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中國男孩,改革開放40年後,他的照片又火了

2020-12-22 羽昕天

改革開放前你見過中國人喝可樂嗎?可樂這個潮流飲品早在上個世紀就被引入中國,可能比我們的年齡都大,上個世紀有這樣一張圖,一個中國的小男孩站在北京的長城上喝著可樂,頗有現代氣息,這就是中國人民第一次接觸可樂,也是可樂進入中國的一個開端。

照片的小男孩也早已長大,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可樂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飲料。

開心肥宅快樂水

如果你有留意近期的流行文化,那麼對「肥宅快樂水」的大名肯定不會陌生,它就是被我們所熟知的可口可樂。

事實上,快樂水這個稱號也是簡單通俗,將肥宅定義為遊戲和動畫愛好者的自我調侃,現在當你正在享受虛擬世界的無限美好時,一口冰鎮可口的可樂從喉嚨中穿過,兩份快樂的疊加是不是讓人難以忘懷。

可口可樂剛被發明的時候,是作為藥來使用的,沒有想到吧。藥房門口出現了「可口可樂提神健身液」招牌,標籤上說明這是一種「腦興奮劑,能夠治療各種神經症」的飲料,在推銷中,發明者佩姆伯頓宣稱這種飲料可以治療頭疼、提神亢奮,這就是最初的可口可樂。可口可樂作為一款藥用飲料,它的定位人群是病人——正常人誰喝它呀?

經過一系列絕密的配方修改,後把它宣傳為「大眾飲料」,人人都可以喝。可口可樂的英文名是Coca Cola,在1927年剛到中國的時候,直接譯為為「蝌蚪啃蠟」,奇怪的名字加上奇怪的味道,很難讓中國人民接受他,銷量不好也是正常。

到後來,改名為「可口可樂」,被廣告界公認為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人們也接受了它的味道,銷量大幅上升,就這樣變成了我們熟悉的日常飲料。想不到吧,三塊一罐的可口可樂,與這40年的中國歷史有這麼多瓜葛。

一張照片

那麼這張圖片具體的拍攝時間是在1979年3月30日拍攝的,照片上,一個身穿軍綠色制服的小男孩在長城上正喝著一罐可口可樂。據說這張照片,是一個叫詹姆斯的記者拍了下來,可口可樂也是他帶進中國的,小男孩估計也是好奇心吸引,再加上幾句花言巧語哄騙過來的。

改革開放前我們國內是看不到可樂,那時候可樂還沒有打開中國市場,當時的中國人們根本就沒人知道可樂是什麼,現在看來,當時這第一個喝可樂的中國孩子還不明白自己已經成了時代巨變的先聲。

記者回國之後發表了照片,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張普通的照片居然火爆全球。多年以後,當照片上的小男孩再次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時隔幾十年年,他已經將近五十歲,如今是一家公司的老闆,還是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高爾夫解說嘉賓。

2018年12月,一本名為《時間的力量——改革開放40年影像集》出版了,書中選取了中外記者近300幅作品,年代跨越1978年至2018年,客觀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此書的封面,用的正是這張照片《紅色中國的第一罐可樂》

被拍下的這張照片,以前他也看到過,只是年齡小不記得事,從來沒想過那就是自己。如今經過母親的多方對比,終於敢相信這張照片上的男孩兒就是自己,不禁感嘆緣分的奇妙。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特別講究緣分,這個緣分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還有人與事物之間的緣分。,他的緣分就好像是命中注定一樣。就像照片裡的可口可樂一樣,那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它會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伊始的中國,人們的物質生活貧乏,到現在的美好愜意的生活。

歷史情懷

1978和1979年是扭轉國計民生的兩個關鍵年份,此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拉開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歷史序幕;長城,這個中華土地上綿延起伏兩千多年的古老符號,在1979年正與億萬人民一道迎接著現代西方工業文明的到來。這一年,中國人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封閉已久、國門乍開的社會主義大國來說,該怎麼規避開放碰撞帶來的風險,建設一個進步發展的中國。

幾十年的變化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卷中算不得什麼,但放到我們個人和國家上,這就可太大了,小男孩已經長大成人,成家,半個人生都已經過去了,對於中國的發展,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可能只能從大人的口中和網上了解這些,但還有一些人,他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他們是能的的卻卻感受到的,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

彈指一揮間,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僅僅四十年鬥轉星移,一代人的一窮二白變成了下一代的五光十色,再次回首,中國不再是那個貧乏的中國了,我們才知道走出了多遠,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漸漸好了起來。現今人們在酒席上,家庭聚會上依舊會出現可口可樂的身影,那個汽水年代裡的情懷,卻讓人永生難忘。

二十二年後,隨著美國大使館撤離,可口可樂也跟著消失了三十年之久,直到1979年中美正式地建交,可口可樂宣布進軍中國市場,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企。

可口可樂不僅僅是一款飲料,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喜歡拿著它拍照,成為各種聚會必不可少的存在,見證了東西文化的碰撞,告別了舊時代,迎來了消費時代。

