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在操心自己的髮際線!年輕人植髮真的是剛需嗎?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他們都在操心自己的髮際線!年輕人植髮真的是剛需嗎?

「那天加完班回家後,我對著鏡子撩開頭髮,被自己的髮際線嚇了一跳。」回憶起決定植髮的那個夜晚,28歲的沈浩記憶猶新。

沈浩是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雖然工作也就一年多,但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數都數不過來。每天和代碼打交道的他十分內向,而髮際線上移更讓他沉默寡言,「整天戴著帽子,自己都嫌棄自己」。

像沈浩這樣被脫髮困擾的人不在少數。據某電商平臺發布的《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在該平臺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者中,90後以36.1%的佔比,即將趕超38.5%佔比的80後,成為擁有脫髮煩惱的主力軍。

然而,現在步入植髮之列的,已經不乏00後了。

90後植髮:拆東牆補西牆

「我不想像我姥爺一樣。」沈浩手機照片裡的老人,光頭。

可是,他脫髮的跡象來得更早一些。

沈浩額角很高,「大三的時候,一個新生張口就叫我『老師』,太鬱悶了。」沈浩說,同學們也覺得自己很「顯老」。漸漸地,一向大大咧咧的沈浩變得沒那麼開朗,甚至「不太願意出門」。他開始關注自己的頭髮,並在網上買防脫洗髮水和一些護髮產品,改善效果卻並不能令人滿意。

研究表明,由於脫髮區毛囊內雄激素受體基因表達升高和/或Ⅱ型5α還原酶基因表達升高,從而導致雄激素對易感毛囊的作用增大,進而使毛囊出現進展性的微型化和脫落。一般來說,脫髮初期,可以通過用藥來改善,而植髮手術一般是最後的選擇。

1993年出生的張寒就是如此。他自高中開始脫髮,斷斷續續吃了不少抑制雄激素分泌的藥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脫髮問題。大學本科畢業後,工作讓他成了「熬夜一級冠軍」。只是,重新吃藥已經拯救不了執意棄他而去的頭髮。

與藥物治療相比,植髮手術的效果更「立竿見影」,比如哪裡脫髮種哪裡,一般在6-12個月內就可以看到效果,精確性更高。一家植髮機構的諮詢顧問郝佳音表示,「來植髮的人中,金融和IT行業最多。」

雍禾植髮醫務管理部主任李新楓介紹說,植髮的原理並不複雜,就是讓對雄激素最不敏感的後枕部毛囊來支援脫髮區域。後枕部毛囊也是有限且不可再生資源,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拆東牆補西牆」的過程。所以處於脫髮穩定期的人才適合植髮手術。

某家知名植髮機構的價目表顯示,植髮費用以毛囊為單位計算。不同的手術操作,因其精細度的差異,價格在10元到100元/單位不等,髮際線移植13元/單位,而加密植髮則相對更貴,每單位毛囊要20元。

2018年年底,沈浩抽出一個休息日,做了植髮手術。他趴在病床上,先進行毛囊提取,6個醫生圍著他忙活,注射麻醉劑、打入生理鹽水確保頭皮蓬鬆。8個小時,後枕部2000多個毛囊,讓沈浩的髮際線前移了一釐米。

其實,手術只是第一步。張寒真正擔心的是做完手術後的那幾個月。比如,術後的脫髮期,不僅是植髮區域,原本健康區域的頭髮也會掉。一方面擔心自己的4萬元打了水漂,另一方面,毛囊移一個就少一個,倘若這次新發掉光,他恐怕沒有勇氣再來一次。

還好,他的手術成功了。如今,一年過去,已經沒人能看出他植髮的痕跡,等到他回家時,甚至爸媽都沒有問起他是否植過發。

「雖然醫生說種植部分的頭髮是『永久性』的,但還是不敢熬夜。」沈浩說,自從植髮完,他不再沒日沒夜地加班,即便項目趕進度,也會催促自己儘快完成。「現在我的頭髮可值錢了。」沈浩笑稱。

張寒的焦慮來自於頭髮的後續養護,如果情況不好,他打算再做一次加密。

00後:「我要明星同款髮際線」

在雍禾植髮北京三裡屯院部的接待大廳裡,一面巨大的Led面板惹人注目。面板大半邊動態展示全國雍禾植髮手術室的直播,不斷有人穿著病號服走進手術間,頭頂這片「隱秘的角落」也被展露無遺。

