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後,朱元璋後人去哪了?全部改姓躲到此山村,世代供奉祖傳龍椅

2021-02-09 各自為戰1

提要:一個龐大的族群是不容易消失,經歷了數十年乃至百年的發展,他們早已根深蒂固,縱然有無數仇人尋覓,也足夠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自保。昔日,李自成雖然攻入了北京城,滿清人突破了山海關,卻也殺不盡朱氏後人。這龐大的明朝皇族,鳳陽朱氏數十萬成員經歷了兩次大屠殺,在這場空前的浩劫當中逃脫的皇族成員還有許多在躲避逃往的生活中。

朱元璋影視形象

根據歷史的記載,在明清交際的權力真空期時,一部分皇族成員成功逃脫了大屠殺。比如說皇太子朱慈烺、崇禎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秦王朱存樞、晉王朱求桂、代王朱傳。其中一部分人顯示被李自成的農民軍俘虜了,可李自成迅速敗給清軍導致這些俘虜無人看管,要麼在兵荒馬亂中身死,要麼就扮成老百姓四處逃竄了。有人就利用了這方面的便利,打著明朝後裔的旗幟開始反清復明的鬥爭。

影視截圖

那麼一些沒有這方面野心,只願意就此隱居山林的朱氏子孫到哪兒去呢?就像出自寧藩的宗室八大山人,在明亡後,便自動放棄了朱姓,自號雪個,後來乾脆出家當了和尚,只是把明朝滅亡的日期,偷偷地組成花押籤在他的畫裡,以志不忘自己是大明子孫。周藩分支安昌郡王朱肅渣,在安昌淪陷後,逃往浙東,投奔魯監國以海。舟山失敗,他戰死,其子安昌長子朱某年幼,被母妃攜帶逃出,後為躲避清廷迫害,來到杭州杭淨寺,出家拜豁堂和尚為師,做了和尚,後來到松江一個荒野破庵中偷生。母妃臨死時將王印交給兒子,庵中僧人走漏了消息,結果安昌王長子仍被官府抓捕處死,同庵僧人受牽連而死者數百人。

朱元璋後人

另外一部分朱氏子孫選擇了投降清朝,這主要是因為清朝在進行統治的時候,也需要藉助前朝後裔的力量來安撫百姓,給天下展示自己的仁義。在清朝統治大陸的時候,潞王朱常就帶著自己的宗室一起投降了。等到清朝拿下臺灣之後,許多朱氏子孫也跟隨鄭成功的後代一起投降了清朝。毫無疑問,這批老實的朱氏子孫是得到了優待的,他們被安置在了山東、河南等地,因此將朱氏的血脈傳承下來。

田後蓬村村民

我們在今天的浙江浦江縣田後蓬村發現了一些朱姓後人,期初他們為了躲避滿清的追殺而改名換姓,到現在才恢復本來的姓氏。這個村子一共有150餘人,周圍的村民都稱他們為「南京村」。他們大多數人入鄉隨俗學會了浙江話,老一輩的人還是帶著些南京口音。其中有一位名叫朱國棟的老農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他解釋說自己的祖上在朱棣篡位之後被分配到了安徽一帶,世代在這裡繁衍生息。等到明朝滅亡,他們開始是隨著大流遷徙到了南京被軟禁起來,後來又逃脫出來,變賣了許多祖傳的寶貝才定居於浙江。

