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來時路】慈濟世界

2021-02-11 靜思大良福田


回眸來時路-20150620-慈濟世界

1983年繼建院義賣會之後,「推動小組」於1985年製作「慈濟世界」電視節目於華視播出,這是慈濟人文志業從平面走向立體的開始。無獨有偶,在廣播人林義傑的護持下,同年民本電臺也推出「慈濟世界」廣播節目,為證嚴上人宣揚志業。但不論是電視或廣播,即便是一集幾萬元的製作費,都是一筆蓋慈濟醫院需要的經費,製作團隊與委員們會如何取捨呢?

(以下為節目內容逐字稿)

 

(主持人賴睿伶)
回眸來時路,舊法用心知,大家好,我是賴睿伶,在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之前,有一群年輕的企業精英,他們策畫兩次的大型義賣會,成功地將慈濟醫院建院的消息,傳播了出去,為了使慈濟工作做得更長遠,在證嚴上人的號召下,這群年輕人,組成了,推動慈濟工作策畫小組。

繼義賣會之後,推動小組集思廣益,在1985年製作了一個電視節目,而這也是慈濟人文志業,從平面走向立體的開始。

(1998.1.1大愛電視臺開播晚會,中正紀念堂畫面)
一向秉持慈悲喜舍的慈濟,終於有了自已的電視頻道,就在今天……。

(旁白)
1998年1月1號,大愛電視臺開播,這是一個報導人間真善美的電視頻道,17年來,從模擬訊號,進入數字高畫質,始終堅守報真導正的精神,讓清流傳送至世界各個角落。

而在成立大愛臺之前,慈濟的電視節目,已經在1995年12月1號,於有線電視託播,然而回溯慈濟,最早製作的電視節目,要屬1985年於華視開播的,慈濟世界。

主持人:讓我們一起來歡迎,製作慈濟世界的謝章富謝教授(法號思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推動小組」成員,1985「慈濟世界」首位製作),教授您好!

謝教授: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來看您帶來很珍貴的照片,我們常說鏡頭後的人,最難留下身影,還好有這張照片,因為您就是拿著攝影機的那位。

謝教授:是,我找了很久。

主持人:還記得這張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嗎?在什麼地方?

謝教授:明確的時間點我不記得了,大概是在民國70幾年左右,那時候正在蓋慈濟醫院,然後剛好也大家就有一些發想,說要做慈濟世界,那本來我就跟著師兄師姊他們,做很多的實地訪貧濟苦的紀錄,那時候為了做節目,就會特別再去拍一些素材,是那個時候拍的。

主持人:所以這是在工地的醫院,不過講到了慈濟世界,您怎麼會開始做慈濟世界呢?

謝教授:我想這個都是一些因緣,當時我進慈濟,其實是我的輔大的同學,黃瀅竹,他跟我講說,有一個團體,其實就是推動小組,就是他們很熱忱的,在幫慈濟的師父,然後在推動一個很大的志業,然後看我有沒有興趣參與,因為他們需要一些專業人才,那時候主要都是在,做這個募款的一些大會這樣。

那我覺得OK,我也滿有興趣,是這樣一個因緣進來,然後當時就因為,我們的推動小組裡面,這些成員,當然也包括雨鑫或者歐陽,他們這些,大家其實都在傳播業界,相關領域工作,就我覺得,我們除了募款晚會之外,我們應該還可以透過,更廣泛的媒體,幫慈濟的志業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跟進來。

推動小組策畫節目推展志業

那就快就是電子媒體,所以那時候,就是想到,其實我們可以,來做一個電視節目。

(旁白)
1985年製作的慈濟世界,在華視共播出了13集,內容真實記錄了,委員們的慈善訪視,濟貧救苦,並傳達證嚴上人建院理念,同時也廣泛介紹,國內慈善機構的善行與願景,第一集更特別恭請聖嚴法師,開示生命意義。

(慈濟世界節目,聖嚴法師開示歷史畫面)
都好像真實的,因為我們所接觸到的。

謝教授:第一集做好的時候,當然我們只是做先做初剪,有邀請所有的師父,師兄姊,一些慈濟人,來給我們一些意見,所以有點類似現在的試映會,這樣子,那當時就是非常地熱鬧,因為我記得,至少有30、40人在現場。

主持人:聽說那個時候連上架費,因為華視是一個,很難得的電視臺,(時段費),對,時段費用都滿貴的,那要怎麼來呢?

