅蓮寺》為啥這麼紅呢? 當時都是黑白默聲電影。觀眾們看電影,也都是看新鮮、看熱鬧。而這部武俠電影,不僅有大量的武打畫面,光群眾演員就有400多人,熱鬧得很,觀眾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大俠在飛來飛去,十分過癮。
胡蝶在電影中飾演的就是一位武功深不可測的「紅姑」,不僅能「一個打十個」,還能飛簷走壁。 而且當時張石川還想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妙招兒:他讓負責劇照上色的顧友敏,將放映正片上的「紅姑」塗成「紅色」,這樣等到上映的時候,就只有胡蝶一襲紅衣,傲然立於一群「黑白」人物之中,效果格外的好。
此時,胡蝶的丈夫林雪懷,演藝事業卻每況愈下,不久後乾脆轉行,打著胡蝶的名號開了一家「胡蝶百貨商店」。當然,開店的本錢也是胡蝶給的,連代言費也省了,然而,他卻依然一賠再賠……
令人沒想到的是,胡蝶的「紅」,竟然也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麻煩!
五
胡蝶雖紅,但她的這些「火燒」系列,不免粗製濫造,遭到了電影界的唾棄,連「六大門派」的其他小兄弟都看不下去,散夥了。
就在「火燒片」橫行霸道之際,背景深厚而又有夢想的羅明佑,和黎民偉等人聯手,組織7家製片廠和100多家電影院,創建了一家中國最強電影集團公司——「聯華」影片公司,再次殺進上海灘影壇。
他們啟用阮玲玉,拍攝了藝術上精雕細琢的《故都春夢》等質量上乘的影片,使她在影壇的地位扶搖直上。而她的丈夫張達民,也成了附著在她身上的吸血鬼和寄生蟲,儘管她一度以自殺來擺脫,也未能如願。
而大阮玲玉2歲的胡蝶,也再次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巔峰。
1930年,「明星公司」和「上海百代公司」耗時6個月,投資超過12萬元,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主演胡蝶,也因此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聲音」。
《歌女紅牡丹》一經上映,不出所料地引起了轟動。僅在菲律賓一地的放映價格就開到了1.8萬元,而當時買斷1部「默片」的價格也才不過2000元。
《歌女紅牡丹》標誌著中國電影從此進入「有聲電影時代」,胡蝶也因此紅得發紫。
但人紅是非多,胡蝶萬萬沒想到的是,給她惹來天大麻煩的竟是他的丈夫!
林雪懷的生意賠了,也就罷了,反正還有「軟飯」可吃,胡蝶也養得起他。
為了讓林雪懷有面子,胡蝶還給他買了一輛小轎車代步,可他竟然把車開偏了,光明正大地在外面花天酒地……
胡蝶得知後,也就收緊了財政大權,減少了對林雪懷的經濟支援,沒想到,這樣一來,反倒讓林雪懷懷恨在心。
像胡蝶這樣的巨星,本來追求的人就可以排上十幾裡,拍戲和應酬中,自然少不了和各類男性交往,也很容易成為緋聞女主角。
那些小報記者,也開始打起了胡蝶的主意,杜撰了一些胡蝶的花邊新聞,來博人眼球。這本來就是娛樂圈的炒作行為,很多消息都是無中生有…… 知情人,一般都不大當真。可是,林雪懷卻當真了。
他覺得自己抓到了「把柄」,於是,拿著報紙,怒氣衝衝地找到胡蝶拍戲的片場,當眾羞辱了胡蝶一通。 即便大家都進行了解釋,可林雪懷依然不依不饒,這讓胡蝶顏面無存,倍感心痛。
更奇葩的是,年底林雪懷還給胡蝶送了一個東西,讓胡蝶一家氣得七竅生煙。
六
林雪懷送給胡蝶的是:一份律師函! 其中引用了小報中胡蝶的「風流韻事」,聲稱胡蝶「行止不檢、聲名狼藉」,要和她「恩斷義絕」,解除婚約…… 拿著這封律師函,胡蝶痛哭流涕。
胡蝶父親了解緣由後,大罵這個倒打一耙的白眼狼,並支持胡蝶離婚,還為她請了上海最有名的大律師進行辯護,並且要求向林雪懷追回欠款。
林雪懷沒想到搬起石頭,竟然砸了自己的腳,於是轉變策略,聯合那些小報企圖毀掉胡蝶的名聲。
他還故意拖延官司的時間,逼胡蝶上庭,而且還在法庭上,無下限地暴露雙方的夫妻隱私……
這場官司打了一年,上海灘的人們也私下談論了一年。
經過吃瓜群眾的口耳相傳和再創作,有關胡蝶的黃段子、「詠鵝」故事層出不窮,不堪入耳……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同盟會元老馬君武痛心疾首,賦詩一首:「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此詩一出,立馬成為1000萬+的爆款,迅速在街頭巷尾傳開,胡蝶自此被扣上了「紅顏禍水」的帽子,被迫背上了丟掉東北的「大黑鍋」……
那一夜,少帥和趙四風流屬實,陪同的還有個原配夫人于鳳至,哪裡有功夫光顧朱五和胡蝶呢?
