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12、18、24哪種牆體最適合?,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有很多爭議,有的人說,南方建房不用考慮保溫,18牆就夠了;有人又說,房子要想結實,至少得24牆,不然住著都不安心。
那麼農村建房到底什麼牆最合適?牆體厚度不同對房子有什麼影響呢?
農村建房常見磚牆厚度為12牆、18牆、24牆、37牆,如有不懂的朋友,看下圖和文字解釋相信一下就明白了。
12牆:以全順的組砌方式砌築,以磚寬115mm為牆厚,磚長240mm為沿牆的走向擺放砌築的牆。
18牆:磚寬18cm為牆厚,磚長沿著走向擺放砌築,在12牆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塊6cm的側方磚進行內外錯開的方式鋪設。
24牆:標磚的寬度一般是115mm,兩塊磚加內在一起是230mm,再加10mm灰縫,共240mm,所以叫24牆。
37牆:標磚一橫一順和一道灰縫的寬度,寬度為370mm。
牆體厚度不同對房屋有何影響?
1.保溫隔熱
農村建房一般是採用實心黏土磚,那麼從這點上來說牆體的厚度越厚,它的保溫隔熱、隔音性能就越好,反之則差。
2.房屋自重
牆體越厚自重就越重,如果建框架結構房屋,牆體不考慮承重,一般都是選用輕質材料,比如加氣混凝土砌塊。這樣做的目的也是減少房屋整體自重,因為房屋整體自重過重會導致樓房下沉或者是其他一些問題。
所以若從自重考慮,牆體應該越薄越好。小宅看到很多朋友建房隔牆會做18牆,比如廚房的隔牆,儲藏間的隔牆等。
而且從室內使用面積來說,牆體也是越薄越好。牆體砌得較薄,那麼佔用室內空間就小,室內實際使用面積也就相對增加,當然這裡指的是室內的隔牆。
農村建房牆體厚度多少最合適?
從事這麼多年農村住宅設計,小宅建議我國長江以南地區農村建房外牆用24牆即可,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建議外牆採用37牆,東北嚴寒地區外牆可以採用49牆防寒更有保障。
至於12牆,有些朋友為了節省造價會用到,但小宅是不建議使用的。12牆不僅保溫隔音效果差,還關係到整個房屋的結構安全。所以新農村自建房最好採用24牆,如要節省造價最低不能少於18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