各界護持制播「慈濟世界」

謝教授:當時其實是認捐,也是希望各界的護持,當然我們會有像師兄姊,他們去做這件事情,可是它還是一個滿大的負擔,在當時,你會想像說,師父從在花蓮這樣子,不管他是做豆粉、做蠟燭,都是做這些東西,或者是去菜市場這樣子在募款,其實都很辛苦,然後就會發現即便是幾萬塊,都是一筆,蓋慈濟醫院需賈的經費,然後就大家會覺得,這個錢拿來做電視節目,這樣OK嗎?所以就會又有很多,這樣的一個意見交換,當然就會對那個節目,會比較多的要求。

主持人:這些要求是可以想像的,像這種以善的內容,然後以這種真實的報導,美善的故事,您覺得是不是對於當時的社會,或是哪怕是現在來看,您覺得它的意義呢?

「慈濟世界」以媒體傳揚入世佛法

謝教授:我覺得所謂的,那時候我一個信念,我覺得我非常地認同,就是所謂的入世佛法這件事情,因為在宗教的領域裡,有人就修持,就講這個修持,有的人就是做社會服務,其實那時候我覺得以師父,所要推動的慈濟志業來講,那個真的是比較,所謂貼近生活的一個協助,那我是相當認同這樣的理念,所以我相信慈濟世界,當時透過各種媒體的曝露之後,大概社會受眾所接觸跟了解的,也是這個層面,因為它非常地真切,然後面看到的就是真實。

主持人:是不是這樣子的形態,對於比如說現在您所看到的,慈濟的傳播形式,您也看到了一個,有點像是穿越時空,看到了一個人文的歷程。

記錄真善美奠基人文志業

謝教授:所以慈濟整個人文志業的發展,其實是可以看得出那個軌跡,也因為過去這些辛苦的經營,它慢慢累積了一些信任跟能量,就有更多的人參與,所以也因為後面更多的,包括賑災,或者是世界性的各個,投入救助工作,讓慈濟更多人了解,我們在做什麼這樣。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延續跟傳承。

主持人:事實上在1985年,可以說是慈濟邁入電子媒體的,重要年代,因為電視的慈濟世界推出之後,收音機裡也開始有了慈濟世界。

(1985.11.16廣播「慈濟世界」開播,民本電臺,聲音來源:林義傑)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

(旁白)
1985年11月16號,是慈濟進入廣播世界的第一天。
(2000年「回首當年」節目訪問)
柯美玉(靜睿):我那時候也一直急著,到底要怎麼樣來推展慈濟?讓大眾更了解,有一天,靜睿和廣播人林義傑,聊起了慈濟,在拜訪證嚴上人後,林義傑有了一個想法。

林義傑:我就說這麼好的一個慈濟,還有建院,還有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好的事情,讓很多人更知道,更清楚更了解,那麼參與的人可能會更多,師父說不好啦!

(旁白)
於是林義傑與靜睿,在民本電臺推出了慈濟世界,從此北部聽眾,便能夠在每天早上,六點零五分到七點,收聽到證嚴上人開示,但就在靜睿主持四年之後,必須離開廣播崗位,沒有主持人,這個節目將面臨什麼樣的討戰?

主持人:歡迎回到回眸來時路,廣播的慈濟世界,要怎麼繼續下去呢?接下來我給大家聽一段廣播,就會知道答案了。

民本電臺,慈濟世界節目,聲音來源慈韻師姊:各位聽眾朋友,阿彌陀佛,從今天開始每天的這個時間,慈韻都會在這裡跟你們見面。

主持人:讓我們一起來歡迎慈韻師姊(楊碧珠,現任慈濟部人文志業中心廣播部經理,1989年擔任慈濟廣播主持人至今);慈韻師姊,您好。

慈韻師姊:睿伶師姊好,還有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感恩您,您帶來的珍貴照片,這第一張照片,您就是畫面的中間這一位,旁邊的人是哪些師姊?介紹一下。

