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茶水工賈馬爾的好運真的是命中注定?

2020-08-22 如驊電影館


「正如惡劣的品質可以在幸運中暴露一樣,最美好的品質也是在厄運中被顯現的。」——培根


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海報

聚焦於社會現實,專注於探討人性的電影往往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就像這部上映於2009年、英印合拍的劇情長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Slumdog」意指貧民窟或者貧民,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蔑稱。

上一部關於貧民窟題材最好的電影是 費爾南多·梅裡爾斯 執導的犯罪劇情片《上帝之城》,站在「上帝的視角」揭露了巴西裡約熱內盧貧民窟裡,那令人觸目驚心的少年暴力與犯罪。

而這部由 丹尼·博伊爾 執導的電影改編自印度外交官 維卡斯•史瓦盧普 的處女作《問答》,儘管改編內容不到全書的5%,但是憑藉著特殊的題材,精彩的劇本,別出心裁的敘事手法,出色的攝影和配樂……在全球取得高票房的同時收穫了極好的口碑。在整個頒獎季裡獲得105個提名,並最終收穫包括奧斯卡、金球獎以及英國獨立電影獎等在內的79項國際大獎,絕對的年度大贏家!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主角賈馬爾與拉蒂卡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大獲成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 一是導演丹尼·博伊爾舍卻了以往拍攝《猜火車》時的炫技手法,這次只是花了一點巧心思老老實實講故事,通過一針一線、穿插回憶的敘事結構,豐富的光影層次和「炫目華麗」的剪輯,打造了一段扣人心弦、精彩紛呈的「貧民傳奇」。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別出心裁的敘事結構,大大地增加了故事本身的曲折性,情節變得跌宕起伏,一步步扣緊了觀眾的好奇心,帶動觀眾情緒的同時將懸念保留到了影片的高潮和結尾;
  • 二是本片的故事雖然發生在孟買,卻以點帶面展現出來印度現實社會的真實面貌——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極大,宗教衝突問題尖銳又複雜,不同階級層次之間的矛盾,老生常談的女性地位問題等等,哪一個細究起來都讓人感慨良多。電影本身沒有刻意的粉飾與醜化,沒有戲劇般的矯情與煽情,更沒有多餘的點綴和折騰。

影片開頭

劇情概覽(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含劇透)

孟買,這裡坐落著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27層「宮殿」,也散落著超過100萬貧民居住,亞洲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

賈馬爾與哥哥薩利姆就出生在這樣的貧民窟——巷道狹窄逼仄,汙水橫流,垃圾滿地,蚊蠅亂飛。

某天,平靜被一場宗教衝突所打破,賈馬爾的母親不幸喪生,他們成了孤兒,一樣遭遇的還有一個小女孩兒,拉蒂卡。

靠拾荒為生的賈馬爾三人被「好心人」馬曼收留,背地裡這是個毫無人性的惡魔——拐賣兒童、致殘乞討還有販賣童妓等等。

哥哥薩利姆在危急關頭救下了賈馬爾,但是卻「捨棄」了拉蒂卡。

兄弟二人扒火車、做導遊、偷東西…直到幾年後少年賈馬爾再次找到了拉蒂卡。

薩利姆用槍打死了馬曼並投靠了黑幫大佬賈維德。之後又趕走了賈馬爾,似乎就是為了「得到」拉蒂卡。

數年以後,青年賈馬爾在一家客服中心做茶水工。兄弟二人再次不期而遇,薩利姆成了賈維德的打手,拉蒂卡成了賈維德的情婦。

賈馬爾在火車站與拉蒂卡約定見面,賈維德、薩利姆等人隨後趕到並帶走了拉蒂卡,從此音訊全無。

無計可施的賈馬爾報名參加《百萬富翁》這一競猜節目,只是希望拉蒂卡能夠看到,戲劇性的是闖關的問題幾乎全部與他之前的經歷有關,冥冥之中賈馬爾註定要成為那個百萬富翁。

影片結尾,薩利姆偷偷放走了拉蒂卡,自己與賈維德同歸於盡,賈馬爾闖關成功,收穫了2000萬盧比獎金,還是在那個站臺,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文核心提點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主線是賈馬爾答題闖關,主持人每提出一個問題,影片就會穿插一段與之有關的回憶,以此來解釋賈馬爾為什麼恰好知道問題的答案。

