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光怪陸離,朝鮮國號來自此書,《山海經》到底都寫了什麼?

2021-01-09 國史拾遺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而且也是唯一延續到現代的古文明,璀璨的文明史留給當今中國人一筆豐厚的遺產:我們能夠理解自己古人留下的文明遺產。不像埃及人、伊拉克人和印度人一樣,他們只是這片土地上的後輩,五千年前的古老文明只不過是這片土地上的前人的歷史而已;但對於我們來說,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古老文明,是我們民族記憶的開端。

不過,畢竟歷史太久遠了,所以有些古籍即使是我們的祖先寫的,現在我們看著都是光怪陸離,比如這麼一本書,中國人都聽過,但應該並不特別清楚這到底是本啥書,這本書就是《山海經》。

《山海經》這本書啊,很好讀,對於青少年來說,很容易讀,連魯迅先生都在《阿長與山海經》中懷念自己的童年時,都回憶到自己童年時對於這本書有著很濃厚的興趣。

那這本書到底是講什麼的呢?其實,到現在大家也不完全確定。

中國古代對典籍有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但《山海經》的分類一直有爭議,或視為山川地誌(史部地理類),或視為博物之書(子部小說類),到了現代,基本認為這大體是「神話志怪」書籍。

《山海經》究竟是什麼時候寫的?最早記載山海經一詞的文獻,是在《史記》中:「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但司馬遷未提及作者是誰,有人認為是上古唐禹、伯益由治理洪水的緣故,至九州各處「命山川、類草木、別水土」,又紀「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

但這個神話色彩實在太重了,後面有人發現,《山海經》中出現郡縣名,又有夏禹以後史事。所以說是上古的肯定不對,朱熹、胡應麟等認為《山海經》成書於戰國末期,是戰國好奇之士所做。清朝學者畢沅主張其「作於禹益,述於周秦,行於漢,明於晉。

所以,現在基本認為,這本書其實並不只一個作者,甚至不是一個時期寫成的,是由不同時代、不同作者,長久累積而成的集體成果,最早的資料可能確實非常早,要到夏代,但晚的資料呢?可能到漢代才有。

那《山海經》寫的究竟是神話還是歷史?

首先神話成分肯定有,女媧造人神話、射日奔月神話、黃帝蚩尤之戰神話、西王母神話、桑蠶神話、夸父追日神話、精衛神話、刑天神話等。這些都是神話,但可能反映出上古中華先民的世界觀,傅斯年,認為《山海經》與〈天問〉中記載的神話故事是原初民族之世界觀,保存了質樸心靈的古代史料,這些傳說可能是最初在民間以口頭形式傳播,歷經流變和二次創作,最終形成了文學作品。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先生的名作

那麼,《山海經》有沒有史學價值呢?

這個就有爭議了,《山海經》總體是志怪小說,是很神奇的,但是古代人的一些腦洞也不完全是憑空想像,有些他們也是根據自己的認知寫的,所以《山海經》裡的山川形勝,是不是真的有歷史地理價值呢?

有些人就認為《山海經》有遠古地理的探勘紀錄的色彩,其中包括一些遠古氏族譜系,祭祀神名,是一本具有歷史價值的著作,有很珍貴的地理價值,不過,由於古今地名大多不同,再加上古人對方位道裡勘定不甚精確,所以很多內容已失考。按歷史地理學界的權威譚其驤先生研究,全部《山經》共載有447座山,其中見於漢晉以來記載,可以確切方位者為140座左右,佔總數三分之一弱。這140座中的半數屬於《中山經》,半數分屬於南﹑西﹑北﹑東四經,而極不平衡。對今豫西﹑晉南﹑陝中地區的記載最為詳確,離這地區越遠,越疏略差謬。

古代朝鮮人甚至通過《山海經》來認識世界

也就是說,《山海經》很可能是有創作中心的,而這個中心地區,正好也是古代中華文明核心區,所以《山海經》可能能側面反映出時人的地理認知水平。

除地理外,《山海經》也對於自然科學,民俗等也有涉獵,其內容非常全面,涉及了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歷史、醫藥、民俗及民族各個方面的內容,是個大雜燴。

關於《山海經》還有一個冷門的知識:這本書是一個國家和國家的名稱來源處,這就是「朝鮮」。「朝鮮」一詞最初就來自《山海經》,其早見於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

《山海經》中關於這個的記錄到底是指什麼呢?尚不得而知,可能是某個部落,也可能單獨只是傳說,但後來中原勢力滲透進半島後,就用「朝鮮」來稱呼「朝鮮半島」,一開始僅僅限於北部,後來延伸到整個半島。