慈韻師姊:好,我們可以看到靜暘,還有靜潔師姊,以及慈暘,那麼靜暘跟靜潔兩位師姊,就是最早期跟著這個靜睿師姊,一起來做廣播節目的,那麼我之所以會辭掉公務人員,來到慈濟做廣播的節目,那就是因為這個靜暘師姊,把我推薦給上人的,那有一次我到她家去聊天當中,我就無意中講了出來,我說我曾經做過,電臺的節目,本身就是讀廣播電視的,我就看到這個紀媽媽(靜暘),她就非常高興,好像找到了她要找的人了,那麼就把我推薦給上人。

主持人:所以照片上這幾位可以說是,您走入廣播的貴人了,可是做廣播,我看不是很容易,我們來看這張照片,這是上人在開示,您就在畫面的左下角在記錄,那我很好奇,因為大家感覺做廣播,為什麼還要隨師呢?不是在錄音間裡,好好做廣播就好了。

隨師採訪播送「慈濟世界」

慈韻師姊:是,那麼我在接廣播的時候,上人就跟我講,你不要只在錄音室裡面,自已講,自已這樣錄,你要跟著我走,有很多是可以採訪的。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得到,在民國79年的時候,李登輝總統他就來到了,我們這個慈濟醫院,那當時跟上人說,我們的會員有60萬人,他說,法師你的影響力,比總統府還大,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那請法師以後,就是發揮這個影響力來勸人為善。

那麼再說到1990年,慈濟開始做大陸賑災的時候,反對的聲浪是很大的,我因為跟在上人的身邊,就聽了很多上人的想法,跟這個精神理念,那我就會在廣播節目當中,傳達了出去。

主持人:所以隨師以及在外面的採訪,就戶外的採訪,也讓我們的聽眾真正感受到,真實的慈濟世界(是)。接下來這張照片,就要請您好好的介紹了。

同為揚善漢聲電臺全省播送

慈韻師姊:這位是當時漢聲電臺的,副總臺長劉鵬翼先生,那麼我們最初期就是在,臺北的民本電臺來播節目,單單北部聽得到,那麼我就在想,要怎麼樣去開發?所以我就找到了漢聲,那這位劉副總臺長,他聽了我的試播帶之後,他非常肯定上人的理念,他覺得說這個跟他們的莒光日,所要傳達的思想是一樣的,就是要做好人做好事,心存善念,所以他就來跟他的長官講。

然後之後在民國80年的元旦,就開播了,我們就在漢聲電臺,有帶狀的節目,禮拜一到禮拜六,每天一個鐘頭,(那很不簡單),對,最特別的是,我們是臺內唯一臺語的節目,所以在當時一個社會的背景,他們是這個軍方的電臺,要能夠來接受一個宗教的團體,做臺語的節目,所以要非常感恩,這位的這個劉鵬翼副總臺長。

那麼之後我就在想,還有午麼電臺可以開發的,我又去找了復興電臺,那麼那個總臺長寧午康先生,有一天他就到了,我們忠孝東路三段的,臺北分會來看一下,他很感動,回去以後就批公文,所以就是我們的電臺費,每個月七萬五,免費,這樣子有三年的時間,所以都是非常的感恩,讓我們全臺灣都可以來聽到,我們的慈濟世界廣播節目。

主持人:在慈濟的廣播史中,還要提到另外一位,就是靜淇師姊了,為了能讓中部地區的民眾,也能夠更加了解慈濟功德會,在1986年的4月8號開始,中廣的臺灣臺也開播了慈濟世界,就是由靜淇師姊,她用志工的身分來製作和主持。

29年來,從一開始的播放上人的開示,到現在一個星期,七天的節目內容,也增添了讀書會人物的分享,其至還有空中烹飪課等等,播送的地區也從臺中,一直擴展到了新竹跟臺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像靜淇師姊還有您,你們都是一個人,要採訪、要製作,還要播音,單搶匹馬,我知道您是有廣播的專業背景,但是投入到慈濟世界之後,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呢?

