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這些為普羅大眾所熟知的金融機構,FA同樣根植並生長於資本市場這塊土壤之中,但其「存在感」就遠沒有那麼強,這是內行人可知其門道,外行人卻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存在。
關於FA,我們曾在早前發布的文章中簡單聊過其在當前金融資本市場中的發展現狀(詳情可閱前文《起底神秘的FA行業:為資本與項目組局,科技改變遊走路徑》),作為活躍於金融市場領域的「風險投資財務顧問」,FA的基本業態就是遊走於創業項目和市場資本兩端,為企業融資提供第三方服務,扮演為資產端和資金端牽線搭橋的中間商的角色,也因此被稱為資本的「掮客」。
儘管FA這一行自概念定型到形成一套相對標準的業務模式至今,其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歷程並不算長,但也經歷過起落與沉浮。從「資本掮客」到「新型投行」,FA在市場與行業競相發展的洗鍊中,已逐漸摘下其神秘面紗,在袒露自身缺憾與不足的同時,也在努力探索自我療愈的良方,決心以更成熟的姿態與資本市場同行。
可以說,FA的行業痛點乃是滋長併集中暴露於其野蠻生長的時期。
早在21世紀初期,也就是2000-2010年代的前期,已經有一批專業投行機構開始從事連接投資者與創業者,撮合資金與資產兩端達成投融資或併購事項的業務,比如後來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華興資本等,就是誕生於這個時期並以FA業務起家的。此時市場中的FA機構數量不多,但專業且均較具規模和實力。
到了2013年前後,FA行業開始掀起一股熱潮,早期專業投行圈的精英紛紛出走自立門戶,因此誕生了一大批年輕的FA團隊;同時,受到國家雙創政策的影響,創業熱帶動投融資熱一舉引爆了彼時的FA行業市場,熱錢瘋狂湧入,FA機構數量劇增但行業風氣開始轉變,專業服務質量開始參差不齊。就是這時候,許多投機而生的FA機構完全失去了行業以服務為本的初心與理想,成為瘋狂攬錢的「無情的資本掮客」。
隨著一心逐利只想賺塊錢的FA湧入,急速膨脹日趨浮躁的市場氛圍之下,FA在短暫的爆發之後很快在2016年左右迅速冷卻,野蠻生長之後混亂不堪的行業嘗盡苦果:吃了虧上了當的資本方對FA機構失去了信任,那些根基不夠深厚的FA機構們很快就沒有生意可做了,一大批從業者在拋棄「理想」後宛若一條鹹魚,就此隱沒消散於市場的寒風中,了無蹤跡。
儘管這一時期的行業巨震也是對FA本身的一次大清洗,並且經過後面幾年的「休養生息」,FA的市場生態已回歸理性,日漸成熟。
但是重建與生態參與者之間,尤其是與投資者之間的信任卻並非易事。
許多人問,為什麼一定要找FA?投資者手上有錢還愁使不出去嗎?創業公司不能直接找到投資機構嗎?資本「掮客」無非極盡忽悠之能事,曾經買過的教訓還不夠多嗎?
這就是FA機構在野蠻生長時期留下的嚴重後遺症——信任坍塌。要療愈這個行業痛點,就要回歸FA的本質:作為溝通資產端與資金端的橋梁,FA要充分考量創業者與投資者雙方的需求與願景,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水平,同時提升服務效率。要實現行業的可持續長遠發展,FA已不能滿足於做一個追求一錘子買賣的資本掮客。
一方面,FA因其行業屬性,更熟悉資本市場的規則,並且了解不同投資機構的不同喜好,能夠根據所掌握的信息來匹配對接資本與項目兩端資源;另一方面,項目推進的每一個環節也要求FA提供專業可靠的服務,包括梳理商業故事與融資邏輯、提煉投資亮點、對項目創始人輸出有效信息並為其業務規劃及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創始人利用好資本市場窗口期、具備高效的資源整合能力等等。
但是,FA經歷了行業的整肅及規範化發展之後,又面臨著另一個行業痛點,即服務效率低下的問題,雖然服務的低效化並非現在才出現,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這個問題日益凸顯。
在FA具體展開的工作流程中,包含許多瑣碎的細節,並且幾乎每一個環節步驟都急需來一場效率變革。
比如在項目對接環節,FA需要安排項目方與投資方見面,或進行會議和路演等活動。過去FA為項目方和投資方安排的交互活動基本都是線下形式的,這就考驗FA機構的統籌能力,要細緻考慮各個細節,包括時間地點的安排等,涉及跨區域往來的還要考慮如何高效地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這些會議或路演活動。
這個環節對於FA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項目能否最終促成就看這一步了,這個階段FA能夠藉助的提升自身服務效率的工具就是金融直播、在線路演的金融科技產品,比如AWSG愛保信旗下的littlebee小蜜蜂系統等,通過這些市場上比較成熟的這類金融直播平臺,FA面向項目方及投資者的會議、路演相關活動都可以在線上完成,能夠極大地提升項目推進和服務輸出的效率。
回溯至尋找項目階段,FA有一套項目篩選的機制,包括行業分析、對競爭格局的把握,以及對團隊商業模式、產品、服務、財務、運營和風險等因素的評估等等,在這個階段FA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重重過濾海量的項目資源以找到少數合適的一個或幾個。在為項目尋找合適的投資者這一環節也是一樣,FA不能僅依靠自身手頭掌握的資源,還需要在市場上廣撒網,來淘選合適的投資者。
當前的行業市場現狀是,為了進行項目資產與資金端的匹配與對接,很多中小FA機構還需要用人工的方式奔走於市場,以儘可能多地覆蓋市場上不斷湧現的項目公司和一些新興投資機構,如果能夠有一個實用的工具,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快速覆蓋市場新生的資源,並通過數據分析實時追蹤其不斷變化的需求,從技術方面為FA機構的項目和投資者篩選提供支持,以提高其業務開展的效率。
此外,也有一些FA為投資機構找到了優質項目,但對方沒有融資計劃的情況,若能通過一些智能平臺系統追蹤這類項目,就能持續關注到未來的機會。據悉目前市面上有些產品已經能夠輸出這類服務,平臺可同時追蹤200 家公司、100 家機構,及時看到行業最新變化趨勢。投資人需要復盤時,也不用再去梳理、核對、更新基礎的項目信息狀況,平臺底層數據會自動保持更新,節省了機構的人工成本。
對於現階段的FA機構而言,修補與行業生態要素間的信任裂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為此他們願意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效率,但望新時期的FA能夠拋棄一錘子買賣的舊格局,做一回有理想的「資本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