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漫無邊際,波濤洶湧。
一艘乳白色的大船劈風斬浪,穩如磐石。陽光下,左右兩舷巨大的「紅十字」標誌,格外醒目。
沒有對空對海飛彈,沒有火炮魚雷。在中國海軍序列裡,「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一艘特殊的軍艦。
入列11年來,「和平方舟」號醫院船9次駛出國門,航行24萬餘海裡,到訪43個國家和地區,為23萬多人次提供醫療服務,實施手術1400例,讓500多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帶給世界的,是早春般的溫馨,是如同晚秋的豐碩。她像一隻不知疲倦的和平鴿,銜著橄欖枝,飛向世界各方。
守護生命
2010年,和平方舟第一次執行「和諧使命」任務,首站是吉布地共和國。這個地處非洲東北部的小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落後,缺醫少藥。
當地有家貝爾蒂醫院。盧旺盛和劉鵬兩位軍醫在此坐診時,遇到頭部受傷的患者穆罕默德。檢查後,他倆認為情況嚴重,必須立即做開顱手術,否則其生命所剩日子不多。
「開顱?」當地醫生聽了直搖頭。在吉布地,開顱是一種禁忌,且當地醫院從未做過這種手術。
回到船上,盧旺盛和劉鵬將情況向院長作了匯報。院長問:「手術的把握有多大?」盧旺盛說有六七成。院長決心已定:「不做開顱手術,病人肯定過不去。儘管有風險,手術必須做。」劉鵬為難地說:「開顱在這裡是一種禁忌,院方不同意手術。」
院長帶著盧旺盛和劉鵬急忙趕到貝爾蒂醫院。院長耐心做對方醫生的工作,面對一個患者,如果還有救治的可能而放棄,那是醫生的失職。任何禁忌在生命面前都應該讓步。對方醫生被中國軍醫的執著和誠意感動了。
一場特殊的手術開始了:手術臺旁站著當地一排醫生,他們要親眼目睹這第一例開顱手術;主刀的是來自萬裡之遙的中國軍醫。
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術,手術非常成功,穆罕默德生命之舟重新起航。
盧旺盛和劉鵬留下詳細的醫囑,還自掏腰包,送給穆罕默德一筆術後護理費用。
穆罕默德的幸運,在吉布地成為傳奇。
在吉布地7天,和平方舟共診療當地患者2719人次,輔助檢查2588人次,受到民眾交口稱譽。
湯加一位青年男子,子彈入體長達4年,他去過幾個國家,因靠近心臟,手術風險大,均被婉言拒絕。千裡迢迢,他慕名找到和平方舟。幾位專家檢查後,告訴他手術可以做,但有一定的風險。青年人懇切地說:「我知道中國,我相信中國人,我可以立下字據,萬一手術失敗了,所有的風險我們自己承擔。」經過充分的準備,中國軍醫對子彈精準定位,僅用23分鐘,就成功取出子彈。
和平方舟被稱為「生命之舟」,危難中,它為患者點燃生命之光。
2013年11月,超強颱風「海燕」肆虐菲律賓,房屋倒塌,道路中斷,人員傷亡。
和平方舟完成125天「和諧使命—2013」任務,剛剛停靠母港碼頭,受命緊急馳援塔克洛班市。
前置醫院還沒搭好,一位婦女抱著孩子匆匆跑來,連呼帶喊:「醫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孩子叫馬利薩,只有兩歲,高燒脫水,已經昏厥。
護士長蔡偉萍接過孩子,幾位醫生緊急搶救,使孩子脫離危險。
蔡偉萍寸步不離馬利薩,輸液,服藥,還不時地用酒精棉球給孩子擦額頭、腋下,為他降溫。
馬利薩的父親在強颱風中遇難,他母親羅文娜傷心地說:「要是孩子再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想活了。」
經過3天的治療、護理,馬利薩臉上有了笑容。出院時,他抱著中國阿姨送的熊貓玩具,哭著不肯離開。
幾天後,前置醫院撤收,羅文娜帶著馬利薩來送行。馬利薩捧著一束菲律賓的國花茉莉花,扎進了蔡偉萍的懷裡。
羅文娜眼含熱淚,動情地說:「茉莉花開了,你們卻要走了,好心的中國人,祝你們一路順風!」
仁義揚帆,守護生命!
