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後代今何在?改名換姓聚居在此村莊,世代供奉著祖傳龍椅

2020-12-21 扒拉文史

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愛因斯坦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之上,自古就經歷了歷朝歷代的興衰成敗,戰爭四起,無數人為爭奪地位而決戰,無數人為擺脫壓迫的生活而揭竿而起,還有無數人為守住自己夢想的江山而暗自努力。

戰爭過後,天下安定,人們休養生息,只是,那些曾經王朝的後代們啊,你們可還存留著,曾經的記憶?

一、明代分封

相較於其他的王朝,大明王朝也算是一個統治時間較長的王朝了。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明朝已經經歷了13代皇帝的統治,在明朝的統治期間,也曾出現過盛世繁華

朱元璋,也算是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皇帝了。人們對他感興趣,其實不僅是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對於朱元璋曾經的歷史,人們都飽含著極大的熱情與好奇心。

眾所周知,在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前,他是一個身份十分低微的小乞丐,每天只能靠著乞討來的錢和食物才能勉強生存。也正因為這些經歷,朱元璋對那些貧苦的日子十分懼怕,出於考慮,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也遭受這樣的苦難。

朱元璋

於是,朱元璋下令,只要是朱家人的皇室子孫,全都有自己的田地,這樣即使遭遇什麼樣的變故,朱元璋的後人也不會落到乞討的地步

但是朱元璋忘了一個事情,他的後代在不停地繁衍生息,所以領取田地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朱元璋的後代繁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明朝田的增長的速度,漸漸地,大明王朝的田地已經不夠分封了。

二、金絲楠木龍椅

那麼,在崇禎上吊自盡之後,大明王朝也算是走到了盡頭,儘管大明王朝已經覆滅,可是明朝的後人現在又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相傳,在當時李自成進入明朝的皇宮之中後,他遍尋崇禎的龍椅而不得,最終只能作罷。可是崇禎的龍椅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天下人怎麼找都找不到。

李自成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這把傳說中的崇禎的龍椅卻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安徽有一個小山村,名叫田後蓬村,那裡的村民說,這把消失了幾百年的龍椅就在他們的村子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村民的說法,田後蓬村的所有村民都是朱元璋的後代。當時人們並不信服,一個小小山村的村民怎麼可能是朱元璋的後代呢?

田後蓬村

田後蓬村只是一個小小的山村,村中的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過著平靜的生活,對於自己的祖先,很多人都不清楚,甚於,因為如今的生活平靜祥和,他們並不關心自己的祖先是誰。

而村子中的一個重大的發現確實證實了他們就是朱元璋的後人。

三、朱元璋的後人

原來,在村子中的人整理東西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冊子,翻開這個小冊子之後,他們著實嚇了一跳。這個冊子正是他們第一輩人的族譜。這個田後蓬村的第一個人,就是當時明朝的王爺。跟隨著這個族譜一同出現的,還有那個相傳已經消失了好幾百年的崇禎皇帝的龍椅。

原來,在當時,一名王爺的封地在安徽,也就是在現在的田後蓬村。當年明朝在危難的時候,王爺不忍心明朝的龍椅落入他人之手,就搶先將龍椅運到了自己的封地。為了躲過盤查,王爺將這把龍椅放在了山洞之中,山洞的位置極其隱秘,所以負責盤查的人們並沒有找到,因此這把龍椅也就保存了下來。

從此之後,王爺就帶領著村子中的其他人一直保護著這把龍椅,不僅僅只是因為這把龍椅極其珍貴,還是因為他們心中存在了明朝東山再起的希望,他們希望留著這把明朝的龍椅,這樣也就保留著明朝的根脈與記憶。

