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美女 | 天津聖功女學校飛出去的蝴蝶

2021-02-13 情系五大道

胡蝶(1908-1989)民國影壇一座豐碑,舉世聞名的電影皇后,被稱為民國第一美女,被譽為"中國的葛利泰·嘉寶"。

她就像一隻彩蝶美麗又自由,在影壇神奇地飄飛了四十餘載,歲月的風雨曾打溼過她的翅膀,卻沒有摧毀她的意志。
她幾度息影又幾度復出,留下了近百部影片,也留下了一段傳奇。

1933年,上海《明星日報》發起"電影皇后"評選,胡蝶以最高票當選,兩年之內胡蝶三獲"電影皇后"殊榮。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主演了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第一個代表中國電影界出訪外國的明星;是中國第一個"亞洲影后"。
梅蘭芳大師在北京一次酒會上對胡蝶說:"天下誰人不識君。"卓別林曾當面稱讚:"胡蝶,了不起!"


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致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胡蝶在一生主演的百餘部影片中成功地飾演過慈母、教師、律師、農婦、闊小姐等跨越不同階層的諸多女性角色,成為中國電影拓荒期和成長期的同步人和見證者。
她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演藝生涯中,譜寫了中國電影歷史重要而獨特的篇章。與她同期的電影明星中,幾乎無人能與之比肩,堪稱明星中的明星。

當時的一些娛樂媒體曾把上海女明星按照《紅樓夢》人物進行對位排列,胡蝶因端莊之氣被視為「元春」;還有媒體以花名為女明星命名,她被比作牡丹。胡蝶的容貌既有東方古典韻致,又混合著新時代的格調,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為她贏得了絕佳的觀眾緣。梅蘭芳曾經評價胡蝶的表演:「胡蝶的表情自然是有她一派的,她以沉著自然見長,足見修養程度之深。」

胡蝶無疑是美的,明眸皓齒,曲眉豐頰,語笑嫣然,酒窩蕩漾其中。

作家張恨水曾這樣評價她:胡蝶落落大方,一洗女兒之態,性格深沉、機警、爽利兼而有之。如與《紅樓夢》中人相比擬,十分之五六若寶釵,十分之二三若襲人,十分之一二若晴雯。從此評價就可以看出,除美貌外胡蝶還有寶釵與襲人的高情商,深諳為人處世的道理,但她並非圓滑世故,教養中還有一份晴雯的真誠與直率。都說紅顏薄命,尤其是生逢亂世的紅顏,胡蝶樂觀開朗身處困境仍堅韌頑強,紅顏不薄命,成了笑到最後的美人。

當年的影評還曾寫道:「中國電影將近20年的成績,只是創造了一個胡蝶。」這話雖不免過火一點,但也頗有道理,事實上是如此。胡蝶已經成為觀眾的偶像,無論男女老幼,一提到電影便會想到她,差不多是沒有了她便沒有中國電影似的。胡蝶不僅是一位被幾代華人觀眾所喜愛的電影明星,更是現代中國大都會女性的象徵。


1959年,在親友的鼓勵下,年過半百的胡蝶加盟邵氏(邵逸夫)公司,重鑄輝煌。1960年日本第七屆亞洲電影節上,《後門》獲得最佳影片金禾獎,胡蝶獲得最佳女主角獎,52歲的胡蝶躍登"亞洲影后"的寶座。1986年,年近80的胡蝶獲得第17屆臺灣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十多年前,溫哥華美術館籌辦大型展覽「上海摩登」,展現上世紀初東西方現代文化的初次邂逅,展出的老照片大部分是從未發表過的。胡蝶這位電影皇后是「上海摩登」的代表人物,她身著短袖襯衫、工裝褲、腳踩長靴坐在老爺車前,擺出迥異於傳統審美的姿勢,呈現出現代海派風情,嫵媚中透著自信。對比今天的那些車展上近乎裸露的美女,她們站在那裡就好像是一件裝飾品,但是胡蝶是這麼自然,又是這麼自我,她詮釋了何謂摩登,她也懂得如何展現摩登!


