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解讀|「冠夫姓」是秀恩愛還是男女不平等?

2021-02-08 橙新聞



張學友的歌曲《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歌中唱到:只需要,當天邊海角競賽追逐時,可跟你安躺於家裡便覺最寫意,只需要,最迴腸盪氣之時可用你的名字,和我姓氏成就這故事。女方的名字加上男方的姓氏:多麼浪漫的愛情!多麼恩愛的體現!

不過在現實中真的如此嗎?近期在日本,就有5名男女挑戰法律,力爭女子不隨夫姓。到底怎麼回事?「冠夫姓」是恩愛的展示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體現?橙新聞給您解讀一下:

日本在1898年明治時代制訂的民法,列明夫婦在婚後共用相同姓氏,同一戶籍下的夫婦必須在結婚時決定如何選擇相同姓氏。條例沒有限制冠以男方抑或女方的姓氏,但實際上絕大部分是妻隨夫姓。據厚生省的人口動態調查,在2014年結婚的夫婦中,妻隨夫姓的比例約為百分之九十六。

社會有意見要求,隨著女性愈來愈活躍於社會舞臺,政府應實施夫婦有權選擇各自保留原姓制度。一些人批評夫婦同姓制度落後於時代、歧視女性。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就先後於2003年和2009年,兩次要求日本政府修改這一規定。

除了兩性不平等的爭議,「冠夫姓」在生活中,也很不方便。例如身份證、護照、駕駛執照等證件,全部要更換。如果在職場,還要向公司報告改名。更麻煩的是一旦離婚,全都又要換回去。

但由於日本國內反對勢力強大,「冠夫姓」的規定存續至今。保守派認為,允許夫妻不同姓會危及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憲法學者雅臣孝德在接受NHK電視訪問時便說,「姓氏是聯繫家族連結最好的方式,讓夫妻不同姓會破壞社會穩定、公共秩序和社會福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夫人安倍昭惠。

為了不改姓,也有許多伴侶選擇不辦理正式的婚姻登記,像日本社民黨的政治人物福島瑞穗和她的男友就是採取這個模式,但這個趨勢也衍生出許多問題,包括孩子的教養權、遺產繼承問題等。

有5名男女為此挑戰法律,力爭女子不隨夫姓。他們從2011年起,先後入稟東京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指出此法規不尊重個人、違反男女平等,未能符合憲法。可惜的是,兩次入稟均失敗,雖然他們鍥而不捨,今年上訴至最高法院,但最終還是敗訴了。

日本最高法院12月16日首次裁定,民法列明夫婦婚後須共用同一姓氏的規定合憲,駁回五名男女入稟法院提出夫婦同姓違反憲法的訴求。判決書稱,民法的夫婦同姓規定不存在形式上的男女不平等,這個制度已紮根於日本社會,約定俗成。

輿論認為這項裁決對日本追求兩性平等的運動而言,是一大打擊。

按說西方講究女性自主、女權主義盛行,但是有個意外的發現:「冠夫姓」的傳統依然佔據主流位置,即使大部分西方國家不強迫妻子從夫姓、希望保留自己姓氏的人數亦漸上升,但冠夫姓始終佔大多數。據調查指,美國已婚婦女中,約70%冠夫姓;英國有統計指,在20多歲的年輕新娘中,62%也會冠夫姓。

歐美的名人中,更可看到不少例子,例如在政界,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冠上了丈夫的姓Clinton柯林頓,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用了首任丈夫的姓氏;英國則有「貝嫂」Victoria Beckham的例子。


貝克漢姆一家六口。

西方人冠夫姓的理由,同樣離不開顯示家庭齊心、愛的表現等。即使各地愈來愈多人注重女權,但是推廣「不隨夫姓」的大型反傳統運動,卻始終未見太大規模。

反而在香港,拋開「冠夫姓」的速度,比日本歐美快得多。在60、70年代,本港也曾一度流行冠夫姓,當時加入港府的女政務官,不少婚后冠上丈夫姓氏,例如林鄭月娥、陳方安生、葉劉淑儀等。但是,此做法維持不了多久便消失,至近年,冠夫姓的女性已經很少,新任女高官如許曉暉、謝曼怡等,婚後也沒有冠夫姓。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冠夫姓是否「落後」,「男女不平等」表現?其實未必,在西方,夫婦兩人自願同姓,認為可以展示「恩愛」,這是個人自由的選擇。但是如果象日本這樣,以法律硬性規定其中一方更改原有姓名,難免讓人有強迫不舒服的感覺。正如此次挑戰法律者所言:「出生以來就伴隨著我的姓對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但代表著一部分的自我,而且還包含著這些年來別人對於我的認同和肯定。而改姓這一行為,對於我來說不過是像徵意義上的成為一家人,更大程度上意味著自我的喪失。」


