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這位老克勒有個洋名叫查理林,中文名叫林秉森,他曾是東廣《懷舊金曲》創始人之一、資深音樂編輯,操著一口純正標準、夾雜著美式英文的老上海話,痴迷了一輩子音樂。他生在上海,家境優越,算得上是上海灘較正宗的老克勒了。於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戀愛經」就頗具那個年代的上海特色了,蠻有趣味……
《懷舊金曲》聽眾聯誼會
前排右一為查理林
查理林生活照
查理林父親是老上海金牌廣告公司老闆,可口可樂中國廣告代理。查理林從小在音樂中浸淫,思想很洋派,騎馬玩樂隊樣樣在行,追女孩自然也熱衷,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口中說的上海人是怎樣談情說愛的!
查理林說,在他年輕時(上世紀40年代),所謂交女朋友,最多也只是看看電影吃吃飯,要說接吻,那一定是未婚妻,已訂過婚了。起碼,也得已到論婚嫁的程度。否則,女孩子也絕不肯隨便與你接吻,就是她肯,男士也會懷疑她的處世為人是否太輕佻,更遑論未婚先有性關係或同居,那簡直是「爛汙三鮮湯」,男女雙方都會被視為道德敗壞。
年輕時的查理林
年輕時的查理林已考上騎師資格。查理林坦言,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約會女孩子。在西童公學,校方並不將此作為問題,反而在禮儀課上有許多教程教你如何約會女孩子。查理林是嚴格按照章程辦事。首先,要提前一周約會定好時間,然後一定要包接包送,並且要在接時見過女孩子家長,得到女孩子家長首肯,然後一定要在午夜十二點前將女孩送回家,最好要與女孩父母當面道晚安。這是純西方禮節,可見,西方人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隨便。
那時最時興約星期四晚上看電影,因為老上海的首輪影院通常每周四就換新影片。時間約在晚上八點半,篤悠悠吃好晚飯看電影,電影散場不過十點半鐘,十一點前可將女友送回家。
當然,約請看電影的必是如大光明、美琪、南京等一流電影院。一定要先預訂好票,位子總是樓上第二排(第一排前面是過道),不能臨時去買票,萬一還要排隊,讓女朋友陪你一起排隊嗎?如果逢掛出「今日客滿,明日請早」,還讓女朋友掃興,這餘下的時間如何打發?難道真叫她穿著高跟鞋跟著你壓幾個鐘頭馬路?
查理林坦言,交女朋友不在你錢扔多少,而在你有沒有花心思製造點情趣。在那個時代,錢扔太多,女朋友反而給你嚇跑了。只有捧舞女追歌星,她們巴不得你大把扔錢,扔金剛鑽才開心。但像查理林這些小夥子追求的是閨秀小姐,她們欣賞的是你的情趣和審美。那時連送花都很少,除非在女朋友生日或畢業禮,一般是送花籃。對於女朋友的母親即未來的丈母娘必須記住,每次上門一定要記得帶一小束花,不過,她必須是洋派和新派的母親,否則反過來會責怪你亂花錢,不如送她整隻火腿或幾聽香菸合適。送女朋友禮物,也只在她生日,也不會送昂貴的首飾:最多送一副手套或一隻手提包,當然包裝要漂亮,東西要上品,千萬不能送大減價貨。
與女朋友晚餐,以西餐為多,因老上海一般中餐店太嘈雜,且兩個人吃中餐菜又難點。邀女朋友共進晚餐純粹是吃環境、吃情調,故而西餐館的浪漫氛圍是最合適的。當然,與女朋友孵咖啡館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問題在你必須善於辭令,即情話綿綿,否則兩人悶坐在那裡喝咖啡,保管把女朋友嚇跑了。
查理林說到此事很得意,他常常會利用這個時間用火柴梗或隨身帶的紙牌變點小戲法,哄她開心,或者為她看手相佔卜,藉此與女孩子有點小小的肌膚之親。平時,多閱讀一點西方雜誌,記住一些幽默笑話,到時候就大有用處。其實陪女朋友孵咖啡館是最能考核男孩子的風度、智力和人品的,也是女孩子藉此了解對方的重要機會,很多男孩子有很豐富的肢體語言,但言談語言則貧乏又蒼白,很多就敗在咖啡館裡。
當然,能約到女朋友一起看電影吃晚餐那已是感情發展得相對成熟了。在感情還處青澀的一層紙還未捅破之時,最好是與一大批朋友一起各帶女朋友一起騎自行車至郊外。上世紀40年代,騎自行車是很時尚很陽光的運動,如果一個女孩子肯答應與你一起出去騎自行車,那就說明她對你很有好感。一般約在星期天早上,這非正式約會,所以不用上門接,但一個聰明的男孩子就會在離她家不遠的某個橫街口靜靜地等她。
