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擁有18億票房的《我和我的家鄉》所吸引,小編與家人在國慶假期的尾聲,也去觀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以免假期留下缺憾。
該電影聚集了四十餘位實力雄厚的演員,讓人大飽眼福,一個小小的片段甚至一個畫面都會看到大腕的身影,也難怪它會有這麼高的人氣。除了演員方面的原因,它的內容也是十分精彩,不可忽略的,電影中包含諸多笑點,但又不缺乏深意,有的地方也會讓人不禁落淚。今天主要來分析一下電影的主要內容,以及所反映的現實生活問題。
《我和我的家鄉》以微電影組合法,將五個不同層面的微電影整合成一部完整的電影。五個微電影分別為:
片段一:《北京好人》;
片段二:《天上掉下個UFO》;
片段三:《最後一課》;
片段四:《回鄉之路》;
片段五:《神筆馬亮》;
今天我們先來剖析一下片段一《北京好人》:
影片是張藝謀監製,寧浩導演的作品,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是一名保安,張佔義飾演張北京表舅是一名北漂的快遞員,劉敏濤飾演的玲子是醫院的一名護士。
影片以醫療問題為背景,親情與生活品質為矛盾點,面對矛盾如何選擇?以此展開一場騙保就醫之旅。
送外賣的表舅需要做甲狀腺腫瘤手術,因為沒有錢便想到了在北京的大外甥張北京,而張北京最近正在裝修新房,還剩下一點點積蓄準備來買自己心心念的歐拉貓新能源汽車(在北京,車不是說買就能買的嘍,新能源汽車的號已經排到了2027年以後了),而此時表舅來借錢,張北京便安慰了一番搪塞過去了,臨走時表舅給了張北京兩袋奶糖,這是他小時候最愛吃的。在上班時張北京看到自己的醫保卡突發奇想,讓表舅假裝成自己去看病。
於是兩人去了醫院,表舅拿著張北京的醫保卡,掛號、就診,雖然在就診時出了點小插曲,但在張北京的幫助下還是矇混過關,接下來就是抽血、繳費一些不需要醫保卡的項目了,就在兩人覺得過關時,玲子(劉敏濤 飾)突然認出張北京,玲子和張北京是老同學,兩人寒暄了幾句,恰好玲子是抽血的,看到這觀眾也為張北京和表舅捏了把汗,好在張北京機靈,以雙簧的方式過了玲子這一關。
雖然過了今天就診這一關,但是手術那一關得表舅自己闖,晚上兩人在大排檔慶祝白天的勝利,以防表舅在手術時穿幫,張北京讓表舅釋放天性來提升演技。張北京先來了個示範——在大眾面前唱歌,過程中因為高音飆不上去,直接高血壓犯病,送至醫院,根據病例顯示張北京今天白天剛檢察了甲狀腺腫瘤,陰差陽錯之下,醫院給張北京安排第二天立刻手術,於是兩人用盡各種辦法想要互關角色,但因為保安和醫生的盡職盡責使得表舅進不來醫院,張北京也出不去。保安認為表舅有同夥作案,便將他帶到了張北京面前,萬萬沒想到,表舅真的釋放了天性,開始了卓越的演技,把借醫保卡的事情都攬到了自己身上,表明自己是偷的張北京的醫保卡,根本不認識張北京,還向張北京道歉。因為不構成刑事犯罪,警察批評教育後便把表舅放了,而此時,張北京選擇放棄購買自己的愛車,早已為表舅繳納了手術費。
甲狀腺腫大一般為微創手術,在手術成功後,兩人來到了表舅的老家,當表舅媽拿出來表舅的醫保卡時,張北京發現表舅的醫保卡跟自己的功能一樣,只是因為表舅捨不得花錢,表舅媽偷偷給表舅辦的,表舅根本不知道自己也會有醫保卡,於是兩人開啟了去找尋醫療報銷的路程……
此影片反映了我國正不斷完善的醫保體系,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醫療報銷政策,但仍然有大部分人對醫保的認識存在誤區,建議在完善醫保體系的同時,做好普及工作,讓農民等基層群眾也能更多的了解到醫保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更好地解決就醫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