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688169」,此次公開發行數量1,666.6667萬股,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集資額45.19億元。
自有品牌不斷發力 助推業績穩步增長
石頭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智能家電研發製造商,是國際上將雷射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大規模應用於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智能掃地機器人及相關配件,包括2016年9月推出的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2017年9月推出的首款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2018年3月推出的自有品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
雖然公司於2016年9月才推出首款產品,但憑藉產品質量與口碑迅速佔領市場。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石頭科技開始發力自有品牌,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7年至2019年1~6月,石頭品牌銷售收入分別為1.08億元、14.78億元和11.71億元,佔公司營收比重分別為9.63%、48.50%和55.08%。隨著自有品牌產品佔營收比例的提升,石頭科技總體毛利率也顯著得到提升。2017年至2019年1~6月,石頭品牌毛利率分別為44.87%、42.06%和46.18%,遠高於米家品牌毛利率。在石頭品牌帶動下,石頭科技總體毛利率也從2016年19.21%,提升至2019年1~6月的32.50%。
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石頭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8,312.70萬元、111,881.76萬元、305,125.04萬元和302,999.25萬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通過強大的產品實力,公司先後布局了線上、線下渠道,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確立了市場地位。
根據光大證券2019年出具的行業研究報告,2018年前43周,「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線上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2.8%和10.1%,合計22.9%。中怡康的數據顯示,石頭科技產品2019年上半年在國內線上、線下的市場佔有率排名均位列第二,市場份額分別為23%、26%。
以創新為支撐 實現可持續發展
優秀的市佔率表現離不開強硬的技術實力支持。石頭科技採用了行業中最佳的LDS雷射雷達+ SLAM算法全局規劃解決方案,將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應用在產品中。
石頭科技在定位和導航算法、雷射模塊、清掃結構、電池模塊、溼拖系統、回充模塊等多個技術領域均擁有技術儲備,將不斷對智能掃地機器人產品進行優化升級。
石頭科技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發展目標,研發費用也是一直持續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935.93萬元、10,627.72萬元以及11,661.56萬元,呈現上升趨勢。招股書顯示,石頭科技計劃推出手持吸塵器等全新產品線,未來也將持續投入研發力量,不斷擴大智能掃地機器人應用場景,發展三維感知掃拖機器人、智能交互式掃拖機器人、商用清潔機器人等多品類產品,同時運用物聯網和雲平臺技術增強產品智能化水平。
登陸科創板 開啟新徵程
不少數據顯示,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城鎮化率提升、消費升級,以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小家電在國內家庭的普及度逐步提升。從產品形態來看,國內消費者偏好便捷、小巧的產品,掃地機器人成為吸塵器中增長最快的類目。Euromonitor預計2018-2023年吸塵器的複合增速將保持在7%以上,預計掃地機器人的複合增速將在10%以上。
光大證券2019年出具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中性情形下,全球(除中國)掃地機零售額有望達到80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500億左右),未來全球掃地機市場紅利最為突出的將是吸塵器保有量較高的發達國家,以及人口基數大且普及率快速提升的中國,零售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1,000億元,且國內外同處爆發期。
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智能掃地機器人及相關配件,而根據招股書,公司募集資金也是緊緊圍繞公司主業開展,包括新一代掃地機器人項目、商用清潔機器人產品開發項目、石頭智連數據平臺開發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新一代掃地機器人項目主要緊密圍繞公司主營業務開展;商用清潔機器人產品開發項目可豐富公司產品種類,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石頭智連數據平臺開發項目則將對現有主營業務形成支撐,為日後公司技術革新提供支持,增強公司技術實力。募投項目的實施將有助於增強公司研發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同時也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投資者帶來穩定、豐厚的回報。
石頭科技董事長、總經理昌敬先生此前在路演中表示,「本次科創板發行上市是石頭科技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以此為契機,我們將繼續圍繞既定的戰略發展規劃,繼續專注於智能掃地機器人基礎技術的研究,並擴大研發人才規模,不斷對現有科研技術進行迭代創新,不斷拓寬和延伸產業鏈,加強在國內智能掃地機器人產品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建立全球分銷網絡,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為具備國際和國內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轉載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