四、金絲楠木龍椅的價值

在如今的時代,村民發現了這把崇禎皇帝的龍椅,他們也知道了自己是朱元璋的後人的身份,於是他們決定將事實的真相說出來。

專家們在接到了找到崇禎皇帝的龍椅之後的消息之後十分興奮,如果這把龍椅是真的,那將是我國考古歷史上又一次重大的發現,不僅如此,這把龍椅對我國研究明朝,研究明朝的歷史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於是他們趕緊來到了田後蓬村,見到了那把傳說中的龍椅

經過專家的檢測,這是一把真正的崇禎皇帝的龍椅,更為珍貴的是,這把龍椅是用金絲楠木製成的,這樣的材料十分罕見,因此也十分珍貴。這把金絲楠木龍椅的出現,是我國歷史研究上的又一大收穫。

作為朱元璋的後人,田後蓬村的人已經經歷過了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只是,儘管村子中的人來了又走,似乎什麼都在變化著,什麼也都在發展著。而其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守護的心。

河南老人無償捐出600年前的朱元璋畫像

他們或許並不會知道,曾經的朱元璋是他們的祖先,他們或許也並不知道,這把椅子是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的,並且曾經是崇禎的龍椅。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這是他們的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他們一定要盡全力地將他們守護好。

但是,當他們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之後,他們又有著很高的思想覺悟。他們知道自己身為中國公民,身為炎黃子孫,他們有責任將這些寶物交還給國家。於是,他們將世代相傳的寶物公之於眾,把它們放到它們本來應該存在的地方。