胡蝶原名胡寶娟,她父親胡少貢在其姐夫首任北洋政府總理唐紹儀的弟弟提攜下,出任京奉鐵路總稽查。父親帶著家人在北寧鐵路沿途遷徙,時而北京,時而上海,時而廣州。
胡蝶小時候特別聰明,性格開朗,因為一直在漂泊,所以每到一個地方,小胡蝶就喜歡模仿當地人的口音,表現出她極強的語言天賦。


天津新華中學前身天津聖功女學校,馬場道99號 ,始建於1914年6月28日。
胡蝶七歲時,全家移居天津,進入天津天主教聖功女學校讀書,這對胡蝶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並非所有的女孩子都能上學讀書。


聖功女校的很多教學事務由外國修女承擔,修女站在校門口對學生的容貌儀表進行嚴格的檢查。
聖功女校校訓為"溫良恭儉"。這座"聖功樓"保留至今。"聖功"取自《易經》"蒙以養正聖功也"。


胡蝶在天津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她在晚年口述《胡蝶回憶錄》中,對天津的這段童年生活記憶猶新。
她在回憶錄中寫道:"天主教學校的校規較嚴,白襯衫、黑裙子,上課都得規規矩矩坐著。只有下了課的時候,走出校門,我和妹妹胡珊才像兩隻飛出鳥籠的鳥兒。踢毽子、跳繩。玩夠了,一個銅板買一個肉包子或是買一大堆糖炒慄子,再花一個銅板就可以叫輛黃包車回家了。「

後來她們一家人又來到上海,當時全國第一家電影學校招生,她便抓住了機會,胡蝶考入中華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從此走上演藝之路。


1931年9月中旬,胡蝶所在的明星電影公司赴北京拍外景,此時正值「九一八」事變發生,傳出了張學良和胡蝶的跳舞緋聞。
當時北平民國大學校長、國民黨元老馬君武發表感懷諷喻詩《哀瀋陽》。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諷刺張學良在"九一八"之夜,得知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時,仍沉迷於歌舞,該詩傳誦一時。
張學良背上了"風流將軍"、"不抵抗將軍"的罵名,趙四、朱五、胡蝶更是"躺著中槍",被視為"紅顏禍水"。張學良晚年接受採訪時說:我最恨馬君武的那首詩了。


"翩翩蝴蝶最當行"指的就是胡蝶,此後胡蝶在《申報》上闢謠,說我胡蝶是中國國民,雖不能上陣殺敵,但豈能在國難當頭之時,與負守土之責的將領跳舞取樂?如果真這樣做了,那是豬狗不如。


1935年11月23日,胡蝶與相戀四年的銀行經理潘有聲結婚 ,在上海九江路的聖三一教堂舉辦中西合璧式的婚禮。
胡蝶從藝的明星公司全體人員齊唱為胡蝶所寫的「胡蝶新婚歌」,1941年底,胡蝶舉家從香港遷往重慶。


胡蝶將所有積蓄打理成30個箱子託運,誰知珠寶在半路丟失,為尋回原物,一個朋友就把她介紹給戴笠。
戴笠為博胡蝶開心,不惜自己掏錢,買回一些相同的珠寶送給胡蝶。隨後,戴笠派人打發胡蝶的丈夫潘有聲去昆明做生意,潘一走,戴笠就讓胡蝶住進中美合作所內的楊家山公館。


戴笠(1897--1946)字雨農,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8年,特務處擴大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戴笠深得蔣介石寵信出任軍統局局長。1942年美蔣聯合組成"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為主任。戴笠可以說是情報界少有的天才,他無師自通,一手建立軍統局這樣一個以他為核心的龐大情報機關,在抗日戰爭時期,軍統局的敵後諜報偵搜以及中美情報合作,對於抗日戰爭的勝利有著無可抹滅的貢獻。為此被稱為"蔣介石的佩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最神秘人物"。據史料記載,戴笠在任期間刺殺人數高達259人,很多人都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從這一點來看,戴笠簡直就是天誅地滅、應該下十八層地獄的冷血殺手。但抗戰期間侵華日本人和漢奸也是其刺殺的對象,一些民憤極大稱得上罪大惡極的漢奸也被戴笠殺了不少,這些漢奸都是中華民族不可饒恕的敗類!