和平使者
2015年11月17日,和平方舟到訪墨西哥城市阿卡普爾科。
真是一種巧合。465年前的1550年11月17日,一艘載有中國絲綢、茶葉、瓷器的商船漂洋過海來到阿卡普爾科,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中國之船」,並將這一天定為「中國之船節」。
「ONE OR TWO(1還是2)?」
「ONE!」
「YES(對)!」
「上帝!我又能看清楚眼前的一切了!」特奧杜洛興奮地喊了起來。
幾年前,特奧杜洛不幸患上白內障,因經濟窘迫,無力治療,天空失去了色彩,大地變得一片模糊。
特奧杜洛又是幸運的。和平方舟抵達阿卡普爾科當天,他登上醫院船,成為第一批患者。眼科專家先對他進行心理疏導,然後為他施行手術。
特奧杜洛揭開眼睛上的紗布,又回到了真實的世界,滿臉幸福,說:「和平方舟捎來了和平,中國醫生給我送來了光明!」
2017年9月21日,「國際和平日」。
獅子山首都弗裡敦,中塞友好醫院門口,當地市民聽說和平方舟到達,排起了長龍,等待中國軍醫看病。
婦產科醫師胡電查看完孕婦拉馬圖·芭的孕情後,倒抽一口氣: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胎兒已經出現宮內缺氧……必須立即手術!當地醫院條件有限,胡電幾乎命令道:立即將孕婦轉至醫院船手術。
醫院船進入「一級戰備」,各方專家緊急匯合。胡電前幾天不慎扭傷了腰,有人要替她,她說了句「情況我熟悉,我上」,一扭一扭地走上手術臺。
一刀一剪,一針一線,兩個多小時過去,一聲嬰兒的哭啼聲,讓大家鬆了口氣。拉馬圖·芭疲憊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孩子的父親欣喜萬分,說:「是中國的和平方舟給了孩子生命,我要讓孩子永遠熱愛和平!」
和平方舟每到一地,第42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醫院船護士長王文珍,便會帶著船上的健康服務和文化聯誼小分隊,去當地的小學,為孩子們檢查身體,告訴他們如何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衛生常識,還給他們帶去學習用品和玩具,與他們一起遊戲。
一位校長感動地說:「吉布地停靠著很多外國軍艦,但沒有軍人來學校為孩子們服務。你們把孩子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孩子們把你們看作和平的使者。」
和平方舟的航跡在不斷延伸著,和平理念也在不斷傳播著。
東南亞島國東帝汶歷經多年戰亂,2002年才宣告獨立。硝煙戰火雖然消失,許多老兵還在忍受著心靈和身體創傷的折磨。和平方舟的到訪,那鮮亮的「紅十字」標誌,燃起他們心中的希冀。
老兵盧傑羅帶著他的5位戰友登船求助。他在戰爭中右肩後部中彈,因醫療條件有限,無法手術,彈片留在體內,整整折磨他26年。其他幾位老兵身上也都有彈片。
經過一系列檢查和會診,專家們精心制定手術方案,從盧傑羅肩膀取出一塊3釐米長的彈片。其他5位老兵經過手術,也一一解除傷痛。船上的心理醫生還對6位老兵進行心理幹預和治療,幫助他們走出戰爭的陰影。
盧傑羅說:「在這艘沒有飛彈、大炮的軍艦上,我感受到的是和平的福祉!」
和平方舟出訪以來,先後有38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登船。他們除了表示對中國的感謝,便是對和平的讚頌。
和平方舟在訪問剛果(布)時,總理穆巴安對醫護人員說:「軍隊通常為戰事奔波,但中國的和平方舟,是為和平友愛而來,超越了國家間制度和種族的差異,不僅增進了剛中兩國的友好關係,也加深了兩國人民之間的互信,你們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友誼之舟
