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艘萬噸巨船下水,專家:外形雖然很醜,但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2020-12-24 騰訊網

作為該國日益關注北極地區的一部分,俄羅斯近日下水了一艘名為「北極」的新型北極研究船(00903項目船)。 00903項目船被描述為「防冰自走平臺」,主要在冰凍的北方水域漂流,進行地質、地球物理和海洋科學調查。

「北極」的外形並不漂亮,甚至很醜陋。「北極」獨特的蛋形船體由特殊的高耐用性鋼製成,源於其以大約10節的速度航行時處理薄冰的要求。但是,這艘船不是破冰船,其加固船體的設計使其能夠更好地擺脫冰層,而不是犁破冰層。取而代之的是,其總體設計已針對耐久性和自製性進行了優化。

「北極」新型北極研究船由聖彼得堡金鐘造船廠於2018年開工,是為聯邦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建造的,其造價約為1億美元。它是聯邦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與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研究所之間的一個聯合項目。

「北極」新型北極研究船長84.12米,寬22.56米,排水量為10225噸,將成為永久性駐紮在北極地區的第一艘此類船隻。

以前,蘇聯/俄羅斯曾利用浮冰站為北極研究小組提供支持,這些浮冰站是建立在自然存在的浮冰或冰川碎片上。從1937年開始,通常在9月至10月,總共進行了40次探險。這些浮冰站中的一個為美國情報界提供了罕見的意外收穫,1962年5月,他們在Coldfeet項目下調查了北極地區一個廢棄的蘇聯浮冰站。

但是,自2000年代初以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北極已越來越難找到固定浮冰,因此這類浮冰站已不再是一個實際的提議。

俄羅斯最後一個可長時間使用的浮冰站是2012年10月建立的北極40號,但在2013年5月其浮冰開始破裂時撤離,研究人員最終被一艘核動力破冰船救出。僅四個月後,俄羅斯就放棄了在2015年建立浮冰站的後續嘗試。

因此,現在俄羅斯已轉向「防冰自走式平臺」或00903項目,該項目將能夠在自身的力量或破冰船的幫助下進入北極地區,然後開始「自主」任務。在這種情況下,自主是指能夠獨立於補給之外長時間運行,從而使研究人員能夠一次研究北極地區長達兩年,而無需停靠港口。

由於「北極」將持續運行很長時間,因此可以通過破冰船或直升機來為「北極」提供交通服務,米-8AMTSh-VA就是專門針對北極環境中操作而量身定製的。將來,北極」的直升機停機坪還可以支持米-38的變形,甚至還可以支持更先進的旋翼飛機。

當這艘新船的建造工作開始時,巴倫支觀察員引述了艾福瑞公司分析部副主任納塔利婭·米爾恰科娃的話說,「北極」是「一個獨特、舒適且可靠的漂流站,無疑將在我們的國家極地歷史上掀開新的一頁。」

「北極」雖然將作為科學研究船使用,但其戰略意義很明顯,可更加迅速可靠的開拓新的能源財富,這也正在迅速成為大國競爭的新焦點。

據推測,「北極」也將在某種類型的研究中具有潛在的軍事應用。例如,對北極地區的水下調查可以幫助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支持俄羅斯海軍在水面和水下活動的增加。俄羅斯以及美國海軍也正致力於開發一種系統,以支持出於科學目的正式加強對北極環境變化的監測。

這艘新的北極研究船很可能將幫助俄羅斯從北極海之下或以前被冰封的島嶼中,提取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這將有其自身的地緣戰略意義。俄羅斯軍方已在提高其在該地區的能力,包括前進作戰位置,鞏固海上、陸地和空中數千公裡的防線。

除了擬議的任務設定外,俄羅斯還基本上建立了一個非常耐用的多用途浮動平臺,可以承受北極地區獨特的環境挑戰。因此,這種類型平臺將來可能會在軍事上廣泛應用的想法是正確的。在這方面,「北極」最終可以支持俄羅斯艦隊不斷增長的在北極地區的活動,這些艦隊從世界上最大、性能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到23550型破冰巡邏艦