戴笠一生來天津共三次,都住在吳泰勳公館,這裡幾乎成了戴笠的行宮,特務組織在此召開過許多秘密會議。
1946年3月13日戴笠最後一次來天津,3月17日在經青島返回南京時,因飛機大雨中失事戴笠摔死於南京的戴山。
「戴機撞岱山,雨農死雨中。」人們談論起戴笠總會說這麼一句話,據說當年老蔣聽到此消息後曾哭暈在廁所。

吳泰勳舊居,馬場道16號。軍閥吳泰勳(1912--1949),與張學良和戴笠三人結拜為把兄弟,原奉系軍閥黑龍江督軍吳俊升之子。1928年6月4日 ,吳俊升與張作霖同死於皇姑屯炸車案。
吳泰勳曾任國民黨軍隊高級將領及政府高官,16歲就升為陸軍少將,這絕對創下了"世界紀錄",可以申報吉尼斯了。北洋政府總理朱啟鈐九女兒嫁給了吳泰勳。


"朱五",是指朱啟鈐的五女兒朱湄筠,她嫁給了張學良的秘書朱光沐。朱啟鈐共有四個女兒都嫁給了張學良身邊的重要人物。
1930年兩人結婚,張學良親自為他們擔任主婚人。抗戰勝利前,他們一直在香港從事營救張學良的工作。1962年,朱湄筠還曾幫助周總理輾轉送信給張學良,功不可沒 。

北洋政府總理朱啟鈐故居,馬場道164號。1943年,潘有聲從外地歸來,得知戴笠"鳩佔鵲巢",當時非常惱火,就直奔軍統局本部,但連去幾次,都吃了閉門羹。
有一天,戴笠的秘書王漢光找了他,明確指出:"你要把胡蝶女士帶回來,這點萬萬做不到,你還是拿些錢,做個官算了,聰明人不吃眼前虧。"潘有聲知道雞蛋碰不過石頭,就獨個悻悻回到了上海。


作為一代色魔,戴笠卻對胡蝶傾注了滿腔的愛。自從得到胡蝶後,他奇蹟般地一改過去到處追逐女人、漁獵美色的行為 。
也許,面對著美貌絕倫、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柔情萬種而又聞名遐邇的一代紅星,戴笠可以心滿意足了。而蝴蝶正好滿足了他作為殺人惡魔,在那血雨腥風的年代中,保留的那份寧靜和全部美的幻想。


戴笠準備與胡蝶正式結婚,囑咐胡蝶飛往上海,與潘有聲辦理離婚手續。潘有聲迫於權勢,同意與胡蝶解除婚姻關係,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戴笠因飛機失事摔死。
以後,胡蝶便與潘有聲一起,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上海到香港去了 。蔣介石後來敗到臺灣曾說: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

蔣介石當年哀悼戴笠,看表情,蔣介石是真的難過了。蝴蝶是明星公司的當家花旦,除了容貌和演技,蝴蝶還擁有很多同時代女星所欠缺的,理智、聰慧與自知。所以,當好友阮玲玉飲恨是非,命喪黃泉時,蝴蝶卻在同樣的亂世中以極佳的人緣和口碑,巧妙斡旋,明哲保身 。
所以當戴笠意欲金屋藏嬌,識時務的蝴蝶並未推拒。英雄美人自古佳話,西施、貂蟬尚且無從選擇,何況小小的翩翩蝴蝶。


還記得,那個大雨瓢潑的午後,戴笠強行命令飛機照常起飛,因為他要趕回去迎娶那個讓他欲罷不能的女人,當飛機撞向戴山的剎那,戴笠也正是大夢方醒之時。


始於美色,終於智慧。她以自己的聰穎和理智,竟然同時在丈夫和權勢之間得以保全 。丈夫不曾嗔怪她,甚至還深得實惠和保護;朋友不曾嗔怪她,因為她一向平和溫婉待人。
當一切煙雲散盡,始終不渝的丈夫帶她遠走異鄉,從此在也沒踏上故鄉的土地,哪管他人評說。

