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統無望、武統太傷 網紅司馬南:對臺要用「逼統」

2021-01-07 華夏經緯網

    網紅司馬南發表視頻稱,解決臺灣問題只有一條可行之路:「逼統」,也能稱「冷武統」,即在武力逼迫下實現的和平統一。(圖/微博@司馬南)

    外媒近期分析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的元旦談話時指出,北京有意為大陸輿論界熱議的「武統臺灣」降溫,大陸知名網紅司馬南在微博上發表評論稱,解決臺灣問題只有一條可行之路:「逼統」,也能稱「冷武統」,即在武力逼迫下實現的和平統一。他認為這是目前唯一可行之路,而且大陸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窗口並不長。

    因揭露偽氣功、假神醫而知名的網紅司馬南,近日在微博上發表《2021元旦建言:「冷武統」收復臺灣》的評論時,引用一位據稱是澳洲華人學者王乃林的來信稱,大陸要和平統一臺灣已經100%不可能,而攻島用武力統一則「大概率不會發生」,因此武力逼統是僅剩的一條路。

    司馬南引述王乃林的話說,現在臺灣推行的已不是「臺灣獨立」那麼簡單,還伴隨著另一個嚴重的問題:視大陸人為死敵,更加糟糕的狀況是臺灣多年「去中國化」開始見效,很多「臺獨支持者」寧可餓肚皮也要支持民進黨。還有最糟糕的情況也許很快會出現,不久後美國國會很可能會通過武力捍衛臺灣現狀的議案,一旦如此,中國統一很可能只剩下同美國直接全面軍事對撞一條可走。

    該文指出,在談判桌上和平解決的可能性為零,武力攻臺又會大量傷亡,後遺症將永難化解,因此目前唯一可行的只有「冷武統」一條路,即武力逼迫下實現「和平統一」。露骨地說,就是在槍口下籤「和統」協議。

    至於要如何實現「冷武統」?具體建議就是強行收回臺灣島海空防禦權,由大陸海空軍強行介入臺灣島的海空防衛。而且要事先申明,為避免傷亡,大陸不準備武力攻島,但如果在行使臺灣島海空防禦權的過程中,出現了被臺灣武裝攻擊的情形,那就會觸發全面武力攻臺,即「熱武統」。因此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責任要由先發起攻擊的臺灣方面承擔。

    司馬南說,如此一來擺在「臺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忍受海空被奪、被迫談「和統」;二是先開火引發全面攻島的熱武統。沒有第三條路。