面板的另一邊,則動態更新著一些數字,比如近半的植髮人群都是90後、00後。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毛髮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蔣文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青春期髮際線後移是不可逆的,只不過有的人快、有的人慢一些。

不過,身在植髮行業的李新楓發現,並非所有植髮者都是因為脫髮困擾選擇手術。他發現,植髮正逐漸從功能型向美學型轉變,這個趨勢在年輕女性群體中尤為明顯。

「很多年輕女性有了韓式髮際線、中國傳統美人尖、波浪形髮際線等具體的審美標準,也會參照明星髮際線要求定製。比如女生喜歡拿趙麗穎的照片,男生則更傾向於吳彥祖和劉德華。」他說。

「女性相對男性顧客比重開始增加。在需求上,男性植髮大都為了年輕,女性更多則是追求完美。」 碧蓮盛品牌總監丁軍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吳萱今年大三,就讀於西南林業大學。她的困擾在於跑步時迎風而現的大腦門——髮際線高,從小離不開劉海兒。

「有一次洗漱,我用發箍把劉海兒全部箍上去,很快就被朋友們圍觀。她們說沒有劉海兒的我顏值下降好多。」吳萱嘴上和朋友們一起自嘲,心裡卻也更加堅定了植髮的決心,「沒有考慮任何生發產品,直接去植髮」。

今年7月下旬,在媽媽的陪同下,吳萱如願在7年前表哥曾植過發的植髮機構做了手術。

2585個毛囊單位,順著黑色的記號筆,化作花瓣髮際線和美人尖,吹散了「童年陰影」。

雖然明知有1-3個月的脫落期,但看著床單、枕頭上的小發茬,吳萱還是心驚肉跳——每個毛囊單位15元,「掉的都是錢」。

兩個月裡,吳萱小心呵護著額頭上的新毛囊,像等待種子發芽一樣盼著新頭髮。還好,吳萱等到了,新紮根的頭髮接二連三冒了出來。如果半年後恢復良好,一切都將如願。

據李新楓介紹,抱著變美的心態前來植髮的00後,不在少數。甚至有家長帶剛高考完的孩子來植髮,比如,「考試成績不錯,獎勵一個髮際線!」

00後王颯,在中國傳媒大學讀播音主持專業。她會在周末兼職一些活動主持類的工作,幾個月攢下來的收入,用來把髮際線前移1釐米左右。儘管王颯的諮詢醫師認為她「發量並不少,髮際線也在正常範圍內。」

頭頂加密、髮際線種植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對美的渴求。碧蓮盛植髮機構北京院長任仲嬌表示,種植鬍鬚、眉毛、鬢角等正成為年輕人追捧的項目。不少男性為追求稜角分明的輪廓感,選擇將後枕部毛囊移到鬢角、鬍鬚部位。相對於填補髮際線,這類項目所需毛囊單位不多,「基本上幾百個單位。」

年輕人植髮真的是剛需嗎

日益旺盛的增發需求撬動企業商機。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我國植髮行業2016年的市場規模約為57億元,到2019年時已增長到約163億元,增幅約為186%,預計到2020年年底,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從事醫療行業多年的丁軍表示,2017年植髮市場規模發展迅猛,逐漸從醫美分支轉變為獨立產業。一家知名植髮機構的工作人員坦言,他們的北京院部正在緊急擴建,直營院部將由32家擴充至50家左右。另一家植髮機構則是平均每兩三個月就要開一家分院,「2005年,我們平均一個月只能做10到20臺手術,而現在已經增長至6000臺/月。」

市場規模一路「高歌猛進」,各大企業也在不斷爭奪用戶增量。與早期鋪天蓋地的線上信息流廣告相比,如今的植髮廣告有了向戶外場所蔓延的趨勢。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消費者心中脫穎而出,是不少植髮機構首先要解決的事。戶外廣告雖然宛如大海撈針,但卻能對用戶構成高頻且強制的觸達,不失為品牌搶佔知名度的好機會。因此很多植髮廣告都只有簡單粗暴的幾個大字——「XX植髮」。雍禾植髮總裁兼執行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玉將其稱之為「教育市場」。

