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由黃沾作曲並填詞,收錄在張國榮1987年發行的專輯《Summer Romance》中。這首歌曲分為國語版、粵語版,是1987年電影《倩女幽魂》的同名主題曲,也是2011年劉亦菲版電影《倩女幽魂》的片尾曲。
創作背景
80年代,黃沾聽說徐克要翻拍李翰祥1960年版的《倩女幽魂》,立刻找了去,要為電影寫音樂。但是黃沾晚了一步,徐克已經找到別人了。徐克找的那人寫了歌,但他們都不喜歡,便又來找黃沾。張國榮唱的電影主題曲《倩女幽魂》便是黃沾隨《倩女幽魂》電影劇組初次到坎城時寫的,寫好旋律填過詞便馬上獲通過。
歌曲鑑賞
《倩女幽魂》的粵語版本的有著飄渺與靈異的感覺。音樂一開始就會讓人想起王祖賢的一襲白衣,夜路的顛沛流離,走過的坎坷、經歷的不幸都在張國榮的歌聲中表現了出來,長長的間奏極具畫面感,當一切又回到主曲上的時候,我們似乎又看見了小倩的回眸和她婆娑的淚眼。
《倩女幽魂》顯示了黃沾極強的古典詩詞根基,他將東方古典的宿命主題,融入到略帶陰氣的旋律氛圍裡,讓一部商業的鬼片也因為這樣底蘊悠悠的歌曲而有了更深的內涵;而張國榮渾厚磁性的中音,也將這首作品中的那種歷史積澱完全地呈現出來。而事實上這首作品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在言鬼的主題之外的別有一番洞天。直至今日,這首歌都應該是「中國風」模式的經典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