    此外,他還認為,做為進逼手段之一,亦可考慮先行收回澎湖、蘭嶼和金門,其次的手段是每年1000多億美元的「惠臺糕點」,要有條件地精準投送。

    評論強調,在與美國全面軍事對抗才能解決臺灣問題的最糟糕情況到來之前,大陸的時間窗口並不會很長。

    大陸網民在司馬南的視頻下也留下各種意見,有的表示「這裡所謂的冷武統其實是一個假命題,它就是理想主義的和統的翻版」、「武統雖然可以快刀斬亂麻。但是會留下太多的仇恨。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不到最後關頭,武統都不是首選。相信高層的遠見卓識!」、「如果美官員去臺灣,就先把太平島佔領了。」、「我看只能嘴統了,就靠玩嘴了!」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灣是要「武統」還是「和統」?學界又起爭論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兩岸學界最近爆出「武統」「和統」之爭,大陸重量級涉臺學者章念馳被近來表態尋求武統的學者李毅槓上,臺灣涉兩岸學界觀察,大陸近來支持武統聲浪明顯升高,但對臺政策仍維持基本論調。
  • 此時「武統」臺灣?這篇說透了
    對於這一輿論變化,火箭軍退休研究員、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日前在媒體發文,詳細論述關於「武統」的諸多細節問題。包括,對臺海區域局勢發展的判斷、統一的必然性、對臺鬥爭的思考和建議、「武統」的6項觸發條件、「武統」的準備以及戰後治理等問題。楊承軍指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實現國家統一的戰略進程中光明磊落、理直氣壯。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一):兩岸「和統」無望?
    「和統」無望?2016年蔡英文當選領導人開始,漸漸的有了和統無望的說法。最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指出,「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
  • 臺海局勢或發生轉變,「武統」變「智統」?國臺辦首度回應
    我們對於臺灣同胞一直是非常歡迎又熱情的態度,期盼祖國早日統一,但是臺當局的做法卻讓兩岸眾多嚮往和平的人士對其深惡痛絕。一時間「武統」的聲浪高漲不停,民眾大多都傾向於「武力解決問題」。但這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好事情,傷及臺灣也是在傷及祖國。如今局勢或將發生轉變,學者主張「智統」的提議也得到了官方的回應,國臺辦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爭取「和統」前景。
  • 邱毅:「武統開始,和統結束」的施琅模式將在不久的將來重演
    民進黨當局或媒體常洗腦臺灣人民兩件事:「大陸不會動武」和「美國會救臺灣」。現在在新冠病毒疫情中赫然發現,美國成為疫情中心,自身都已難保,根本沒有能力救臺灣。而臺灣不斷對大陸疫情冷嘲熱諷、落井下石,甚至藉機升高「仇中」氛圍。
  • 種種跡象表明,對臺「武統」的準備已在路上
    大陸對臺「武統」準備已經在路上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中國已在南沙群島的兩個前沿島礁上安裝了能干擾通訊和雷達系統的裝置,「這是中國對南海悄悄實施軍事化的重要一步」。這不是在紙面上根據數據篩選武器,而是根據敵情我情、根據目標的性質、根據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條件、根據效費比並依託演習試驗制定的打擊方案。目前,解放軍的軍演和試驗一定會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從王洪光的文章看,目前這種遠程火力打擊的方案應該已經成熟。王洪光文章說:美國如果真心想阻止我解放臺灣,除太總部所屬兵力外,還必須從全球調兵。但美國在西太特別是第二島鏈基地有限,難以容下過多兵力。
  • 妄圖「以武拒統」,臺海軍戰力難成氣候
    近一段時間以來,蔡英文頻頻主持自產艦艇成果的各項典禮,華語智庫研究員袁周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臺灣海軍裝備不斷老化,步入更新階段,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出於「以武拒統」的需要,希望加強對制海權的爭奪。
  • 解放軍何時武統?
    為保障封鎖與打擊平臺(航母)的安全,第一波必然要癱瘓島內雷達站、海空兵力和防空陣地,至少做到這個程度。也許會拿下澎湖,這得看政治目的的要求。  現代海空封鎖都是配合政治和經濟因素,並直接影響戰爭目的的達成。
  • 「武統」呼聲達到頂峰!蔡英文放棄「和統」機遇,一條路走到黑
    她的這種行為讓更多的人看清楚了她的真實面目,同時也參與到抵制她的隊伍當中去,她現在的所作所為必然會為自己帶來惡果,現在在大陸,網友呼籲「武統」的聲音是越來越高。對於蔡英文的種種囂張做法,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則表示了明確的態度,並且對蔡英文的種種狂妄言論給予了回擊,表示現在「臺獨」勢力和民進黨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最近這些年大陸網友呼籲「武統」的聲音越來越高,這都是因為蔡當局倒行逆施的結果,他們真的應該思考一下啊,兩岸關係的走向。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編輯:晨星由於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國際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我國大陸和臺灣的兩岸關係也發生了一定變化,而且由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所採取的種種錯誤行為,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很大一部分激進的網民更是提出「武統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武統」有三大觸發條件:01「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大陸將對臺採取武力手段。 那麼,「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有哪些呢?
  • 和統可能性有多大?臺教授列出8大障礙,「以武逼和」可能性提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環球時報日前舉辦的年會上,兩岸關係被列為一大討論議題,學者們在討論時,「和統」與「武統」成為爭論的焦點。就兩岸有多大可能性和統的問題,臺教授邱毅在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邱毅認為,現今的臺灣存在八個和平統一的障礙。一是法律的障礙。蔡英文已提高兩岸政治協商的門檻,使政治協商成為不可能,不能政治協商,怎麼和平統一?
  • 臺退將胡瑞舟分析大陸對臺8種戰法、「武統」後10招
    臺海近期陸臺美三方軍事動作不斷,臺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前陸軍8軍團少將主任胡瑞舟17日在座談會上分析8種大陸對臺戰法及大陸對臺全面動武后的10種進行方式。胡瑞舟表示,大陸武力攻臺勢必將招致一定比例的臺灣民眾反感、不利「和統」,但卻能對美國傳達釋放警告訊息。
  • 何須「武統」,只需這一招就可搞定臺灣
    臺灣「省長」蔡英文有一個臭名昭著的理論,那就是用「愛」發電,臺灣民眾早已深受其苦,眼見和平統一無望,甚至臺灣內部也出現不少期待「武統」的聲音。
  • 臺媒關注「武統論」:和統前途可期 需長時間奮鬥
    你好臺灣網12月22日消息 臺「中國時報」今天發表胡北勝的文章,關注近期大陸對於「武統」的討論。作者認為,「武統論」的潛臺詞似乎是「臺獨」勝利在望、和統舉步維艱,因此只能出此下策。然而,「臺獨」看似張揚跋扈,實則苦苦掙扎。和統好像岌岌可危,實際前途可期。
  • 大陸決定「武統」?
    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一番話嚇壞臺媒:大陸決定「武統」?在目前臺海局勢緊張局勢下,臺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走向到底怎麼看?害不害怕?今天,臺灣中時新聞網一篇標題為《大陸決定武統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3點分析,民進黨現在和美國勾結,導致臺海局勢生變,兩岸現在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小了。
  • 蔡英文跨年秀智商:說大陸不敢武統?一動作暴露其心虛本質
    而蔡英文公開聲稱不相信大陸會「武統」臺灣,可謂語驚四座,引發轟動,但沒幾天就傳出,臺防務部門成立「快速反應連」,擔任臺北衛戍區「反斬首」任務,這一前一後兩則消息所傳遞的信號令人忍俊不禁。蔡英文稱大陸不會武統遭諷:臺已弱到不動武便被統一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29日出席活動,回應解放軍艦機活動日趨頻繁時稱:「兩岸 目前關係穩定,對臺動武不在大陸的決策計劃中。」此語一出,蔡英文便引爆網有群嘲模式,甚至有網友指出「她(蔡)有自知之明,臺灣已脆弱到不須武力便可統一。」
  • 大陸應「以武促統」「以武促和」?國臺辦回應
    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武統」臺灣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解放軍專家發文進行詳細分析
    軍事專家說明「武統」條件根據臺海網6月4日的報導,針對目前大陸民眾「武統臺灣」的輿論風氣,軍事專家楊成軍專門發表文章進行分析。他根據兩岸的局勢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進行了預測,並且提出了許多有用的建議和思考。
  • 「武統」聲音甚囂塵上,何時武統臺灣?解放軍專家:6大觸發條件
    疫情期間的一系列「騷操作」,可謂冷血至極,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兩副面孔讓島內外民眾氣憤不已,「武統」聲音再次甚囂塵上。中國大陸對臺軍事動向密切關註解放軍專家楊承軍,在實現祖國統一的戰略進程中,中國大陸一向有理有據,光明磊落。眼下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 對民進黨當局軍事動向以及海外軍事勢力的幹預程度形式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