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啟蒙好方法,讓娃從小愛上音樂!

2021-03-03 慢成長

文:吉吉

 

你會經常給娃唱兒歌嗎?

我每天都在唱,最近還錄在了荔枝電臺上(感興趣的麻麻可以搜「吉吉的童話城堡,FM1782042」,或點擊本文文末「閱讀原文」),發到慢成長(mancz123)的朋友圈,大家很喜歡,好多媽媽和我說,娃聽了會跟著扭扭胳膊和屁股,和我家娃一樣high。

 

唱童謠這事兒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難,基本上是聽個幾遍,旋律就熟悉了,再對著歌詞跟唱,挺像那麼回事兒。大學時我進了母校很高大上的合唱團,和一幫特長生一起,還唱女高音,很久之後的一次考核,老師才發現原來我不識譜:

 

「那你怎麼唱啊」,老師問。

「我就是聽幾遍,就會唱得準了。」好霸氣啊……

 

老師讓我單獨唱了幾首,發現我是沒跑調,謝天謝地,我得以繼續賴在裡面,一共4年。


(史上最木有誠意爆照,浙大文琴藝術團合唱團,10年前的老照片啦,我在裡面哦哈哈!密集恐懼症要發作了啊啊啊)

對音樂的感覺來自遺傳嗎?好像不是。回憶了下我的童年,爸爸五音不全、媽媽喜歡聽音樂不過唱歌跑調。她很得意我那點音樂細胞:「你知道嗎?從你在我肚子裡開始,我就讓你一直聽音樂。」

 

「你聽的啥?」

「歌頌毛主席的歌。」

 

噗……那個年代磁帶特別少,我的確被《萬泉河水清又清》《紅梅贊》這些主旋律的歌洗過腦,到現在還能唱。雖然我媽給我聽的不是莫扎特蕭邦,但是她真的做對了一件事:讓我接觸音樂、讓我喜歡上音樂。

 

謝謝母后!現在的娃明顯幸福得多,音樂資源不要太豐富,咱就聊聊音樂啟蒙的那些事兒吧!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不應該只是狹義上的歌曲、樂曲,其實自然的聲響、人工敲打出的有韻律的節奏,都可以是音樂,當孩子出生後,我們應該根據月齡特點,選擇不同的啟蒙方法。

 


 

0-1歲,讓寶寶接觸聲響和音樂,著重於「聽」。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情感反應,比如歡快的旋律節奏會激發活躍的情緒、露出笑容或是擺擺小手,輕柔的音樂有利安撫、由浮躁回歸平靜等。

1-2歲,讓寶寶「更會聽」,引導孩子做更多的互動。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和運動能力都會有大的進步,所以,可以通過大人的引導,讓寶寶對韻律、歌詞做出反應,跟著節拍拍手、跺腳、蹲屁股甚至哼哼等,許多歌曲本身有動物的聲音,對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很有幫助。

 

 

 

 



費雪小海馬:安撫效果不錯,都是輕柔催眠音樂,有利於孩子感知和平緩情緒

床鈴:適合低齡寶寶,旋轉+音樂,尤其吸引還不會翻身的孩子。

費雪鋼琴架:配合著運動發育,腳蹬就有音樂聲響,會坐後可以直接當琴用,1歲前我娃很喜歡,腳力一流。

小泰克小木琴:可以敲可以按,也有樂譜,不過適合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樂譜2歲前還用不上。

費雪學習屋:價格不菲,買回來覺得還是挺值的,因為有好多「機關」,開關門、窗、轉動輪子、按燈,都有不同的聲響和音樂,的確是個到處可以「學習」的屋子。



 

