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之「北京好人」—你對醫保了解有多少?

2020-10-31 Woolen

被擁有18億票房的《我和我的家鄉》所吸引,小編與家人在國慶假期的尾聲,也去觀看了《我和我的家鄉》,以免假期留下缺憾。

該電影聚集了四十餘位實力雄厚的演員,讓人大飽眼福,一個小小的片段甚至一個畫面都會看到大腕的身影,也難怪它會有這麼高的人氣。除了演員方面的原因,它的內容也是十分精彩,不可忽略的,電影中包含諸多笑點,但又不缺乏深意,有的地方也會讓人不禁落淚。今天主要來分析一下電影的主要內容,以及所反映的現實生活問題。

《我和我的家鄉》以微電影組合法,將五個不同層面的微電影整合成一部完整的電影。五個微電影分別為:

片段一:《北京好人》;

片段二:《天上掉下個UFO》;

片段三:《最後一課》;

片段四:《回鄉之路》;

片段五:《神筆馬亮》;

今天我們先來剖析一下片段一《北京好人》:

影片是張藝謀監製,寧浩導演的作品,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是一名保安,張佔義飾演張北京表舅是一名北漂的快遞員,劉敏濤飾演的玲子是醫院的一名護士。

影片以醫療問題為背景,親情與生活品質為矛盾點,面對矛盾如何選擇?以此展開一場騙保就醫之旅。

送外賣的表舅需要做甲狀腺腫瘤手術,因為沒有錢便想到了在北京的大外甥張北京,而張北京最近正在裝修新房,還剩下一點點積蓄準備來買自己心心念的歐拉貓新能源汽車(在北京,車不是說買就能買的嘍,新能源汽車的號已經排到了2027年以後了),而此時表舅來借錢,張北京便安慰了一番搪塞過去了,臨走時表舅給了張北京兩袋奶糖,這是他小時候最愛吃的。在上班時張北京看到自己的醫保卡突發奇想,讓表舅假裝成自己去看病。

於是兩人去了醫院,表舅拿著張北京的醫保卡,掛號、就診,雖然在就診時出了點小插曲,但在張北京的幫助下還是矇混過關,接下來就是抽血、繳費一些不需要醫保卡的項目了,就在兩人覺得過關時,玲子(劉敏濤 飾)突然認出張北京,玲子和張北京是老同學,兩人寒暄了幾句,恰好玲子是抽血的,看到這觀眾也為張北京和表舅捏了把汗,好在張北京機靈,以雙簧的方式過了玲子這一關。

雖然過了今天就診這一關,但是手術那一關得表舅自己闖,晚上兩人在大排檔慶祝白天的勝利,以防表舅在手術時穿幫,張北京讓表舅釋放天性來提升演技。張北京先來了個示範——在大眾面前唱歌,過程中因為高音飆不上去,直接高血壓犯病,送至醫院,根據病例顯示張北京今天白天剛檢察了甲狀腺腫瘤,陰差陽錯之下,醫院給張北京安排第二天立刻手術,於是兩人用盡各種辦法想要互關角色,但因為保安和醫生的盡職盡責使得表舅進不來醫院,張北京也出不去。保安認為表舅有同夥作案,便將他帶到了張北京面前,萬萬沒想到,表舅真的釋放了天性,開始了卓越的演技,把借醫保卡的事情都攬到了自己身上,表明自己是偷的張北京的醫保卡,根本不認識張北京,還向張北京道歉。因為不構成刑事犯罪,警察批評教育後便把表舅放了,而此時,張北京選擇放棄購買自己的愛車,早已為表舅繳納了手術費。

甲狀腺腫大一般為微創手術,在手術成功後,兩人來到了表舅的老家,當表舅媽拿出來表舅的醫保卡時,張北京發現表舅的醫保卡跟自己的功能一樣,只是因為表舅捨不得花錢,表舅媽偷偷給表舅辦的,表舅根本不知道自己也會有醫保卡,於是兩人開啟了去找尋醫療報銷的路程……