如今看來,朱元璋當時的目的似乎達到了,他的後代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作為,卻也生活得十分平安、幸福,他們沒有因為生活的逼迫而成為流落街頭的乞丐,他們也沒有遭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相反,他們守護著曾經的封地,守護著他們的祖先,他們,也從未放下自己心中的責任。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明朝滅亡後,朱元璋後人去哪了?全部改姓躲到此山村,世代供奉祖傳龍椅
    朱元璋影視形象根據歷史的記載,在明清交際的權力真空期時,一部分皇族成員成功逃脫了大屠殺。比如說皇太子朱慈烺、崇禎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秦王朱存樞、晉王朱求桂、代王朱傳。其中一部分人顯示被李自成的農民軍俘虜了,可李自成迅速敗給清軍導致這些俘虜無人看管,要麼在兵荒馬亂中身死,要麼就扮成老百姓四處逃竄了。
  • 老農自稱朱元璋的後代,家有祖傳龍椅作證,專家預估價值已達上億
    前言說起朱元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作為明朝開國的皇帝,世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作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國統治者,朱元璋不僅僅開創了大明王朝,並且也是子孫滿堂。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朱元璋的後代們,據說早已經超多了百萬人。但是當年李自成在攻打北京的時候,北京城周邊的朱氏後裔們全部都被李自成消滅屠殺。甚至有傳言,朱元璋的後代們從此絕後,對於這樣說法,其實是錯誤的。1.
  • 朱元璋後人今何在?隱居浙江小山村,為證明身份拿出朱元璋的龍椅
    他真的是朱元璋的後代嗎? 這個自稱朱元璋後人的農民叫做朱國棟,家住浙江浦江縣田後蓬村,田後蓬村有40多戶人家,而且每一家都姓朱,按照他們的說法來看的話,就是他們一村子的人全都是朱元璋的後代,但現在沽名釣譽,想藉此引起關注的人實在太多了,只要不用拿證據,誰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編故事,說是某某名人的後代,所以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
  • 河南老人自稱是「皇室後代」,長相酷似朱元璋,家中藏有祖傳聖旨
    曾經有一位河南老人他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長相與朱元璋很是相似,家中還有祖傳的聖旨和冰盤,對於他的身份也引起了無數人民的好奇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河南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人 我們也知道,明朝滅亡後有很多後人都開始了逃亡生涯,為了保命他們改名換姓隱藏於山林之中,甚至有的人選擇削髮為僧常伴青燈古佛,也有一些其他的宗室在逃亡過程中分散,便選擇在河南落地生根,或許這位自稱是朱元璋後人的老人就是這些逃亡宗室的後代。
  • 朱元璋後人現狀如何?隱居在浙江小山村,還拿出朱元璋當年的龍椅
    這不,前段時間一來自浙江的老農,就成了網絡紅人,引起眾人圍觀,而他「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老農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甚至拿出一把「龍椅」來證明身份,他是誰?這把「龍椅」是真的嗎?別急,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無價之寶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的後代不得不在明朝滅亡之後四散逃亡,甚至改名換姓。 不同於清朝滅亡後許多「皇室」站出來公布自己的身份,明朝皇室在清朝建立之後很低調,在清朝滅亡之後也很低調,他們從來不把這份皇室榮耀當作一回事,只是安安靜靜地過自己的日子,流傳著自己祖先曾經的故事。如果不是有一本代代相傳的家譜,也許我們很多人都認為朱元璋的後代幾乎的絕跡了。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朱元璋創立的明朝也像朱元璋一樣有個性,在經歷了將近300年的春秋之後,公元1661年南明滅亡,明朝壽終正寢,但是在清朝「反清復明」的鬥爭卻仿佛一直伴隨了清朝一輩子,從清朝建國開始到清朝亡國為止,沒有哪一天在大清朝沒有老百姓在準備「反清復明」活動的。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的後代不得不在明朝滅亡之後四散逃亡,甚至改名換姓。
  • 朱元璋還有後代存世嗎?隱居在小山村,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椅
    相比之下,其他朝代的皇族就比較低調了,比如說漢族遺留下來的皇族,從來不說這些事兒,而唐朝的皇族,不知道是不是徹底滅亡了,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李姓皇族存在,就算是明朝遺留下來的皇族後代也是默默無聞,一點音訊也沒有。難道就真的沒有各朝各代的皇族留下後代嗎?其實並不是,只是人家比較低調,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罷了,比如說明朝的皇族後代,就隱居在一個小山村,生活非常的低調。
  • 朱元璋「真人」畫像在河南被發現,已祖傳600年,現自願上交國家
    他出生在比較貧窮的一戶人家中,為了能夠繼續生活下去,他還當過和尚,除此之外還要過飯,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篇文章,是說的是朱元璋的後代的故事,那麼究竟在朱元璋的後代身上發生了怎樣精彩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河南老人自稱是明朝皇室後裔,家中有祖傳聖旨,長相酷似朱元璋