同一批的女演員中,如胡蝶寧靜祥和度完晚年的,寥寥無幾,紙醉金迷的上海吞噬了一些人、水深火熱的戰亂蹂躪了一些人、史無前例的文革摧殘了一些人。


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表演藝術家白楊,就因為沈醉在一篇文章裡戲說"白楊戴笠關係特殊",在文革時期成為奇冤。就這樣,白楊蒙冤進了監獄,而且一呆就是五年半,試想如果當年胡蝶還在大陸的話,那肯定是躲不過文革劫難的。

胡蝶再次定居香港,是她日後得以安享晚年的重要前提,1975年,胡蝶隨子女移居加拿大溫哥華。
或許命運對胡蝶是垂青的,回顧她經過的起伏波瀾,不由心生感嘆,命運若不垂青她這樣辛勤堅韌的女子,又該垂青誰呢?


2005年,國家郵電局借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郵票發行之際,特發行胡蝶紀念封1枚。在中國電影歷史博物館大廳裡,第一個矗立的蠟像就是胡蝶。


胡友松(1939--2008)出生在上海 ,原名胡若梅,這是母親胡蝶為她起的名字,意思是希望女兒如梅花般美麗堅強。
6歲時小若梅因患溼疹,醫生建議胡蝶將若梅送到北方去生活,這最後成為胡蝶留在祖國大陸唯一的親骨肉。


胡友松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百樂門",參加給抗日前方戰士募 捐活動,母親胡蝶在臺上表演,她提著小籃子在場裡來回走動募捐。
後來胡友松慢慢長大了,由於出身不好,承受著各方面的政治壓力。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鄰。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
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


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臺兒莊戰役總指揮,取得殲滅日軍二萬餘人的重大勝利。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出走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李宗仁任代總統期間曾籤署釋放政治犯的命令,使萬餘名共產黨人免遭了屠殺,李宗仁還發布命令釋放張學良、楊虎城,但因蔣介石阻撓而未成。


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共領導人熱烈歡迎。李宗仁在機場宣讀聲明,表示要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

在周總理安排下,李宗仁與溥儀會面,這也是中國末代皇帝與末代總統的歷史性會面。


曾經的國民黨代總統回歸共產黨的中國,這一具有重大象徵意義的事件震驚中外 。

1966年,毛澤東和李宗仁先生在天安門城樓上。
臨終前,李宗仁給毛主席和周總理留下一封信:我在1965年毅然從海外回到祖國所走的這一條路是走對了,在這個偉大時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為中國人民的一分子無比的光榮。我深以留在臺灣和海外的國民黨人和一切愛國知識分子的前途為念,他們只有一條路,就是同我一樣回到祖國的懷抱。


胡友松中學畢業後考入了北京第三護士學院,後來相繼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復興醫院擔任護士,傳聞她曾經有過兩段愛情,但是都不歡而散。


那年聽到李宗仁回歸祖國的消息時,胡友松正在通縣醫療隊勞動。她做夢都不會想到,一年後27歲的自己會嫁給已76歲的李宗仁,成為他的第三任太太。


1966年,李宗仁夫人郭德潔因病在北京去世 。中央統戰部對李宗仁的晚年生活十分關心,為他物色了年輕貌美的胡友松,李宗仁對胡友松的身世也早有耳聞。

1966年7月26日,在周總理的關懷下,胡友松與李宗仁在北京正式結婚,從此這對紅顏少女和白髮將軍走到了一起。

李宗仁彌留之際,由於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看護,使李宗仁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滿足。李宗仁老淚縱橫,他說,作為軍人,他一生只流過兩次淚,一次是母親去世,這一次是對胡友松深情牽掛 。
李宗仁的長子李幼鄰深為胡友松的品德所感動 :我父親最後的日子是她照顧的,我感謝她,她是我們李家的人。

很多人誤解胡友松,以為她愛慕虛榮,看中的是李宗仁的財產,李宗仁去世後,胡友松將李宗仁私人存款和國家發放的生活費,全部上交國庫,她還將李宗仁生前的160餘幅珍貴歷史照片,捐贈給中國歷史檔案館。

1996年,胡友松又把收藏多年李宗仁的60多件遺物,捐贈給臺兒莊李宗仁紀念館,其中有被鑑定為價值連城的文物、有原越南共產黨主席胡志明所贈的,重達45公斤的李宗仁半身青銅像、瑞士手錶廠建廠百周年時贈送給各國首腦的金表、傅作義將軍生前贈送給她的有"軟黃金"之稱的火狐標本等。