而古代半島居民慕華思潮很重,所以一直也把「朝鮮」當作自己國家的雅稱,一直到最後,成為國家的正式國號。

相關焦點

  • 誰寫了光怪陸離的《山海經》?爭議千年,是巫書還是經典?
    對於這部著作的價值,學術界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些人覺得《山海經》就是一部奇談怪論,胡編亂造的神話故事,沒有什麼實際價值。也有的學者認為,《山海經》就是一部巫書,是對巫術理論和效果的記錄,魯迅先生就持有這種觀點。
  • 3分鐘看懂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李氏朝鮮,到底是什麼關係
    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古朝鮮首先,我們看看"古朝鮮"。所謂的古朝鮮,大體上指的是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兩大時期。而被韓國學者們奉為正史的所謂"檀君朝鮮",則不過是一種沒有史實支撐的神話傳說。早在《山海經》中,就有著"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的記載。可見朝鮮很早就出現在了中原王朝的記錄中,而《尚書大傳》則記載道:"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為周之釋,走之朝鮮。"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他與微子、比幹被並稱為"殷末三仁",是得到孔子高度評價的一位賢臣。
  • 現在的朝鮮韓國是怎麼稱呼古代「朝鮮王朝」的,這裡面還真有講究
    什麼意思呢?以我們中國為例吧,中國歷代都有國號,但是從西周以來,也有「中國」這個說法,它指的概念由最初的「中原」到整個中國的泛稱,所以,「國號」是一回事,「國名」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國家正式名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不會有衝突。
  • 天下奇書《山海經》,到底寫了什麼?如何更好地讀懂它?
    包羅萬象的千古奇書即使你不了解《山海經》,你也不可能不知道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它們被寫進語文課本,從小學時代就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記憶深處,而這些成語的出處全部都是《山海經》。
  • 為什麼《山海經》記錄的內容如此怪誕
    比如《大荒西經》的篇章中說『東方曰折,來風曰俊』,這就無法理解。」「但後來通過甲骨文的考古與釋讀發現,甲骨文上記載的四方的神與風的名字與《大荒西經》的內容不謀而合。這樣一來,學者們就明白了,原來那些莫名其妙的內容,其實是記錄的殷商時期文獻。」 既然如此,為什麼《山海經》記錄的內容如此怪誕?以至於司馬遷雖然看過此書,卻並不敢引用其中的內容?
  • 越南古代到底有沒有國號,為何現在直接叫「李朝」,「阮朝」呢?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國號,比如漢、唐、宋、大元、大明、大清等地(元、明、清三朝都是雙字國號),而受中華文明影響,中華周邊漢文化圈的國家通常也有國號,而古代和中國聯繫最緊密的兩個地區就是朝鮮半島和越南了,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 「韓」和「朝鮮」哪個名稱更古老?實際上都是中國人起的稱呼
    啥意思,沒有確切答案嗎?還真沒有。 單就名稱來說「朝鮮」一詞出現的更早,這個詞是出自中國古籍《山海經》的,是一個東方國家的名稱,所謂「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在公元前200年的《尚書大傳》中提到朝鮮的意思為「朝日鮮明」,《山海經》並不是什麼很嚴謹的作品,它所說的「朝鮮」很可能只是編出來的一個名稱。
  • 研究《山海經》的四大流派
    關於山海經的解讀分為四大流派,分別是神話派、歷史派、地理派和自然科學派。今天就為您一一道來。神話派文學神話派認為此書是神話的匯集,如文學家魯迅認為:「中國之神話與傳說,今尚無集錄為專書者,僅散見於古籍,而《山海經》中特多。
  • 紀曉嵐將《山海經》列為禁書?只因裡面隱藏一秘密,不得不刪
    但是也留下了許多讓人感到很疑惑的文化遺產,其中古代第一奇書《山海經》就是其中之一。《山海經》作為我國古代的一部奇書,其中記載了一個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裡面描述了神獸,奇國等等。這本書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荒誕不經的書籍,書裡面記載的是上古時期另外的文明,而且山海經有大量的中國神話,也是中國神話的源頭,而且神話基本都是歷史,山海經可以說是上古時代另外的文明。作為中國上古奇書之一,裡面對上古時期的各種地理現象,文化風俗都描述的尤為詳盡,文字幹練,內容通俗。古人讀時,倍感奇異。
  • 中國歷代的國號都是什麼含義?
    文|佳文大家想必都曾背過一首朝代順序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那麼這麼多王朝的國號都是什麼含義呢?一、夏朝雖然目前國外學者對夏朝是否存在還持懷疑態度,但國內學者多傾向於認為夏朝與二里頭文化有一定淵源。
  • 日本國號來源之謎,倭、大和、日本,這些都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嗎?
    現在大家大體應該明白了,日本人最初對自己的稱呼是「Yamato」,後來漢字傳到日本,日本人就把用「倭」和「和」兩個字也都訓讀為「Yamato」,這個「Yamato」才是正式國號的讀音才對。但是顯然,現在我們並不叫「Yamato」,而是叫「日本」,那這個正式的國號又從何來?
