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職責是幫助弱勢群體,用法律之光照亮維權之路;他們的崗位始終踐行著雷鋒精神,時時處處扶危濟困;崗位之外,他們依然傳承著雷鋒的信念和使命,用志願者的身份履行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莊嚴承諾……他們是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法援人」。
成立20多年來,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一直演繹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日前,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之一。這份愛心的傳遞,讓福州「法援人」的形象熠熠生輝。
用雷鋒精神,引領法律援助
今年春節前,在位於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的福建建原混凝土有限公司裡,110名員工終於拿到170萬元的工資及賠償金,安安心心、高高興興地過了個好年。在這份喜悅的背後,離不開一支法律專業力量的支持。「事件處理過程中,及時得到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介入,為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無償提供法律援助,促進了圓滿解決。」鼓山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用法律的力量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這樣的故事在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斷書寫出新的篇章。成立於1996年的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作為福建省首家、全國第一批成立的法律援助機構,一直以雷鋒精神引領法律援助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專業特長,關注貧、殘、老、少和農民工、婦女等社會群體的切身利益。近兩年來,中心無償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308件,為農民工、殘疾人、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各類弱勢群眾提供法律諮詢17548人次。
不局限於常規援助,多為困難群體考慮,秉持著這樣的思路,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斷擴展援助範圍。目前,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已積極開展刑事法律援助全覆蓋試點項目,將法律援助範圍擴展至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115類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還放寬經濟困難標準,將法律援助的覆蓋範圍拓展至低收入群體。
此外,為了讓困難群眾更高效便捷地獲得法律援助服務,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還不斷拓寬組織網絡渠道建設,打造縱橫兩道「零距離」便民服務網絡:縱向上,全市建立市縣兩級13個法援中心、172個鄉鎮司法所援助站、2612個村(居)委會法援聯絡點,形成市縣鄉村4級聯動響應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橫向上,在工青婦老殘等社團,公檢法、監所、律所、高校等151個單位設立法律援助站、聯絡點。目前,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交錯的「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已經在福州形成。
用心投入,用情付出,福州法律援助的效果不斷邁上新臺階。今年1月,福建省「2018年度十佳法律援助案件」揭曉,福州市報送的2個法律援助案例榮獲「2018年度十佳法律援助案件」稱號,入選率位居全省之首。
在崗位之外,書寫愛心故事
在福州,有一支法律專業力量組成的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他們充分發揮公益單位法律人的責任意識以及專業特長,長期關注貧、殘、老、少和農民工、婦女等社會群體的切身利益,深入工地、村居、老人照料中心等地送法律上門,用志願服務精神傳遞著雷鋒精神。他們就是崗位之外的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志願者。
長期以來,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為載體,廣泛開展學雷鋒活動和社會志願服務活動。中心黨支部所有黨員註冊登記為黨員志願者,認領微心願,對農村貧困戶、社區貧困老人和兒童進行定期幫扶。他們開展義務獻血、愛心救助等公益活動,為見義勇為人士、白血病兒童及貧困女童捐款捐物,在「國際志願者日」進社區為居民義務開展法律諮詢和法律宣傳……各類志願服務活動中,都閃動著福州「法援人」的身影。
通過志願服務活動與弱勢群體的親密接觸,促進法援崗位上的幫助更加精準和專業——
為保障農民工權益,開闢了免審查經濟狀況的「綠色通道」,簡化程序,優先受理,積極為農民工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
攜手福州市婦聯,組織基層村、社區,一同為貧困婦女建立專項援助檔案,向5000餘名貧困婦女頒發法律援助證,助力婦女維權;
針對青少年心理特點,專門指派擅長辦理青少年維權案件、具有心理諮詢經驗的律師為其維權;
針對群眾異地維權困難的情況,還建立了異地協作機制……
福州「法援人」的無私付出,贏得了群眾的口碑和社會的認可。2018年,中心先後收到困難群眾贈送的錦旗、感謝信30多面(封)。近年來,中心連續4屆獲評「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連續2屆獲評「全國青少年維權崗」,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殘疾人維權示範崗」「全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示範窗口」等10項國家級榮譽。(記者 卞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