胡友松不斷把微薄的退休金捐給希望小學 ,抗洪救災中,她把自己的賣畫所得全部捐給了災區人民。她說: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李宗仁先生的愛國精神,一直銘刻在我的心底,永不磨滅。
在她的心目中,李宗仁始終是一位英雄,一位偉人,她依然在心底保存著對李宗仁先生的緬懷和思念,他們真正做到了,愛情是不分年齡和身份的。

現如今老夫 少妻已經成為一種婚戀常態,年齡差距懸殊最大的算是楊振寧和翁帆了。


前兩年微博被楊振寧遺產分割刷屏,陪伴楊振寧13年的妻子翁帆,在遺產分配裡只得到一套別墅的「生前使用權」,產權還屬於清華大學。如果與李宗仁和胡友松相比較的話,只能說現在的人們太複雜了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這遺產分割,我們看到九十多歲的楊振寧依舊精神矍鑠,這都是因為翁帆在生活上給了妥帖的照顧 。

其實胡友松與李宗仁在一起生活還不到三年時間,看看胡友鬆口述《我與李宗仁極不尋常的最後三年》。
該書通過第一人稱的手法,講述了胡友松與李宗仁,共度的溫暖、幸福而又非同尋常的三年時光。


2008年11月18日,胡友松去世了,綠樹掩映中的胡友松墓。


 碑銘  


德公去了蝴蝶飛了梅花謝了青春逝兮浮世遠兮往生來兮

文中照片取自網絡。

採稿 校對 編輯 | 紫石

本公眾號由五大道人組成的「情系五大道微信群」所創立,匯集了五大道鄰裡講述的英租界老故事及五大道人的原創文學、攝影作品等,旨在重溫逝去的美好時光、弘揚五大道的人文精神。歡迎新老五大道人踴躍投稿,文字、口述均可(有意者請留言,我們會儘快回復),讓我們用樸素真實的語言記錄歷史、用老照片再現往昔.本公眾號刊登的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依法追責。

五大道上的風流公子和他的後人

【五大道|孕育天津現代醫學的搖籃】

五大道的西餐館

落葉歸不了的根 | 天津五大道

一個插班生和五大 道的故事

穿越歷史 | 美麗天津五大道的前世今生

我的一中快樂時光(一)

薄雪也多情 | 新春初雪五大道

紀念1976年天津大地震

●那街那巷那河 | 我兒時的黃家花園

夢回民園

城市的記憶

也說天津民園大樓

左鄰右舍(一)

