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壽堂鐵壺,純正京都風韻的日本鐵壺!

2021-01-20 網易新聞

我國是茶葉大國,這幾年隨著茶文化的興起,也帶動了茶道具的發展。近年來日本鐵壺一躍成為中國收藏市場的寵兒,茶友、玩友中流傳著一句話「水為茶之母,鐵壺增喉蘊」,其受青睞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鐵壺的出現,要從日本茶文化講起。大唐盛世,八方來朝,日本遣唐使將飲茶習俗帶回日本並在寺院裡流傳,逐漸普及到了民間,使品茶的習慣深入民心,並日益興盛起來。隨後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這就是鐵壺的初體。

現在京都鐵瓶製作銷售為數不多的幾家之一,龜壽堂,擁有三百年鐵壺製造經驗的歷史名堂,其作品乃是南部鐵器的逸品,珍貴非凡。

寶曆年間(1750年代)三代菊池真松開始致力於設計製作京都鐵壺,龜壽系鐵瓶自此而始,至今傳承到第九代目菊池記一。龜壽堂作為傳統釜的著名堂號極具「匠人精神」,菊池先生認為,一把鐵壺能還原金屬本來所呈現的色彩最為完美,大工不巧這也是龜壽堂歷代釜師的價值觀所在。為了追求讓人滿意的顏色,龜壽堂的壺身上色原料,按比例調好後,封存了五年,才演化成了菊池先生想要的顏色。這種對細節的嚴格要求與用心值得尊重。

龜壽堂的每個作品都採用「薄肉鑄物工藝",作品表面紋理精緻細膩,壺型線條感簡練明朗,在如今眾多湯釜的堂口中,龜壽堂的作品能兼備老鐵器與現代鐵器的審美訴求,龜壽堂使用的原料中含有相當比例的赤目砂鐵,故能呈現完美的鐵鏽色,這也是龜壽堂的特點之一。

除此之外,每把壺的紋飾都是匠人自己設計的,紋飾圖案的線條借鑑了日本古典瓷器的樣式。雖然設計是平面圖,實際上真正把平面設計原本還原到各種器形的壺身上,難度是非常大的。

獨特的設計加上豐美的裝飾技巧,同時,在一些細節的構件上,龜壽堂也不惜使用珍貴的材料來彰顯他華貴的氣質。

龜壽堂鐵壺燒水能改善水質,使水更軟化、甘甜,口感勝過山泉水。而且鐵壺燒水沸點溫度更高,且保溫時間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能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像普洱老茶必須採用高溫水,才能淋漓盡致把其內質陳香和茶韻發揮出來。

如此種種,正是龜壽堂鐵壺為人稱道的地方。一把傳統的鐵壺製作需要經過68道工序,從設計開始到成品差不多耗時將近2個月的時間,真可謂壺小乾坤大。

堂主菊池記一在2013年被正式認證為「日本大阪傳統工藝師」,曾獲得過「真明文化基金獎」和「上山市技能功勞者獎」。著名的美國紐約近代美術館將菊池記一的作品作為重要館藏物。

由於鐵砂礦資源日益枯竭,鑄造原料來源非常稀少,鐵壺的後續升值潛力巨大,短短4年內鐵壺價格暴漲十幾倍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鐵壺的未來可謂是一片光明!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