慈韻師姊:那我接慈濟世界廣播節目,最大挑戰就是臺語,因為臺語是不靈光的,比如說餓鬼道,我就說餓鬼道,應該是餓鬼道,藥師佛是藥師佛,我會說藥師佛,那還有一句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我就講,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應該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所以我回到精舍,德恩師父,還有內湖的陳美月師姊,以及師兄師姊碰到,都會跟我講,所以他們都是我的老師。

主持人:將近30年來的功力,真的是你已經是,臺語集的老師了(不敢),在大愛臺還沒有成立之前,很多人都是借著收音機,來聆聽法音,而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是因為扭開了收音機,也讓生命出現了新的轉折。

(蔡林美聆聽慈濟世界廣播的歷史畫面)
各位聽眾朋友,阿彌陀佛,從今天開始……。

(旁白)
1988年,一臺收音機,開拓了蔡林美的世界,這臺收音機,是蔡林美一生中,收到的第一件全新的禮物,慈濟志工施素英,剛認識蔡林美時,發現她因為身體的障礙,總是怯懦自卑,對於生命也有負面想法,於是為她帶來收音機,讓她聆聽上人的法語,以及慈濟的廣播,從此以後蔡林美開始學習,用萎縮的手使用收音機,當時慈濟世界分別在民本、中廣和漢聲廣播電臺播出,所以她總是告訴別人,上人每天都會到我家裡三次,行住坐臥,無不充滿挑戰,但收機裡上人的法音,開啟了她無所求的付出,不僅慈濟醫院裡,超過二十張病床,來自她的愛,她更用自己的身體,示現生命價值。

主持人:這是一個因慈濟廣播改變生命,令人動容的故事,在大愛電視臺成立之前,很多的師兄師姊,就是因為收聽,廣播裡的慈濟世界,認識慈濟,認識證嚴上人,接下來,我們要歡迎另外一位來賓,來說說,她和慈濟廣播之間的故事,歡迎許吳筍師姊(法號慈舟,1990年收聽慈濟廣播,成為慈濟志工),您好。

吳筍師姊:睿伶師姊好,親愛的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師姊,談到了您跟慈濟的廣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聽慈濟世界?當時又是什麼樣的因緣呢?

「慈濟世界」穿透入心

吳筍師姊:就是從79年,好像3月中旬開始聽,那個時候就是心情很不好,就是晚上都睡不著,因為之前都會賭大家樂,還賭六合彩,沒有工作,當然是貸款繳不出來,也是很煩惱,晚上睡不著,還所以加上孩子不乖不聽話,所以說,就是想說,要來轉個收音機,看心,一個心靈的依靠,看晚上看比較好睡,就轉一轉就轉到慈濟世界。

就聽到那個慈韻的聲音,她的聲音很好聽又很優雅,然後聽到上人的聲音,就很溫柔,那慈韻師姊就結尾就介紹說,臺北分會是在,吉林路101號的7樓。

第二天我就去了,去吉林路,去的時候,人很多,就是師兄師姊也很多,就是都不認識他們,我不知道要找誰,就其中找到一個師姊面帶笑容,問她說要去花蓮怎麼去?她就說4月份有慈濟列車,就幫我買票,我就跟那個李洪淑英師姊,就去花蓮這樣。

主持人:所以慈濟的廣播,透過慈濟世界,讓您認識了慈濟還有上人,還去了一趟花蓮,那去了花蓮回來之後,還有繼續聽嗎?

吳筍師姊:有啊!回來,就是一天都聽兩個節目,好像做早晚課一樣,早上就是聽6點05分的,那個民本電臺,晚上就10點,就是那個漢聲電臺,這樣就一睡到天亮,天亮,就不會作惡夢。

主持人:那這樣每天聽每天聽,師姊有沒有聽到,上人說了什麼話,給您非常大的印象深刻,甚至於讓您想要改變自己?

聆聽上人開示屏除習氣

吳筍師姊:因為那個時候實在說,上人說一些佛教的理,我聽不太懂,只有其中有說到貪瞋痴,聽不懂,他說貪,他說,貪,人家就是有一缺九,我想說有一缺九,因為就是有一千萬,想要求兩千萬,想要求三千萬,我說,那個好像在說我那時候,當初大家樂中的是中三次,一千多萬,我如果再中三次,三千萬,這樣就一直一求的心態,就是有一缺九,這個好像是說到我。

難怪上人說,我們父母就是兒子的模,模就是模範的模,不是妖魔的魔,當然是說我們做一個模範,好榜樣的母親,做父母就是孩子的模,所以說,那時候都不知道,我如果叫我兒子,在賭大家樂的時候,你晚上早一點睡,你去夢牌,明天早上跟我報明牌,真的他也去睡,天亮跟我報牌,我說你報這個什麼牌,都是摃龜牌,他說你又要叫我夢牌要罵我,這是不好的示範的父母。