簡單的一張照片,一罐可樂,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他們是無聲的,可又不無時無刻在訴說著歷史的聲音。一張照片,你會想到他會牽扯著這麼多的關係,一罐可樂不僅見證著歷史的發展,更見證著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發展。

這好像是冥冥之中特別註定的一種緣分,就像當時的小男孩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中國第一個喝可樂的人吧,看似毫無關係三條平行線,居然在同一空間相交,碰撞出時間和距離的火花,當時的他們也沒有想到小小的舉動,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會變得如此地不平凡,還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男孩,照片走紅全球,他後來過得怎樣
    比如說那中國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男孩,沒想到這張照片會在日後掀起軒然大波,照片走紅全球,而這個男孩兒後來又過的怎麼樣呢?意外產生的可樂有人了解可樂是因為張照片,其實可樂的誕生也是來自於一個意外。在美國有一個叫做約翰的藥劑師,當時負責研究藥物,製造新的藥品。
  • 時隔40年,他又因為這張長城喝可樂的照片,又「火」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依舊是發展中國家,而美國仍然是發達國家。在20世紀年代,中國還是改革開放初期,那還是中國初步發展的時候。可樂還沒有傳到中國,一位兒童就已經嘗到了他的味道,而且是在長城上。時隔40年,長大後的他又因為這一張喝可樂的照片讓他「火」了起來。精彩的一刻隨著中國開放大門的打開,不少外國人來到中國感受著東方的名勝古蹟。
  • 第一個在長城喝可樂的中國男孩,其照片火遍全球,後來過得怎麼樣
    在可樂來到中國後,一個小男孩和其有了一段奇妙的緣分,一位美國的攝影師拍下了這個小男孩在長城上喝可樂的照片,之後這張照片火爆全球,這個小男孩也成了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中國男孩。那麼這個小男孩和可樂究竟有著怎樣的緣分?四十年過去了,這個小男孩又生活得怎樣呢?
  • 1979年,他因一張站在長城喝可樂的照片火遍全球,如今現狀如何?
    94年後(1979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安丹森的攝影記者,來到了中國,當時中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經濟開始跟國際接軌,神秘的東方文明,吸引著外國記者,但並非所有的外國記者都能夠拿到籤證
  • 中國第一個喝可樂的男孩:時隔40年老照片走紅網絡,他現在如何?
    ——韓寒相遇、相知、相識就是一場緣分,20世紀初,中國還處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科學、技術都還在起步階段,能解決溫飽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別妄想還有什麼飲料零食。就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裡,有個小男孩卻火了,原因是他喝到了人生中第一口可樂,成為了第一位在長城上喝可樂的男孩!
  • 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中國男孩,其照片火爆全球,後來過得如何
    中國長城國際攝影周曾經展出過一系列關於長城的主題攝影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吸引了眾人眼球——第一個在長城上喝可樂的小男孩。這張照片拍攝於1979年,在當時他就是那個「吃螃蟹的人」。自此,可口可樂開始在中國盛行。長城上的可樂男孩1979年3月30日,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午後,美國攝影師詹姆斯·安丹森來到中國。來到中國的前一天,他順手在包裡放了幾聽可樂,這也成為中國的第一批可樂。詹姆斯到了北京以後,最先去的就是長城。
  • 他因一張站長城喝可樂的照片火遍世界,41年過去,如今近況如何?
    因為在41年前,曾經一名小男孩因著一張在長城上喝著可樂的照片被世界所認識。這事還得從那張老照片說起。 1979年的中國雖然已經踏上了改革開放之路,但對於國外媒體的把控還是比較嚴格的,基本不會頒發記者證。詹姆斯對剛剛開啟改革開放之路的新中國非常好奇,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幾經波折好不容易才拿到了記者證。
  • 40年前,這個男孩因一張可樂照片被全世界所知,如今他過得怎麼樣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1979年時,第一位在長城喝可樂的男孩子,他如今又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可樂的誕生,其實是一次意外。當時,來自美國的藥劑師約翰·彭伯頓正在研究一種可以消除發困、提升精神的混合飲料,在實驗的過程中,由於一次誤操作,製成了碳酸飲料。之後,在經過各種配方添加,也就成為了可樂。
  • 抖音長城上喝可樂圖裡的小男孩是誰 1979年可樂男孩介紹
    最近很多人在抖音的視頻中都放著一個男孩子喝可樂的圖片,並且視頻的標題寫著中國第一個喝可樂的男孩,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這個男孩子是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相關的內容吧。  1979年長城喝可樂的男孩是誰  改革開放前我們國內是看不到可樂這個玩意的,那時候可樂還沒有引進到我們國內,然後照片中的小男孩居然在長城中喝著可樂。那麼這張圖片具體的拍攝時間是在1979年3月30日,拍攝的人叫做詹姆斯·安丹森,而這一瓶可樂也是他偷偷帶進我們國內的,小男孩是也是臨時花了幾個硬幣找來的。
  • 上世紀70年代第一個在長城喝酒的男孩,以及他在各地的照片
    在1979中,有一個男孩是中國第一個在長城喝可樂的男孩,這張喝酒的照片可樂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火爆中,於是可樂在中國流行起來。幾十年後,小男孩怎麼了?可樂的誕生由於這張照片,可樂出乎意料地被世人所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可樂是因為一個粗心的錯誤而誕生的。
  • 40年過去了,那位站在長城喝可樂的小男孩,如今近況如何?
    長城的作用早已不是抵禦外敵,進入熱兵器時代,長城即便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卻無法左右戰爭的走向。因此在中國人看來,長城更多的是一種中華的情節,被列為了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數千年來它一直屹立在那裡,為國人遮風擋雨。同時許多人都未曾想過,長城上的一張照片竟然為中國在國際上的形勢好轉起到了作用,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站在長城上喝可樂的小男孩怎麼樣呢?
