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風向標
對於嗜茶如命的藏友來說,炒過了普洱茶、紫砂壺之後,下一個目標又會是什麼?源自日本江戶時期的老鐵壺收藏近年來開始在國內悄然升溫,一把用於煮水的舊壺在國內的流通價格動輒以十多萬元計。而藏友對老鐵壺煮水種種益處的倡揚,也促動了新做鐵壺的日漸流行。
老鐵壺煮水更好喝
前不久到東莞辦展的黑龍江知名水彩畫家張翔得,也是一位資深老鐵壺藏家,手上有200餘件日本江戶時期至近代的各式精品老鐵壺。
「老鐵壺在國內興起時間並不太長,也就是近七八年的事。」張翔得在創作之餘,一大癖好就是品茶。「越老的壺煮出的水越好喝。」張翔得說,老鐵壺在煮水時能夠釋放出二價鐵離子,有助於預防貧血,同時可軟化水質,「老鐵壺壺壁很厚重,煮出的水溫要比不鏽鋼水壺高出2-3攝氏度,最能將老普洱內蘊的香氣激發出來,衝出一壺好茶。」
名家作品已達上百萬元
張翔得表示,目前在廣東、福建、四川、北京等地有一批玩老鐵壺的藏家。七八年前,數千元就能收一把做工很好的老鐵壺,現在同樣品相的壺至少都要十多萬元,名家老鐵壺價格甚至已經躥到了上百萬元。最有收藏價值的江戶時期老鐵壺存世量尤其稀少,大部分都集中在臺灣、大陸的藏家手裡,「日本本土的老鐵壺都被中國人收得差不多了,近兩年有茶友專程去日本淘壺,都很難買到真品了。」
張翔得收藏的老鐵壺中,最為得意的是一把明治時期的嵌金銀雞戲壺。這把壺出自名家正阿彌勝意之手,用金、銀、銅三種材質鑲嵌出雄雞、母雞一家在藤下嬉戲、覓食的生動場景,令他愛不釋手。
「這兩年東莞的茶博會上,開始有商家帶著新做的日本老鐵壺參展,引起東莞茶友的極大興趣。」東莞國藝藏品黃先生說,真正的老鐵壺由於年代久遠,大多存在鏽蝕、提梁斷裂或壺蓋缺失等缺憾,且價格昂貴,不能滿足日常煮水使用,所以新做的鐵壺比較受普通茶友歡迎。他的店中有幾款從日本訂購的新壺,標價在1萬元上下,「目前銷售情況還不錯。」
藏友教路
在日本也有可能買到「國產」仿品
張翔得提醒,收藏老鐵壺首先要考慮實用性,年頭太老、生鏽太嚴重或者修補過的不堪用;正宗的日本老鐵壺存世量十分有限,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人為做舊的仿品,入手時一定要謹慎,在日本本土購買的也有可能是國內生產的仿品;一把好壺應從作者、堂號、工藝、造型、材質等方面綜合衡量,同樣是老壺,藝術價值高低直接影響到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