本文為橙新聞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聯絡後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我國的已婚女性不再冠夫姓嗎?
    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民國時期也有很多已婚女性選擇不冠夫姓的,如廖夫人何香凝女士,一直都使用何香凝這個名字而極少使用廖何香凝。但多數已婚女性還是會冠以夫姓的,尤其是在一些官方文書上。為何現在我國的已婚女性不冠夫姓了其實也不能這麼說,目前香港特別行政區就存在很多冠夫姓的例子,最著名的便是特首林鄭月娥女士了,她本名鄭月娥,婚后冠夫姓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現行法律對此沒有特別規定,您可以選擇冠夫姓、也可以選擇不冠夫姓,這是個人的自由。
  • 為何香港政商界女性常「冠夫姓」,而女明星少有?
    但當事人另有訂立者,不在此限。」所以香港女性婚后冠夫姓,也吻合中國的傳統習俗。1933年和1944年,內政部先後修正公布《更名改姓及冠姓規則》。這種「新式婚姻」很快就流傳到香港,並在當地的中國人中流行起來。據港府統計,這種婚姻方式主要集中於1930年至1960年期間。
  • 剩女的生存攻略:承認不平等,才是男女平等的關鍵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女權為了標榜自己,處處跟傳統對著幹,本來孩子跟誰姓只是一個傳統和習慣的問題,西方至今都還有很多國家女性結婚之後,會冠夫姓,這本就是傳統與習慣,跟先進落後沒什麼關係。但中國的女權主義者,像極了青春期的孩子,只要是傳統上要求的,統統反對,孩子跟父姓就是不平等,一定要跟媽姓,才是新時期獨立女性最正確的選擇,否則就是妥協,就是背叛。
  • papi醬產後正面回應爭議,孩子冠夫姓就是人設崩塌?簡直荒謬
    就「孩子到底跟誰姓」的問題,產生了一次全民討論,在後續事件的持續發酵中,papi醬也被扣上了「人設崩塌」、「買水軍」、「炒作」等鍋。眾所周知,papi一直以「新時代獨立女性」自居,不管是日常分享的段子還是一些在其他社交平臺的採訪,都一直走在「提倡男女平等」的最前線。而此次關於孩子「冠夫姓」的討論能引起如此大的影響,也和一些網絡上的「槓精」、「鍵盤俠」息息相關。
  • 中國女子姓名演變史 冠夫姓非唯一主流方式
    每個人的姓氏並非是自己的不能夠決定的,一般都是跟隨父姓,從家族集繼承來的。近年來,中國離婚率不斷上升,而在離婚夫妻當中,70%是由女性提出來。因此,許多人認為應當延續以前社會的傳統——女子冠夫姓,這樣離婚率就會降低。在男女平等的時代,此言論一出,這樣的「延續傳統」,是為女性增加枷鎖,必然會引起社會輿論。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冠夫姓是否就是「延續中國傳統」了。
  • 林志玲改名冠夫姓?熱議之下專家給出分析
    如果林志玲真的婚後改名冠夫姓的話,會不會對無數宅男來說,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呢?畢竟「林志玲」這三字對這些宅男來說,意義相當重要。很快,有這方面的權威專家,對林志玲是否改名「黑澤志玲」做出了中肯的分析,結論是:黑澤良平改名為「林良平」反倒比較可行。林志玲工作室方面也做了否認!
  • TVB花旦楊怡改名又冠夫姓,吐槽女兒一天玩壞玩具,喊話要斯文
    TVB花旦楊怡改名又冠夫姓,吐槽半歲女兒一天玩壞玩具,喊話要斯文雖然很多人都覺得現在地TVB也是風光不再,但它也確實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演員,現在比較知名的香港演員,很大部分都是出自TVB,因此很多人對它還是很有感情和情懷的
  • 52歲央視主持人楊柳慶生,三婚老婆高調告白,婚后冠夫姓曾惹爭議
    楊哈輝趴在老公身上,楊柳和以前相比已經有點油膩認不出,合影像兩代人。一起出海,有共同愛好,還有19年的夫妻同框照,看得出來這些年夫妻恩愛羨煞旁人。評論區也有好友為楊柳慶生,楊哈輝回應:"謝謝",楊柳自己的帳號卻沒有更新,老婆很細心的去給老公留言:"生日快樂,楊先生",對老公生日如此上心,這麼高調秀恩愛也是少見。
  • 日本「夫妻同姓」引爭議,婚後一定要「隨夫姓」嗎?
    雖然看起來沒有偏袒男女任何的一方,但是由於日本社會覺得結婚時由女方改姓是理所當然,而且身邊大多數人的結婚都是這樣,所以日本人結婚時還是會「隨夫姓」。 據統計,有九成以上的日本已婚女性將自己的姓改成了丈夫的姓。 但是,改姓給日本女性帶來了很多問題。
  • 泰國貴妃終於被冠夫姓了,王室公布新名字後眾人開始替...