  • 中國科技改革開放40年的回顧與展望
    【摘要】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技事業不懈開拓、持續精進,取得了可喜成就,積累了堅持自主創新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寶貴經驗。依據中央對科技事業作出的全局性重大決定,把中國科技改革開放劃分為探索期、啟動期、深化期、系統推進器、躍升推進期,分別進行總結回顧。
  • 「影響」中國電影40年,銀幕上的改革開放
    「影響」中國電影40年,銀幕上的改革開放 《影響》影人面孔海報1905電影網訊 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電影頻道特別推出40集系列專題片《影響——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電影》(下稱《影響》)。
  • 影響-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電影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電影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在藝術創作、市場受眾、票房增長等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佳作。尤其是近年來上映的《戰狼2》《紅海行動》等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主旋律電影,更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和觀眾的好評。      轉眼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那麼這四十年裡,中國電影有什麼變化呢?       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推介了9部重點影片, 認真書寫時代英模人物,展現中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的新貌。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 第一個喝可樂的中國小男孩,到底什麼來頭?41年過了去如今怎樣?
    ▲在長城喝可口可樂的男孩圖片是一位名叫詹姆斯的美國記者拍下的,當時中國剛剛走出改革開放,整體社會環境還不夠開放,遇到像詹姆斯這樣的外國人的機會很少,能夠被允許進行國內調查的記者更少,所以無論中外人士,都對雙方都保持著極大的好奇。
  • 黃奇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主線是什麼?
    ·圍繞改革開放40年的主線是什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什麼?·中國該如何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推出科創板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當今為何要推動全面開放?中美貿易戰,誰的損失更大?如何求解?·5G時代,誰將領先全球?美國喊的6G又是什麼?上述縈繞在眾多人心頭的問題,都能從黃奇帆的這篇演講中找到答案。相信讀完後,你會有所收穫。
  • 「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展」緊急徵稿!
    「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展」緊急徵稿!活動背景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後幾年間,一批國外攝影師來到中國,記錄了當時的「素顏」:悠閒緩慢的社會節奏、單調的市井生活、嫋嫋炊煙的農耕鄉舍,淳樸的面孔、單純的舉止、單調的服飾、簡易的出行,這些影像樸實生動、真實感人,已經成為中國現代歷史的經典記憶……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社會狀態和進程、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攝影師用影像記錄壯麗的時代
  • 中國婦女報推出40年40位女性改革人物
    四十載春華秋實,四十年家國同夢。40年來,億萬人民與改革開放的偉大徵程同頻共振,最終凝聚成中華民族一往無前、邁向復興的歷史跨越。40年間,在陣陣春潮拍岸中,一位位代表著巾幗力量的弄潮兒已被時代定格。今天(12月19日),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推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40人》特刊,聚焦40位在改革開放中勇立潮頭的女性,她們中有搏擊商海的民營企業家,創新前沿的科技工作者,紮根大地的基層幹部,縱橫賽場的運動健兒,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於漪67年矢志當好合格的教師提及中國基礎教育思想的變革,尤其是語文學科教學理念的不斷演變
  • 「封面文章」改革開放40年40人(一)
    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誰是最該被致敬與銘記的人?回顧這40年的歷程,我們最想關注的其實是身處各行各業中的人的故事,他們或為平凡一員,或為行業翹楚,他們不止代表他們自己,甚至代表著一類人的群體塑像。所以,在精心草擬「改革開放40年40人」這份名單,並多方徵求專家意見的時候,我們希望它能夠體現《中國名牌》的獨特視角與人文關懷,既是有品牌的,又是有情懷的;既體現了從小家到大家、到國家的一種大愛,又充滿著創新、包容、奮進的中國力量。
  • 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熱播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作為對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行全景式呈現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精選展現了107個典型的改革故事。18個攝製組歷時5個月,走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拍攝了1300多個小時的4K高清紀實素材,採訪了183位改革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他們年紀最大的已經96歲,記錄下眾多珍貴的歷史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