賈馬爾其實對於成為百萬富翁並不感興趣,當他與拉蒂卡接通電話會心一笑的時候,其結果對於他已經不重要了。

影片的重點不是展現賈馬爾為什麼會成為那個幸運兒,而是通過這些節目中的問題講述著賈馬爾以往種種曲折坎坷的經歷——一個出身貧民窟的茶水工在印度的大城市裡艱難的生存經歷,以及他身上那種不屈不撓、永不言棄的美好品質。

導演安排的結局,很大程度上在於闡述印度文化中的「宿命論」——人在命運面前顯得渺小又無力,每個人生來就有自己的角色和義務,能夠做到的只有順天命而非盡人事。「順應天命」的結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這一點與傳統的東西方文化中所倡導的「努力奮鬥改變命運」亦或是「人定勝天」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賈馬爾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就是命中注定的,他本身的性格,周圍的人和事,以及之前那些刻骨銘心的經歷都促成了這一結果,更準確的應該叫種因得果,因禍得福。

接下來小編就來詳細解析一下,賈馬爾成為百萬富翁,這一「命中注定」的結果究竟是怎麼來的。


開槍對著馬曼的薩利姆

哥哥薩利姆的守護

在這部電影裡,表面上賈馬爾是主角,其實哥哥薩利姆這一角色的戲份並不少,而且更加出彩,人物的塑造更加立體和生動。

可以這麼說,沒有薩利姆的照顧,就沒有賈馬爾的後來。

童年的時候母親慘死家園被毀,是哥哥薩利姆主動充當起「一家之主」的角色開始照顧賈馬爾。

在被馬曼騙到「魔窟」的時候,薩利姆目睹了阿爾文的慘狀,冒著生命危險再次救了賈馬爾一次,並帶著他逃出生天。

少年時薩利姆開槍打死了馬曼,抹殺了被追殺報復的隱患。(據劇情推測)薩利姆這樣做的前提是計劃好了投靠賈維德並獲得庇佑,隨後他「狠心」趕走了賈馬爾,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不想看著賈馬爾想他一樣跳進深淵無法回頭。

青年時期兄弟二人再次相遇。薩利姆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打手,專門幫賈維德幹髒活,包括脅持拉蒂卡,可誰又能斷定假如他不這麼「冷血」,賈馬爾的下場又將如何呢?賈維德甘心自己的女人被一個茶水工勾走嗎?他的威嚴允許被「隨意踐踏」嗎?

擁抱著金錢死去的薩利姆

賈馬爾闖到最後一關,電視機前的薩利姆心不在焉若有所思,並最終偷偷放走了拉蒂卡。並且真誠的向她做出了道歉,他始終還是那個守護弟弟的哥哥,他希望賈馬爾能夠見到拉蒂卡,因為他知道弟弟的性格一向如此,執拗的有點傻。

最後薩利姆在浴缸裡撒滿了錢,並選擇擁抱著金錢死去,這一切也是他心中的執念。畢竟想一想,他也是從貧民窟裡走出來的孩子,多少日子裡都是顛沛流離食不果腹,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總的來說,薩利姆不能單純的用好人壞人來評價,他就是那貧民窟裡很普通的一個孩子,為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為了弟弟可以放棄生命。他才是賈馬爾最應該記住的一個人。