    老人的祖傳聖旨也被專家帶回了博物館妥善保管起來了。除了實物證據外,專家們還發現老人確實與明太祖朱元璋有幾分相像。從流傳範圍較廣的朱元璋畫像來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額頭和下巴較為突出,鼻頭大、嘴唇豐滿,臉上還有密密麻麻的小斑點。流傳最廣的明太祖畫像是在明朝中期在民間流傳的,後來才被王室收藏起來。
  • 朱元璋最恨一個姓,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世世為娼,是什么姓你知道嗎?
    但卻偏偏被朱元璋恨之入骨,他甚至下令把這整個家族的人都打入賤籍,男的世代為奴,女的時代為娼。 這個被朱元璋「特殊照顧」的家族就是蒲氏家族,整個蒲氏家族遭受此劫難,都是因為一個叫做蒲壽庚之人。朱元璋是對這個前朝的富豪是深惡痛絕,他們兩個人並沒有交集,那麼老朱為什麼要痛恨一個素未謀面的前朝之人呢?
  • 【辛氏頭條】海陽有不少姓辛的人,小紀鎮的黃崖是個有名的聚居村落
    「辛」這個姓氏,在膠東地區還比較常見,平度、海陽、乳山、蓬萊等地,都可見到辛姓人聚居的村落。其中,煙臺海陽市的小紀鎮和留格莊鎮,是辛姓人分布比較集中的兩個鄉鎮。而蓬萊辛姓族譜也的確提到先祖與海陽有淵源。按照此說,膠東辛姓大多為明代遷來的同宗,只是奉旨安插在不同州縣。類似的傳說,在其他姓氏中也有,例如從青州遷到膠東的一支李姓,相傳也是叔伯兄弟十多個,被分散落戶到萊陽和棲霞等多個村莊。
  • 秦國國君為何姓贏?始皇后人今何在?
    許多人不明白的是,秦國歷代國君為何都是姓贏?這個姓氏竟從從何而來? 據《史記 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贏姓是黃帝的曾孫帝顓頊的後代。
  • 河南小山村「臥虎藏龍」,老人拿出家譜,自稱朱元璋後代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讓人莫名感覺很牛的事情,在河南的一個小山村裡,一位老人拿出家譜,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代。他還說他的床是一把龍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趕緊來看看吧!這位老人家住在一個小山村裡,名字叫魚林臺村,是中國河南省一個相對偏僻的小山村。當專家們跋涉千裡來到老人家時,一進門,就被老人家的情景驚呆了。因為老人所用的床確實是明代的古董,而且還是龍椅。
  • 朱元璋真實面貌有多帥?朱氏後人保存600年,如今無償上交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 山西一農民自稱是朱元璋後代,有族譜為證,還拿出一祖傳寶貝
    正是由於朱元璋出身貧苦,他更能體會到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他制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政策,他痛恨貪官汙吏,一生之中殺的貪官不計其數。正是如此,大明王朝對於漢族老百姓的意義十分深厚,直到清朝建立數十年後,反清復明的呼聲依舊很高,這代表著老百姓對於漢族政權的認可,對朱家人的認可。
  • 河南81歲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代,長相神似朱元璋,手裡還有聖旨冰盤
    王朝的更替也就意味著權力的交替,也意味著統治者的改變,因此當一個王朝覆滅的時候,統治者也就成為了第一個被追殺的對象,因此很多末代皇帝都沒有一個好的結局,甚至連其後代都要面臨著被追殺的處境,縱觀歷史就可以發現,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並且他將朱家的後代放在灑在了世界各地,直至明朝衰敗的時候,這個家族也沒有出現絕後的情況發生,就一位81
  • 河南81歲老農自稱明朝皇室後裔,相貌神似朱元璋,家裡還有祖傳聖旨
    自稱是皇帝後人,而且相貌還和朱元璋神似,並且家中還有聖旨和冰盤為證,這難道就是朱元璋的後代? 隨著更深入的了解,高廣升還拿出了自家族譜,稱自己家祖取名都是按照朱元璋為朱橚宗親命名的二十個字取得。也就是名字的中間那個字。因此老人名字中才帶有「廣」字。為什么姓高而不是姓朱呢?老人說這是因為當時戰火不斷,為了躲避禍亂被仇家追殺,祖上不得已改了姓氏。
  • 河南老農自稱是明朝皇室後裔,長相酷似朱元璋,家中還有祖傳聖旨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非常重視家族觀念,在古代就有世家大族,並且會編纂家譜世代傳承,用來作為維繫家族關係的紐帶。所以現在中國的一些農村,還經常會保留著擁有百年歷史的家譜古本。甚至還會有一些人憑藉流傳下來的家譜聲稱自己古代名人的後代。
  • 山西農民珍藏「龍頭木雕」,拿出族譜自證身份,原來是朱元璋後代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後稱明太祖。朱元璋年幼時家庭並不富裕,家族世代都是務農,以種地為生,家族沒有富餘的錢財資助朱元璋去讀書,而朱元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朱元璋的家鄉發生瘟疫後,一家人只能選擇逃命,後來朱元璋與家人走散,為了生存,朱元璋當過和尚還上街乞討過。經歷的多了,也幫助朱元璋增長了見識。後來各地興起了農民軍,朱元璋受邀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就這樣,朱元璋憑藉努力逐漸成為起義軍領袖,最後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成為了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堪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