  • 文化 | 山海經與成都
    1983年12月,「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在成都舉行。那次會議收到論文26篇,對《山海經》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討論,與會專家提出了不少新觀點,發表了不少研究成果。有參與過當年「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的專家指出,曾有巴蜀先祖參與過《山海經》的創作。而這座城市之名「成都」,最早並非來自《史記》,也非《華陽國志》,而是來自《山海經》。
  • 《山海經》到底寫的啥?有人說是神話書,有人卻說是地理書
    且不討論《山海經》作者以及成書年代,不少歷史愛好者認為:《山海經》更像是一本神話書。還有不少朋友覺得:《山海經》是一本地理書。從細節來看,《山海經》到底是偏向哪種領域的書籍呢?自從《山海經》成書之後,歷朝歷代的文人大家都對其進行過解讀。
  • 《山海經》是神話傳說,還是上古真實世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山海經》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奇事的古籍。作者不詳,但只能推斷為戰國末期至漢初楚國或巴蜀人所作。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古老的奇書,內容有些荒誕。人們普遍認為這本書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而且不會只有一位作者。《山海經》至今仍有18篇流傳至今,其他章節的內容早已失傳。共22篇,約3萬字。
  • 朝鮮王朝為什麼在14世紀以後對中國實行「大事」的國策?
    1884年12月15日,日本《時事新報》也將朝鮮王朝500年的對華國策表述為「大主義」。之後,這個概念逐漸傳播開來。那麼問題來了,朝鮮王朝為什麼會選擇如此卑微的國策呢?直接原因當然很簡單:中國國力太強,是朝鮮絕不能輕易得罪的對象。對中國謙卑以換取中國對朝鮮的承認,對朝鮮王朝的存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不過,這一政策的形成自然有一個過程。
  • 《山海經》一張插圖,表示地球居然是圓形的,它究竟有多神?
    中國被譽為一個文化古國,富有上下5000年的歷史,而就有這麼一本被稱為「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小時候我們都聽過很多玄幻故事,比如電視裡常播的女媧補天、后羿追日等神話小故事,再到現在電視上播出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面的九尾狐等都是選自《山海經》這本書中。
  • 《山海經》裡的動物到底長啥樣?看完這本書,孩子就會恍然大悟!
    這些聽起來毫無邏輯、遠離常理的動物,實則來自古人的記述,那就是給予現代人無限想像的志怪古籍——《山海經》。點擊圖片,快速了解褪去後人添加的詭異外衣,它們都是人見人愛的軟萌動物當孩子喜歡上這些動物,他會在閱讀中思考動物吃什麼,這就涉及到植物乃至整個生物學。接著,孩子又會關注動物的分布,這又觸及了地理的知識。
  • 中國這本曠世奇書,作者和成書時間都未知,內容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記載的內容到底是什麼,至今眾說紛紜,從來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這部書就是《山海經》。《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這個是現在學術界給此書的定義,可是我們自己想一想,這個定義未必能夠成立。我們一會分析。《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書中記載可說是包羅萬象,震古爍今,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
  • 此書是中國第一部被禁小說,裡邊寫了什麼?許多人都沒聽說過此書
    這本書是中國第一本被禁的小說,它裡面都寫了些什麼?這事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在讀《紅樓夢》時,中國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提到紅樓夢中有一句話叫:滿紙荒唐言。在對這段文字進行解讀的過程中,王蒙先生提出,曹雪芹之所以被稱為「滿紙荒唐言」,是因為作者本人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一種荒誕,因為在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說,那麼小說家就不只是三教九流,而是九流之末。
  • 在古代朝鮮,有一類女醫被稱為「醫妓」,她們的工作內容難以啟齒
    但是在古代朝鮮,有一類女醫被稱為「醫妓」,她們的工作內容難以啟齒。為何救人於危難之際的醫生,會淪為「醫妓」,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在戰國至秦漢的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朝鮮的記載,像《山海經》、《管子》等書就詳細的描寫了朝鮮的地理方位。眾所周知,朝鮮從漢代起就是中國的附屬國。在明清時期,中國與朝鮮以鐵嶺為界,彼此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