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家裡的一個堂妹突然迷上了網絡上正在熱播的大型女團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甚至為此經常還能在朋友圈裡看到她的各種安利、拉票的行為。對此我大為不解,畢竟,向來對此類綜藝不屑一顧的我,從來都不曾get到這類選秀節目的趣味點。
某天,我對正「沉迷其中」的堂妹打趣道:
「哎呦,天天看這些,你都快成為一個飯圈女孩了。」
誰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聽到這話,堂妹突然發起脾氣,辯稱自己並非飯圈女孩。我大為不解,追問道:
「你天天都在追這些小姐姐,說你飯圈女孩,還有錯了?」
「那難道如果你看了一檔選秀節目,我就可以說你是飯圈男孩了嗎?真噁心!」
堂妹反駁完之後,便莫名地怒而離去。
談話不了了之,但我在堂妹的話語中卻明顯感受到了她對「飯圈女」這個詞的滿滿敵意。十分困惑,既是追星,又為何對自己的這個「孿生姐妹」稱呼視作仇寇?
帶著這個疑惑,我對身邊都有明顯追星傾向的女性朋友作了一番小小調查,竟發現,身邊有類似想法的朋友不在少數。
借用一位名叫小微的女同學的原話:
「現在的飯圈逐漸有被帶偏的趨勢,越來越低齡化了,小孩子太多……如今的飯圈文化是不健康的、是有一點極端的。」
作為一名五年前還在「飯圈」混跡的女孩,小微的話還是較有發言權的。據小微介紹,當時她追星的時候只是把這件事當作生活裡的「小確幸」來看的,五年前的「飯圈」跟現在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我就只是很簡單地去喜歡他們(默默說一聲,她喜歡的是韓流明星EXO),他們就好像我的精神支柱一樣,就是很正能量一樣,看到他們我就很開心……我從來都沒有為了自己喜歡的偶像而在網絡上與人爆過粗,理智發言就好……總體而言,我覺得當時的飯圈文化是很乾淨的、很純粹的。」
……
總結身邊朋友的發言,我發現大家對飯圈的不良印象幾乎都是由近幾年日漸泛濫的「飯圈網暴」而產生的。尤其是今年2月初曝出的「AO3」與「227」事件,在此之後,大家對這個詞的好感度更是直線下降。
毫無疑問,「AO3事件」與「227事件」這兩顆原地引爆的「炸彈」,確實徹底炸開了飯圈裡那素來虛偽、混亂與愚昧的一面。從各路網友聯合「手撕」肖戰粉,再到八大官媒不約而同齊齊點名肖戰,我們也可見大眾乃至於官方對此類惡性事件的鄙夷不屑。
但是,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飯圈之所以伴隨著粉絲經濟長期共存,想來是有著它的特殊之處,如今若單就它暴露出的問題而「一竿子打死一片人」,徹底將「飯圈」、「飯圈女孩」等相關詞汙名化,本身這種行為便不太公平恰當。
據了解,所謂「飯圈」,即粉絲群體的簡稱。粉絲群體叫「飯」,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飯糰」。從前追某個明星或樂隊,最多就是買專輯,看演唱會,基本都是散粉,並沒有飯圈的概念。近年來,隨著粉絲群體擴大,偶像經濟不斷發展,催生出為偶像買周邊(衍生產品)、租廣告位做宣傳、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動等多種方式。
由此觀之,顯然,飯圈一開始的誕生,其實本身是代表著粉絲經濟、粉絲文化的一種正向的發展演變。從起初業餘追星時的無組織、無紀律,再到後來自發地逐漸發展成一種具有內部約束的類專業化群體組織,或許,飯圈誕生的初衷只是為了更「專業」地追星,滿足愛豆、粉絲雙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切實維護好雙向的權益。
雖然如今飯圈中泛濫的各種不良問題顯然是與那種「初衷」相悖,但是,鑑於飯圈本身就只是一個新興發展的產物,或許,如今大眾嗤之以鼻的各種飯圈怪象只不過是它不夠成熟的表現。畢竟,誰家的「孩子」還不會犯些錯呢?
飯圈素來標榜熱情團結、年輕熱血,而這或許也是一種問題產生的根源存在。正是因為飯圈成員間的普遍年輕化,因為大多數人對喜歡的偶像懷有一腔狂熱,這就容易導致大家在網上極具情緒化,動輒就會對意見相左者「群起而攻之」,而當一方的情緒激化換來的是另一方負面情緒的加劇化,這就容易導致網絡暴力、罵戰的產生。面對這波年輕化的飯圈受眾,倒也不是說「一代不如一代」,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問題,只不過這一代年輕人的問題恰好容易在自己熱衷混跡的網絡社區得到暴露與放大罷了!因此,我們或許可以等待那群孩子在過往的一些教訓中漸臻成熟,並且給點行為規範約束約束、給他們點時間成潛成潛,或許有關問題便不會再愈加泛濫。
我們應該清楚,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有原罪,如今的飯圈亦然。正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追求,現今的年輕一代既然生活在泛娛樂化的泡沫之中,那麼他們對娛樂圈裡的鶯鶯燕燕情有獨鍾其實也算情有可原,更無人有權加以徹底制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清對事物愈陷愈深的弊端,執念太深、認識不足,這都容易導致圈子裡的孩子陷入偏見、衝突的泥淖。不敢說飯圈全是年輕人的集合,但誰又敢否定那地方不是屬於年輕人的天下呢?年輕人追隨潮流、崇拜偶像這談不上錯,但錯就錯在迷得太深、失了方向,以致於分不清是非曲直、虛實對錯。
和諧的社會固然需要拒絕任何形式的暴力,但也該包容任何合理的志趣追求的存在。固然現實生活中我們離不開一些恪守陳規、嚴肅莊嚴的「冷黑白」的存在,卻也需要一些活潑娛樂、年輕熱血的「暖紅黃」加以點綴。
活在當下,「成熟的傢伙們」有著自己循規蹈矩的志趣追求,「年輕的新新人類們」也有著彼此追崇的樂趣,興趣面前,談不上孰高孰低。你別高高在上地指摘我的樂趣過於膚淺娛樂,我也不反感你的追求過於呆板迂腐,彼此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懂得克制、堅守底線,那麼一切行為其實都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