對此,他給出一組數據:目前植髮行業整體廣告投放佔營業額的25%-30%。就雍禾單家來說,2016年前,線上廣告佔據95%以上,如今這個數字下降到60%,對應的是戶外廣告提高到40%。

電梯間、公交站、地鐵通道等目之所及範圍內,植髮廣告總是以最簡單的畫面和文案直擊人心。不僅線下如此,「令人頭禿」「人間蒲公英」「別人脫單我脫髮」……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將頭髮話題搬到檯面上討論,即使沒有脫髮困擾的年輕人,也願意加入到這種戲謔性的調侃中。他們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網絡熱梗,將話題推向新的高潮。

生活令人頭禿的哀嚎遍地,但從醫學角度來講,一個普通人每天正常掉發30-100根,季節性脫髮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只要不屬於脂溢性脫髮,在改善熬夜、壓力等短期因素後,脫髮情況有可能會好轉。

從業近30年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段行武對植髮持保守態度,他更希望年輕人關注脫髮本身。

「脫髮在年輕人中發病率越來越高,遺傳和生活習慣是影響脫髮的重要因素。無論是調節作息時間,還是使用護髮產品,可能會起到延緩作用,但不能讓脫髮現象徹底消失。」段行武說。

熬夜、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大正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常態。「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導致脫髮。市面上很多生發產品只是噱頭,抓住了年輕人脫髮的焦慮心理,但並不能根除脫髮。」段行武介紹,生活習慣改善了,脫髮現象自然會緩解,「而且整個人的狀態都是健康的。」

張玉也表示,「脫髮的治療手段是一座金字塔,植髮只是金字塔的頂端」。他繼續說,藥物、養護、雷射等都可以達到一定效果,關鍵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不同階段選對不同方式。

在某社交平臺中,一篇篇分享植髮經歷的文章,仍被討論得熱火朝天。吳萱時不時上來更新自己的植髮日記,她大大方方地曬出自己的腦門。前來求攻略的 「發友」們躍躍欲試,但她也會回復對方:「最好先了解一下自身情況,清楚自己的需求。」(應採訪對象要求,沈浩、張寒、吳萱、王颯均為化名。)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相關焦點