●小白樓、五大道老照片集錦 | 記錄我們難忘的童年

我們的【曙光】

程姨

●長篇小說《五大道的孩子》 | 自序及目錄

相關焦點

  • 這位女神,曾在天津譜寫傳說,民國時期的天津人都知道!
    在民國時期的天津,曾經有過很多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芳名的傳奇美女……他們是無數人心中的女神,她們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傳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些民國美女的天津往事。後來,胡蝶在《胡蝶回憶錄》中說,「聖功學堂是天主教學校,校規很嚴,白襯衫,黑裙子,上課都得規規矩矩。」校規雖嚴,但閒暇大可開懷。下課了,姊妹倆常像鳥兒一樣飛出校門。胡蝶在回憶錄中稱,她和胡珊「踢毽子、跳繩,玩夠了,一個銅板買一個肉包子或是買一大堆糖炒慄子,再花一個銅板就可以叫輛黃包車回家」。1916年,胡蝶的父親辭去差事,她也只好告別津城南下廣東。
  • 蝴蝶,王人美,黎莉莉,民國三大絕色美女舊照,誰的顏值更勝一籌
    黎莉莉,民國當紅女明星。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很有表演天賦,後來父母就把她送到黎錦暉籌備的中華歌舞團當學員,接受專業的歌舞訓練。歌舞團解散後,黎莉莉開始踏上電影演員的道路。蝴蝶,電影皇后。小時候由於父親工作變動,蝴蝶隨家人先後居住在天津、北京、廣州等地,學會了好幾個地區的方言。16歲時,蝴蝶一家回上海定居,同年,她考上中華電影學校。蝴蝶見證了電影由默片向有聲電影的變遷,曾出演《戰功》、《秋扇怨》、《歌女紅牡丹》、《啼笑姻緣》、《姊妹花》、《孔雀東南飛》等影片。
  •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年輕時到底有多美?這組老照片驚豔了時光
    ——張恨水胡蝶,人如其名,宛如一隻美麗的蝴蝶宿在了民國,在人才輩出的民國,她並沒有掩蓋住自己的光輝,從她這組驚豔了時光的老照片來看,她的確配得上民國第一美女的稱號。1908年,上海的一幢普通民房裡傳來了一聲啼哭,她的父親為新生兒的降世欣喜不已,給她取名為胡蝶。
  • 民國美女影后蝴蝶:聞風喪膽的軍統頭子戴笠是她的頭號粉絲
    而這樣一個心狠手辣,提起名字就讓人聞風喪膽的大魔頭,竟然是民國影后蝴蝶的骨灰級粉絲。蝴蝶是民國第一所電影學校畢業的演員,她演技精湛,容貌美麗,氣質高貴,真的是明豔動人當時的影后評選投票,大名鼎鼎的阮玲玉都只排在第三,而蝴蝶排名第一,成為風光無限的電影皇后。
  • 盡職盡責:嚴厲不苟言笑 愛校不舍離開|聖功女子中學|音樂|周銘洗|...
    在翟廣順先生給半島全媒體記者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女中的《木蘭從軍》演出、小提琴演奏隊、聯誼舞會等。音樂課主要由費德斯和尤斯特拉兩名修女擔任,作為選修課第一年只有四人報名,到了學期末才逐漸增加。第二學年,音樂課分為三部:第一部是學習鋼琴或提琴及樂理概論;初中學習音科和聲學以及音樂欣賞;高中課程則包含了音樂史和格式分析。每個學年學生至少都有一次公開演奏的機會。
  • 天津女明星怎麼都那麼「姐」?
    其中兩個是天津姐姐。天津不怎麼出娛樂明星,女明星就更少了。幾大明星盛產地——要麼是京滬這種經濟、文化中心。資源多,當然機會就多,出的人也多。要麼是川渝湘那樣的美女之鄉。東北明星也多。人均氣氛組,天生場面人,又熱情又活絡,必要時還很彪,最適合在娛樂圈這種人情集散中心遊走。
  • 民國第一女刺客鄭毓秀,組建敢死隊炸死良弼,晚年卻被切除左臂
    自古以來,我國都流傳著「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習慣。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也逐漸自強起來,她們選擇出來工作,逐漸成為社會中的棟梁之才。然而,在民國那個混亂時期,在女子還不敢拋頭露面的那個時代,出現了一位美女刺客,她不僅是我國第一位女博士,還是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作為女中翹楚,她一生的經歷令人稱奇。
  • 民國第一美女的瓜:出道即巔峰,情感之路坎坷,後被戴笠圈養
    回歸正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女子,被稱為「民國第一美女」,橫跨中國默片時代和有聲片時代的電影皇后,被譽為"中國的葛利泰· 嘉寶"。1922年時,14歲的寶娟隨父母遷居北京,寶娟進入北京公立第一師範就讀。第二年,全家返回上海定居後,寶娟考入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訓練學校--中華電影學校。
  • 民國第一女伶,迷倒無數人
    民國第一女伶,迷倒無數人
  • 重磅| 天津熱門小學招生簡章公布!家長們快看!