此影片反映了我國正不斷完善的醫保體系,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醫療報銷政策,但仍然有大部分人對醫保的認識存在誤區,建議在完善醫保體系的同時,做好普及工作,讓農民等基層群眾也能更多的了解到醫保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更好地解決就醫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之北京好人——讓病有所醫,一個都不能少
    在這個「十一」兩節相逢的假期裡,一部《我和我的家鄉其中我們就來主要講一講影中的第一個片段《我和我的家鄉》之北京好人,這個故事的主題主要講的是:醫保卡的故事,有很多爆笑的情節,其深意主要是展現農民沒錢看病難,隨著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看病已經不再難。
  • 《我和我的家鄉》:「家鄉」是一生的坐標
    》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似乎和前者並未有什麼關聯之處。在北京這座城市的一個平凡好人。》,其實有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地方,我很有感觸。,你還給我送禮。而這一切,正是《我和我的家鄉》存在的意義。
  • 影評:我和我的家鄉|《北京好人》小人物,大事情
    《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個單元 《北京好人》寧浩導演,葛優主演,發揮穩定,延續去年《北京你好》的風格,和寧氏電影的黑色幽默,具有濃鬱北京風情文化的電影,表現得不失水準,中規中矩。《北京好人》的題材非常接地氣,關注醫保問題,關乎民生。
  • 《我和我的家鄉》裡,張北京和他表舅的醫保有啥不同?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相信對電影的第一幕《北京好人》印象尤為深刻。因為她給我們講了一個醫保的故事。
  • 銅川醫保開講:熱映《我和我的家鄉》裡,張北京和他表舅的醫保有啥不同?
    國慶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目前已經破了20億,貓眼9.3的高分,足以證明觀眾朋友對它的喜愛。假期去電影院看過此片朋友,相信對電影的第一幕《北京好人》印象尤為深刻。比如《北京好人》中的表舅,自以為沒有醫保,患了甲狀腺疾病,也沒捨得去醫治,本來一兩萬就能解決的,硬是拖到了嚴重地步後才想去手術治病。可是現在的手術費多了好幾倍,這才不得不向外甥「張北京」借錢看病。
  • 在《我和我的家鄉》裡,寧浩埋了個驚喜
    張北京想了個歪招:用自己的醫保卡替「醫」。因為,全民醫保是國家政策,治誰的病不是治呢?很合理啊是不是。我和我的家鄉》。我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影帝埋沒在民間。」》引發巨大的社會反響,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保體系對白血病群體的關注和完善。
  •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外借醫保卡之「慎做北京好人」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之北京好人,讓病有所醫,一個都不能少  概述:一位北京大爺「張北京」一出場就「慘遭借錢」。這個故事的主題主要講的是:醫保卡的故事,有很多爆笑的情節,其深意主要是展現農民沒錢看病難,隨著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看病已經不再難。
  • 《我和我的家鄉》之〈北京好人〉聊聊醫保卡外借對買保險的影響!
    在這個「十一」兩節相逢的假期裡,一部《我和我的家鄉》的電影看完後讓人頗有感觸,影片分為五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每個人物個性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就來主要講一講影中的第一個片段《我和我的家鄉》之北京好人,這個故事的主題主要講的是:醫保卡的故事,有很多爆笑的情節,其深意主要是展現農民沒錢看病難
  • 熱映《我和我的家鄉》裡,張北京和他表舅的醫保有啥不同?
    國慶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目前已經破了20億,貓眼9.3的高分,足以證明觀眾朋友對她的喜愛。假期去電影院看過此片朋友,相信對電影的第一幕《北京好人》印象尤為深刻。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想起自己有北京醫保卡,並且和表舅長相差不多,於是打起了醫保卡的主意-讓表舅刷自己的醫保卡。當然這樣的操作,在現實中是肯定不被允許的,並且最後張北京和表舅的這個「陰謀」也沒能得逞。
  • 《我和我的家鄉》北京好人,帶你哭,帶你笑,帶你解讀國家好政策
    去電影院看《我和我的家鄉》,可以說是這個雙料節日裡,不錯的活動項目,一場五戲,物超所值。整部電影的畫面感很美,與秀麗山河相稱的就是一個個家鄉的故事。於是,吃著大白兔的張北京,想到了「李代桃僵」的計策,計劃用自己的醫保報銷表舅的手術費用。故事講到這裡,感覺像是講底層小民的生活艱辛,「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一筆手術費就難倒了這爺倆。張北京說自己網上看車是隨便一看,說自己的存摺沒錢,已經過期了。
  •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之「北京好人」外借醫保給表舅看甲狀腺癌
    概述:一位北京大爺「張北京」一出場就「慘遭借錢」。這個故事的主題主要講的是:醫保卡的故事,有很多爆笑的情節,其深意主要是展現農民沒錢看病難,隨著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看病已經不再難。