所以說我覺得說,真的是這樣,上人有說,你如果要改就要馬上改,如果要慢慢改,不如就不要改,所以說那時候,我也好在說趕快改,因為沒有去影響一個孩子的,影響社會的問題,因為家庭問題,也會造成社會的問題,那時候教導孩子,孩子都不是正面的,都是負面的。

主持人:所以師姊您不僅改變了您的心,也現在成為了委員,而且您還到賑災的現場,去為鄉親服務,就像這張照片一樣,我們再來看下一張照片,您參加了像分享會一樣,把自己的故事說了出來,所以慈韻師姊,您現在看到,原本是在收音機的另外一端,聽您分享的這個聽眾,有了這麼大的改變,還成為了慈濟人,您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呢?

廣播「慈濟世界」法入人心

慈韻師姊:我們如果有看大愛劇場,冬筍的嗞味,就知道說許吳筍師姊,她的人生是非常大的轉彎的,非常的難得,那麼我也很高興說,聽廣播有這樣子的收聽率,還有影響力。

那麼廣播因為它只有聲音,所以它是有穿透力的,它沒有五光十色的一個幹擾,那我們靜靜地聽,就很容易觸到內心的那一點,那你觸動了以後,就很快這個可以做改變。

那我覺得上人的法,非常的生活化,比方他跟我們講,心開運通福就來,那就是首先心要開,心要開,又跟我們講說,有習氣的話就要快快改,如果慢慢改不如不改,對,所以聽到這樣子,那當然我們會慚愧,就想說趕快改了,所以這個上人的法,就是非常的生活化。還有上人的德,很容易感召我們,那上人這一份的智慧,毅力跟勇氣,都是很令人敬佩的。

主持人:媒體的效應真的是無遠弗界,廣播與電視的慈濟世界,都是希望藉由傳播工具,將人間的真善美散播出去,鼓起正向的力量,來注入人人的生命,就如同蔡林美和吳筍師姊一樣,今天非常感恩兩位的分享。

吳筍師姊、慈韻師姊:謝謝,感恩您。

主持人:回眸來時路,我們下周見。

本文選自慈濟大愛電視臺節目《回眸來時路》,更多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瀏覽大愛電視網站