被鎖在茅房裡的賈馬爾

賈馬爾的善良、執拗與堅守

這一點算是賈馬爾能夠成為百萬富翁的內在原因,這種「善良、執拗與堅守」是一種難得的美好品質——看重友誼、堅守信念、堅信愛情。

  • 心地善良

賈馬爾見到大雨之中的拉蒂卡時,本能地想幫助她,並約定與他們一起組成「三個火槍手」。

陷入「魔窟」的日子裡,可以看到賈馬爾就與拉蒂卡比較玩得來,也是處處維護她。

少年時期的賈馬爾經過地下人行通道時,見到了賣唱乞討的阿爾文,對方雙目失明。賈馬爾毫不猶豫地就將100美元交給了他,這算是感同身受的一種同情。

  • 堅守底線

影片裡有兩個很重要的細節,說明了賈馬爾的「與眾不同」。

(棒球題目)答題環節間隙,主持人看似好心給出一個答案,卻設置了一個用心險惡的心理陷阱。賈馬爾當時心裡疑惑肯定多過感激,但是他最終卻「故意」避開了那個所謂的「正確選項」選擇了錯誤選項,這一點叫主持人既尷尬又意外。

再有就是心胸狹隘的主持人誣陷賈馬爾作弊,並將他交給了警察局。面對警察的嚴刑拷打和誘供行為,賈馬爾始終堅守自己的清白和尊嚴。

主持人和警官來自於所謂的白領或者精英階層,他們對於這個出身貧民窟的賤民天生就帶有一種歧視和鄙夷,這就是印度國內的現狀。

賈馬爾面對他們的種種手段顯得弱小無助,但是他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妥協和屈服,這一點足以叫人欽佩。

站臺上的拉蒂卡

  • 性情執拗,尤其堅信愛情

這個絕對是賈馬爾這個人物身上可愛又可貴的一個閃光點。

童年時的賈馬爾可以為了一個偶像的籤名,可以「勇敢地」跳到糞坑裡。

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賈馬爾與拉蒂卡的愛情。

其實在電影裡,他們相處的日子恐怕屈指可數,可就是這僅有的日子卻將這兩個「青梅竹馬」的戀人永遠地綁在了一起。

童年時算是同病相憐、相依為命的友誼。

少年時那是久別重逢、怦然心動的朦懂。

青年時才是物是人非、情投意合的愛情。

儘管中間經歷了那麼多「生離死別」,可是你能看到賈馬爾始終沒有退縮和放棄,他一直在尋找拉蒂卡,哪怕拉蒂卡被賈維德帶走以後,賈馬爾仍然在嘗試通過上電視找到她。你可以理解為這是愛情的力量,但是必須看到賈馬爾為此作出的堅持和信仰。


賈馬爾在《百萬富翁》節目中答題

時代環境、節目本身的特點與自身的經歷相契合

《百萬富翁》這檔結合了綜藝娛樂與知識競猜的節目,1998年首播於英國獨立電視臺,並迅速風扉全球,電影中的節目算是印度版的真實體現。

這檔節目最大的看點就是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問答就能實現百萬富翁的美夢。

當然了,題目設置上必然體現出多樣性,可能會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或者宗教等等。目的就是避免專業人士前來通關,另一方面也是讓普通選手在合適的節點「知難而退或迎難而上」。

事實上也是如此,諸多獲得大獎的選手往往出身或者工作很普通,但是其本身的經歷和知識儲備卻很豐富,趕上節目組設置的題目與之相合,於是就成了人們口中的幸運兒。

賈馬爾的情況正是這一點的最好例證。

印度複雜的社會環境,使得出身貧民窟的賈馬爾,因宗教衝突遭遇童年喪母。

得不到社會救濟和關愛,只能與哥哥顛沛流離四處流浪。

扒火車被趕下來,無意中在泰姬陵做冒牌的導遊,接觸著形形色色的遊客,對於這座城市既陌生又熟悉。

打過各種零工,主業是手機服務商客服中心的茶水工,能夠無形中接觸到各國的客戶(歐美多個國家都會將手機的部分業務承包給印度),並獲知到一些有趣的常識。

以上的種種經歷加上賈馬爾本身的智慧和信念,都算是其成為大贏家的客觀原因。


電影開頭與結尾

文末小結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從來都不是一部所謂的「勵志片」,它向人們展現的是印度國內赤裸裸的嚴峻現實,這些暴露出來的經濟、宗教、女權等問題是需要更多人關注和解決的。