  • 《我和我的家鄉》之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影片像是和《我和我的祖國》同系列的續篇,同句式的命名方式、同樣的單元式呈現、同樣的在國慶假期上映。截止今天上映11天,票房破21億。對於這部電影,雖然每個單元的評價不一,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可能大部分人已經看過了這部電影,但是還是儘量不劇透,也就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之類的。
  • 創作仍需落地,我和我的家鄉裡才能真正看得見「你我他」
    《我和我的家鄉》(下稱《家鄉》)沿用了《我和我的祖國》拼盤電影的模式,通過素人及本片主演視頻通話口述有關家鄉話題的形式轉場銜接,開頭結尾一條大河奔騰全片,還是大家熟悉的短片集,這次輪到喜劇天團們集體交作業了。不過這一次,這份果盤作業無論從什麼方面來看確實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今後市場上越來越多此種形式影片的項目通過,下一塊「水果」的味道會不會「味覺疲勞」?
  • 遲來的國慶檔影評——評《我和我的家鄉》
    微博:東尼老西走萬裡路有關作者:香港土生土長90後,畢業自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學系,現於內地工作生活跟去年國慶的《我和我的祖國》一樣,《我和我的家鄉》也是由多個小故事組成的電影。而《我和我的家鄉》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單元組成,分別由五個團隊製作,各有風格。
  • 《我和我的家鄉》張北京的醫保卡「曝光」,看懂中國醫保現狀
    國慶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目前已經破了20億,假期去電影院看過此片的小夥伴,相信對《北京好人》印象尤為深刻。因為ta給我們講了一個醫保的故事。比如《北京好人》中的表舅,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想起自己有北京醫保卡,並且和表舅長相差不多,於是打起了醫保卡的主意-讓表舅刷自己的醫保卡。當然這樣的操作,在現實中是肯定不被允許的,並且最後張北京和表舅的這個「陰謀」也沒能得逞。
  • 「影評」我和我的家鄉:時代最強音 引無數共鳴
    十一期間的影視票房相比往年也有很大的突破,短短幾天,超過10億就有兩部(《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由葛優飾演的張北京,一個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表舅為了治病找他借錢,張北京放棄了買車計劃,把自己的醫保卡給表舅用,最後引發一連串溫暖感人,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最後回家鄉被告知,表舅已經買了醫保。
  • 《我和我的家鄉》,有一種家鄉叫遠方
    》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合一,有人說這個長假像在過年,看《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最應景不過。在電影兩個半小時裡,有哭有笑,感覺是近年來難得的好電影。這些年宏大的主題有:醫保改革、脫貧攻堅、鄉村旅遊、沙漠治理、鄉村振興等,這部電影則通過五則故事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戰略政策的價值。和以前喜歡講述臉譜化的「大人物」主旋律相比,《我和我的家鄉》是在講述「大時代裡的小人物」,謳歌了小人物對時代做出的貢獻,就連他們身上的小心思、小缺點都顯得真誠、可愛。
  • 葛優劉敏濤加盟《我和我的家鄉》,聯手演繹《北京好人》
    葛優劉敏濤加盟《我和我的家鄉》,聯手演繹《北京好人》。繼九大導演之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再度曝光五個故事單元和首輪主演陣容2019年國慶檔,葛優在《我和我的祖國》之《北京你好》中曾喊話張藝謀大概是拿到了預言家的牌,葛優今年二度「牽手」導演寧浩,再演「張北京」,成為全民喜劇《我和我的家鄉》之《北京好人》單元主角。這回,張北京遇到了新麻煩,他病了。2020首位「爆紅姐姐」敏敏子劉敏濤,化身護士為「病人」葛優「保駕護航」。8月19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發布《北京好人》單元角色海報。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和大家嘮嘮醫保那些事兒
    論雙節假期最火爆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必有一席之地!接地氣的場景,賺了我不少笑聲和眼淚,收穫了久違的歡樂與感動。五個故事中我印象最深,是「冒用他人醫保卡」的故事,如此明目張胆、無知無畏的「騙保」行為都敢搬到大熒幕?
  • 我的祖國和我的家鄉
    去年2019年是建國70周年,當時國慶檔最火的一個電影是《我和我的祖國》,講了七個故事: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今年國慶檔最火的電影是《我和我的家鄉》,講了五個故事: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這五個故事東西南北中講了五個地域,五個主題,而每個主題故事講得都是我們的家鄉隨著國家改革的推進、隨著我們這些人的努力而變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