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術家鄭雨田畫說戰「疫」英雄

2021-01-08 手機光明網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牽動全國人民的心。2月4日,光明網書畫頻道聯合北京金正德書畫院發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徵集活動,號召全國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用畫筆謳歌戰「疫」英雄,禮讚戰「疫」事跡,用藝術的筆觸,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踴躍投稿。詳情請點擊【徵稿函】

  鄭雨田投稿作品展示:

  鄭雨田,湖北荊州教育學院藝術系教授。曾先後在《美術》《美術觀察》《中國美術》《美術大觀》等各類專業期刊上發表作品及論文60多篇(幅),出版著作五本。​

  《戰疫英雄榜》系列作品均參考網絡圖片結合自己的藝術語言構思創作,有大家熟悉的老院士、院長、專家,更有無數大家不熟悉的醫護人員、軍人、火神山建設者,社區防疫自願者等等。整個系列均以溫暖的紅橙色為作品的主色調,用光榮榜式簡單直述來呈現抗疫一線英雄們的肖像,也是一幅幅讓人肅然起敬的英雄榜,這是最鮮豔明了、最具親和力、也是最容易使大眾接受的藝術形式,也就能更好的宣傳他們,致敬他們。​

  向「戰疫」中的孩子們致敬。她們說的話讓人淚目,廣東援鄂護士朱海秀「我不能哭,哭花了護目鏡就沒法做事了」;河北援鄂護士肖思孟「疫情不除,頭髮不留」;武漢醫生彭銀華「疫情不散,婚禮不辦」;武漢護士張美玲「穿上這件衣服,我就是戰士」,還有騎行4天3夜拼了命也要回到武漢江夏衛生院參加戰疫的甘如意醫生。護士吳小豔在回家的列車上給醫院發了簡訊「我沒有成家,沒有男朋友,我回來!」

  老驥伏櫪,醫者仁心。戰鬥在疫情一線的老「戰士」李蘭娟院士73歲,率先提出武漢封城,多次來武漢戰疫一線了解實情,並對廣大患者和家屬說:「我們有一流的醫療條件和日夜守護在病人身邊的醫護人員,讓大家放心」。鍾南山院士84歲,疫情爆發後呼籲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衝到了疫情重災區武漢。敖忠芳教授92歲,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級專家組組長,血液內科教授。請戰理由「救活一個人,就救活一家人。」

  「人民的好院長」、「戰地院長」、「漸凍男神」這是大家對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稱呼。張定宇感慨地說:「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是湖北疫情上報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拉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警報的人。因為她的 「從一開始就多了幾分警覺」,所以,中西醫結合醫院做到了全體醫護人員零感染。

  「病毒獵手」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不能欺負聽話的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帶頭!」,他和他的黨員團隊履行著入黨誓言,一直戰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靈魂之窗,希望之光》系列作品是根據網絡報導及圖片綜合構思,是被醫生、護士們那唯一能見得到的眼睛所感動而創作出來的。從那一雙雙布滿血絲而專注的大眼睛裡,感覺到了醫者的敬業精神和責任與擔當,也看到了「逆行天使」們的忙綠和疲憊,就是這樣一雙雙溫柔而堅定的眼神照亮了無數患者前行的道路,當一名名治癒者離開時而又閃爍著喜悅的淚光、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們通過這雙雙天使靈魂的窗口,感受到希望的光明。

  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鬥中沒有「局外人」,對於不能到戰疫一線的每一位民眾,只要我們積極配合、嚴格遵照國家和地方統一的防疫部署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不信謠、不傳謠,不聚會、不亂跑,不給國家添亂。病毒專家張文宏說過:「在家隔離,就是在戰鬥」,也都是「防疫戰士」。所以,畫自己、畫家人也是在用畫筆戰「疫」,作品《靜待春暖花開》就是以自己和小孩戴口罩的形象為素材進行構思創作的。寓為鵲鳴報捷,春暖花開。

  停學不停課,鄭雨田老師把自己的創作作品用於網絡教學,每次上課之前給學生視頻展示與分享。還在學前教育專業(大一)開設了三周簡筆畫戰「疫」英雄的美術課,和同學們一起用畫筆向英雄致敬,讓同學們知道誰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偶像。

  哪裡信號強,哪裡就是「講臺」。鄭老師利用「騰訊會議」給學生們視頻上課,固定手機的方式很特別,一臺電扇、一把椅子、一根晾衣叉,一部手機,移動椅子就可以調節手機的高低。

[ 責編:楊帆 ]

