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茶葉大國,這幾年隨著茶文化的興起,也帶動了茶道具的發展。近年來日本鐵壺一躍成為中國收藏市場的寵兒,茶友、玩友中流傳著一句話「水為茶之母,鐵壺增喉蘊」,其受青睞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鐵壺的出現,要從日本茶文化講起。大唐盛世,八方來朝,日本遣唐使將飲茶習俗帶回日本並在寺院裡流傳,逐漸普及到了民間,使品茶的習慣深入民心,並日益興盛起來。隨後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這就是鐵壺的初體。
現在京都鐵瓶製作銷售為數不多的幾家之一,龜壽堂,擁有三百年鐵壺製造經驗的歷史名堂,其作品乃是南部鐵器的逸品,珍貴非凡。
寶曆年間(1750年代)三代菊池真松開始致力於設計製作京都鐵壺,龜壽系鐵瓶自此而始,至今傳承到第九代目菊池記一。龜壽堂作為傳統釜的著名堂號極具「匠人精神」,菊池先生認為,一把鐵壺能還原金屬本來所呈現的色彩最為完美,大工不巧這也是龜壽堂歷代釜師的價值觀所在。為了追求讓人滿意的顏色,龜壽堂的壺身上色原料,按比例調好後,封存了五年,才演化成了菊池先生想要的顏色。這種對細節的嚴格要求與用心值得尊重。
龜壽堂的每個作品都採用「薄肉鑄物工藝",作品表面紋理精緻細膩,壺型線條感簡練明朗,在如今眾多湯釜的堂口中,龜壽堂的作品能兼備老鐵器與現代鐵器的審美訴求,龜壽堂使用的原料中含有相當比例的赤目砂鐵,故能呈現完美的鐵鏽色,這也是龜壽堂的特點之一。
除此之外,每把壺的紋飾都是匠人自己設計的,紋飾圖案的線條借鑑了日本古典瓷器的樣式。雖然設計是平面圖,實際上真正把平面設計原本還原到各種器形的壺身上,難度是非常大的。
獨特的設計加上豐美的裝飾技巧,同時,在一些細節的構件上,龜壽堂也不惜使用珍貴的材料來彰顯他華貴的氣質。
龜壽堂鐵壺燒水能改善水質,使水更軟化、甘甜,口感勝過山泉水。而且鐵壺燒水沸點溫度更高,且保溫時間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能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像普洱老茶必須採用高溫水,才能淋漓盡致把其內質陳香和茶韻發揮出來。
如此種種,正是龜壽堂鐵壺為人稱道的地方。一把傳統的鐵壺製作需要經過68道工序,從設計開始到成品差不多耗時將近2個月的時間,真可謂壺小乾坤大。
堂主菊池記一在2013年被正式認證為「日本大阪傳統工藝師」,曾獲得過「真明文化基金獎」和「上山市技能功勞者獎」。著名的美國紐約近代美術館將菊池記一的作品作為重要館藏物。
由於鐵砂礦資源日益枯竭,鑄造原料來源非常稀少,鐵壺的後續升值潛力巨大,短短4年內鐵壺價格暴漲十幾倍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鐵壺的未來可謂是一片光明!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