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書展 | 10位書展勞模講述「自己眼中的書展」

2021-02-19 藏書報

·書展最值期待·

上海書展五問

一問:

一句話或幾個關鍵詞來形容上海書展,是什麼?為什麼?

高克勤(出版人):上海書展不僅是圖書的展銷,她已經成為上海的一個文化節日,和電影節、音樂節、旅遊節一樣,是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無論烈日當頭,還是暴雨如注,絲毫不會影響上海市民匆匆趕往上海書展的腳步。作為一個出版人,也越來越感覺,閱讀使上海更美好。

 

張毅紅(圖書館員):讀書人的節日。讀者在這裡不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書市信息,還能見到知名作家和編輯,更重要的是能感受書的世界給予的靈感和激勵。因此,每年這個時候讀書人都會滿懷某種期待走進書展。

 

張家珍(圖書編輯):繁盛。十幾年前第一屆書展的時候境況和現在不太一樣,當時圖書市場剛開始受到電商網站和數字閱讀的衝擊,以分銷商訂貨為主要功能的書展有沒落的趨勢。但是定位市民書展的上海書展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一年紅火過一年,乃至今天的盛況,儼然上海夏日的一大文化盛事,讓人高興。

 

陳子善(學者):全民讀書節。讀書節往往是一天,但上海書展有7天,所以有7天是讀書節。

 

邵 勇(圖書策劃人):首先,上海書展是「市民的讀書節」。每年炎炎夏日迎來上海書展,市民們帶著放暑假的孩子來淘書,一來讓孩子融入書的海洋,感受愛書、讀書的氛圍,二來讓悶在家的孩子出來換換空氣,活動活動。除此之外,大人尤其年輕人也想藉此翻翻書,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新書。當然,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也是吸引市民來書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上海書展是「出版業的交流會」。上海是全國出版重鎮,也是中國最大、最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每年書展期間,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多達幾百場。除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外,就數上海書展的影響力比較大了。

 

林 頤(獨立書評人):人山人海、書山書海、驚喜不斷。

去年去過上海書展,就像一個超級大書店,各家出版社、各類圖書、各種作者籤售。籤售現場異常火爆,活動接連不斷。一場籤售排下來,緊接著就有第二位作者籤售,書展給讀者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一下見到好幾位想見的作者,去一趟真是絕對的划算。

 

劉 穎(媒體記者/編輯):上海書展是全國性的書展,十年來發展得越來越好。媒體對上海書展也非常重視,除了上海本地媒體、長三角地區媒體之外,全國很多省市都派來了記者編輯進行採訪。上海書展的關鍵詞可以說是全國性書展、親民閱讀、影響廣泛。

 

韋 泱(藏書人):今非昔比。

上海書展最初的名稱是「文匯書展」。十多年前,由滬上《文匯報》《文匯讀書周報》發起的書展,給這座城市帶來了蓬勃的生機。那時,書展的地點在市中心臨近南京路的西藏路上,一座過去被稱作「東方飯店」,解放後改為工人樂園的「上海工人文化宮」內。

今昔對比,上海書展真正是「鳥槍換炮」,聲勢空前,每年吸引全國乃至海外的讀者無以萬計。每年的銷售額都以幾何極增長。書展成為了上海城市的文化名片,成為與這座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文化盛典。

二問:

參加上海書展的經歷中,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張毅紅:書展常常會舉辦一些作者與讀者的見面會和報告會,我發現作者們都樂於在這樣的場合與讀者交流。但由於場地緊張,會場的間隔距離都很小。有一次我穿過一道走廊時,看見兩邊正在舉辦報告會,一邊是大牌演員在表演,一邊是知名作家在演講,環境很嘈雜,有點像集市,更有點像唱對臺戲,也許換了我在臺上,我一定會對主辦方抱怨,要麼耍點小脾氣,要麼匆匆結束演講,但講臺上的人依然那麼認真、那麼投入,絲毫沒有受到嘈雜環境的影響,也許這就是作者對讀者、演員對觀眾的某種敬畏吧。

 

張家珍: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個波折。記得有兩年上海書展搬到了上海世貿商城,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後來搬回到上海展覽中心,感覺就又對了。建築的宏大華美,更有知識殿堂的感覺,恰該是書展舉辦的地方。

 

陳子善:可以在書展上見到很久沒見的愛書的朋友。現在大家都很忙,除了開會不大能碰到,所以,書展給了我們一個重逢的機會。這些愛書的朋友,有讀書界、出版界、新聞界的,或為找書,或為報導,或為推銷而來。因為書展,大家都碰到了,在書展上的突然相遇,是意外驚喜。

