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退將胡瑞舟分析大陸對臺8種戰法、「武統」後10招

2020-12-27 海峽集結號

臺海近期陸臺美三方軍事動作不斷,臺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前陸軍8軍團少將主任胡瑞舟17日在座談會上分析8種大陸對臺戰法及大陸對臺全面動武后的10種進行方式。胡瑞舟表示,大陸武力攻臺勢必將招致一定比例的臺灣民眾反感、不利「和統」,但卻能對美國傳達釋放警告訊息。

胡瑞洲說,蔡當局如果解讀「南海11段線」時放棄「主權」、出借太平島或東沙島給美方使用,或允許美國軍艦靠泊臺灣等情況,解放軍可能會採取封奪東沙、太平或亮島還以顏色,甚至採取更激烈行動。

中國國民黨智庫17日上午舉辦座談會,胡瑞舟在會上表示,大陸武力攻臺戰法至少可歸納8種,透過適切交互搭配還可從中創造更多組合戰法。

一、網絡入侵及癱瘓攻擊,類似2007年愛沙尼亞政府機構、公營事業及銀行郵電通信設施遭全面癱瘓。

二、特工、特戰人員滲透及發展組織,伺機造謠破壞製造社會不安,到發動對特定人士的斬首行動。

三、機艦繞臺擾臺、進入「防空識別區」、穿越「海峽中線」或抵近「領空領海」航行,到航經「領海領空」、甚至直接飛越本外島領空。

四、模擬攻臺軍事演習,到越界抵近本外島周邊實施聯合軍事演習。

五、對鄰近本外島海域火炮炸射或飛彈射擊,到直接選定本外島目標以火炮炸射或飛彈攻擊。

六、港外布雷或禁運,到劃設禁飛、禁航與實施海空封鎖。

七、封鎖南海島礁、亮島、東引、馬祖、金門或澎湖諸島,發動局部有限軍事行動襲擾或奪取前述外離島,甚至是臺灣特定處所。

八、發動全面攻臺。

胡瑞舟也表示,大陸對臺發動全面戰爭,首要是避免美國介入,更要有「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的必勝把握,要在最短時間、最小戰損下底定,他揣摩大陸武統臺灣時可能會運用十種方式進行。

一、長期軍演麻痺美國、臺灣,如公布12月中旬在東南沿海軍演,在22日演習結束後部隊不返回基地,回過頭持續加強攻臺準備,並在聖誕節前後22日至26日之間動武,等美國召回放聖誕節假期的美軍時,可能已經5天之後了。

二、使用大型貨櫃、民航機具等,在發動攻擊前30分鐘分別抵達臺灣各重點機場、港口,在火炮飛彈發起攻擊後,奪佔機場港口,掩護後續部隊來臺,這根本不需要登陸。

三、針對全臺重要官署、軍事指揮所、機場港口、陣地、油庫、彈庫等精準攻擊。

四、潛艦隊埋伏在臺灣東北、西南方外海,攻擊發起後擊沉企圖出港艦艇,面對零星起飛戰機,優先以S–300、S–400防空飛彈擊落。

五、以電磁脈衝彈和碳纖維彈攻擊特定設施或區域,製造電力及通信中斷,並摧毀重要通聯設施、管線,及海底光纖纜線。

六、透過大量空中、海上無人機件,誘使臺軍發射防空、制海飛彈,待彈藥耗盡,部隊馬上發動攻擊。

七、遠距精準火炮、飛彈、戰機、艦炮、無人機多波攻擊後,在臺灣全區域空降、機降、登陸。

八、臺灣軍隊以「漢光演習」劇本來看是機動集結,缺乏隱蔽、掩蔽、偽裝、疏散作戰概念下,將被輕易擊破。

九、掌握媒體廣播輿論及話語權,向國際公布以臺灣「防空識別區」為禁飛及禁航區,宣傳對臺「武統」合法及正當性,警告外國不得幹涉,並對臺灣內部加強宣傳,保證人民生活作息一切如常。

十、以鑽地彈或混凝土爆破彈摧毀衡山、圓山及預備指揮所,斬首或困住政軍領導人,並說服臺灣民眾不要抵抗,如新臺幣等值兌換人民幣,財產瞬間增加4倍多,這些都能說服臺灣民眾不要抵抗。

