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過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你總能看到人性的另一面」。
這句話,用在韓國電影裡,再合適不過了。
從《殺人回憶》到《素媛》,再到《釜山行》,經典的韓國電影,無一例外,都離開現實與人性。也只有這樣,才能直達觀眾的內心,激發大家的情緒,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當年在韓國堪稱現象級的一部電影——《漢江怪物》
電影的故事,是從美軍在韓國的一次實驗開始(可以看出,韓國群眾對美軍駐韓的意見還是挺深的),在影片中,駐韓的美國化學家不顧任何後果,直接將高濃度化學原料直接倒入被譽為韓國「母親河」的漢江。
原本清澈見底的漢江,也因為這大量的有毒物質,讓水質變得越來越差,甚至江裡的生物也因為這化學物質,開始出現了奇怪的生長,外形酷似一條鯰魚,但體型卻特別的巨大。
有一天,這個怪物突然衝上岸邊,對著江邊的人群發起了攻擊。江邊瞬間亂作一團,男主和她的女兒也是這人群中的一人,可是,慌亂之中的男主,卻拉錯了別人家的女兒。
沒錯,智商不夠用的男主,他的女兒已經怪物給抓走了。
而此時,當男主發現女兒被怪物抓走後,父親對女兒的愛便充分體現出來了。男主拼命的追到江邊,想潛入水裡去救自己的女兒。可惜的是,男主並不會遊泳。
就當韓國政府為這次「怪物襲擊」事件舉辦了一場看上去很感動的追悼會時(當然,韓國政府也沒想著做些什麼去安撫群眾,一場追悼會,似乎便能平息群眾的憤怒),畢竟,將憤怒轉為悲傷,便是最佳的選擇。
男主一家人在追悼會上的極致悲傷,便是一種誇張手法,有點嘲諷的韻味在其中。
而男主也因為與怪物交手的時候,沾染到了怪物的血液,被醫護人員抓去隔離了。可在夜裡,他接到了原以為已經「身亡」的女兒打來的求救電話。
正當男主高興地將這個消息告訴給相關人員時,卻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堅持聲稱她的女兒已經不在了,或許,對於韓國政府來說,與其救一個普通小孩而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如當她已經「不在了」。
既然沒有人願意去救男主的女兒,那只能自己出手了。
於是,男主一家人想盡所有辦法,逃出了醫院,配了幾把獵槍和一張地圖,開始了漫長的尋女之路。
而此時,警方也開始對這一家人進行了全面通緝。
終於,怪物再次現身了,爺爺對著怪物的頭開了一槍,怪物倒下了,槍聲卻吸引了追捕他們的警察,正當男主一家想趁怪物虛弱的時候,徹底滅掉怪物。
可諷刺的是,男主一家在追怪物,韓國警察卻在追男主,然後眼睜睜地看著怪物逃走,畢竟,追捕男主一家,才是警方的「任務」。
前有怪物、後有警方,男主一家如何解救女兒,便是整部影片的線索所在。
《漢江怪物》早在2006年便上映了,上映之初更是創造了韓國本土的票房紀錄,影片還斬獲諸多電影大獎,其中,男主宋康昊更是憑藉此片一舉奪下了「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男主角。
這不影片放在2020年的當下,無論是特效製作水平,還是劇情的設定,都依舊很出色,正如早些年的《釜山行》,雖是災難片的劇情基調,卻以其中強烈的人性代入感,讓觀眾為其打上了好評的標籤。
正如有觀眾說:影片最令人害怕的,並不是漢江怪物,而是這混亂的世態,與冷漠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