楠木椅

到了今天,這個村子剩下的寶貝應該就是朱元璋坐過的楠木椅了。專家鑑定過這個村子保存下來的楠木椅,雖然確定是明朝初年的產物,可是否由朱元璋坐過是無從考究的。在朱國棟看來,這個椅子是貨真價實的皇家祖傳龍椅。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後代今何在?改名換姓聚居在此村莊,世代供奉著祖傳龍椅
    朱元璋於是,朱元璋下令,只要是朱家人的皇室子孫,全都有自己的田地,這樣即使遭遇什麼樣的變故,朱元璋的後人也不會落到乞討的地步。二、金絲楠木龍椅那麼,在崇禎上吊自盡之後,大明王朝也算是走到了盡頭,儘管大明王朝已經覆滅,可是明朝的後人現在又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呢?相傳,在當時李自成進入明朝的皇宮之中後,他遍尋崇禎的龍椅而不得,最終只能作罷。
  • 朱元璋後人現狀如何?隱居在浙江小山村,還拿出朱元璋當年的龍椅
    這不,前段時間一來自浙江的老農,就成了網絡紅人,引起眾人圍觀,而他「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老農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甚至拿出一把「龍椅」來證明身份,他是誰?這把「龍椅」是真的嗎?別急,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隱居浙江小山村,為證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龍椅
    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後代嗎? 這個自稱朱元璋後人的農民叫做朱國棟,家住浙江浦江縣田後蓬村,田後蓬村有40多戶人家,而且每一家都姓朱,按照他們的說法來看的話,就是他們一村子的人全都是朱元璋的後代,但現在沽名釣譽,想藉此引起關注的人實在太多了,只要不用拿證據,誰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編故事,說是某某名人的後代,所以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
  • 老農自稱朱元璋的後代,家有祖傳龍椅作證,專家預估價值已達上億
    逃難的朱氏後人當年李自成在屠殺朱氏後代的時候,朱氏後代還是有不少後裔存活下來的。就在浙江的一個小山村裡面,就有一個聲稱是朱元璋後代的老農,此人叫做朱國棟。並且此人還有一把祖傳的龍椅為證據,小夥伴們,你們覺得這是真還是假呢?根據這個老者的介紹,朱元璋在當年稱作帝王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後代們全部分封到各個地方為一方諸侯。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無價之寶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 朱元璋創立的明朝也像朱元璋一樣有個性,在經歷了將近300年的春秋之後,公元1661年南明滅亡,明朝壽終正寢,但是在清朝「反清復明」的鬥爭卻仿佛一直伴隨了清朝一輩子,從清朝建國開始到清朝亡國為止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朱元璋創立的明朝也像朱元璋一樣有個性,在經歷了將近300年的春秋之後,公元1661年南明滅亡,明朝壽終正寢,但是在清朝「反清復明」的鬥爭卻仿佛一直伴隨了清朝一輩子,從清朝建國開始到清朝亡國為止,沒有哪一天在大清朝沒有老百姓在準備「反清復明」活動的。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的後代不得不在明朝滅亡之後四散逃亡,甚至改名換姓。
  • 明朝重視文人,朱元璋為何取消衍聖公的稱號,讓孔子後人回老家
    他在小的時候,不管走到哪裡都受到了富人的欺負,所以在自己掌握了大權之後,對於這些人是最看不起的,而且想了很多的辦法去剝奪那些富人的財產給窮人,最誇張的一次就是他把明朝當地的一些有錢人全部都集中在了一個城市裡面,最後想了一個辦法被他們全部都判了死罪,並且剝奪了這些人的財物,可以說是相當的心狠了。
  • 朱元璋還有後代存世嗎?隱居在小山村,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椅
    其實這個村子的歷史並不是很久遠,發展到現在也就100多年罷了,村子裡大多數的村民都是姓朱,他們安安分分的生活在大山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生活。村裡的老人有時候也會說起一些傳說,但是大家並沒有當作一回事,尤其是村裡的年輕人,並沒有把這些傳說當成真。直到一位年輕人在家裡翻出了一本古老的族譜時,才發現村裡老人說的傳說竟然是真的,村子裡大多數姓朱的人竟然是明朝朱元璋的後代。
  • 河南一老農自稱是朱元璋後人,不僅長相酷似,還有祖傳聖旨為證!
    經過多年的發展,朱元璋最終平定天下,建立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明朝。 他一生一共娶了40多個妃子,生下25個兒子,在明朝執政期間,朱家的後代遍布全國各地,不過朱家的江山,並沒有一直做下去,他們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走向滅亡,讓清朝專了空子,成了華夏大地的主人
  • 元朝滅亡後,幾百萬蒙古女子下場怎樣?朱元璋手段殘忍