相關焦點

  • 【回眸來時路】環保志業起步
    主持人:歡迎回到回眸來時路,畫面上這幾個,彩色的資源回收桶,叫做外星寶寶,不知道您還有印象嗎?這是在1989年底,環保署為了要鼓勵民眾,做資源回收,特別從荷蘭引進的,但是不到三年的光景,又全數退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民眾對於資源回收的概念,非常陌生,難以配合。
  • 【回眸來時路】首次巡迴講座
    但是當年吳尊賢公益基金會和慈濟基金會都沒有舉辦大型演講的經驗,慈濟志工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準備好所有工作,讓上人順利演說呢? (以下內容為節目文稿)(主持人賴睿伶)回眸來時路,舊法用心知;大家好,我是賴睿伶。
  • 【寰宇慈濟】克難的家風 鹹豆腐配飯
    (攝影者:唐江湖,地點,新北市三重園區,日期:2015/11/07)「花5毛錢可以買到4塊豆腐,每一塊豆腐分切成薄片,再用鹽巴醃漬,醃得非常鹹,一小塊可以配一碗飯,省著吃可供精舍師父們吃1個月。」這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草創時期,師父們所過清苦日子的情形。營隊學員長邱必成利用餐前說明「鹹豆腐」所代表的意涵,希望海外家人,能細細咀嚼感受慈濟草創的辛酸,了解上人是如何艱難走過當年的歲月。
  • 【慈濟人物誌】能做慈濟 天下最有福報
    翁美琴心想,「蓋醫院的錢要很多,怎麼有辦法?」張秀鳳告訴她,每個月只要一百元就可以。翁美琴聽了,覺得那很簡單,便以先生名義捐了兩百元,從此成為慈濟會員。有一次,她跟妹妹坐遊覽車到花蓮進香。路途中,她想起花蓮有一位要蓋醫院的師父,便跟幾位較要好的朋友募款,一口氣募得了四、五千元。
  • 領略證嚴法師風採 走入慈濟世界
    彼時追隨證嚴上人的30個家庭主婦似乎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手中的那些從五毛錢始的竹筒存錢罐,日後竟積攢下一個龐大的慈濟世界。從草創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時算起,如今已近半個世紀,慈濟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三百多個地區都已灑下了愛的菩提種,而作為這份龐大志業的領導者和守護人,證嚴法師也的確書寫了太多的傳奇、實現了太多的不可能。
  • 臺灣慈濟——人間的慈善奇蹟
    對人生充滿了困惑的她,終於在196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在與幾位出家人一起割稻子的時候,放下鐮刀就此出家。印順長老應允收其為徒,取法號證嚴。1966年,一位信徒因胃出血住院,法師徒步遠行去探望。從醫院出來時,看到門前地上有一大攤血,而往來的人卻對此漠不關心。
  • 慈濟人物誌-謝佳勳
    她以形象佳、氣質好著稱,因主持《正大綜藝》、《世界真奇妙》、《繞著地球跑》、《全球旅遊情報》等電視節目,而成為旅遊綜藝節目的代言人。亦曾擔任過《我做到了耶》、大愛電視《慈濟歌全球唱》、大愛電視《文化印象》等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現為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臺灣區總監。
  • 慈濟訊息:音符伴書畫 說唱話美善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劉曉強)「我今天的重點是『說唱慈濟』,說說唱唱,我們來唱慈濟。所以今天晚上的音樂會要請大家幫我一個忙: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王立平老師讚賞和勉勵地說:「慈濟是全世界人的慈濟,慈濟五十年給人們做出了一個榜樣,我很敬仰讚賞證嚴上人的思想和作為,我們這次盡我們的一點力量,用書畫和詞表達對真善美的熱愛,有愛什麼都在。」舞臺說唱話慈濟父子創作找心問心臺灣頗具影響力的音樂人郭孟雍教授,這次音樂會他以全新的「說唱話慈濟」方式,闡述慈濟世界美妙的道理。
  • 臺灣慈濟的志工模式
    2016年4月30日下午,在臺灣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五十年慶祝活動儀式上,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致辭中表示:「五十年來慈濟帶領著臺灣史上最有創意、最有遠見
  • 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楊曉東的故事:證嚴上人看望曉東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1966年證嚴上人於臺灣花蓮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上人一生奉行「自力更生、不受供養」,初期與五位弟子,以縫製嬰兒鞋、從事農作等開展慈善工作,並啟發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從買菜錢裡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