來源: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退將赴大陸唱國歌 臺當局秋後算帳出損招
    陳明通(「中央社」)海外網2月15日電 臺當局近日聲稱要將退休高官前往大陸訪問的管制延長至15年,引起輿論鞭撻,而臺
  • 和統無望、武統太傷 網紅司馬南:對臺要用「逼統」
    (圖/微博@司馬南)    外媒近期分析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的元旦談話時指出,北京有意為大陸輿論界熱議的「武統臺灣」降溫,大陸知名網紅司馬南在微博上發表評論稱,解決臺灣問題只有一條可行之路:「逼統」,也能稱「冷武統」,即在武力逼迫下實現的和平統一。他認為這是目前唯一可行之路,而且大陸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窗口並不長。
  • 臺退將赴大陸唱國歌 臺當局秋後算帳出損招
    臺當局近日聲稱要將退休高官前往大陸訪問的管制延長至15年,引起輿論鞭撻,而臺「陸委會」給出的理由,「酸」的讓臺民眾震驚。陳明通(「中央社」)臺當局「立法院」14日開議,民進黨團擬「修法」,對退休高官前往大陸訪問延長管制,從3年延長到15年之久。
  • 胡瑞舟:臺幣等值換人民幣可說服臺灣人不抵抗
    胡瑞舟:臺幣等值換人民幣可說服臺人不抵抗臺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臺北9月17日電(記者 鄭羿菲)臺海近期中美臺三方軍事動作不斷,臺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17日在座談會上表示,美國對臺政策目前是戰略模糊,而中國大陸對臺也採戰略模糊,外界認定的動武時機也不一定,必須從意圖、能力和機會三個面向分析。
  • 種種跡象表明,對臺「武統」的準備已在路上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分析稱,「所謂喜樂島,只是吸食臺獨鴉片後所產生的幻覺而已」,因為「臺獨」不是「公投」就可以達成的事,更不是臺灣片面可以達成的目標。另據臺媒報導,臺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9日初審通過「國安法」修正案,其中將大陸與恐怖組織並列。
  • 解放軍何時武統?
    在古典海軍時期,通常將艦艇編隊部署在敵方基地、港口附近實施封鎖,二戰由於航空兵的發展,封鎖方被迫將主要兵力配置在對方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擴大了海上封鎖線與封鎖目標之間的距離。  掌握主動權與軍事優勢者經常海空封鎖,但容易受到國際法、海戰法規條款制約、以及第三方(例如美日)的利益。
  • 此時「武統」臺灣?這篇說透了
    因民進黨當局種種冷血作為,在網絡上激起強烈民憤,「武統」聲音再次水漲船高。對於這一輿論變化,火箭軍退休研究員、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日前在媒體發文,詳細論述關於「武統」的諸多細節問題。包括,對臺海區域局勢發展的判斷、統一的必然性、對臺鬥爭的思考和建議、「武統」的6項觸發條件、「武統」的準備以及戰後治理等問題。
  • 大陸決定「武統」臺灣?涉臺高官一番話嚇壞臺媒!
    今天,臺灣中時新聞網一篇標題為《大陸決定武統臺灣?國臺辦前高官曝3關鍵:和平統一可能性喪失》的報導,嚇壞很多臺灣網友。01臺媒嚇壞:大陸要「武統」了?這篇報導全文如下——大陸武統臺灣機率多高?02川普離任前或對臺有大動作近來一直有各種猜測說,川普團隊有可能在離任前的最後時刻針對臺灣問題搞大動作,包括派蓬佩奧訪臺,甚至是川普本人閃電訪問臺灣、宣布與臺灣「建交」等,不久前亞太情報官員訪臺就是去打前站的。如果真那樣,大陸的反應必須是雷霆萬鈞的。
  • 美國親臺政客建議拜登政府派美艦訪臺,臺學者打臉
    解放軍頻頻派軍機軍艦巡臺,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本月初建議美國新政府,臺美可透過公開聯合軍演、美艦例行訪臺等作為強化關係;但島內學者打臉稱,在美國新政局、美中關係等尚待觀察情況下,臺灣應鞏固與美方既有軍事交流,而非猝然升溫,才是務實之道。
  • 大陸決定「武統」?
    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在目前臺海局勢緊張局勢下,臺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走向到底怎麼看?害不害怕?今天,臺灣中時新聞網一篇標題為《大陸決定武統臺灣?國臺辦前高官曝3關鍵:和平統一可能性喪失》的報導,嚇壞很多臺灣人。
  • 何須「武統」,只需這一招就可搞定臺灣