相關焦點

  • 尋壺之旅,走進日本龜壽堂
    時間:2017年6月地點:日本巖手縣龜壽堂龜壽堂創建於江戶時期的巖手縣,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從京都來奧州市(現屬巖手縣管轄)定居開始製作茶湯釜,這就是龜壽堂工坊的起源。在《廣重盟》南部項的「南部釜」篇記載,寶曆年間(1750年代)三代菊池真松,開始致力於設計製作京都鐵壺,龜壽系鐵瓶自此而始。
  • 日本老鐵壺升至十幾萬
    源自日本江戶時期的老鐵壺收藏近年來開始在國內悄然升溫,一把用於煮水的舊壺在國內的流通價格動輒以十多萬元計。而藏友對老鐵壺煮水種種益處的倡揚,也促動了新做鐵壺的日漸流行。  老鐵壺煮水更好喝  前不久到東莞辦展的黑龍江知名水彩畫家張翔得,也是一位資深老鐵壺藏家,手上有200餘件日本江戶時期至近代的各式精品老鐵壺。
  • 日本鐵壺是怎麼製造的?
    3、檢查確認是否漏水並著色。  上色後再次用炭火進行200度左右的加熱,鐵壺表面先塗抹一層用醋酸與茶汁混合的專用液體,邊加熱邊用草做的刷毛塗漆,使漆容易附著在鐵壺表面。之後加工鐵壺把手「鉉」,通常都會由鉉職人完成,有將整塊鐵板熱彎呈圓形的技法,做成鉉棒或鐵帶兩種,著色成與鐵瓶一樣的顏色,再安裝上鐵瓶才能宣告完成。
  • 【鐵壺學院】人物篇17: 日本鐵壺名人----佐藤清光
    《霰筒釜》      日本傳統工藝展入圍作品《瑞雲釜》《直栽釜》      日本鑄金工藝展 受邀出展作品《棗筋入釜》佐藤清光唐獅子牡丹鐵壺作品 (編號:80008)-生平履歷-1916年,出生於日本山形市;        青少年時期跟隨日本畫名匠高橋立洲人和俳畫名師小野田高節學習繪畫
  • 揭秘:日本頂級收藏家如何養鐵壺
    揭秘人: 竹中勝治日本著名的鐵壺收藏家和研究者高陵[鐵瓶屋]現任館長 天皇勳章獲得者權威書籍《鐵壺》序作者、 《鐵壺通鑑》編委副主任1、外壁保養茶水中含有丹寧酸,當鐵鏽與丹寧酸相遇時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紅鏽,隨著沸水滾煮液體會逐漸變成黑褐色
  • 「從小便相識,大便情更濃」記一把鐵壺的大變身
    可以判斷,他用上田普品的價格收到了一把純砂鐵壺。算是撿了一個小漏。這樣的壺內部煮水,會呈現茶經裡面說的蟹眼泡,非常迷人。       砂鐵質地較為堅硬,不太適合用來整體鑄造鐵壺,容易失敗。所以一般日本老鐵壺只是混入一定比例的砂鐵來提高鐵壺的硬度。純砂鐵的鐵壺比較少見,多見於南部鐵壺。京都系的鐵壺比較少這麼做。如果有,就比較稀罕。
  • 日本鐵壺和鐵釜,可以看作代表了兩種生活節奏
    我和同事小田採訪他,冬天裡,他用一把沉得幾乎提不動的鑄鐵大壺在炭火盆上燒水——他說那是把日本老鐵壺,看到水流熱氣騰騰從壺嘴噴出,茶盞裡的葉片被衝激得打著旋渦在碗裡翻轉,我為這種頗顯古舊的弄茶氣氛而嘆服,同時感嘆於劇作家既有錢又有閒的生活方式。
  • 中國紫砂名壺透靈氣 日本老鐵壺沉澱江戶年間往事
    中國紫砂名壺透靈氣 日本老鐵壺沉澱江戶年間往事 >  中新社深圳5月18日電 題:中國紫砂名壺透靈氣 日本老鐵壺沉澱江戶年間往事  中新社記者 鄭小紅  在第八屆文博會深圳古玩城分會場,18日開幕當晚舉辦的首屆國際名壺展,雲集了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名家名作:中國紫砂名壺透著靈氣,日本老鐵壺沉澱江戶年間往事,而來自捷克、愛沙尼亞、俄羅斯、德國、荷蘭等多個國家的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則在壺型上大膽創新,韻味獨特。
  • 養鐵壺「三不要」,你都避免了嗎?
    我們都知道鐵壺煮水是有很多好處的,如果有機會淘到一把,我們該怎麼去保養它呢?很多壺友私信小編問:什麼樣的壺好養?怎麼才能養出「好壺」?想要知道這些,先得了解鐵壺中的「三不要」。1、不要省想養出「好壺」,有一個步驟不能省,那就是鐵壺的挑選。怎麼樣的壺才算得上是好壺,好壺是不是都非常貴呢?其實不一定,關鍵是大家要懂得淘,那怎麼挑選一把好壺呢?看材質:壺的材質決定了壺是否有養生效果。採用生鐵的鐵壺,在煮水過程中能有效釋放二價鐵及從而達到養生目的,煮出來的茶口感更佳,味道更香。
  • CCTV深入報導:拍出百萬天價的老鐵壺,背後究竟有何秘密