 

邵 勇:印象最深的就是,面對各種議論和困難,堅持到現在。

 

林 頤:印象最深的就是讀者們的熱情,天氣的熱情,現場極其火爆但是工作人員都很負責,現場秩序井井有條。人雖多,但絲毫沒有擁擠,沒有爭吵,沒有埋怨。工作人員和讀者們的素質都是非常高的。

 

劉 穎:日本作家石田衣良在和讀者互動的時候,是在一家圖書館,當時來了許多熱情的讀者,把小小的會議室擠得滿滿的。36℃的上海,沒有空調,大家都揮汗如雨,工作人員和媒體都忍不住半路出去透口氣,石田衣良依然西服革履一絲不苟地與讀者交流。他始終面帶微笑,鼓勵讀者提問,耐心滿足他們籤名合影的要求。

 

韋 泱:在書展,每年都有不同的收穫。記得,有家文化機構,在書展期間舉辦過一次「世界最美的書」展覽,這源於德國萊比錫首創的書的質量評比,那些書封,那些裝幀,美輪美奐,堪稱一流。書可以做成品牌,做得那麼好那麼美,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還有一次,是上海出版博物館主辦的近現代出版史料主題展,那些關於我國最早的出版機構的書籍和圖片,那些已成為稀世珍寶的古董舊書,都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三問:

您認為往屆的上海書展在哪些方面有所缺憾?如何改進?


高克勤:如果跟香港書展比,就是輔助場地太小,讀者逛了大半天沒地方好好吃頓午飯。但如果以地段換場地的話,那我寧肯還是場地小一點,而且多年來也已經習慣了。記得是從2012年開始,書展提供現場快遞,讀者買了書可以立馬快遞迴家,繼續輕鬆逛書展。

 

張毅紅:我覺得歷屆上海書展總體上都是很成功的,要說不足的話,主要是布展策劃的創意不夠,在布局上過於傳統,把書展看作是書店的延伸,太注重賣書的功能,而忽略了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和展示方式的創新。希望書展要多思考除了賣書,還能做些什麼。假如我們真的把書展看作是一種節慶活動的話,那麼我們的思路就會有新的突破和超越。

陳子善:書展的布局可以更加合理一點,更從容一點。因為場地的限制,經常一個地方有幾個活動同時進行,會互相干擾。而且有時候同時進行的活動都很好,讀者不好分身,沒辦法都參加。希望安排合理一點。

 

林  頤:指示牌應做得更加明顯醒目,許多讀者在裡面摸不清頭腦打轉,籤售時間和場地一定標明。

劉  穎:上海書展的展廳路線有些複雜,比如由東廳到西廳只能從二樓過,如果兩邊活動都在一樓的話,就要上到二樓再下來,有的會議室比較偏僻,找到的時候活動已經快要結束。所以建議加強志願者培訓,做好路線指示。分會場建議不要設置得太遠,不然為了一個想要參加的活動跑出去,可能半天時間就沒有了。

四問:

您認為上海書展在哪些方面值得稱道?如何做得更好?

高克勤:上海書展不僅是新書的展銷,每年出版社都會組織大量的活動,請來國內外一流的作家學者,既有高層論壇,探討讀者關心的大命題大關懷,也有讀者見面會,真正形成一種編讀往來的閱讀氛圍。

 

張毅紅:上海書展的報告會組織得很好,讀者可以各取所需,找到自己心儀的作者。但缺點是太分散,活動之間缺乏主線和關聯,建議加強主題策劃。上海世博會之所以辦得成功就是因為事先有很好的主題策劃,所有的活動都能有機地串聯起來。

 

張家珍:上海書展最大的不同是它更像一個「文化節」,最具特色的是各類文化人參與的各種文化活動,比如國際文學周、童書嘉年華、名家新作系列講座等,更像是文化名人一年一度的交流盛會,只不過手中拿的不是酒杯而是圖書新作。

 

陳子善:書展每年都有新的提高,都有大的改變。

其實上海書展最開始有批評之聲的,就是認為跟時尚太近,明星歌星都來,後來就請了很多學術的、文化的、嚴肅的人物,因為讀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讀者的需求,但若是全都高深,也會把一般的讀者嚇跑,所以說,書展是兼容並包的。