每天聽多久音樂比較好?注意控制每天聽音樂的時間哦,2歲以內的孩子,每次不要超過半小時,每天2小時以內,以免孩子「沉迷」音樂,忽視了實際的交流,言語發育反而遲緩。

聽啥?別「大人主義」。我不主張帶著功利心選擇音樂哦,留意寶寶的喜好,莫扎特這種高雅段位的,未必孩子就喜歡,大人聽著無聊的,孩子可能咯咯笑,話說我家娃最喜歡的是《小蘋果》呢,扭得不亦樂乎。讓娃接觸不同的音樂類型吧!別總是翻來覆去的幾首,每隔7-10天,可以換一批哦


要學樂器不?幾歲開始學?學不學,看孩子興趣,不是家長說了算,千萬別只盯著「別人家」,至於幾歲學,特地請教了我的一位鋼琴&小提琴幼教好友,答案是,「西方音樂家最早是2歲半,但亞洲孩子一般是4-6歲,孩子對固定音高的形成年齡為6-10歲,這段時間開始訓練,音準有保障。」所以別著急,3歲以前,讓孩子喜歡上音樂就好,重點還是「聽」。

音樂不能取代「真人」!有的家長音樂一放、玩具一擺,看孩子被吸引住了,

就完全不理了,這是錯誤的哦!媽媽們可以把童謠唱給孩子,和孩子一起隨著音樂擺動,喜悅的表情、投入的狀態,孩子們才更容易愛上音樂,而不是更孤獨。一起度過音樂親子時光吧,隨著音樂舞動、搖擺、讓娃在身上膩、親密的摟抱它可以是咱和娃溝通情感的紐帶呢。

說了這麼多,其實音樂啟蒙,也是要「磨耳朵」,而且離不開大人的「走心」陪伴。我們也要多豐富自己的童謠曲庫,像個多啦A夢一樣。

 

分享童謠以來,每天都有媽媽問我,你在跟啥唱,你買的啥,好多就是淘寶天貓海淘的呀,我也會根據大師達人前輩們的推薦,選擇一些經典品質的好音樂,並觀察孩子的反應。

P.S.文中提到的廖彩杏老師推介的兒歌洞洞書,是我娃很喜歡的一套,大家可以點擊今天的次條文章看一看,值得入手哈(還有我唱歌滴錄音,嘿嘿)。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以進入我的荔枝電臺聽兒歌。

 

更多原創好文推薦:

0-3歲英文啟蒙有啥難?這3個字你做到沒?

數字育兒法竟然有這麼多好處!你會教孩子識數嗎?

一歲寶寶詞彙量50多,開口說英文,我是怎麼做到的?

