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們分團pk,但又站在一起。
作者 | 語境
編輯 | 楊晶
距離《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總決賽只剩一周時間。
這檔國民級節目自開播以來,每周都能收割5個以上微博熱搜。但隨著節目播出,「越看越沒勁」「越來越難看」卻是很多觀眾的心聲。
分組選曲投票等賽制不合理,表演的唱跳風格沒有新意,播出的公演舞臺換掉音軌,姐姐們的人設反覆橫跳,「三十而驪」的最初立意也難以維持......大家對於節目本身和姐姐們的吐槽仿佛永遠不完。
然而,在一片「高開低走」的聲音中,微博搜索「節目+哭」的關鍵詞,依然能發現大量毫不吝惜眼淚的觀眾們。8月21日最新上線的五公排位戰,「白冰黃聖依淘汰」和「孟佳阿朵復活」兩個話題,都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每次看都會感動到哭」「一看姐姐們就好想哭」「每期都哭到枕頭飄起來」......
面對「逐漸難看」又「期期感人」的《浪姐》,她們是帶著怎樣的心情看節目,又會有產生哪些思考?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和5位看《浪姐》的「奔三」女性朋友聊了聊,她們的哭點都在哪,打動她們的究竟是什麼。
姓名:李婷婷
年齡:22歲
職業:研究生
《浪姐》第一次上熱搜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那個時候姐姐們的名單其實還沒有確定。我一開始覺得30+的立意很好,也有寧靜和張雨琦等一些比較關注的演員,等到第一期播出的時候覺得還蠻驚豔的,就一直關注著。
我看節目的心態是有變化的,越到後來越會聚焦在這些姐姐身上,而不是節目本身。
我喜歡的姐姐們都年齡偏大,她們更有閱歷,從性格、對生活的態度上都會更吸引我,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寧靜。
靜姐處在年齡「第一梯隊」,是一名資歷頗深的演員,以前為了拍戲身體不是那麼好。但是來到這個節目,她逐漸地從不想跳舞,變成為了呈現一個完美的舞臺,依然可以為了公演加練60個小時的拼搏者。她也在採訪中說過,120天只有10天不在長沙。能感覺她作為一個「老藝術家」的特質投射在女團訓練中,這是我特別尊敬的。
我在看第三場公演時有點疲倦,大家的關注度也冷卻下來,但我覺得有新褲子助陣的四公是有所回暖的,也是我哭得最兇的一期。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舞臺
我對新褲子的了解停留他們在《歌手》給周深幫唱,但那次合作的改編比較失望,所以《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可以說是我第一次認真聽他們的歌。
這首歌的音源應該是現場live,彭磊、寧靜、鬱可唯三個人的vocal也很震撼,最後和音有一些瑕疵,卻是非常直白的情緒表達,很有魅力,但這就是現場的魅力吧,看完《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之後好想去聽演唱會,去參加音樂節。就像李斯丹妮在節目裡說的,「我覺得我沒有在比賽,我在看演唱會,她們唱的都是我心裏面的話。」
我知道很多新褲子粉絲和「滾圈」的人對它並不滿意,覺得歌詞和態度都不是原來的味道,但這首歌從表演到立意都深深觸動我。
人怎麼會沒有理想呢?
我去年考研失敗,畢業之後Gap一年在家準備留學申請和相關考試,又趕上今年的疫情,對我來說是特別難熬和焦慮的一年。所以副歌「我不要在孤獨中死去,我不要一直活在幻想裡」 一響起,就會聯想到自己前段時間壓抑的狀態。
這個節目的宣傳點是30+女性,它更吸引那些看重女性價值、性別平等的人,特別是女孩子們。但是《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又不僅限於女性,它是一個普適的舞臺,姐姐們的特殊經歷把情緒放大了,它能唱到每一個為理想掙扎的人的心裡。
我現在已經拿到了Dream School的offer了。
姓名:嶽晰
年齡:25歲
職業:生物科技公司運維
我平時不常看選秀類綜藝,小時候的「超女快男」我其實都沒有看過,《中國好聲音》也是當作下飯節目來看。
《浪姐》能從這麼多選秀類節目中「脫穎而出」,是因為「30+姐姐」這個概念真的很顛覆。一般印象中,選秀都是青春靚麗的專場。
我自己也進入20歲的後半段了,看著進公司的新人小妹妹都快00後了,總感覺後浪們已經趕上我了啊。說沒有緊迫感是假的,所以很想看看成熟的姐姐們為自己打個樣。
姐姐們跳出舒適圈,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不是為了獲得多少利益,而是單純想突破自己,證明「我可以」,這是我特別敬佩的。