    重磅 | 天津熱門小學招生簡章公布!家長們快看!萬全小學萬全第二小學嶽陽道小學新星小學第二十中學附屬小學勸業場小學哈密道小學天津模範小學逸陽梅江灣國際學校河西區
  • 天津的日本人學校
    1927年8月新擴建的部分交由天津日本高等女學校使用。1922年6月26日再次增建,並新建了暖房用的蒸汽機室。1927年8月新擴建的部分交由天津日本高等女學校使用。1931年校區北側二樓講堂改為教室,1933年校區大門及其他建築增建落成。1938年8月,由於兒童增加,將室內體操場改為三間普通教室。1938年7月開始增建鋼筋混凝土的三層建築。1936年4月改稱天津第一日本尋常高等小學校。
  • 超好看的民國文一
    倘若你在海關看見十四五歲中國少女,聲稱自己母親去世,投奔年邁老父來到金山謀生,無須懷疑,她們即將出賣她們的第一夜。運氣好的話,可以賣到三千美金。」·毫無經驗可言小男孩,有一天家裡飛進來一隻小蝴蝶。他聽說過也親眼見過它有多脆弱,所以非常手足無措,不知道拿她怎麼辦好。
  • 《金山蝴蝶》丨作者:唯刀百闢
    《金山蝴蝶》 夢卿(淮真) 傅雲出                     作者:唯刀百闢文案:淮真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成了去溫哥華千裡尋夫的廣東鄉下小媳婦夢卿。睜眼那一剎,她已坐在一艘穿越太平洋的郵輪艙底。一封來自溫哥華的、夢卿夫君溫孟冰親筆寫就的遠洋情書,便是她的所有行李。
  •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始於顏值,終於智慧
    胡蝶從小就跟隨在鐵路局上班的父親,輾轉去過上海、天津、北京、重慶、廣州等地。生活的顛沛流離,讓她從小學會了多種地方語言,飽嘗了人間冷暖,見識了世間百態。所有的這些都為她日後的演藝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6歲那年,胡蝶隨家人回到了上海,不久就進入了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訓練學校學習。1925年,胡蝶參演了第一部電影《戰功》,從此開啟了演員生涯。
  • ...民國時期流傳的北京指點江山,天津退隱江湖,到底是什麼意思
    天津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民國時期流傳的北京指點江山,天津退隱江湖,到底是什麼意思民國有句話叫做北京指點江山,天津隱退江湖,在整個民國前期的風氣都是這樣的,同樣這也是北洋軍閥不成文的慣例,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 天津第一所純美式學校The MacDuffie School落成典禮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學校在中國各大城市落地,一些國外百年名校也紛紛瞄準中國,通過合作紮根中國,其中包括有著128年建校史的美國麻省第一所貴族女子學校美達菲學校。5月25日,天津美達菲學校落成典禮隆重舉行。
  • 民國三大女刺客,很美很兇殘~
    施劍翹從受邀而來的富明法師口中得知,孫傳芳已經是天津佛教居士林的居士。於是,她化名「董慧」,委託一位女居士介紹加入了居士林。此後,施劍翹通過多種途徑去了解孫傳芳的身材、樣貌、口音和活動規律。在眾居士閉目隨富明法師誦經時,施劍翹悄悄地拔出白朗寧手槍,對準孫傳芳的後腦勺射出了第一發子彈,緊接著又朝他的太陽穴和腰部各射了一槍。一代梟雄孫傳芳當場死亡。
  • 天津小學初中攻略,前人的路是後人的橋,珍藏版
    第一條公立校之路,公立校隨著小升初就近入學、搖號升學的普及,「小初學片」就成為了公立校上學起步階段的基礎平臺,所以在選擇公立校「小初學片」上成了孩子求學道路上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第一梯隊,和平、河西是佔據天津市初中、小學資源絕對優勢,天津耳熟能詳的知名學校均在;第二梯隊,小學初中資源僅次於第一梯隊,大多數也是知名校;普通片為河西二片、河北二片、河東二片、南開中片、紅橋一片、南開南片,好壞參半,有少量知名校,但非名校資源佔大多數,或者生源量巨大。
  • 人物| 「民國第一美女」的離亂情仇
    一年後,滿清政府垮臺,袁世凱的親信唐紹儀搖身一變,成了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有個弟弟,就是胡少貢那個姐夫,因此胡家利益並未受影響。 到了1917年,唐紹儀在袁世凱死後,隨孫中山南下參加「護法運動」,於是胡家也隨之南遷,9歲的胡蝶便移居廣州,進入廣州培道學校讀書。
  • 民國美女的茶葉海報,你肯定沒見過!
    「陳春蘭寶鼎茶莊」來自香港,民國時期,它出的美女廣告海報系列可以說是經典之作,據說上面都是中國古代傳統女性的展示,比較有民族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