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選自龍音公司出版專輯《當代古琴音樂周》DVD
《山水情》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8年出品的水墨動畫電影。講述了老琴師在歸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口,漁家少年留老人在自己的茅舍裡歇息,老人感到寬慰。翌日,老人病體康復,取出古琴,彈奏一曲,琴聲把少年引到他的身邊。少年學藝心切,老人誨人不倦,兩人結為師徒。
秋去春來,少年技藝大進,老人十分欣喜。但慰藉之餘,思慮如何使弟子更上一層樓。一日,老人偶爾看到雛鷹離開母鷹獨自展翅翱翔的情景,豁然開朗。於是攜少年駕舟而去,經大川而登高山,壯美的大自然,使少年為之神往。
臨別時,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送給他,然後獨自走向山巔白雲之間。少年遙望消失在茫茫山野中的恩師身影,頓時靈感湧起,盤坐在懸崖峭壁之上,手撫琴弦,彈奏著心中之曲,傾吐著對人生的讚美,悠揚的琴聲在山間迴響。
本片人物、場景設定邀請了著名國畫大師吳山明和卓鶴君先生,這也為本片的藝術水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山水情》被公認為水墨動畫至今無人超越的典範,其詩一樣的氣質、幽遠清淡的畫面已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該片同名主題曲《山水情》是由金復載先生作曲,龔一先生編配指法演奏。
金復載,1942年出生在浙江上虞,1957年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專業學習。196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後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曲。
主要作品動畫片音樂:《小號手》《金色的大雁》 《哪吒鬧海》《三個和尚》 《雪孩子》《夾子救鹿》《蝴蝶泉》《舒克與貝塔》 《金猴降妖》《山水情》《大盜賊》《寶蓮燈》等。故事片音樂:《飛來的仙鶴》《譚嗣同》《小歌星》《落山風》 《風雨故園》《最後的貴族》《清涼寺鐘聲》 《紅河谷》《鴉片戰爭》等。電視劇音樂:《努爾哈赤》《袁崇煥》《濟公》《嚴鳳英》 《褲襠巷風流記》《三毛流浪記》 舞臺劇音樂:芭蕾舞劇《玫瑰》《阿Q》《長恨歌》等, 話劇《生命,愛情,自由》《家》《雷雨》 《遊園驚夢》《女畫家的前半生》等, 崑劇《牡丹亭》《婉蓉》《畫皮》 越劇《玉卿嫂》 兒童劇《馬蘭花》 滑稽戲《5 6 7》 音樂劇《日出》(與董為傑合作) 器樂作品:交響詩《喜馬拉亞隨想曲》《回憶》 協奏曲《長笛協奏曲》 二胡協奏曲《春江水暖》 二胡,琵琶兩重協奏曲《孔雀東南飛》 琵琶協奏曲《山坳裡的變奏》 室內樂《空弦與聯想》《蘆笙與口笛》 交響合唱《紅樓夢》 藝術歌曲《雪花》《蓮塘月》《白鴿》等。
龔一,上海民族樂團一級演奏員、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龔一青少年時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及本科學習,先後曾師從張正吟、吳振平、劉景韶、張子謙、顧梅羹等12位琴家,學習了大量傳統曲目及多家琴派的演奏風格。1966年畢業後曾先後在上海電影樂團、上海樂團、上海民族樂團工作。1985年至1991年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獲得了豐富的舞臺經驗。
近30年來一直擔任上海音樂學院古琴客席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所編著《古琴演奏法》、VCD《古琴入門》、DVD《琴樂探微》多次再版。除演奏、教學外,還長期致力於琴學理論研究,發表過《多元多彩的中國傳統古琴藝術——部分琴曲打譜中的發現》《古琴音樂的社會定位》等多篇古琴文論,打譜古曲《幽蘭》《大胡笳》《神人暢》等20首。
龔一重視傳統古曲的積累,同時也積極推廣古琴新曲,他演奏的《山水情》(金復載曲)《樓蘭散》(金湘曲)《江流》(周成龍曲)《江雪》(朱踐耳曲)《春風》《梅園吟》(許國華、龔一曲)等新琴曲都已問世,已成為多所音樂院校的教材。
附目錄
梅庵古琴2020年第24期,總第2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