相關焦點

  • 音樂啟蒙,讓孩子從小享受聽覺盛宴
    0-1歲豌豆豆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特別注重胎教的音樂啟蒙。好的音樂能讓孕婦情緒放鬆,這種輕鬆的心態也會感染肚子裡的小寶貝。我看好多孕媽是把耳機放到肚子上,讓孩子感受音樂的溫暖。我都是躺在沙發上,手機上播放一些古典音樂,和肚子裡的娃一起聽。
  • 耶魯爸爸的音樂啟蒙心得:樂器玩得好數學差不了,3歲娃就能玩
    朋友告訴我們,老公從在耶魯上大學時,就是一名音樂發燒友,自學各種樂器。有了孩子以後,更是帶著三個娃玩音樂,家裡的孩子每個人都會十幾種樂器,還時不時組成樂隊在小區和學校演出。在跟這位「樂迷爸爸」的聊天中,我發現他對音樂啟蒙的獨特理解,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學霸眼中「音樂啟蒙」的作用。
  • 娃上小學前,我們用這些資源、方法啟蒙歷史,很有效!
    對歷史有了這樣的認知,再去談歷史啟蒙,規劃歷史啟蒙路線,我認為才是最高效、最能達成預期的。找到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切入點,開啟歷史啟蒙...大部分爸媽覺得歷史啟蒙難以繼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沒興趣,爸媽就更不願意對牛彈琴,浪費時間了。也正因此,很多爸媽對歷史啟蒙的定位都是圍繞培養興趣展開。
  • 從小這樣做害娃「變笨」!坑了娃一生!
    感覺自家娃還挺聰明的,但是上了幼兒園卻發現,別的小朋友都拼好一座城堡了,自家的娃還拿著積木壘高牆;別的小朋友都學會數字排列了,自家的娃還在一臉迷茫。 家長就納悶了:難道自家孩子智商有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把同一天出生的嬰兒分成兩組:一組放在一間牆壁雪白,什麼東西也沒有的靜室內;另一組放在天花板和被子上都有花紋的房間裡,嬰兒隔窗可以看見醫生護士在工作,還可以聽到音樂,充滿了良好的環境刺激。
  • 我為所有娃規劃了一條可行的英語啟蒙路線!
    也就是說,你們無需照搬言仔,只要看到背後的理念方法同時借鑑言仔使用過的資源即可。所以今天這篇文章,算是我為大家的娃規劃的英語學習路線。這麼說吧,把這篇研究透了,至少2年內你不用再去看任何文章,只要踏踏實實去做,去堅持就絕對夠了!
  • 育兒小課堂:讓娃愛上吃飯 這些小竅門你學會了嗎?
    育兒小課堂:讓娃愛上吃飯 這些小竅門你學會了嗎?時間:2020-12-14 19:15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育兒小課堂:讓娃愛上吃飯 這些小竅門你學會了嗎? 有的寶寶總是把零食當飯吃,不好好吃飯,讓爸爸媽媽十分頭疼。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卻不知道,在我工作、結婚、生子的這些年裡,整個英語學習的難度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我也像很多人一樣疑惑,這麼早給孩子啟蒙有必要嗎?我們那時候五年級才開始學英語,不也這樣過來了嗎?好了,既然英語學習有其必要性又不會浪費太多時間,那就來聊聊大童如何啟蒙吧。雖說各類專家都言之鑿鑿地向我們表明,3歲是學英語最理想的起點。但不代表啟蒙晚了,就永遠落後於人了。
  • 收好這份「音樂啟蒙」指南,就算是零基礎父母,也能培養出音樂娃
    對於一些父母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都想著儘可能讓孩子去接受多方面的藝術培養,畢竟在自己在以前是沒有機會的,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或是有所遺憾,都讓孩子從小就早早地參加各種音樂培訓班,讓孩子能夠在音樂方面獲得成長。但是,對於孩子的"音樂啟蒙",家長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誤解,音樂教育真的需要從小教育?音樂真的都是需要孩子的天賦,後天練習無法彌補?
  • 如何愛上彈鋼琴——琴童啟蒙第一課正式發行 | 橄欖古典音樂專業出品
    橄欖古典音樂 x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最新鋼琴啟蒙&初階教育雜誌書《如何愛上彈鋼琴——琴童啟蒙第一課》發行啦長按識別二維碼購買掃碼加入廣西師大出版社專業音樂讀者社群從2018年線上微課的策劃準備
  • 海歸媽媽帶兒子學中文, 她發現: 中英文啟蒙方法, 其實可以通用!