儘管胡蝶數度登報澄清,說自己與少帥素未謀面,但是,誰還會聽她們辯解呢?就這樣,胡蝶被搞得「聲名狼藉」,事業也受到了影響。
好在,在父親力挺下,胡蝶勇敢面對各種蜚短流長,堅持不懈,打贏了和林雪懷的官司,擺脫了渣男,重獲自由。
這時,阮玲玉也試圖擺脫渣男張達民,但看到胡蝶遭遇的蜚短流長,便退縮了,也為自己日後的悲劇埋下了更大的地雷。
就在這時,胡蝶所在的「明星」影片公司,也攤上了大事。
七
1932年,「明星」公司買下張恨水小說《啼笑因緣》版權,改編後,讓當紅女星胡蝶擔綱女主角,斥巨資拍成電影,試圖憑此東山再起。不想,卻惹上了上海青幫大佬黃金榮和超級難纏的電影人顧無為,雙方為版權糾紛,使出了各種奇葩手段,最終,「明星」公司這個「真李逵」不敵顧無為的「假李逵」,落了下風,只好請股東杜月笙出面講和。
杜月笙一出面,問題很快解決,「明星」公司拿出10萬塊大洋給黃金榮和顧無為,終於整下《啼笑因緣》的電影版權。為了翻本,一連拍了6部,可惜國難當頭,「鴛鴦蝴蝶派」已成過去式,觀眾們也不再買胡蝶的帳,票房涼涼了……
「明星」公司也因此陷入滅頂之災,幸好洪金寶的大爺爺洪深出手相助,讓「左翼」大劇作家夏衍等人加入,拍了反映現實生活的電影,才逐漸好轉。
而那時,阮玲玉卻成了炙手可熱的巨星,只要是她主演的電影,必座無虛席。
為讓胡蝶東山再起,「明星」公司也操碎了心。他們請夏衍編劇、程步高執導,打造了以1931年長江水災為背景的《狂流》,將胡蝶成功「洗白」,使得胡蝶終於走出陰霾,成為和阮玲玉並列的「上海灘最受歡迎女星」。
一天,在上海的公交車上,有兩個人竟為「究竟是阮玲玉漂亮還是胡蝶漂亮」爭得不可開交,差點還動起手來……這一幕,讓媒體人陳蝶衣捕捉到了,他靈機一動,發起了一場「電影皇后」評選活動。最終,24歲的胡蝶以21334票,毫無懸念地拿下了「冠軍」,成了新一屆「電影皇后」,22歲的阮玲玉則以7000多張選票,屈居亞軍。
這一年,胡蝶還出演了鄭正秋導演的《姊妹花》,首次嘗試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窮人大寶,一個是富人二寶。 一人分飾兩個反差極大的角色,這充分吊起了觀眾的胃口。該片一經上映,就立馬打破了之前由《火燒紅蓮寺》創下的紀錄,一共連續上映了61天。這部《姊妹花》,也被後人公認為是胡蝶的代表作。
1935年,蘇聯舉辦「莫斯科電影節」,點名邀請胡蝶出席活動。27歲的胡蝶作為代表團中唯一的電影演員,攜《姊妹花》《漁光曲》等片參加。
載譽歸來後,胡蝶把參加「莫斯科電影節」的所見所聞以及照片,都整理成《胡蝶女士歐遊雜記》,予以出版。而同一時間的阮玲玉,卻陷入了絕境。
八
那一年,25歲的阮玲玉遭遇了胡蝶當年一樣的困境,但她選擇了服藥自殺。 阮玲玉像一朵嬌美的花一般,凋謝在最美的季節時,27歲的胡蝶,卻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那年11月23日,和胡蝶相戀6年的潘有聲,終於經過了漫長「試用期」的考驗,也得到了嶽父首肯,在上海九江路「聖三一」教堂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之下生靈塗炭,不久,淞滬會戰爆發,國軍敗退。 上海失守後,「明星」公司也被日軍佔領,胡蝶和家人前往香港避難。