最近幾年的上海書展還體現出國際視野,邀請有新作推出的國外的大作家過來,讀者可以面對面跟喜歡的作者和業者對話,這就很好。當然這對組織者來說也是個挑戰,現在書展有好幾個,也在競爭。我認為中國地方大,只要搞得實在,讀者感到書展的好處,可以多辦幾個書展,像劃分賽區一樣。

 

邵 勇:首先,貴在堅持。面對各種非議、碰到禽流感和世博會,甚至場地出現問題時,都堅持辦下去,只有在辦會中才會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其次,每年辦會都有頭腦風暴,群策群力,一年比一年服務好,內容更豐富,每年進步一點點,多年下來就很有經驗了。如何做得更好,關鍵就看效率和效益了。在媒體宣傳上可以再下功夫,早啟動、多宣傳,不僅讓上海市民人人知曉,而且吸引長三角周邊城市的市民過來參與活動。另外,組織好各類圖書館、企事業單位、機構團體等的圖書採購,也不容忽視。

林 頤:由於籤售是一場接著一場,如果上一場沒有結束,請工作人員萬萬不可虎頭蛇尾,造成後面沒有籤到的讀者對書展的埋怨、對工作人員的不滿、對作者的抱怨。一定要計算好時間,作者旁邊要有幫手來負責翻書,讓每位讀者不能過度停留,籤的東西內容太多,要求太多,合照太慢。畢竟時間有限,在不能滿足一位讀者全部心願時,希望能滿足所有人的小要求。

 

劉 穎:上海書展是每年我期待的書業活動之一,為我的版面提供了很多不錯的素材。媒體中心的資料相對齊全,普通讀者也能從導覽臺拿到所有的活動安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參與。

其實,針對不同類別的書,可以做不同的活動嘗試。上海書展之前已經在做了,比如童書會帶小朋友一起做遊戲,茶葉養生類的書會給觀眾們品嘗書中配方的香茗,等等。今後可以多用一些多媒體方面的手段。

 

韋 泱:每年書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各種新書發布會。可以有機會與各地的作者、讀者、出版社朋友進行面對面。平日難得見面的書友,總會有一句口頭禪:「書展見嘍」。在這裡,可以切磋閱讀的體會,可以交流書友的情感。像趕集像廟會,更是一次精神之旅。

高克勤:推進全民閱讀最要緊的是出好書,這是出版人最應首先考慮的事情。我們每年的出書品種已經顯示出版大國的規模,但對於讀者來說,讀什麼才是最關鍵的。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每年都會在上海書展上向讀者推薦十本好書,既有人文關懷,兼具大眾熱點,引領市場,提升閱讀。

 

張毅紅:作為一名圖書館人參與到書展中,與出版界的精英並肩,感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希望書展能吸引並推廣更多的優秀閱讀品牌與項目,為打造出版界、圖書館界全民閱讀推廣聯盟,搭建一個更廣闊的交流、互助發展的平臺。

陳子善:對書評人、評論界和媒體有要求,書評不僅僅是介紹或吹捧,而是你真的讀過。書評裡書的優點和缺點都要讓讀者明白,說缺點也不是否定這本書,是讓讀者帶著全面眼光來看這本書。

 

張家珍:推進全民閱讀,對於出版社而言是責無旁貸的。全民閱讀也是出版社關於中國出版夢的終極理想之一。在推進全民閱讀上,出版社要做的不僅僅是多出好書,多出精品力作,更要從整體文化氛圍上加以引導,為全民閱讀製造輿論、營造氛圍、引領思想。我們參加書展,要搭建起的不僅僅是讀者和圖書銷售的橋梁,還應是全民閱讀和城市文明間的橋梁,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

就像上海每年有車展、農產品展、電影電視節一樣,在城市文明的建造中,必定更需要有一個書展。書展上好書薈萃、群賢畢至,是一次圖書和作者的紅毯秀,是一場超乎想像的行為藝術,是全民閱讀的狂歡節。出版人就是要以集中而有力的姿勢,讓人們在文化快餐的時代重溫圖書的溫度和力量,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出愛閱讀、愛思考的價值觀。當閱讀的價值在讀者心中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閱讀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市民的生活方式時,我們離全民閱讀的中國夢,亦不再遙遠。