毫無疑問,北極對俄羅斯越來越重要,「北極」研究船將會在一系列北極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漂浮的鴨蛋:俄造出一艘很醜的北極科考船,美國人卻如臨大敵
    12月18日,俄羅斯新型北極科學考察船「北極」號在聖彼得堡的海軍部造船廠下水。這艘科考船外形非常另類,船頭呈圓形,船體短粗,就像一個漂浮在水上的鴨蛋,不管是俄羅斯媒體還是西方媒體,對這艘船的評價都是——「不怎麼漂亮」。 這艘「北極」號北極科考船,項目編號為00903,造價為1億美元。該船噸位為1萬噸,全長83.1米,寬度為22.5米,長寬比只有3.7,顯得非常短粗。
  • 領先俄羅斯20年!全球首艘12萬噸航母或將建成,直接超越福特號
    12萬噸航母據了解,美國花費150億美元建造的福特級航母「福特號」已經下水展開測試,而同期建造的福特級2號艦,至今仍舊沒有下下水。對此外界紛紛認為,美國海軍或許正在醞釀一個更大的計劃,就是在「福特號」的基礎上對2號艦進行改造,將2號艦排水量增加到12萬噸,如果這一猜測真的落實,屆時全球海軍再想追趕美國將變得難上加難,就連美國的「宿敵」俄羅斯對此都沒有辦法。
  • 從下水到入列 萬噸級的南昌艦需要完成哪些試驗?
    從設計建造到下水試驗試航,再到今天加入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總共要經歷哪些過程呢?入列之後,南昌艦又需要經過哪些任務才能成為一艘具備戰鬥力的艦艇呢?1、從下水到入列 南昌艦經歷了什麼?2017年6月28日,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在上海江南造船舉行下水儀式。
  • 俄呆萌的「蛋船」下水,可深入北極2年不靠港,助力眼下頭等大事
    近日一艘名為「北極點」(Северный полюс)的新型俄羅斯科考船在聖彼得堡的金鐘造船廠下水,這艘造型圓滾滾的「蛋船」外形非常呆萌,又有著「防冰自走平臺」(ice-resistant self-propelled platform)的古怪別稱,讓人一時半會摸不著頭腦。
  • 或達8.5萬噸,專家:最早今年年底下水
    最近,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力量小組發布了一篇對中國航母的分析報告,根據上個月在江南船廠的衛星圖,美國的戰略專家們也對這艘航母的近況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 航母大國如虎添翼,12萬噸航母即將交付,一次性搭載75架戰機出海
    眾所周知,美國強大的航母建造能力在二戰期間就有所顯現,當初面對日本來勢洶洶地攻勢,美軍被迫投入緊急生產當中,將商船臨時改造為航母參戰,據史料記載,僅在1941年至1945年間,美就打造了147艘航母,最瘋狂的時候一周就能下水一艘,實在讓人驚訝。據悉,美國近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全球最強海上霸主——福特級航母,首艘艦「福特」號已經成功下水,只可惜故障頻繁,那二號艦「約翰·甘迺迪」號航母又將何時下水?
  • 俄專家稱俄戰略核力量「老當益壯」:至少還能再服役10年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2月10日發表了題為《在全球戰爭中敵人不會有戰勝俄羅斯的機會》的文章,作者為該報觀察家弗拉基米爾·穆欣,文章稱,俄專家指出,俄羅斯相對「不年輕的」戰略核力量裝備在經過升級後,已具備更高的戰鬥力,這使它們至少還能在俄軍服役十年。
  • 還看不起俄羅斯海軍實力?看看這份數據!中國也將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遊戲規則出現了變化。有很多項目難產。巧合的是美國的艦船交付計劃似乎也失去了最初的動力。美國海軍委託建造的6艘軍艦,由於美國海軍面臨著航空母艦維修方面的等等問題。6艘軍艦的建造任務仍在排隊階段。根據上面種種原因,俄羅斯海軍戰鬥指數在去年有所提高。達到美國海軍潛力的49%。從船舶艦艇和。戰鬥艇的數量來看,美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再談003航母技術進步的重大現實意義
    因為該技術美國尚未完全掌握,這通過其下水的新一代福特級超級航母的不佳表現,可見一番。不然,川普也不可能威脅軍方換回蒸汽彈射了。001號遼寧艦而這方面,我們要感謝以馬偉明院士為代表的軍事專家們,是他們的傑出貢獻,才讓我國的航母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 俄羅斯正把兩棲攻擊艦項目迅速演變成一艘輕型航母,普京親自剪彩