那時上海的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江蘇路一帶還很冷清,兩人緩緩騎車向西區行去,如果此時男孩子能吹出最流行的好萊塢電影插曲甚至會吟唱,那一定事半功倍,這段集體活動過後,再轉入個別約會,方漸入佳境。如果與她還未確定關係,一般不宜約晚餐,以免彈一鼻子灰,通常約午餐或午茶。
寫情書如今已是一道消逝了的風景。查理林說他喜歡用英文寫情書,表述起來心理障礙沒那麼大,因用中文寫愛不愛的,自己看著也覺得肉麻。因此從前文具店裡,光信封信箋就各有各色,寫情書用什麼顏色的信紙信封,也頗有講究,去挑選時那羞怯怕被人撞到見笑的心情,現在回味起來仍覺十分享受。那時與女朋友道別後依依不捨,回家馬上寫上一封長長的情書,將許多當面不敢說的甜言蜜語一瀉而快,次日戰戰兢兢地將信塞入郵筒,塞進後又後悔,怕寫得太輕薄女朋友會低看了自己,如此心神不寧幾天,直到信箱裡看見她娟秀熟悉的信封上的字跡……那時就靠著情書,表達自己對女友的思戀,直到下一次約會。
因為大家都要讀書或做事,一般最多一周約會一次。那個時代青年男女也都很自重較含蓄。
上海雖為東方巴黎,但直到上世紀40年代,男女交往還較傳統。上海話「女朋友」,其實潛臺詞已是「未婚妻」。那個時代一旦稱為女朋友,你就要對她負起責任。如果再與其他女孩子一起騎自行車、喝咖啡等,那就是不忠的表現,為千夫所指,可能女朋友都吹了。
外灘防汛牆是戀人們的風水寶地
老派上海人有訂婚儀式。一般訂了婚,男女就可以大大方方挽手同行。在我的祖父祖母談戀愛的時間(民國初年),雖為自由戀愛,但很少相約外出,多半是祖父上門吃飯,一家人陪著他們聊天。祖母回憶,那時世界著名的「海京伯」大馬戲團到上海演出,祖父請女朋友(我祖母)一起去看,同時也請了父母兄弟一家門,難得出去看場演出,還要帶上祖母的哥哥,一點都沒有私人空間,太難為他們了。所以,婚前性行為仍被視為道德問題,萬萬不可。
帶未婚妻或女朋友出去,場合一定要選對,如百樂門、新仙林這種有舞女的場所,是萬萬不可帶女朋友或未婚妻去。因為其他舞客會將你女朋友混為舞女以降低了女友身份。當時有專門不設舞女的夜總會,如今富民路東湖路上的「埃愛令」夜總會,今南京西路陝西北路口ZARA前身的「曼德齡」夜總會,還有比如國際飯店、匯中飯店等,都有一流的菲律賓樂隊,裡面從侍應到菜單都是英語,以此篩掉市面上那些財大氣粗的土財佬和舞女之類的風塵女子,以保證客人的層次。故那時的紳士或白領,多半喜帶女朋友去那裡跳舞或過聖誕節。
過去上海男子學校常有聖誕或新年舞會,舞伴都是自己解決。後來邀請某位小姐作你Party的女伴也是「社交課」的一門功課,包括電話約請、正式發書面邀請,然後上門接送,再電話或書面致謝,都有一套順序。男子學校將與異性社交作為一門功課是很必要的,但如何追求心儀的女孩子,則要靠自己揣摩了。
所謂「自由戀愛」,自由是相對的,即在同一層次的。人說「門當戶對」,自由老祖宗的智慧在其中,也有一定客觀因素——共同的社交圈和生活圈才能促成相識相知。當時的女朋友,大多為女同學或同學的妹妹、表妹,或者在朋友家Party上認識的,強調一個知根知底。那些隨便在咖啡館電影院搭識女孩子,決不是上等人身份所做得出的。即使在一個朋友的Party上見到一位可人的小姐,很想認識她,也決不能唐突地去搭訕,必須先打聽好這位小姐是哪位的Partner,再請她的Partner正式替你介紹,反正得通過一個朋友,萬萬不可貿然上去「搭訕」。當然也有人喜歡勇往直前,怕女孩子給人橫刀奪愛,但也得瞅準機會請一位年長的女性朋友引見一下,接下來就看你本事了,以你的談吐、舞步去慢慢引起她對你的注意或好感。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給她遞一杯酒、一份冰淇淋,最好不露聲色的在女孩子面前灑一點點水,然後趁機向她道歉,但一定要做得十分自然。查理林曾因為追求一位漂亮的空中小姐,特別去當時的航空公司報考地勤人員,藉此接近那位漂亮的空姐,果然黃天不負有心人,她追到手了,但後來不知為何,查利的太太不是那位空中小姐。
所以,儘管自由戀愛,但要追求一個女孩子,還是要下點功夫的。
查理林說的戀愛經
您聽著覺得熟悉嗎?
哪些是「黑講」?
哪些是「白講」?
歡迎留言聽你來講講
那個年代「談情說愛」!
來源:看懂上海 老友新朋
綜合整理
原標題:《聽老克勒說:從前上海人哪能談情說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