相關焦點

  • 2018上海書展全新升級!『 文化雲直播 』帶你直擊書展現場!
    2018上海書展今天正式開幕啦魔都直逼40℃的高溫並沒有阻擋住書迷朋友們的熱情
  • 2020上海書展|線上活動推薦:在家逛雲書展
    【編者按】2020年上海書展,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多場線下活動的同時,也將舉辦多場線上活動,包括所有的上海國際文學周活動、作家餐桌計劃等。沒有搶到書展門票?那麼不妨來參加雲書展。嘉賓:鄭體武、董曉、張煦,主持:施琰時間:8月15日地點:「上海書展朋友圈」作家餐桌計劃:餵食者協會嘉賓:那多、趙若虹、楊蕾時間:8月15日地點:「上海書展朋友圈」、愛奇藝
  • 「憲哥」連續五年攜新作上海書展籤售!
    「憲哥」連續五年攜新作上海書展籤售!劉憲權教授將在書展現場舉辦新書籤售會暨專題講座,這是劉教授連續第五年在上海書展舉辦新書籤售會暨專題講座。一起回顧「憲哥」往屆籤售會!
  • 周末|2016上海書展約會攻略
    各類座談會、讀書分享會、讀者見面會、新書發布暨籤售會等共計700餘項活動將在上海展覽中心等密集舉行。此外,今年的「上海書展」將連開7天夜場哦!詳細攻略現在為大家奉上。為紀念這些文學巨匠,社科精品館特別推出「向大師致敬」圖書專區,為讀者帶來近20位已故文化大師的經典作品 400餘種。
  • 2018上海書展的三大關鍵詞:感動、空前、圓滿
    圖說:2018上海書展最後一位讀者張峰瑞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曹子琛8月21日報導:18時,「相約星期二」經典誦讀會如約而至,21時,最後一位讀者張峰瑞走出上海展覽中心。歷時7天的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今晚落下帷幕。15萬餘種圖書、100個分會場、1150餘場閱讀文化活動,市民讀者在今夏共享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會。  感動!手語翻譯、延時閉館
  • 關注 | 2020上海書展將於8月12日至18日如期,附十六屆(2004-2019)上海書展精彩定格舉行
    書展實行的「門票10元一張,主會場所有圖書八折銷售」做法沿襲至今。確立「立足上海、面向華東、服務全國」的宗旨,對外地出版社實行零租金招展、零距離進入的優惠措施,把展館最好的中心場地提供給各地出版社,突出了上海書展的「全國」概念。
  • 2020上海書展:見證閱讀的力量
    剛剛拿到同濟大學建築學錄取通知書的小夥子孔維康笑著說:「我今天逛展給自己設定了購書目標,不達目標、買不到自己心儀的圖書,絕不罷休。看到這琳琅滿目、品種豐富的圖書,我的目標又怎會達不到呢!」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各家在書展主會場呈現的圖書品種及閱讀活動數量均有所壓縮。面對上海讀者高漲的熱情,大家減數量、提質量,以高品質圖書和活動回饋讀者。
  • 福利 | 2018上海書展門票免費贈送!一起來享受閱讀的美好吧
    作為每年暑期上海的特色保留節目今年是上海書展第十五個年頭小書迷們,書展門票都搶到了嗎?活動規則劃重點:拼手速在本文下方留言說說你想去書展的原因(字數不得少於10個字),入圍精選留言前十名的用戶,我們將各送出2張2018
  • 2019上海書展榮譽讀者高林澤:
    2019上海書展榮譽讀者高林澤。   延續上海書展的傳統做法,2019年8月20日最後離開展館的高林澤成為2019上海書展的榮譽讀者。今年16歲的他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一實驗學校,他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去年的他因想購買《牽風記》才來到上海書展,最終在各種機緣下促成了這次美麗的「邂逅」。  「當時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玩笑。」高林澤有些羞澀地說道。然而在書展工作人員耐心解釋後,他最終相信好運是落到了自己身上。在採訪中,高林澤良好的教養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謙虛地說,這都是父母教導的結果。
  • 贈票 逛過很多書展,但你見過有「俠氣」的書展嗎?
    7月20日-26日,香港書展將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今年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家參展商參與。每年設置一個主題,是香港書展的慣例。今年的書展主題是「武俠文學」!展品 / 金庸與《神鵰俠侶》電影主角合照,1960年展覽除了介紹八位有代表性的武俠文學作家(梁羽生、金庸、古龍、倪匡、溫瑞安、黃易、喬靖夫和鄭豐
  • Unfold 2019上海藝術書展 | 有趣靈魂的匯聚
