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這麼一段靈魂拷問:「甜豆腐腦還是鹹豆腐腦?吃香菜還是不吃香菜?甜粽子還是肉粽子?」以及最容易造成朋友情侶們「分道揚鑣」的:「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
當然這也只是個段子,不過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人講究一個民以食為天,這要是口味不合適,那吃個飯說不定得打起來。不過在今天這個故事裡,看起來還是可口可樂更勝一籌。
可口可樂最初並非作為一款飲料面世,而是作為一種治療頭痛的藥劑,它的發明人是美國藥劑師約翰·斯蒂斯·彭伯頓。
1886年的某一天,一位叫做艾薩格裡格斯·坎德勒的人碰巧頭痛,彭伯頓拿出藥劑給艾薩。本來這款藥劑應該是兌水服用,但當時並沒有現成的水,他們就乾脆拿了手邊的蘇打水,沒想到藥劑加上蘇打水,味道簡直好極了。
由於這份藥劑的主要成分是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彭伯頓跟他的合伙人羅賓遜乾脆以這兩種主要成分的名字變形,從而得出了Coca-Cola(可口可樂)。
後來艾薩購買了可口可樂的股份,之後幾經發展,終於成為了如今價值高達200多億美元的巨型飲料公司。
為什麼要先介紹可口可樂?因為在41年前,曾經一名小男孩因著一張在長城上喝著可樂的照片被世界所認識。這事還得從那張老照片說起。
《國家地理》這個雜誌想必很多人聽說過,這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誌,雜誌的主要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並且由於其圖片的印刷質量跟篩選質量,很多攝影師都以自己拍攝的照片登上《國家地理》為榮。
詹姆斯·安丹森本職不是一個攝影師,而是記者。1979年的中國雖然已經踏上了改革開放之路,但對於國外媒體的把控還是比較嚴格的,基本不會頒發記者證。詹姆斯對剛剛開啟改革開放之路的新中國非常好奇,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幾經波折好不容易才拿到了記者證。
那個時候可口可樂已經在國外風靡,但是在國內還是個稀罕物。帶著幾罐可樂爬長城的詹姆斯本來是準備自己喝的,但他瞬間就被長城的宏偉壯麗震撼到了,他覺得自己必須得拍點什麼,不僅僅是這巍峨聳立的長城,還得是其他一些更具代表性的照片,碰巧詹姆斯旁邊正好有一家人也在爬長城。
雖然素不相識,但攝影的靈感往往就是那麼一剎那,詹姆斯立刻遞給了那個穿著綠色軍大衣的小男孩一瓶紅色的可口可樂,小男孩瞬間就被可樂的口感徵服了,成為了詹姆斯的「小模特」。
回去後的詹姆斯將這些照片寄給了《國家地理》雜誌社,這張被命名為「紅色中國的第一罐可樂」就這麼出現在了全世界眼前,這個小男孩也因為喝可樂被大眾所認識。
如今41年飛逝,當初那名在長城上喝可樂的小男孩如今過得怎樣?那名小男孩名為黑建濤,如今已經是國際商務中心的CEO,他自己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小時候的這段經歷,直到最近大家重溫老照片將這張照片翻出,他才意外的發現自己也有這麼一張老照片,跟母親確認後才反應過來原來那個喝可樂的小男孩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