  • 愛的力量——走進慈濟 感受大愛
    接下來接待我的是這次負責我們77組的秀英師姐,我們的隊服,一個61歲的師姐,精瘦,卻那麼有力量,來時她帶著口罩,卻也一樣能感受到她的熱情與溫暖,每一個細節的交代,告訴明天幾點吃飯,幾點出發,吊牌放在哪裡,無微不至的關心你的生活起居。師姐告訴我她來做慈濟30年了,30年無私的奉獻!這種人有嗎?我問自己,這份堅持的力量從哪裡來?我需要答案。
  • 大陸慈濟:多省市見習志工匯聚北京參加培訓
    當高高的個頭,儒雅可親面帶微笑的杜鋼老先生說自己已經八十歲時,驚得周圍的人一陣唏噓。從事衛星控制方面的工作,年底就退休了的他分享說:「是美國的朋友讓我了解了慈濟,我要加入慈濟志工隊伍奉獻我的餘生。」志工劉靜芯懿聽到杜鋼老人分享後,眼淚奪眶而出,她說:「常被慈濟的溫暖氛圍感動得落淚,被新發意志工的精進感染,說不上為什麼,就是想哭。」從與她父親年齡相仿的杜鋼菩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活力。
  • 因愛改變 轉念看見新世界-慈濟文發處主任何日生分享
    (照片提供:鄭亞華,地點:天津)一位曾經屢獲大獎的電視主播,與慈濟二十多年的緣分,特別是在回到慈濟的發源地花蓮,近距離的聆聽證嚴上人的教導,通過自己在慈濟多年的體悟而寫了這本書《一念間》,在書中分享了他所理解的慈濟思維和生命態度。12月7日慈濟天津寬敞的會所座無虛席,《一念間》的作者何日生主任和大家分享「轉念看見新世界」。
  • 慈濟舉辦音樂會:為花蓮震區祈福
    地震受災戶王玲珍分享在逃出後立刻換上慈濟制服,投入救災與安撫害怕的鄉親。證嚴法師也親自出席,帶動千人虔誠祈禱。2月11日上午,超過700位來自各地的慈濟志工,共分100條動線前往花蓮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拜訪祝福,在過年前為花蓮鄉親捎來祝福。下午,慈濟舉辦「祝福花蓮─祈禱音樂會」,共有約1千人蒞臨現場。
  • 當政治與宗教撞在了一起:是什麼剿滅了慈濟?
    老實說,我挺佩服她膽敢一人跳出來「橫眉冷對千夫指」,上談話性節目挑戰那群真「蛇蠍」的政治名嘴,這場被形容「光明頂失守」的戰役,如同是出家人大戰群魔,群魔圍剿獵物,哪怕你有七分理,都會被打入地獄,一次殲滅,更何況慈濟在這恐怕只佔三分理的議題上。  出家人,這是何苦?這個場子不會讓議題更清澈的,就算是「滅絕師太」來,一樣被滅了。
  • 生前告別式 慈濟緣盼再續
    最不舍的時刻,就是家屬與慈濟法親家人,大家一一來到慈濟志工林淑華的床邊,淚珠都在眼眶打轉,強忍著情緒,給予最後的祝福與道別;臺中慈濟醫院常住志工黃明月也來到林淑華的身旁,輕輕唱著慈濟歌選〈自如〉這首歌,「走在輪迴路,一路要知足,用感謝心去付出、以歡喜心來受苦……」並握著她的手說:「經歷人生八苦,妳在慈濟路已得法,這些苦不會白受,它讓妳成就未來的緣……」 2015年
  • 【慈濟月刊651期】清淨的「心源」
    五十五年來,慈濟小錢行大善的慈善模式在海內外傳揚,匯集一塊錢,可以發揮多大的影響力?近期上線的慈濟基金會永續報告書以實例呈現。這條路不後悔中區慈濟人自十二月四日到六日,返回精舍短期精進,協助齋堂、大寮、建築物洗石子牆面、水溝等大掃除;十二月七日,與上人分享心得,甘清文師兄談起到志學大愛農場幫忙清理淤塞多年的水道,長年在大愛農場耕地的賴松勇師兄感恩中區家人的協助,講到今年因氣候關係導致作物歉收,不禁淚下。
  •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就像南非的慈濟志工,為當地婦女開設五百多所職訓班,教她們一技之長,這些黑人婦女後來奉獻出大愛,長途跋涉、深入小區照顧愛滋病患。美國遭逢卡崔娜颶風摧殘時,慈濟人盡一己棉薄之力,募款救災。以人為本 以病為師1979年,上人發起興建醫院的大願,籌建歷程百轉千折,備嘗艱辛,終於在「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的號召下,不論是小攤販或是企業家,匯聚涓滴愛心力量,共成建院善舉。1986年8月,佛教慈濟醫院矗立於花蓮,開啟「守護生命守護愛」的慈濟醫療志業新裡程。
  • 【慈濟歌曲】竹筒歲月
    當證嚴上人決心做慈濟的同時,正好來了三位弟子請求皈依,原本「不辦法會」、「不收弟子」的誓願,卻因悲苦眾生而打破了,證嚴上人收了弟子。但證嚴上人說:「要當我的弟子,一定要幫我做慈濟。」1969年,證嚴上人與弟子們買下靜思精舍的一塊地,負債二十一萬,因為堅持自力更生、不接受供養,生活僅靠著耕作、做嬰兒鞋、糊水泥袋、做蠟燭……等手工維生,同時還要償還龐大的債務。
  • 不可思議的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 人間竟然還有這樣的組織!47張圖帶你領略慈濟的偉大
    大愛無國界---在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新澤西分會來自馬來西亞的郭濟航師兄分享了他十六年來的慈濟心路歷程,風趣的言談,讓此次的精進日充滿活力。手語隊師姐們呈現千手世界與來賓分享佛教慈濟精神。在等待時,可以看看電視,可以欣賞牆壁上的繪畫作品,以及清爽美麗的花草,也可以量量血壓,和志工聊聊天。如果看診時間臨近中午時,志工還會為你端來可口的餅乾和茶水,關心體貼無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