  • 髮際線植髮,從此擁有趙麗穎的髮際線不是夢!
    於是開始關注植髮,之前還會擔心植髮是不是要把頭髮全部剃光,但好在醫生說只是提取後枕部的頭髮不會全剃才放下心來。這期間飲食和休息方面都有特別注意,就是希望能夠長出好看的髮際線來,希望接下來就是全新的開始了。
  • 韓國forhair髮際線植髮——不僅是醫術也是門藝術!
    你活得確實有點粗糙啊~想想我們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必須要出門時,即使底子再好的妹紙,至少也還是得整理下頭髮,穿戴好才會放心走出家門的吧~然鵝~髮際線後移的你原本剛剛好的時間卻都耽誤在找帽子、戴帽子、修飾劉海、調整髮際線上了……而此時,一個徹底、又有效的解決方式可以幫你省時又省力,它就是髮際線植髮!
  • 帥氣小夥做髮際線植髮後4個月卻成了禿頭,醫院:非植髮引起
    人們對擁有秀髮的強烈渴望,催生了大量的生發產品和技術:生髮液、假髮、植髮等等都是目前備受追捧的增發方式。但是最近,原本帥氣的設計師小張卻因為植髮不僅找不到工作,連女朋友也離他而去↓↓↓一年多前小張在杭州工作,為了提升自己的顏值,花了1萬多元在「杭州新生醫療美容門診部」做了髮際線植髮。此後,因工作調動原因,他回了福建。誰承想,植髮一年後,小張的發量不僅沒有增多,就連後腦勺都幾乎全禿了!
  • 杭州新生植髮:熬夜壓力大易造成年輕人脫髮 3D植髮受關注
    這一代年輕人比上一代「脫」得更早,更猛烈。專家表示:壓力是促使脫髮概率上升最可能的「元兇」。層層壓力下,人體原有的激素水平失去平衡,導致脫髮年齡提前。旺盛的毛髮是生命力強勁的象徵。相反,稀疏的毛髮會被認為步入油膩中年。越是年輕的脫髮者承受的異樣目光就越多。「脫髮小夥在相親時常被另眼看待,如果長得再不周正,甚至會輕易被認為氣質『猥瑣』。」一位受挫者表示。
  • 大麥植髮怎麼樣?大麥植髮醫院靠譜嗎?
    植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大麥植髮怎麼樣?大麥植髮醫院靠譜嗎?來自廣州的小姐姐通過她植髮的親身體驗分享給還在追逐美麗旅途中的朋友們~她通過親自實踐,每個環節都親身感受,能夠更深刻透徹地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和大家一起分享~諮詢微信:15810155700
  • 大牌明星不為人知的背後,曾經做過植髮的明星,你們還好嗎?
    楊冪髮際線楊冪,大家都是知道是劉愷威的老婆,在娛樂圈裡,不管楊冪在電視劇裡扮演的什麼角色,大家都在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她的髮際線大額頭,就在近日楊冪和黃子韜演的一部《談判官》電視劇,在最新的劇情中,楊冪黃子韜大談辦公室戀情,有一場戲是楊冪長發被黃子韜輕輕一撩,楊冪的髮際線被黃子韜一個動作給暴露了,不過額頭真的很好看。你們認為大冪冪真的需要去植髮嗎?
  • 除了楊冪,這個女明星也因為髮際線煩惱,還不是因為工作壓力大
    蔣夢婕嫌棄自己的髮際線,想要去植髮,女明星真不容易!當代的年輕人都因為自己稀少的發量和愈漸高聳的髮際線而煩惱,娛樂圈裡面的女明星也不例外,她們向來對自己的造型要求比較嚴格,因為茂密的頭髮和完美的髮際線可以讓她們的顏值高起來,也會讓他們的造型看起來更加舒服、更加好看,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女明星或者是每一個普通人是天生就擁有茂密的頭髮以及完美髮際線的,再加上女明星們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都比較大,沒有濃厚頭髮的她們只能人為地增加自己的發量
  • 高恩雅油管頻道更新視頻,坦言「髮際線後移」決心植髮
    日前她再次上傳了一個視頻,非常放得開地吐露了自己髮際線後移,想要植髮的心聲。배우 고은아가 모발 이식을 할 계획이라고 밝혔다.演員高恩雅表示自己將進行毛髮移植。지난 30일 '방가네' 유튜브 채널에는 '드디어 고은아가 머리를 심으러 갑니다' 제목의 영상에 게재됐다.
  • 女明星對自己有多狠?蔣夢婕假髮片生拉硬拽,鞠經緯每年定期植髮
    不僅我們普通人在意自己的外外表,娛樂圈裡靠顏值吃飯的明星們更是為此吃不下、睡不著,為了塑造完美形象,他們對自己實在是「心狠手辣」,鄭爽過度節食導致脫髮嚴重,出席活動時大多做捲髮造型,「人間芭比」Lisa也因為造型需要,過度燙染損傷發質,面臨髮際線後移加重的危險,楊冪的髮際線也是眼看著就要「沒救了」,不只是女明星,黃曉明也嘗試自體毛囊植髮,雖然挽救了頭頂,但後腦勺卻越來越稀疏了
  • 那些曾經喊話要植髮的明星現在都怎麼樣了
    果然正面剛的楊冪說到做到去植髮了,之後無論是出席活動還是在影視中都可以明顯看到楊冪的髮際線回歸,額頭不少的細碎頭髮取代了高高的髮際線。 一直被吐槽髮際線的還有宋茜,不過宋茜屬於人狠話不多型,沒有對自己的髮際線後移做出過任何回應,但還是被眼見的網友發現宋茜植髮了。
  • 恆美植髮:怎麼知道自己髮際線是否偏高?