看了姐姐們前兩期Solo表演,我對她們能力水平是有「預警」的。但是第一次公演的時候,我特別驚訝於她們在短時間內,可以說在一個全新領域的成就。作為歌手的丁當和許飛可以跳《艾瑞巴蒂》了,演員出身的張雨綺和寧靜也能在舞臺融入團體表演。
《艾瑞巴蒂》舞臺
拋開真唱與否,單從舞蹈來說,在十幾天的訓練、組員湊不齊、大家舞蹈基礎也沒有很強的情況下,都已經很難得了。我以前在大學街舞社體驗過訓練的痛苦,所以真的很佩服姐姐們的耐力、毅力和學習能力。
不誇張地說,我差不多看每期節目都會哭,為她們的付出和變化,也為人生的多種可能感動。姐姐們好像能讓我相信,只要我用心,也可以在一個不熟悉的領域有所成就。最近在工作上,我開始跟著部門項目組接觸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項目,在一周內速成數據分析技能。我現在會更有信心,繼續拓寬自己的技能樹。
隨著比賽期數增加,我確實有點審美疲勞了,節目的選歌、賽制、打分機制有時也讓人生氣。不過,還是有一些小細節能留住我。姐姐們聚在一起開玩笑,吃火鍋,給金莎介紹男朋友,給許飛介紹經紀人,也有因為很在意的姐妹淘汰,傷心的時刻,讓我有一種看《陽光姐妹淘》的錯覺。
我個人很喜歡這類刻畫女性親密關係的影視作品,也很喜歡生活化的小互動。我挺好奇最後的成團結果,想知道成團以後會有怎樣的發展,也想看看,這些姐姐們在日後會不會再擦出火花。
姓名:阿佩
年齡:26歲
職業:新媒體運營
目前為止,看姐姐的舞臺我哭過兩次,一次是《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另一次是《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前者的舞臺給我的感覺是女性特質的柔軟,區別於其他的勁歌熱舞的表演,情感充沛能觸及人心;後者是很迎合受眾的,但是這首歌加上她們的現場演繹就會讓人感覺很真誠。
比起舞臺,我其實更喜歡看姐姐的日常互動,因為舞臺很短,私下裡的相處更豐富一些,不過好像沒有到為她們流淚的地步。
大家好像總是覺得女孩在一起就會撕起來,但是在節目裡,你可以很明顯看到她們互相支持激勵的那種狀態。
有一個場面是節目組讓姐姐們誇一下自己的隊友,我覺得她們讚美隊友的一些話很微妙。
比如很多人都覺得黃聖依是一個奇葩人設,但是張萌就為黃聖依「反黑」說,「她真的是能把自己的外表活成跟自己內心相反的人,她表面上特別矯情說我不行,但其實是會陪著你一直堅持到最後的人。」
再比如,組內年紀最大的伊能靜評價年紀最小的張含韻,「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這麼小的小孩,每天都在跳躍思考,跟我好像沒有代溝......她不是一個二次元少女那麼簡單,她是一個真正走過三維世界的人。」她認為張含韻的天真可愛,是「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伊能靜評價張含韻
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寧靜說起隊友的時候滿是由衷欣賞的語氣,「最強王者」王霏霏和孟佳也會說鬱可唯是一個超棒的vocal和不爭不搶的「奇葩」......這些評價就說明,姐姐們能看到很多觀眾看不到的東西,真的彼此理解,發現彼此的閃光點。
我們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所處的團隊,特別是女性的團體總是被認為暗流湧動、勾心鬥角。每個團隊裡都性格各異的人,也有能力不足的人,但我相信只要沒有原則上的問題,大部分女孩都會選擇善良、包容地看待彼此、互相支撐。女性之間不只有「撕逼」,她們情感互通,是能由衷地欣賞對方的。
我唯一哭點是在第2期的花絮,幾個姐姐結束排練在宿舍裡合唱《後來》的時候。
當時黃齡敷著面膜,藍盈瑩散著沒吹乾的頭髮,兩個人坐在餐桌旁開始彈唱,白冰在一旁也加入合唱,結果唱了沒幾句,忍不住跑到二樓臥室哭了,然後我立刻就落淚了。
可能是當時知道了白冰的經歷,她在事業巔峰的時候去選擇結婚,但是後來並沒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雖然我目前還沒遇到關於婚姻、家庭、事業方面的重大人生選擇,但情感經曆本身就會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而且她的經歷在女性的故事腳本中有一定表性。
我對所有姐姐們沒有很大的意見,但節目本身有很多能吐槽的地方,特別是作為一個選秀節目,觀眾的參與度太低了。現場投票的「小浪花」代表不了我,場外觀眾沒有任何的表達權,雖然也能參與投票,但是網絡投票並不能影響姐姐的去留。
我覺得如果是打著「國民度」選秀的旗號,還是應該讓觀眾參與進來。
姓名:揪揪
年齡:26歲
職業:電影工作者
《浪姐》我已經有很多期沒有追了。