相關焦點

  • 雄心萬夫 同舟共濟 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號召全國美術家,用手中的畫筆謳歌抗擊疫情中的英雄事跡和模範代表,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畫家在談到為什麼採用這種表現形式時說:之所以沒有採用油畫或者是水彩畫來進行創作,而是用了速寫、素描的手段、略施一些色彩的形式來表現,是為了讓這一瞬間的真實更具有其現場感和真實性,能更加貼近觀眾,從而更深刻的打動受眾。汪曉曙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雖然沒有槍林彈雨的戰爭,然而,抗疫的戰鬥同樣英雄輩出。
  • 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濟南一中 戰「疫」英雄講述「疫」線故事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為了激發青少年樹立責任擔當意識,新學期伊始,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以「身邊最閃亮的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的戰「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9月20日下午濟南一中專場如期舉行。
  • 致敬戰「疫」英雄 同「繪」英雄故事
    在這個特殊時刻,無論是醫生、護士、軍人、科學家、社區工作者、媒體記者,大家團結一心,同舟共濟,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線,直面新冠病毒並展開較量,彰顯出大無畏的奉獻精神。活動歷時五個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經過大範圍的作品徵集,大賽收到來自中山各學校、繪畫培訓機構、個人的兒童畫作7000多幅。中國人壽中山分公司運行服務部副總經理易江偉先生為頒獎禮致辭。
  • 武漢抗疫英雄超級「戰袍」出爐,時尚設計師14天繪就「疫」戰人...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夏雨 通訊員 澤臨)3月6日,一幅超燃「疫」戰人藝術海報出爐。海報中,醫護人員、擺渡人、志願者、火神山建設者等抗「疫」人員,身著超級戰袍,威風凜凜,讓人熱血沸騰。」英雄「長幅圖局部截圖一。
  • 聆聽戰「疫」英雄故事!紀錄片《我的戰「疫」》走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疫」》進校園系列公益活動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舉行。600餘名大一新生齊聚濟南主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與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面對面,現場聆聽了一場關於初心與使命、大愛與擔當的醫學生「思政課」。此次活動旨在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樹立責任擔當意識。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戰「疫」者有「畫」要說
    (韓婷 畫)南丁格爾甘於奉獻的精神激勵著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工作的每名醫護人員。感染十三科病區樓道的牆壁上,一副「白衣天使」必勝的畫作尤為醒目,勾勒出一線戰「疫」人員鬥志昂揚、敢打必勝的精神風採。彰顯全體醫護人員戰「疫」路上的敢打必勝的決心!
  • 母子二人宅家作畫 致敬戰「疫」英雄
    受訪者供 (抗擊新冠肺炎)母子二人宅家作畫 致敬戰「疫」英雄中新網杭州2月10日電(記者 郭其鈺 通訊員 周丹丹)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不斷變化的數字讓人觸動,無數堅守的身影令人感動。在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有一對母子以畫寄情,連續多日繪製淡彩畫作,定格戰「疫」中的感人場景,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致敬。母子倆所作的反映基層一線抗疫的畫作。 受訪者供萬紅亞是於潛中學的美術老師,兒子王遠澤是於潛中學的學生。萬紅亞的丈夫王建超在於潛鎮人民政府工作,每天堅守基層防疫第一線,總是不著家。
  • ...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出版座談會暨向抗疫英雄贈書...
    偉大抗疫精神是支撐我們不畏艱險、戰「疫」到底的強大信念,也是指引我們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在新徵程上創造新偉業的動力源泉。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營造萬眾一心阻擊疫情的輿論氛圍,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中國美術家協會於9月9日舉行「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中華英雄兒女」——《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出版座談會暨向抗疫英雄贈書、贈畫儀式。
  • 戰「疫」情——招遠畫家筆下的逆行英雄!