    鐵壺  幾處山泉泛詩意,一把鐵壺留雅韻  中華兒女自古便愛喝茶  而一把日本老鐵壺  卻能拍出上百萬的天價  日本老鐵壺究竟有何魅力呢?人們驚奇的議論日本老鐵壺的突兀出場和高價拍賣,然而一切才剛剛開始。2015年中國藝海香港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一把「昭和時期提梁嵌銀老鐵壺」更是拍出了人民幣 325W (港幣396W)的天價!。
  • 新上任日本天皇用的鐵壺長啥樣?在國內,竟然發現同樣的一把
    【鐵壺之家】走進古老的東瀛故事 去年2019年,「德仁天皇即位」,盛大事典,令日本舉國歡慶,甚至年度漢字都以極具新元號符號的「令」來書寫。
  • 他是進博會最姍姍來遲的展商,閉幕前一天終於進館,這位日本鐵壺...
    在服務貿易展區8.2館,記者見到了這位日本當代鑄物名家,他身著日本傳統服飾,在9平方米的展臺,細數他的進博之緣和隔離故事。 當年,荒井工房帶來了近百把精品鐵壺,被訂購了一半以上。不過荒井最在意的,還是結識了不少痴迷日本鐵壺的中國藏家;第二屆進博會,他把展臺擴大到27平方米,幾乎展出了全品類產品;今年受疫情影響,他的產品銷量跌至僅有往常一成,但為示誠意,又考慮節省開支,他籤下了9平方米「最小展臺」。
  • 日本南部鐵壺哥斯拉形貌逼真 限量售價100萬日元
    據日本媒體報導,真實再現電影《哥斯拉》頭部的「南部鐵壺哥斯拉」榮獲日本鑄造工學會最高獎項「Castings of the Year」。製作出該作品的便是巖手縣奧州市的鑄器製造「及富」。 這一獎項每年由該學會表彰給有助於鑄器行業發展的製品。
  • 晉商造「抗疫」紀念鐵壺【竭晉全力】:市場價格2020元 眾籌期間僅...
    中國晉商俱樂部繼2018年眾籌出品全球第一款晉商牌鐵壺後,現在再次眾籌出品「抗疫」紀念鐵壺【竭晉全力】,以紀念在2020抗擊新冠疫情中表現出來的中國力量、山西援鄂1516位醫護人員「懸壺濟世」的精神。該款鐵壺全球限量生產至多1516吧,市場價格2020元,眾籌預定期間僅需916元。
  • 3次核酸檢測14天隔離,日本鐵壺工匠進博會閉幕前才趕來,原因是……
    58歲的日本荒井工房社長荒井幹雄,恐怕是第三屆進博會最姍姍來遲的參展商。 在服務貿易展區8.2館,記者見到了這位日本當代鑄物名家。他身著日本傳統服飾,在9平方米的展臺說了一段中文。 連續三屆參加進博會的他,自稱這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重要機會」。 在這裡,他曾經邂逅不少痴迷日本鐵壺的中國藏家,也拒絕過屢次三番想幫他「做大做強」的貿易公司。
  • 「京都金銀器第一人」純金製品現大阪 ︱東瀛秋拍特輯
    我們一直說,日本大拍最有特色的一點就是「生貨」滿滿,那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場,來自關西美術家推出的日本本土名家金工出品,它們不僅地道純正,而且也都是名副其實的熠熠生輝,金光閃閃!分享拍品前,不妨和大家看看關西美術本季秋拍預展盛況,來瞧瞧,有你們熟悉的面孔嘛? ↓
  • 第五次來京都,獻上「懶散」散策
    去年年尾帶爸媽又去了一趟京都,算一算已經是五次了。京都是日本快節奏中的異類。生活在這裡的人,似乎對時光的流動感,都和別的城市不太一樣。日本的城市我去過不少,大部分在拼命追趕「未來感」,一切事物在眨眼間就有了變化。但京都就像你的小時候生活的老家,可以10多,20年絲毫不變。人們講究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平靜又讓你著迷。這次帶父母來,沒有刻意做攻略。
  • 日本老茶壺成藏家新寵兒
    日本鐵壺以前屬於絕對的小眾藏品,但近年來國內藝術品拍場卻頻現其身影,其中為藏家津津樂道的是2009年嘉德四季拍賣上,一把「祥雲堂造寶船賀壽鐵壺」以35.8萬元成交。除了老鐵壺兼具實用與收藏價值外,採用金銀等貴金屬作為基本材質的名壺更體現了名師的精湛工藝。如泓盛推出的國寶名家光南大師所造「玉霰」純金茶具以一壺、兩大小杯蓋的套組形式亮相,將日本悠久的鍛造、雕金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常言鐵壺增喉韻,銀壺揚香氣。宋徽宗趙佶亦曾言:「瓶宜金銀」 (出自《大觀茶論》)。銀壺煮水泡茶可使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口感喉韻更為細膩甘甜、圓潤飽滿。
  • 受賄國內外房產,2個鐵壺36萬…令人咋舌
    受賄國內外房產,2個鐵壺36萬…令人咋舌) 涉嫌犯罪的起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