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黛玉為何忡然變色?

2021-01-17 棲鴻看紅樓

《芙蓉女兒誄》是「兼誄黛玉」的,是為晴雯和黛玉兩個人寫的誄文。

晴雯的相貌,是「眉眼有些像」黛玉;晴雯的性格,是非常像黛玉;晴雯的命運,幾乎是黛玉的翻版或者預兆。

寶玉在花園中祭晴雯,黛玉從花影中走來,小丫鬟嚇得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來顯魂了!」當然是因為黃昏傍晚,光線不好,但也可以看出黛玉晴雯二人的相似。

但是,黛玉和晴雯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感情。當初黛玉夜訪怡紅院,晴雯曾把=她拒之門外;晴雯、襲人、寶玉吵架拌嘴,黛玉來了,「晴雯就出去了」,不屑向黛玉訴苦;寶玉派晴雯給黛玉送舊手帕,晴雯直到回程,也不理解是何用意;而在晴雯死後,黛玉不僅略無感傷之意,反而興致勃勃地和寶玉討論起祭文的辭藻來了。

黛玉是「情情」,只對自己愛的人動感情。晴雯非她所愛,觸不到她的心靈。可是儘管如此,寶玉對祭文的修改,仍然給黛玉巨大的震動。

黛玉提出修改意見,把「紅綃帳裡,公子多情」,改為「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在劉姥姥遊大觀園的時候,賈母安排王熙鳳把黛玉的綠紗窗換成銀紅色的「霞影紗」,是因為瀟湘館多竹,配著銀紅色的窗紗好看。

賈母當時,並沒有安排給別人換霞影紗的窗紗。但是以寶玉的受寵,只要喜歡,肯定會向賈母討要——也許根本不需要賈母,只要跟鳳姐說一聲就可以了。至於怡紅院裡多種香花,是否與銀紅色窗紗協調,寶玉可顧不了這麼多了。這也反映了寶玉的趣味,喜歡熱鬧上加熱鬧、紅火上堆紅火的繁華。

因為寶玉黛玉同用茜紗窗(茜是一種紅色,在詩文中可以代指一切紅色),所以寶玉自謙,不敢僭用,於是又改成「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壟中,丫鬟薄命」,還自說自話「況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其實黛玉何曾待晴雯「甚厚」過?只是反映寶玉的理想,希望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們彼此和睦友好。雖然曾因調解湘黛而受過氣,雖然曾因撮合釵黛而鬧過誤會,但痴心不改。

但是這樣一來,又涉嫌詛咒黛玉的丫頭紫鵑。黛玉把這一層意思點明,寶玉急忙又改換措辭:「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這樣一來,紫鵑是被摘出去了,但是當著黛玉的面,說「我」「你」,又點明「茜紗窗」,等於是直言寶黛無緣、且黛玉早死了。

這話放在任何人身人,都不免引起不愉快的聯想。而以黛玉的聰明敏感,更不可能無所觸動。黛玉「忡然色變」之後剪斷話頭,是意識到他們的話題已經從誄文的辭藻變成了預測和讖言,因此不願再在「無緣」的問題上糾纏下去——她怕「無緣」,怕到有點諱疾忌醫的程度了。

但是,聰明的黛玉即使預知了自己的不幸,卻無法改變悲慘的命運。除了「忡然變色」之外,她什麼也做不了。

相關焦點

  • 紅樓夜話:黛玉之死探因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黛玉如此思慮過度,心脾怎能不虛?要知道內傷七情所致之病往往會嚴重於外感六淫,黛玉肝氣常鬱,心脾兩虛,失眠又導致心陰虛,鬱而化火,從而木火刑金而傷肺,自身又氣血不足難以復元,導致咳嗽一疾纏綿難愈。這就解釋了為何黛玉總是咳嗽且咳嗽之根源從何而來。
  • 晴為黛影,所以晴雯和黛玉是好友?你可能想多了
    而這一行為也讓黛玉明白了,晴雯在這場吵架中,處於襲人的對立方。晴雯和襲人都是賈母派來的預備姨娘,倆人的微妙關係不言而喻。黛玉笑道:「咱們如今都系霞影紗糊的窗槅,何不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呢?」寶玉聽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極,是極!到底是你想的出,說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現成的好景妙事盡多,只是愚人蠢子說不出想不出罷了。但只一件:雖然這一改新妙之極,但你居此則可,在我實不敢當。」說著,又接連說了一二十句「不敢」。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
  •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
    靜靜的紗窗,竹影婆娑。依稀能憶起,你慵懶歪在床上看書的輪廓。有時窗外蟬聲陣陣,風吹竹葉沙沙作響。然而一切與你無關,無跡路過。努力靠近你,試圖和你一樣用心對待世事滄桑。以為與你有了一樣的心境,一樣的體會,便有了更近的距離。
  • 白先勇:黛玉之死
    那時在上海看梅蘭芳跟俞振飛演的《牡丹亭》,演的就是《遊園》中【皂羅袍】這一段,十歲的孩子聽進去了,我大概沒有心動神搖,但也深深印在腦子裡了。幾十年後我就製作了青春版《牡丹亭》。《葬花詞》不光是黛玉的自輓詩,也是挽一切美好短暫的東西,挽那些落花,也代表對所有短暫繁華的一種哀悼,對文明高峰將漸漸走下坡的哀悼。
  • 【悅讀】「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戳中了誰?
    1.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2.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3.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4.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5.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 《紅樓夢》裡那些像黛玉的女孩子們
    而妙玉的出場出現在林之孝口中是這個版本:「外又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皆不中用,到底這姑娘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十八歲,取名妙玉。文墨也極通,經典也極熟,模樣又極好。」
  • 「冷月葬花魂」一句詩,道盡林黛玉結局,曹雪芹的心思真絕了
    林黛玉與史湘雲中秋夜聯詩,二人各有一句精彩詩句:史湘雲「寒塘渡鶴影」,林黛玉「冷月葬花魂」。可以肯定這兩句詩對史湘雲和林黛玉各有影射。
  • 林妹妹成長中性格的三次變化
    黛玉見如此,又汪汪的滾下淚來,拿起荷包來又剪。寶玉爭辯,黛玉將剪子一摔,拭淚說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這當了什麼。說著,賭氣上床,面向裡倒下拭淚。5、意綿綿靜日玉生香部分中,寶玉無事忙來看黛玉,談及黛玉房中的香氣,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什麼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炮製。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罷了」。
  • 晴雯:這豪門假醜惡,我自有真善美
    曹公在《紅樓夢》裡塑造了太多太多不同性格、命運的角色,單就是「薄命女兒」這樣的人物就不勝枚舉。晴雯,在這其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居於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幾句寥寥判詞便寫盡她的一生,在整個紅樓夢都還沒有到結局的時候她就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魂歸太虛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