    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這個短命的王朝僅僅存在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就滅亡了。縱觀整個元朝,他們的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徵戰四方,元朝把我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最大。蒙古起兵驍勇善戰,可惜的是元朝末年的江山依然大亂。
  • 朱元璋真實面貌有多帥?朱氏後人保存600年,如今無償上交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 明朝建立後,陳友諒的後人去哪了?朱元璋:在水中生活,不得上岸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乃是世間常態,在交戰的過程中,或許兩方都是勢均力敵的對手,但是當結局已定之時,失敗者將成為案板上的魚肉,隨意為對手所處置,比如陳友諒便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就連他的後人,都因此而遭殃。相對於朱元璋而言,陳友諒的生活要好上不少,因此陳友諒從決定反抗起,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便成為了長江以南的第一農民勢力。而在這個時候,張士誠和朱元璋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並不能夠算得上是和他勢均力敵的對手。陳友諒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將南方統一了,因此朱元璋和張士誠是他所必須戰鬥的對象。
  • 為什麼朱元璋的開國六公爵,只有徐達的爵位能延續到明朝滅亡
    魏國公徐達徐達是朱元璋的第一武將,為明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他跟隨朱元璋東據張士誠,西滅陳友諒,1367年與常遇春一起統兵北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後攻克元大都,消滅了元朝。隨後又繼續徵討北元殘餘勢力。洪武三年(1370年),晉封為魏國公。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滅亡300餘年的明朝,遺民居然還在!
    他們至今仍使用明朝年號,祭祀明代皇帝. 1644年註定給與中國不平凡的記憶,那天之後,中國經歷了一場華夷變態,衣冠禮樂毀損的過程,最終傳統式的古典文明在宋代滅亡後第二次淪喪。這場戰爭意義深遠,並不僅僅是戰爭的勝負與朝代的更迭,更多的事情是:民族的記憶、衣冠、精神被割裂。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明朝建立後,郭子興的後人待遇如何?
    雖然朱元璋是受郭子興的提拔加入起義軍,最終發展起來建立明朝,但郭子興的後人其實並沒有受到朱元璋多少照拂。這個養女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馬皇后,早年朱元璋做郭子興的親兵長時,因為作戰勇猛,有勇有謀,深得郭子興重用,於是郭子興就將自己的養女許配給了朱元璋。郭子興的大兒子歷史上已難以考證,據說是在起義過程中就早早戰死,沒有等到明朝建立。
  • 清朝滅亡,8大貴族改姓求生,若你是這些姓,有可能是他們後人
    晚清的時候曾經有威震一方的八大貴族;晚清滅亡之後,八大貴族紛紛改姓,如今你若擁有這八個姓氏,你便很有可能是曾經的貴族後裔。這八大姓氏是什麼呢?如今又演變成了什麼樣子呢?明朝末年亂象叢生,除了農民起義不斷之外,其他的異姓貴族也趁機招兵買馬、發展勢力,他們在暗處等待著時機,想要伺機擊敗潰不成軍的明朝。在這個積蓄力量的過程中,滿族這一少數民族發展壯大,憑藉著天生的驍勇善戰,滿族一路殺到關內,入主中原。於是大清王朝建立起來。
  • 江蘇省冒出一家族要改姓,並拿出一本家譜,稱自己是張士誠後人?
    這個吳姓家族還是挺龐大的,有六百多個人大家都說老祖宗是張士誠,甚至還在宗廟裡供奉著靈位,對於這個事情他們也曾解釋過,當初戰亂,張士誠就意料到自己打不過,就和孩子講:如果你們戰死沙場了
  • 明朝滅亡時,為什麼沒看到錦衣衛的身影?
    明朝末期,以戰力最強著稱的錦衣衛究竟做了什麼?錦衣衛這個在明朝所誕生,而且是明朝獨有的機構,可以說貫穿了整個明朝歷史發展的始終,到明朝滅亡之時,為何錦衣衛沒能夠為國而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設立了一個與後來的錦衣衛有著相似功能的機構叫做拱衛司,後又改名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主要的任務便是護衛皇帝的安全,沒有情報機關的特徵。
  • 從開局一個碗到結局一根繩,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今安徽省鳳陽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給地主放過牛,在皇覺寺當和尚時要過飯,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經過15年的艱苦奮鬥後 洪武元年(1368年1月23日),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餘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建立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