    他們以筆為器,記錄了戰「疫」中逆行勇士們的形象,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鼓舞鬥志,振奮精神。他們就是招遠油畫學會的畫家們!  抗疫英雄童曉輝創作手記:  在援鄂之初,最不捨得的是自己的家人,尤其是三周歲多的小兒子。在視頻裡他問我會不會變成奧特曼去打怪獸,於是我萌生了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這次抗疫的思想。  自進入方艙醫院之後,我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團結、自律、互助、積極樂觀的抗疫精神,我就想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這種必勝的信念。
  • 聽戰「疫」英雄講前線的故事!南方醫院舉行戰「疫」故事分享會
    5月25日下午,我院在150棟二樓第四教室舉行南方醫院戰「疫」故事分享會,邀請到了援武漢醫療隊隊長郭亞兵、隊員曾振華、史麗莎,援荊州洪湖醫療隊專家孫劍、隊員袁兆民、孫慧美分享戰「疫」故事,李文源院長主持分享會,朱宏書記做總結髮言,張廣清副書記為講述者獻花,全體院領導,機關、職能部門領導,科主任及護士長近
  • 譜寫「沂蒙精神」新的讚歌 《沂蒙山》主題歌致敬戰「疫」英雄
    欒凱說。  已經多次用於戰「疫」  《等著我,親愛的人》歌曲本身不長,但主題集中,情感濃鬱,旋律本身易於傳唱。「當時在創作時,我們沒有體現沂蒙山等特定場景,以便在更多場合傳唱;但又要符合當時的人物、情境,所以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王曉嶺和欒凱表示。「這首歌的歌詞情節簡練、單純,但又表示了各種情感。
  • 戰「疫」故事|丈夫支援湖北,孕妻書信寄語:你在前方戰「疫」,我在...
    2月17日,範永瑞在戰「疫」前線奮戰已經有8天的時間,妻子趙點點把對丈夫的擔憂、思念與祝願都寫成了一封千字信,獻給丈夫範永瑞。閃電新聞在徵得範永瑞妻子趙點點同意後,刊載此信。範永瑞(左二)與隊友在戰「疫」一線。
  • 鄭州援鄂「80後」女護士彩鉛手繪畫傳遞戰「疫」情
    3月31日下午,在鄭州市委黨校3號樓四樓走廊上,5名河南援鄂隊員各拿一幅彩鉛手繪畫讚不絕口:「畫得真像,眼神最有神!」「3月19日下午,我跟隨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回到鄭州。在隔離休養點鄭州市委黨校,我利用一周時間,創作了5 幅以『最美逆行者』為主題的彩鉛手繪畫,展現了他們武漢抗疫一線迎難逆行、不懼危險的精神風貌。」
  • 《沂蒙山》主題歌致敬戰「疫」英雄 第A03版:兩手抓 兩手贏...
    欒凱說。已經多次用於戰「疫」  《等著我,親愛的人》歌曲本身不長,但主題集中,情感濃鬱,旋律本身易於傳唱。「當時在創作時,我們沒有體現沂蒙山等特定場景,以便在更多場合傳唱;但又要符合當時的人物、情境,所以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王曉嶺和欒凱表示。「這首歌的歌詞情節簡練、單純,但又表示了各種情感。它就像一封『兩地書』,不僅可以用於夫妻,也可以表現軍民、戰友等等各種感情。」
  • 戰「疫」英雄講述,與曼恩逆行的故事
    戰「疫」英雄講述,與曼恩逆行的故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新生希望的背後,是一位位平凡英雄的無畏逆行——他們無悔選擇,堅守戰「疫」,逆光前行。
  • 3位抗疫英雄深情講述戰「疫」故事
    重溫誓詞3位報告人均為獲得全國和省級表彰的抗疫先進個人,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聆聽抗疫英雄的故事!陸定波:「拄著雙拐也要完成我的使命」剛開始,病房條件不太理想,新冠肺炎又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說不擔憂、不害怕,那是假的。但該做的還得做,而且要衝在前面,做同事們的表率。我的想法很簡單,自己多分擔一點,同事們的心裡就更踏實一點。我是醫生,是門診和病房負責人,也是一名黨員,必須有敢於擔當的勇氣。我不圖別的,這就是醫生這個職業的職責所在。徐普查:退伍不褪色,召必回、戰必勝
  • 山東戰「疫」英雄譜 | 他們以戰鬥的姿態往前衝
    即日起,本報開設「山東戰『疫』群英譜」專欄,為這些平凡身影「畫像」,向這些不凡英雄致敬!&nbsp&nbsp&nbsp&nbsp「聽到『感謝山東,湖北必勝』,我紅了眼眶」&nbsp&nbsp&nbsp&nbsp在醫療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收治重症患者的ICU病房,無疑是這場戰「疫」的最艱苦陣地。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精品案例發布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記者 盧小偉 李昆勵)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全國醫護人員白衣執甲、抗擊疫情,廣大新聞工作者也衝在一線,記錄戰「疫」。11月19日下午,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融合發展中的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精品案例。地方媒體十大精品案例、中央媒體十大精品案例分別亮相現場。
  • 抗疫—英雄讚歌(四)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抗疫—英雄讚歌(四) 2020-02-24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致敬英雄 禮讚榜樣 以畫為媒 表達敬仰
    而面對兇猛的疫情,衝在最前線的是以白衣為戰甲的醫生和護士,是他們與疫魔殊死較量,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他們的逆行,終將被銘記,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就是英雄。」12月19日上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樓十樓會議室第十屆兒童公益繪畫大賽頒獎典禮開始時,主持人的這段開場白得到了眾人的強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