    而一向標榜「民主與人權」的臺灣,其實長期以來是如何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大陸配偶的。單以身份證取得(入臺灣籍)的年限為例,大陸配偶在臺的「特殊待遇」令人嘆為觀止。非大陸的外籍配偶,只需4年就可取得臺灣身份證;而同文同種的骨肉同胞之陸配,至今最少都還需要6年。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武統」有三大觸發條件:01「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大陸將對臺採取武力手段。 那麼,「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有哪些呢?
  • 蔡英文跨年秀智商:說大陸不敢武統?一動作暴露其心虛本質
    而蔡英文公開聲稱不相信大陸會「武統」臺灣,可謂語驚四座,引發轟動,但沒幾天就傳出,臺防務部門成立「快速反應連」,擔任臺北衛戍區「反斬首」任務,這一前一後兩則消息所傳遞的信號令人忍俊不禁。蔡英文秀智商:只許我挑釁大陸,大陸不會「武統」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與媒體年終茶敘期間,有媒體詢問,「中國軍機活動頻繁,加上東亞情勢動蕩,臺灣該如何因應?」蔡英文說,這「不是臺灣自己面對的局勢」,而是整個區域內國家共同面對的局勢。媒體又問是否對中國大陸軍事擴張及頻繁的機艦活動感到憂心?
  • 大陸軍事專家:臺灣軍事創造了「四個前所未有」圖以武拒統
    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利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形勢,以「聯美、抗陸、保臺」為主軸,極力渲染大陸「軍事威脅」,大肆採購、研製、生產、部署先進武器裝備,加快整軍備戰步伐,大力提高臺軍不對稱作戰能力,創造了「四個前所未有」。  一是,鼓吹「抗中保臺」調門的高度前所未有。
  • 「武統」臺灣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解放軍專家發文進行詳細分析
    當初大陸疫情嚴重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居然宣布停止臺灣地區向大陸出口口罩,但是此後卻宣布無償提供給美國大量口罩,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再加上民進黨當局在疫情中謀求「臺獨」的舉動,中國民間關於「武統臺灣」的聲調越來越高。
  • 關係緊張之際,解放軍進行攻防演練,臺媒:「武統」元年就要來了
    文唏兮臺海局勢持續緊張,臺當局與美國勾連,不斷挑釁大陸,解放軍因此在臺海地區不斷開展訓練,解放軍軍機繞臺次數也明顯增加。隨著時間的推進,解放軍軍演的內容也在逐步升級,從開始的實彈演練到現在的城市攻防戰,透露出的軍事訊息增多,針對性也愈加明顯。有臺媒因此稱,或許明年將會是解放軍「和統」和「武統」的元年。
  • 妄圖「以武拒統」,臺海軍戰力難成氣候
    近一段時間以來,蔡英文頻頻主持自產艦艇成果的各項典禮,華語智庫研究員袁周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臺灣海軍裝備不斷老化,步入更新階段,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出於「以武拒統」的需要,希望加強對制海權的爭奪。
  • 大陸應「以武促統」「以武促和」?國臺辦回應
    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臺灣是要「武統」還是「和統」?學界又起爭論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兩岸學界最近爆出「武統」「和統」之爭,大陸重量級涉臺學者章念馳被近來表態尋求武統的學者李毅槓上,臺灣涉兩岸學界觀察,大陸近來支持武統聲浪明顯升高,但對臺政策仍維持基本論調。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編輯:晨星由於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國際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我國大陸和臺灣的兩岸關係也發生了一定變化,而且由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所採取的種種錯誤行為,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很大一部分激進的網民更是提出「武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