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場,是導演克里斯多福的真實對白,「楚門的世界是假的,楚門本身卻一點不假……是一個人的真實記錄。「一語道破,揭示了導演的拍攝目的以及觀眾的觀看、追捧原因。
楚門是一個標準的年輕的中產階級,從一出生開始就住在如桃花源一般美好的桃源島。住在島上,感覺到的是居民之間無差別的友善和純真。「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島上的每個人都熱愛生活,以積極、快樂的態度面對新的一天。而楚門自己,除了擁有這個和諧的生活圈外,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個美麗溫柔的妻子。可以說,這是許多人做夢都想要的生活。
然而,這一份平靜隨著從天空落下的一個「不明物體「開始,被打破了。在整部電影,充斥著攝像頭般的視角,慢慢地又告訴觀眾,其實所有的這些都不是真實的,他所生活三十年的小島只是一個巨型的攝影棚,自從他出生之日起,他的日常生活、瑣碎小事就已通過攝像頭和衛星傳送到全世界的電視上,被24小時不間斷轉播,被世界上數億人觀看並評頭論足。
在這個世界裡,除了他,其它的一切人和物都只是節目中的演員或道具,甚至包括他的摯友、父母乃至枕邊的妻子。隨著劇情發展,他越來越發現不對勁,他偶遇了多年前溺死的父親,與此同時,他竟然在廣播裡聽到他自己的一舉一動,他的行為竟然在別人的跟蹤下進行。再到他家附近相同的人和車在反覆來往,妻子的奇怪話語、在手術室裡不會做手術,電梯後的莫名空間,這些都讓他心生疑念,他開始懷疑周圍世界的真實性。同時,他在校園裡的初戀,後來被帶離片場,也給了他很大的想要掙脫出去的動力。於是他想盡辦法去逃脫導演的重重阻攔,最終發現海和天竟然也是這個巨大攝影棚的一部分。這時克里斯多福在天上的控制室裡向楚門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引誘楚門留在桃源島,繼續美好的生活。楚門不為所動,說出這句經典的臺詞:「假如再不碰見你,祝你下午好、晚上好和好夢。「最終毅然走向通向自由的出口 。
這部電影本身基調歡快,卻以一種寓言式的敘事,不經意間預示著20年後的現在。 楚門的世界是一個被媒體操縱的虛擬世界。他的一生,從出生、成長到死亡,都被無以計數現代世界的人們觀看。他們將自己代入成楚門,與楚門融為一體,一起經歷著成長的歷程,藉此滿足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但是,這一切的安排,卻因楚門的疑心和探求欲被擊碎了。楚門歷經了人造的風暴、雷電、巨浪的考驗,最終承載著他走向自由的船,無情地撞破了那個格外美麗卻虛假的天空。在那一剎那,一個夢幻結束了,一個陰謀被置於光天化日之下。更為重要的是,這深深的撞擊,證明人的心靈是無法被永遠操縱的。
然而,諷刺的是,這些觀眾離開了楚門,他們的生活也並非無以為繼,只如同一個節目結束了一般,又去搜尋新的節目和看點。
楚門又絕不僅僅屬於楚門的世界。他也是生活在這個電子世界中的你和我。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被設定的世界裡,我們也有著在被設定的世界裡所難以達成的夢想,但是我們卻像前半段的楚門一樣,無法或無力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追尋自己的夢想。電影中安排的劇情和演員為了控制楚門,從他小就開始影響他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他的斐濟夢,他對於初戀的刻骨銘心的愛是發生改變的來源。楚門從沒有放棄過他的夢想,夢想在心中慢慢發芽。然而,當你決心要走出日常的生活,去追尋夢想時,身邊本來和諧的一切有可能忽然變成了壓力,他想追尋夢想的念頭被一次次扼殺。 此時想要追求夢想,機會成本就可能大到,要將現有的、舒適的一切全部摧毀。
導演彼得·威爾拍攝這部電影,看似在講述一個社會現象,實則對於社會和人的各方面思考,它的立意可以從多種角度看,可以從淺入深,是為一部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