    :舒舒視覺指導:廣煜自2018年啟動,UNFOLD 藝術書展在M50創意園零時藝術中心成功舉辦第一屆,以三日藝術節為策劃內容,從展示藝術手工書的藝術性、紙張和印刷的多樣結合、普及藝術載體的多樣性和專業性知識講座等多個方面來向公眾傳播印刷的美好,藝術閱讀在陶冶情操、享受藝術普及和帶動藝術衍生品產業方面的重要性。
  • 這些年,小曹曹逛過的上海書展
    價格是10元,對了,今年書展,門票還是10元。哈哈,又發現一樣十多年沒有漲價的東西。 2004年的書展,我肯定是買書了,但是到底買了什麼書,我真的不記得了。如今記憶猶新的,反而是另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我那天曾經在一個民營書店的展位上,挑中一本卜勞恩《父與子》,結果付錢的時候,可能是那家店生意太好了,沒有零錢可找,我身上又都只剩百元大鈔,最後只能放棄。
  • 【來稿】局外旁觀:上海書展——一個品牌的衰落
    看著在烈日下排起長隊等候購票進場的人群,看著場館裡連走路都顯得困難的龐大人流,不禁會湧起「這不愧是一場國家級文化盛會」的感慨。但在龐大的參觀人流,以及貌似龐大的銷售數據背後,確實是一個不忍卒言的事實:作為一個試圖向全國展示上海文化軟實力的品牌,上海書展,已經走向了正(mo)常(luo)。
  • 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有哪些新書
    首部全景展現上海抗疫的紀實文學《第一時間》、「回歸上海」的《收穫長篇專號2020春卷》《收穫長篇小說2020夏卷》、首次集結5本亮相的「讀城」系列、首次推出的「作家餐桌計劃」……在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將攜旗下品牌機構——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一場滿溢書香的文化盛宴。
  • 上海書展「破圈融合」,線上線下感受人民城市的熱情
    掃描二維碼看「作家餐桌計劃」 海報設計 何蕊今年,上海書展首次推出「作家餐桌計劃」:孫甘露、徐則臣、祝勇、毛尖、馬伯庸、陳楸帆、那多這7位作家走進上海7家特色餐廳,與跨界學者們暢談文學與美食、城市與生活,帶動「七天—全年」的系列文旅體驗活動。愛奇藝、B站、喜馬拉雅、小紅書、抖音、拼多多......在上海書展的「線上朋友圈」,這些視頻同步上線。
  • 2020上海書展,上海譯文首發麥克尤恩、阿特伍德新作
    2020上海書展,上海譯文首發麥克尤恩、阿特伍德新作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08-0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
  • 2018年香港書展全攻略
    文間有情  介紹十位香港作家,包括張愛玲、徐速、亦舒、依達、林燕妮、深雪、林詠琛、鄭梓靈、天航及Middle,以不同年代的愛情作品,側寫香港的時代演變。準備來一場書展之旅了呢?最後就給大家帶來香港書展的觀展信息,祝大家「踩點」遇到作家,出門不迷路。
  • 上海書展史上最全最實用的親子攻略,魔都家長拿走不謝(文末搶獲獎童書和書展門票)
    :15-11:15地點:少兒館活動區嘉賓:張錦江、張秋生、魔法Auntie張弘、劉保法、趙曉音中國孩子要吃自己土地裡長出來的果實,中國孩子要讀中國自己的童話故事!她在此次書展上帶來大紅狗的10個新故事,也要與家長、教師、孩子們分享她從大紅狗故事裡看到的美國幼教理念和實踐。
  • 一邊逛書展,一邊喝咖啡?夜間模式的露天書展很休閒
    12月1日傍晚,記者來到位於中心書城北區外廣場(樂園廣場)的露天書展,現場井然有序,絡繹不絕的市民讀者穿梭其間挑選心儀書籍。 讀者肖女士正在為身旁的孩子講述繪本上小青蛙的故事,她說這是帶著孩子第二次來到本屆書展現場了:「深圳書展辦的很好,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孩子也很喜歡書展的氛圍,喜歡到這裡現場讀書、買書。」
  • 浙江出版C位亮相上海書展!周末門票最貴被炒到300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通訊員 郭楠一年一度的「愛書人」節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如約而至。8月12日上午,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正式開幕,浙江省時隔10年再次受邀作為上海書展主賓省參展。浙江主賓省「好書天團」C位亮相,以「書香浙江,品質出版」為主題,帶來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亮點。走進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浙江主賓省展館以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造型吸引了大量讀者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