「和平方舟」醫院船診療區,有一塊巨大的展板,上面掛著43面旗幟。這些旗幟,是醫院船出訪43個國家和地區的標誌。微風吹拂,一面面小旗幟輕輕飄動著,仿佛在講述一個個關於友誼的美麗傳說。
「你還認識我、認識我的女兒CHin嗎?」
2017年5月23日,和平方舟剛剛靠上孟加拉國吉大港,一位年輕母親帶著女兒,找到船上的麻醉師盛睿方,激動地說。
盛睿方先是一愣,再辨認了一下,摟著小女孩,眼含熱淚:「認得,認得……」
7年前的初冬,和平方舟第一次抵達吉大港。當晚,當地一所醫院緊急向醫院船求助:一位患有心臟病的年輕孕婦有早產預兆,請求手術支援。
醫院船的醫護小組立即趕往醫院,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冒著巨大風險,實施手術,將一個新生命接生到人間。
望著剛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的妻兒,霍森感激涕零,對中國軍醫說:「你們給了我妻子和女兒新的生命,我女兒就叫CHin(孟加拉語義為「中國」)吧,讓孩子永遠記住中國,記住『中國媽媽』。」
2013年8月22日,當霍森聽說和平方舟又一次來訪時,一家人帶著鮮花趕到醫院船。儘管船上人員流動變化,但他們還是幸運地見到3年前照顧CHin的一位「中國媽媽」——王芸護士。王芸摸著CHin的頭,欣慰地說:「3歲了,長大了,長高了。」
這次,和平方舟再訪吉大港。幾天前,聽到消息,一家人就激動得沉不住氣了,CHin不停地問:「我還能見到『中國媽媽』嗎?」她跑到田野裡,採來一束鮮花,要親自送給「中國媽媽」。
當CHin將鮮花送給盛睿方時,臉上笑成一朵花,當年抱在懷裡的小嬰兒,如今已出落成小姑娘了。CHin悄悄告訴盛睿方,她最大的心願是,長大了去中國見更多的「中國媽媽」……
和平方舟已經在CHin一家人中播撒下中孟友誼的種子,它會年年開花結果。
那年,和平方舟遠赴非洲肯亞訪問。
盛夏中午,一位耄耋老人在幾位親屬攙扶下,登上醫院船。老人來到前甲板時,面對五星紅旗,深深地鞠了個躬,然後緩緩屈下身子,將臉頰輕輕貼在滾燙的甲板上,淚流滿面,他說:「我這把年紀,再也回不了祖國了,今天登上祖國的軍艦,就如同回國了。」
老人祖籍中國福建,隨父母先是下南洋,後又輾轉到肯亞。多年來,老人希冀回國看看,卻關山重隔,望洋興嘆。聽說祖國軍艦來訪,老人帶著兒孫輩從300公裡外趕來。他知道軍艦是「流動的國土」,他要在這片「流動的國土」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老人動情地說:「祖國強大了,海外華僑的腰板也硬了!」
老人的大兒子說:「我們早已經是肯亞公民了,雖然我還沒去過中國,但我們知道中國對非洲國家特別親,中國人特別有情義,中肯兩國的友誼天長地久!」
2017年11月26日,和平方舟圓滿完成在坦尚尼亞醫療服務,準備離開三蘭港港時,馬古富力總統親自趕來送行。
在那塊展板前,看見坦尚尼亞國旗時,馬古富力總統笑了,他對院長和醫護人員說:「你們在短短的一周時間裡,從早到晚為6400多名坦尚尼亞民眾提供了無私的醫療服務,我真的非常感動,這是真正的兄弟情誼,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的感激之情。你們就要離開這裡了,請允許我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深深的敬意,坦尚尼亞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人民提供的幫助。」
一艘為生命、和平和友誼而生的軍艦,和平方舟成為新時代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黃傳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8月01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