    泰國貴妃終於被冠夫姓了,王室公布新名字後眾人開始替王后慌了 泰國貴妃詩妮娜,在泰國王室可以說是頂流啊。話題熱度太高了,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從去年泰王將其封為貴妃,不到三個月又被貶關入獄,時隔近一年又重回王室。每一件有關貴妃的話題都引起不小的轟動。而就在最近,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詩妮娜終於苦盡甘來!因為她終於被冠夫姓了,王室公布新名字後眾人開始替王后慌了。
  • papi醬孩子隨父姓惹爭議,女權之路是不是有點走偏
    這次papi醬的孩子冠夫姓,被一些極端的網友抨擊,認為papi醬平素以自由獨立新女性自居,結果連冠姓權都不敢爭取,並且罵papi醬是驢和生育機器。冠姓權其實在法律上男女方都是擁有的,只是這麼些年下來,冠夫姓成為社會潛移默化默認的一件事。
  • TVB花旦楊怡改名又冠夫姓,吐槽半歲女兒一天玩壞玩具,喊話要斯文
    TVB花旦楊怡改名又冠夫姓,吐槽半歲女兒一天玩壞玩具,喊話要斯文雖然很多人都覺得現在地TVB也是風光不再,但它也確實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演員,現在比較知名的香港演員,很大部分都是出自TVB,因此很多人對它還是很有感情和情懷的。而幾位曾經的TVB花旦也接連傳來喜訊,曾被觀眾稱之「TVB欠她一個視後」的陳法拉,遠赴國外求學多年,如今似乎到了豐收的季節。
  • TVB花旦楊怡改名又冠夫姓,怎麼臉也和記憶裡差好多?
    前幾天楊怡和其老公發了一條微博,不僅將小孩的名字改了,並且雙方也都改名,羅仲謙改名羅子溢,可楊怡還冠夫姓,總之和記憶中的她還是有一些出入。但彼時的楊怡在畢業照中並不起眼,既不甜美也不古典。儘管現在結婚又生B,連名字都改了還冠夫姓
  • Papi醬孩子「冠夫姓」,全網diss的背後藏著女性怎樣的心聲?
    龍生龍,鳳生鳳,老胡的孩子小小胡,好像也沒啥不對勁,但是某大V在微博上喊了一嗓子:「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看到「疲憊」這個詞兒,我還以為是抱著「關心」的態度來著的,誰成想.
  • 在魔法世界有3位女巫婚後沒有冠夫姓
    對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西方的女孩紙在結婚後,會冠上夫姓,成為XX夫人。例如幾乎魔法世界中嫁為人妻的女巫,都會冠夫姓,包括納西莎·馬爾福、莉莉·波特、貝拉特裡克斯·萊斯特蘭奇等等。那麼,有沒有例外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嘍。很多獨立、幹練、有個性的女孩子,婚後仍舊會保留自己的娘家姓,而在咱們熟悉的魔法世界,就有這樣三位女巫婚。哈粉們能猜出她們是誰嗎?
  • papi因孩子隨父姓被罵「驢」,到底冤不冤?
    在ta們看來,papi是事業有成的獨立女性,這樣的女性所生的孩子不該隨父姓。關於「冠姓權」的平權應該是無論男女都可以自由選擇孩子到底隨誰姓,而不是這權利直接交由女性,男性不能擁有這項權利。舉例來說,女權的體現在於男性可以選擇成為家庭婦男而不被社會歧視,女性可以選擇成為事業女性也能選擇成為家庭婦女。男女無論何者身份,都不該受到歧視,應該交由「人」自己選擇。)
  • papi醬的孩子跟誰姓,其實papi真的決定不了
    尤其是男女平等觀念不斷深入,更讓爭論有了思想土壤。而「80後」一代個人及家庭經濟能力的提升,則提供了物質土壤。母系社會時,子女從母姓毋庸置疑,它的理論基礎是:「爺爺不一定是爺爺,外公一定是外公」。譬如中國最早的姓氏姜姓、姬姓,都是帝王隨母姓。所以才有人評論papi醬說↓↓
  • Papi醬孩子隨父姓被罵「強奴勁驢」,被罵「男權病」病入膏肓?
    不過,想不到有個網友轉載她的圖片後,卻配了這樣的文字:「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好一個「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啊,這一個轉折,畫風全變了。什麼叫「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呢?難道在她們的觀念裡,孩子就應該隨母姓?這有點刷新我三觀了。
  • 什麼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就好像我是貓你是狗,我負責抓耗子你負責抓賊,你得先承認男女差異,我們再來談男女平等。那什麼叫男女差異呢?就是說,我是姑娘,我天生有條件孕育生命,我就不拿懷孕分娩這回事兒為難你,我不跟你吵架說「憑什麼十個月都是我懷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