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電影都受疫情嚴重影響,一度停擺,陷入低谷。
不過,即便如此,有些電影還是險中取勝,憑藉檔期優勢在年初收割了不少票房,比如至今仍位居全球票房冠軍的《絕地戰警:疾速追擊》。
咱們影院復工之後,這部北美票房爆款也第一時間定檔。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
自1月17日在北美上映以來,《絕地戰警:疾速追擊》(以下簡稱《絕地戰警3》)在全球取得了頗為亮眼的票房成績——連續五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全球累積票房超4億美金,至今還是票房榜第一名。
有網友甚至調侃,說「如果今年因為疫情沒有新片上映的話,那奧斯卡的最大贏家估計就是這部《絕地戰警3》了。」
能不能入圍奧斯卡尚且難說,但就當下情形來看,它在今年票房榜上的成績應該不會太差。
然而,口碑方面,《絕地戰警3》卻呈斷崖式下跌,有狗尾續貂之嫌。
豆瓣上,評分僅5.7的它,很有點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意思。
正式說這部電影之前,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絕地戰警」這個動作IP。
《絕地戰警》英文名「Bad Boys」,取自電影中的一句臺詞——
「We ride together, we die together, bad boys for life.」(我們同甘共苦,出生入死,我們是一輩子的兄弟)。
第一部《絕地戰警》誕生於1995年。
雖然它算不上是什麼大IP,但它對該片的導演乃至演員來說,都是一部意義重大的分水嶺電影。
那一年,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拿著該片劇本,找到了還在廣告行業摸爬滾打的麥可·貝,讓他以此作為開端,開啟了自己狂轟濫炸的「爆炸貝」生涯。
《絕地戰警》套用了《致命武器》的雙男警模式,將驚險動作與爆笑喜劇完美融合,看起來動感十足。
當時還是新人的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在片中組成搞笑二人組,一邊冒險辦案,一邊嘴炮不斷。
電影上映後,成功斬獲1.41億美元,成為了當年毫無爭議的票房黑馬。
這之後,幾位主創各自高飛,都在影壇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直到《珍珠港》票房失利之後,麥可·貝才再次集結眾人,如法炮製推出了《絕地戰警2》。
2003年上映的《絕地戰警2》再次席捲全球2.73億美元,幫麥可·貝重振旗鼓。
除了票房屢創奇蹟之外,麥可·貝還為《絕地戰警》系列賦予了極為鮮明的個人標籤:香車美女、慢鏡爆炸、環移鏡頭等等。
自此之後,由於演員檔期、導演退出、項目擱置等一系列的現實原因,《絕地戰警3》久久未能成片,直到17年後,才終於姍姍來遲。
與麥可·貝執導的前兩部不同,《絕地戰警3》此次啟用了兩位新人導演。據說換導演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麥可·貝當時忙於新片《鬼影特攻:以暴制暴》。
最終,麥可·貝只作為彩蛋在片中短暫露臉,客串了一位婚禮司儀,其出場方式還用到了其標誌性的環移鏡頭。
雖然換了導演,但《絕地戰警3》在風格上依舊延續了「嘻哈警匪+MV式剪輯」的固有模式,飛車、爆破、槍戰一個不落。
只不過,對於一部成功的續集作品來說,光延續風格顯然還是遠遠不夠的。
與前兩部相比,《絕地戰警3》無論是內容還是節奏,都非常不盡如人意。
全片故事,依舊圍繞花花公子邁克和老好人馬庫斯這對打擊犯罪團夥的最佳拍檔而展開。
打從一開始,導演就為電影賦予了濃厚的傷感氣息,由年齡引發的中年危機,滲透在了電影的方方面面:馬庫斯升級當外公,邁克給山羊鬍染色,賽跑前不服老的互黑,就是否退休展開爭論等等。
不難看出,導演之所以如此設置,很明顯是為了大打情懷牌,提升好感度。
可是這些橋段的過多展現,勢必會帶來兩大問題——
其一,節奏緩慢;其二,煽情嚴重。
畢竟,對一部實打實的爆米花電影來說,過多的情感介入本身並不討好,很顯然是在利用情懷炒冷飯。
和去年的《雙子殺手》一樣,《絕地戰警3》也出自同一製片人之手——傑瑞·布魯克海默。
兩部電影都套用「父子梗」上演了親情感化的狗血橋段。
宛如把《雙子殺手》一本兩拍一般。
正因如此,該片還被網友調侃成了《絕地戰警之雙子殺手》。
片中,邁克、馬庫斯與精英團隊AMMO聯手,共同追捕冷血暴力的犯罪頭目阿曼多·阿瑪斯。
追捕過程中,邁克逐漸發現,這個名叫阿曼多的大反派很可能是自己未曾謀面的兒子。
為了讓父子相認、反派洗白合理化,電影還給阿曼多賦予了一個「只殺仇人,不傷無辜」的吊軌人設。
而向來以花花公子示人的邁克,這次也因為兒子的出現,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人設大崩塌。
一面,邁克因霍華德上尉慘死怒不可遏,決定手刃兒子,伸張正義;一面,他又在生死關頭父愛噴薄,瞬間原諒兒子,真情滿滿。
觀眾把期待他大義滅親的情緒剛調動好,緊接著他就因兇手是自己的兒子而強行翻篇。
前後反轉猝不及防,完全就是白蓮花附體、聖母心泛濫,讓人非常無語,簡直可以看作是大型車禍現場。
和前兩部一樣,《絕地戰警3》也在動作喜劇的基礎上,延續了合家歡式的happy ending。
只不過這一次,它顯然是為了合家歡而合家歡,各種設定都一味地刻意往上面靠攏,目的性太強反而沒了原來的味道。
前半部分,電影給即將孤獨終老的邁克鋪墊了一段和美女組長的感情線,就在我們以為邁克又要假借工作之便談情說愛時,這條感情線卻突然戛然而止被徹底拋棄。
緊接著,劇情又銜接到了一條「舊情人復仇」的狗血倫理線上,用邁克與舊情人、兒子之間的情感糾葛取代了他之前的私人情感。
情感轉折十分生硬,缺乏合理性。
而且先後出現的兩位女演員,也都宛如工具人一般,被刻畫的十分單薄。
美女組長(上圖),舊情人(下圖)
結尾彩蛋,還預示該系列將會產出更多續集,而豆瓣條目上也出現了業已立項的《絕地戰警4》。
在壓榨IP方面,好萊塢又一馬當先地走在了前面。
不過,像「速度與激情」那樣長盛不衰的系列作品畢竟只是極少數,如果一味地用情懷套現,那麼最後大概率只會落得一個賣慘、賣IP的爛片下場。
而《絕地戰警3》,就是這樣一部極為典型的爛片產物。
事不過三,如果接下來《絕地戰警4》繼續問世,還會有觀眾買帳嗎?
END
作者:幕後君
本文由電影幕後故事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