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小知
來源丨越生活綜合自紹興晚報、網絡等,如有侵權請聯繫
臨近年底,家住柯橋的吳大爺有點心煩,95歲的他需要保姆幫忙做飯,生活上也需要搭把手,但是陪伴了他好些年的保姆小趙最近離職了。他想要再找一個稱心的保姆有點難。記者了解到,隨著年底的到來,不少中介都表示,最近保姆有點「荒」。找一個照顧老人的居家保姆,到底要多少錢?記者先後諮詢了越城區的三四家中介公司,了解到保姆月工資都在4000元以上,且要包吃包住。不過,這個薪資水平是照顧健康老人的價格,如果是臥床的失能老人,這個價格遠遠不夠。而到了年底,保姆的價格都會往上走,月工資增加1500元,外加一個新年紅包,這種現象在保姆市場比較普遍。儘管照顧老人的保姆薪水逐年走高,但相關保姆依然供不應求。在越城區府橫街開了20年中介的好鄰舍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宋仁友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找照顧老人的保姆,但是能夠匹配的比較少,市場上綜合素質比較高的保姆還是比較缺,很多僱主都在排隊等。陶愛珍在越城區西小路社區做中介服務多年。在她看來,保姆市場上,月嫂和育兒嫂的薪酬最高。與之相比,照顧老人有時比照顧嬰兒和產婦更費力,但工資卻不高,導致願意給老年人做保姆的人較少,即使有,總體素質也相對較低。由於保姆比較緊俏,保姆之間存在相互攀比薪水的情況,跳槽比較普遍,甚至出現「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情況。宋仁友告訴記者,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素質高條件好的僱主比較多,有的僱主為了留下保姆,在過年的時候給紅包,有的甚至幫保姆買養老保險的。宋茶花是一名64歲的家政阿姨,在她看來,要照顧好老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她之前有一位僱主,是一位臥床的老太太,在她去之前已經找過十六七個保姆,都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比如老太太不太好溝通,喜歡發脾氣,經常要上廁所,半夜裡要起夜多次,等等。宋茶花說,為了照顧好老太太,自己有好幾個月都沒有睡好,後來才慢慢適應,整整照顧了5年,一直到老人離世。在她看來,照顧老人需要更多愛心和責任心,做好老年人的居家保姆不容易。「照顧失能老人十分不易,每天給老人翻身、餵飯,還要及時清理排洩物,晚上也睡不好。如果是照顧半失能老人,帶老人外出活動及輔助康復均需耗費大量的體力,我們經常累得腰酸背痛。即使如此,有的老人還對我們不滿意,常指責我們偷懶。這個工作是需要忍辱負重的。」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保姆告訴記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照顧老人的家政人員需求越來越大,但是「供應」卻十分短缺,且保姆年齡普遍偏大,多在50歲以上,文化程度偏低,相當一部分甚至不識字。從需求端的角度來看,也有不少老人思想觀念比較傳統,只希望由兒女來照顧,對保姆有一定的牴觸情緒,或者把保姆當「傭人」,不能平等對待,導致相處困難。宋仁友認為,要改變「保姆荒」的現狀,一方面僱主(老人)要轉變觀念,對保姆給予更多支持和理解,尊重他們的勞動;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要加強行業監管,規範行業管理,多組織行業培訓,以提高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年底臨近,
保姆這麼吃香嗎?
家中有需要保姆的,
歡迎來留言板發布!
ps:因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大家若不想錯過精彩新聞,記得讀完點一下「贊」和「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