    目前,@巴黎春天兔 正在國內帶娃做幼小銜接,最近她一直在抓娃的漢字啟蒙和英語拼讀。在這個過程中,她對於孩子中文啟蒙的焦慮其實更甚於英語啟蒙。為此,她結合自身語言學習經驗,做了不少中英文啟蒙方面的研究,得出一個觀點:中英文的啟蒙大同小異。
  • 15個月聽懂上百個英文單詞個口令,在家給娃進行英語啟蒙?
    什麼清華語感啟蒙,小鼠波波動畫片,這些我都不曾聽說過,也沒有看到過,也就是在小魚兒3個月的時候我開始對她做了正式的英語啟蒙。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一年了,效果雖然肯定不如天天陪娃的媽媽好,但是也是收效頗豐,12個月的時候看到蘋果會發音apple,現在能聽懂我的上百個單詞和口令。
  • 每個孩子都能讀懂的傳統經典,酷我音樂《百家講壇》最好的國學啟蒙
    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就為親子教育和孩子的國學啟蒙做了很好的基礎鋪墊。在酷我音樂不僅可以領略詩詞之美,傾聽詩歌故事,讓孩子從此愛上愛上詩詞、愛上語文,傳承中華古典文化,發揚中華詩詞之光。
  • 孫儷曬兒子英文信獲贊23w:孩子幾歲最適合英語啟蒙?花再多錢都不如這個方法好!
    如果你擔心學習英語會影響娃漢語的學習,我只想說你想多了!看看劉燁的兒子諾一,英語、法語、東北話切換自如,只要方法得當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因此,抓住0-6歲幼兒語言敏感期這一特殊階段,充分發揮其對語言的模仿能力,讓寶寶學習第二外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點擊這裡獲取:兒童英語啟蒙:每天7分鐘,讓孩子愛上說英語,輕鬆學單詞
    再說楊冪家的小糯米,3歲便能用英語交流;王中磊的兒子威廉,英語簡直趕超專八……有人說,這些都是明星的孩子,起步高,資源好,英語自然好。真的只是因為這樣嗎?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1歲多的寶寶說英文,寶媽問萌娃 「葡萄」、「草莓」、「櫻桃」等水果的英文怎麼說,她很快便能回答上來。這可不是明星家的寶寶哦!
  • 想讓娃的英文啟蒙更順利,這10部原版動畫片一定別錯過
    而在我看來,這其中有一種方法,是適合於絕大部分孩子的,那就是用原版動畫為孩子做英文啟蒙。原因有以下幾點:研究表明,有多種感覺參與的多通道記憶,更有助於學習的效果,動畫片剛好符合這一點。 而且,不論孩子擅長聽或者看,都能在動畫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0~3 歲音樂啟蒙怎麼做?看完這篇在家輕鬆搞定
    大家好,我是羅潔璐,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碩士畢業,是德國奧爾夫音樂認證教師,同時也是北京多納音樂教學總監。相信對很多爸爸媽媽來說,一定都有這樣的發現:話都說不清的娃,聽到喜歡的音樂,就像搶到麥的選手,揮著手跟著旋律咿咿呀呀;前一秒哭的昏天黑地,聽到喜歡的音樂,就立馬惡魔變天使,安靜乖巧。音樂到底是什麼魔力轉圈圈?
  • 這一年,英文啟蒙牛媽都做了些什麼?讓孩子的英文啟蒙穩穩進步
    回顧2019年我們很高興有很多媽媽們也和我們一起分享自己的啟蒙感受,認真寫文章給我們,讓更多家庭在孩子的啟蒙路上更有信心,也能少走彎路。今天我們就把這些來自全國各地家庭的真實啟蒙案例整理在一起,供給大家互相參考互相學習。這篇文章來自1歲半寶寶果子的媽媽,一個鍥而不捨堅持英語啟蒙的新手媽媽。果子1歲半,她的英語學習也開始了1年半!
  • 聊聊1-2歲寶寶的音樂啟蒙
    說起來音樂啟蒙,起初的時候我和太陽妹妹只是覺得早教中心的歡動課太累,而我們兩個更喜歡相對安靜的音樂課
  • 音樂對寶寶大腦好處多,但音樂啟蒙可不是聽聽兒歌那麼簡單
    雖然不是每個寶寶都有周董那樣音樂天才的爹,但可以有用心打造音樂啟蒙環境的好爸媽,比如,點開了這篇文章的你。音樂啟蒙何時開始?如何做?是後臺常常有媽媽向我問起的話題。今天聊聊音樂啟蒙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實用方法指南。音樂對寶寶有這些好處你造嗎?
  • 學霸養成記(4):幼兒音樂啟蒙
    ,從小五音不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其實是很心虛的。三大音樂教學方法在給孩子做音樂啟蒙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三大音樂教學法:這三大音樂教學法分別以創始人名字命名,他們都是有名的音樂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