然而,4年後,香港也同樣失守。
1942年的一天,日軍報導部藝能班長「和久田幸助」闖入胡蝶家中,邀請她拍攝美化侵略的電影,但遭到了胡蝶的拒絕。 沒過多久,和久田幸助再次不請自來,「邀請」胡蝶去東京遊玩,順便拍攝一部《胡蝶遊東京》,藉此來宣揚「中日友好」的假象。
但胡蝶和同時受邀的梅蘭芳一樣,誓死不肯與日寇為伍。
大陸方面,周恩來得知情況後,也發起了「大營救」,後在遊擊隊員幫助下,胡蝶假裝懷孕,逃出了香港。
逃離香港前,胡蝶把自己所有貴重的東西打包成30個箱子,委託正在香港負責秘密接送任務的楊慧敏,讓她代為運回內地。
這個楊慧敏,就是當年在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時,冒死送國旗的那個女童。胡蝶雖然與她素昧平生,但十分信任她。
可胡蝶逃回內地,輾轉到桂林,苦等一年仍然沒有等來那30多隻箱子,反倒是在當地的拍賣行裡,看到了自己箱子裡的物品…… 胡蝶懷疑楊慧敏私吞了自己的財物,於是,通過原上海警備司令楊虎,請軍統頭子戴笠幫忙。不料這一「請」,卻令她自己陷入了魔窟。
九
45歲的戴笠,對胡蝶垂涎已久,此番女神自己撞到槍口上,豈能錯過這「天賜良機」,再一看女神本人,34歲,恰是風華絕代,豐腴正好時…… 於是他各種獻殷勤,很快指揮手下偵破了此案。
原來,楊慧敏在運送這批物資時,遭遇了橫行廣東的「東江大盜」王虎,所有財物被洗劫一空,部分送到桂林拍賣……
1943年,在戴笠安排下,胡蝶去了重慶,她遺失的一部分物品也被戴笠「找」了回來,完璧歸趙。然而,就在胡蝶充滿感激之時,戴笠卻借幫她的機會,把她丈夫潘有聲調到雲南去做生意,然後把她留在自己的戴公館「日夜照顧」。
3年後,潘有聲從昆明回到重慶,才得知妻子羊入虎口,想上戴公館討個說法,結果連門都沒進去,就撞上了一個狠人。
此人便是杜月笙。杜月笙約潘有聲到一家飯店,開門見山說:「戴老闆要娶胡蝶了,你們離婚吧!天下女人多的是,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潘有聲不從,杜月笙便讓人掏出手槍,以他全家性命作威脅,潘有聲無奈,只好答應和胡蝶見面商量離婚事宜……
1946年3月,抗戰勝利後數月,戴笠乘坐專機赴滬轉渝,興衝衝地準備迎娶自己的「新娘子」胡蝶,結果飛機失事,戴笠機毀人亡。
38歲的胡蝶終於重獲自由,她與丈夫潘有聲破鏡重圓,相擁而泣。此後相攜去了香港,並重返影壇,還輔佐潘有聲賣「蝴蝶牌」暖瓶。
1952年,潘有聲因肝癌去世。傷心欲絕的胡蝶,把潘有聲生前經營的「興華洋行」賣掉,復出影壇。
後來,在邵逸夫的「邵氏兄弟公司」旗下,胡蝶陸續出演了《苦兒流浪記》《兩代女性》等電影。1959年,51歲的胡蝶,還憑藉大導演李翰祥的《後門》,獲得了第七屆亞洲電影節「影后」。
7年後,58歲的胡蝶在出演《明月幾時圓》時認識了臺灣地產商宋坤芳,不久,兩人結婚。
1975年,在一起生活了9年之後,宋坤芳病逝,67歲的胡蝶定居加拿大,改名「潘寶娟」。寶娟是父母取的乳名,潘姓則是為了悼念亡夫潘有聲。
14年後,1989年4月23日,81歲的胡蝶留下一句「蝴蝶要飛走了」,就笑著離開了這個世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