    髮際線高可以移植嗎? (三庭五眼示意圖) 髮際線的高低要考慮現代人們對「美」的藝術要求,中國人對面相的審美遵循「三庭五眼」的標準,簡單來說,就是額頭、鼻子、鼻尖都下巴,三者的距離比例為
  • 穀雨數據:這屆年輕人為何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
    本以為還有大把時光可以造作,轉眼卻發現,自己的身體離垮掉有多近。抬不起的頭、直不起的腰,年紀輕輕就要植髮、種牙,這屆年輕人的身體到底怎麼了?《2019春節健康消費報告》中來自電商平臺的大數據顯示,90後已經成為髮際線保衛戰的絕對主力,購買植髮醫療服務的90後佔比超57%。
  • 帥小夥去植髮想變更帥,結果一年後禿了!工作都沒了
    小張表示自己十分在意外在形象,一年前自己的頭髮還算正常,只是髮際線稍微高一點。為了追求完美的髮際線,去年九月份,小張在杭州新生植髮做了植髮手術,花費一萬多元。小張指出,植髮的主要區域,是髮際線和鬢角。可這一年下來,原來正常的頭髮幾乎掉光了。現在的小張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
  • 髮際線下調技術有用嗎?髮際線後移能否自行恢復?
    髮際線標準與否是衡量一個人美不美觀非常重要的標準之一,但是生活壓力加大、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女性節食減肥等因素造成了現在不論是男士還是女士都有了脫髮的困擾,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發現自己的髮際線開始有往後移的跡象了。
  • 流量小花髮際線又上熱搜!真的禿到去植髮了?
    港真,髮際線的黑圖還真不少!(圖3好像禿了一樣)之前在《真正男子漢》也會可以用碎頭髮修飾自己的髮際線。王鷗的髮際線也是驚人的後移,發量少的有點可憐,都看到前額白色的頭皮了!但讓自己更清爽一點,頭皮更健康、更舒服,發質更好一點,也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小扒知道很多妹子的洗髮水,都是直接從超市貨架上順手買的,作為一路從呂、施華蔻、資生堂不老林、馥綠德雅、卡詩升級打怪殺出來的「頭髮護理狂魔」,我是真想把這種好的沙龍級洗護髮產品推薦給你們,讓大家感受下從地面到雲端的護髮感受。
  • 操心髮際線:90後向左,00後向右
    該設備在一小時內可以幫助患者植髮1500根。視覺中國供圖「那天加完班回家後,我對著鏡子撩開頭髮,被自己的髮際線嚇了一跳。」回憶起決定植髮的那個夜晚,28歲的沈浩記憶猶新。沈浩是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雖然工作也就一年多,但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數都數不過來。每天和代碼打交道的他十分內向,而髮際線上移更讓他沉默寡言,「整天戴著帽子,自己都嫌棄自己」。像沈浩這樣被脫髮困擾的人不在少數。
  • 那些脫髮的明星為什麼不植髮?
    最近,小雲發現有兩個明星好像是偷偷做了植髮,具體是誰小雲就不提名字了,就是髮際線很明顯的兩個女明星。其實,很早就有朋友問小雲關於植髮的問題,朋友認為現在很多明星也是「禿」著,既然植髮手術已經很成熟了,他們為什麼不去做呢?
  • 醫美雙11消費數據:植髮需求愈發旺盛,鄭州新生3D植
    醫美雙11消費大數據:「植髮」需求愈發旺盛在更美雙11數據,恢復、正規、抗衰、安全等關鍵詞被頻繁搜索,效果與安全仍然是消費者最核心的醫美訴求,抗衰成為了20-35歲女性剛需。而在新氧公布的搜索數據中,植髮類成為搜索人數增速最快的醫美項目之一,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達665%,加購物車日均人數也同比上升51%。
  • 天生頭髮稀疏,可以去植髮嗎?有效果嗎?
    很多發友說自己天生頭髮稀疏,應該不適合植髮,所以也曾總結過他們的稀疏情況,大致來說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發友主觀上認為自己頭髮稀疏當掉發數量開始加劇,心裡就會恐慌掉發量增多的日子持續時間延長,就會給自己心理暗示,認為自己頭髮變稀疏了,但頭髮本身是沒有變化的。
  • 髮際線修飾自救生存指南-Lala chuu 髮際線氣墊粉
    為了保住頭頂大事,「脫髮焦慮」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植髮一次就能一勞永逸?拯救髮際線,這些你必須要知道。首先應了解什麼是脫髮,一般而言,眉心到上嘴唇的距離與眉心到髮際線的距離應該是相等的,如果眉心到髮際線的距離遠大於眉心到上嘴唇的距離,那麼可能就正受到髮際線後退的困擾。電商大數據表明,在購買髮際線相關產品的消費者中80、90後人群佔比高達75%,這表明脫髮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