開始的期待是因為我想看看主流語境下,這個節目是怎麼表達女性主義的元素,也很好奇30個行業內做到這個層次的姐姐在一起,是怎麼交流的。我特別想去節目跟組,我覺得如果能在這個節目組搞定30個姐姐,任何組都難不倒我。
但姐姐們的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後來的節目中,像《艾瑞巴蒂》組一樣比較戲劇化的情景和有趣的碰撞越來越少,節目的賽制設計也讓表演的重複感越來越強,對我來說有點興致缺缺。
但我也的確因為這個節目哭過。印象最深的是孟佳、張含韻、金晨的《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我甚至是在孟佳唱主歌「這世上,有種摧毀導向建造;狠下心,得讓一切步上軌道」的時候就哭了。
《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舞臺
相比其他女團風格的舞臺,《這是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這首歌比較走心,她們三個人的表演是柔軟的、細膩的、脆弱的,敘事性很強。你會覺得自己和這個表演之間沒有隔閡,和她們的感情相通。
當你理解了表演者各自的人生歷程之後,這個共通的感情又被加強了。
我不太了解金晨,放在整個娛樂市場,孟佳和張含韻這些年也都沒有大火起來。雖然張含韻近幾年在拍戲上綜藝,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15年前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孟佳在節目一開始幾乎沒有姓名,還因為人氣主導的投票結果被淘汰了。
她們可能沒有太多「名利」上的收穫或成績,肯定在迎合市場和堅持自我之間做過很多選擇,一路經歷的疼痛已經結痂成堅硬的外殼。張含韻在採訪時形容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最應該被人心疼,因為會哭的孩子都有人給糖吃,而她自己又何嘗不是。
足夠強大的人顯示出脆弱才會更容易讓人共情。
其實我特別遺憾,這個節目呈現的一些東西還是讓人很焦慮,比如一些刻意低齡的裝扮、比如有些姐姐臉上人工的痕跡,你會意識到這個社會原來還是期待這麼單一、傳統的女性角色,讓我覺得非常難受,我覺得她們本來就很美。
對於一個受眾這麼廣的節目來說,如果能加入女性意識的真正思考,而不只浮於話題表面,對社會的推動力是很大的。
姓名:尤今
年齡:27歲
職業:媒體人
我和藍盈瑩應該是非常極端的兩個人,她說自己欠缺感同身受的能力,而我恰好是那種能極度共情的人。
節目一開始,海陸有一個「愛哭」的標籤,覺得歌詞「這個世界隨時要崩塌」就是在說自己。我印象特別深,我看第3期的一公表演時幾乎從頭到尾,哭得宛如節目裡的海陸,以至於需要不斷按暫停鍵抽出紙巾擦擦眼淚鼻涕緩一緩。
節目進入中後段,我的積極性確實不如節目剛剛播出的時候了。但是最近把落下的3、4期節目補完,我的內心是「崩潰」的:不是都說節目越來越難看了嗎,為什麼每一期都在騙我的眼淚?
姐姐受傷我在哭,姐姐回憶我在哭,姐姐淘汰我在哭,姐姐哭了我還在哭......
後來我仔細想了想,除了天生容易共情之外,最觸動我的可能是姐姐們「站在一起」的狀態。
第9期新褲子的加盟,為姐姐們的表演都重新注入了活力。除了舞臺,我還被女貝斯手趙夢的一句話擊中了。
新褲子三人在後採的時候,談到姐姐們訓練太拼了,舞臺效果真的是實打實練出來的。
當時主唱彭磊問趙夢,要是把你一直關在這你會喜歡上嗎?夢姐沒有一絲猶豫:「我肯定一樣拼哪!女的都是這樣的,我們怎麼可能丟人!」彭磊說,很厲害,要是他的話肯定早就跑了。
新褲子趙夢節目後採
我不是要嘲諷彭磊軟弱,我特別喜歡他展現出的可愛「萌點」。但我相信,女生應該都能秒懂夢姐的那句「女的都是這樣的」。
從傳統家庭的重男輕女到社會職場的性別歧視,大環境一直以更高的標準要求女性,以至於很多時候女性都會不自覺地對女性進行規訓和約束。節目裡姐姐們身上的贅肉要被品頭論足,隔壁哥哥們的啤酒肚根本不是問題。
姐姐們已經不需要像年輕的練習生一樣改變命運了,或有錢或有名或有不錯的履歷,她們還在拼什麼?
鄭希怡說「都已經玩到這裡了,要玩就玩到最後」,張雨綺說,「唱歌跳舞是多開心的事情,還能學一身本事,幹啥不能好好練呢」。她們是拼給自己看的,不是為了滿足男性凝視下的自我高潮。
傳統話語體系下,女性過了30,往往難逃被催婚催生,可以是妻子、是母親,唯獨不能是她自己。我們女的拼的是,在不友好的環境下,可以做自己的底氣。
《浪姐》是比賽,更是姐姐們的「大團結」,她們分團pk,但又是站在一起的。就像萬茜在訓練時對海陸說的,女人是可以幫助女人的,這是一種來自女性的力量。
(圖片截自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人物均為化名)
你在看《浪姐》時有哪些感動落淚的時刻嗎?
或是有什麼想要吐槽的?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