    在2020年1月,俄羅斯海軍上將尼古拉·葉夫門諾夫談到了未來兩棲攻擊艦的外觀和大小,他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項目。它們的排水量將超過2萬噸,比法國「西北風」級更好,具有適航性能、維護和設計特性、空降和直升機。
  • 美媒:棕熊因「造訪」俄軍戰略核潛艇被擊斃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9日報導,近日,一頭棕熊和它的幼崽在爬上停靠於俄羅斯遠東某軍港的一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後被擊斃。據一名俄軍方發言人說,這頭熊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而且人們近幾天在該地區多次發現它。
  • 過去8年,中國海軍主力艦艇下水噸位高達66萬噸,是美國的1.7倍
    ,直到今天中國海軍艦艇新下水的總噸位甚至超過了美國,成為了無可置疑的世界第一。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海軍主力艦艇在過去8年時間裡,下水總噸位高達66萬噸,是「全球最強海軍」美國的1.7倍。    現在我們的海軍作戰艦艇,不僅有055這種萬噸級別的大型飛彈驅逐艦,也有075這樣的兩棲攻擊艦,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更是成為了中國海軍的「定海神針」。
  • 俄羅斯海軍力量
    第四代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955型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北約稱為北風之神級。955型戰略核潛艇由俄羅斯的紅寶石設計局研製,北方機器製造廠建造。
  • 一艘軍艦突破封鎖,美方警報聲不斷,嘗到了它國自由航行的滋味
    美國的首要打擊目標俄羅斯,其附近海域自然也是美國軍艦關注的重點區域。為縮小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近幾年來,美國領導北約國家對俄羅斯進行挑釁。雖然俄羅斯不如過去那樣強大,但美國要實現自己的願望並非易事。為應對來自美國的威脅,俄羅斯每次都會派遣戰艦到有關海域航行,甚至在許多情況下還與美國戰艦進行「互動」。
  • 俄羅斯專家向我們發出警告,小心率先發起攻擊
    但就在各國防患於未然期間,一個國家引起了俄羅斯的注意,為此,俄羅斯專家第一時間向我國發出警告,提醒我們小心日本的行動,其或許會率先發起攻擊。不少網友猜測,難不成又是美國在暗中指使?  俄羅斯專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警惕,是因為日本國內出現了一種討論,要求「放棄憲法中的和平主義」應該享有對外國發動先發制人的權利。事實上,這種聲音近幾年一直存在在日本國內激進派中,他們一直在為享有「發起戰爭權」做努力。一旦他們的建議被通過,日本自二戰之後失去的權利將得到恢復,因此,對於日本的新動向,俄羅斯才會發出警告,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同時希望中國也要深思熟慮。
  • 只需一枚,即可摧毀一艘美軍航母!美媒:匕首飛彈將改變戰爭形態
    ,親自給俄羅斯軍隊即將列裝的6款"殺手鐧"武器做廣告,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以及"匕首"高超音速空射彈道飛彈等等。Kh-47M2"匕首"飛彈裝備給了米格-31K"捕狐犬"高空高速截擊機,從而使得這款飛彈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形態改變者。
  • 俄羅斯最新型國產登陸艦服役,設計理念陳舊,真不如買071塢登
    據BMPD軍事博客報導,12月23日,在加裡寧格勒的「琥珀」(也叫「揚塔爾」)波羅的海造船廠,一艘外形有點怪異的戰艦,在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埃夫梅諾夫海軍上將的眼皮底下,升起了俄海軍旗——「聖安德烈旗」,水兵們整體列隊,新艦即將加入北方艦隊作戰序列。
  • 俄軍造大軍艦不行,造小艇飛快:20噸突擊艇下水,海軍司令出席
    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完全墮落了,造大軍艦不行,小快艇倒是造得飛快。在4月15日,俄羅斯兩艘03160型「猛禽」高速突擊艇在聖彼得堡佩拉造船廠下水,這艘兒童玩具一樣的小快艇,排水量只有20噸,對,你沒看錯,2後面一個零,跟一輛卡車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