片中的賈馬爾、薩利姆和拉蒂卡都不算什麼戲劇性的角色,與他們相似的身影在貧民窟狹窄的巷道裡,冰冷陰森的廢棄房子裡,高高聳立的垃圾山上,五顏六色的千人洗衣場上,又或者某個陰暗潮溼的角落裡隨處可見。

導演只是通過賈馬爾這一所謂的「貧民英雄」的傳奇經歷,給這個殘酷的現實世界添加了一抹陽光和亮色,結局有多麼美好,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有多悲慘。

小編對於那些仍生活在貧民窟裡的孩子抱以同情,同時又為能夠生在中國長在中國而感到無比的慶幸,能做一個普通人,本身不就是一種幸運嗎。

相關焦點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看似命中注定的成功,或許是對自我堅守的獎賞
    2009年於中國上映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由英國導演製作的印度故事。影片上映後,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橫掃8大獎項,得到了觀眾以及業內人士的認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講述了來自貧民窟的賈馬爾,在答題節目中即將獲得2000萬盧幣時,遭到眾人的懷疑;賈馬爾堅持不承認自己作弊,而是說出了自己的經歷,通過倒敘的方式,回憶了賈馬爾的"悲慘人生"。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看似命中注定的成功,或許是對自我堅守的獎賞
    2009年於中國上映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由英國導演製作的印度故事。影片上映後,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橫掃8大獎項,得到了觀眾以及業內人士的認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講述了來自貧民窟的賈馬爾,在答題節目中即將獲得2000萬盧幣時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成功是命中注定嗎?
    2008年發行的英國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回答了這個問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來自貧民窟賈Mar的窮孩子,由於種種原因,他參加了一個名為「誰能成為百萬富翁」的答卷,以贏取現金節目。就在賈馬爾奇蹟般地越過邊境,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時,他因涉嫌作弊而被警方逮捕。在警方的審訊中,對賈馬爾的記憶閃回,他童年的經歷逐漸以懸念的方式顯露出來。最後,兄弟倆之間的矛盾變得無法解決。
  • 冰火反差社會--《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近年來,好萊塢導演拍攝了很多以印度為題材的影片,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影片改編自印度作家紐卡斯史瓦魯普的小說《Q&A》,電影獲得200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窟與百萬富翁自然構成了強烈的對比,一個百萬富翁不可能住在貧民窟,但是卻可能脫胎於貧民窟。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揭露印度社會的慘狀,觸目驚心
    因此印度出了不少好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就是其中之一。 這部電影的敘述結構很巧妙,很值得研究學習。也比較複雜,多線頻繁來回切換,倒敘、插敘、並敘、蒙太奇……第一遍看得有些費勁,許多真相與答案藏在細節裡,想疏理得更清晰一些,需要多刷幾遍。 故事發生在2006年的孟買。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屬於命中注定的平民人生
    郭小蓋兒準備最近準備為大家推薦100部印度電影今天是第五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我們知道印度電影向來都是以「敢拍」著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我的個神啊》裡面的宗教問題、《三傻大鬧寶萊塢》、《起跑線》裡面的教育問題。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所謂的「命中注定」,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前天和對象一起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我是第一次看,整部電影帶給我的感覺就是灰色中略帶溫暖。電影的前半部分很壓抑,展現出的內容給人很黑暗的感覺,但是故事發展到後面,漸漸變得溫暖,最後的結局也符合大部分觀影者的預期。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來自貧民窟的茶水工賈馬爾·馬利克參加《誰想成為百萬富翁》有獎答題節目,最後贏得二千萬盧比大獎的故事。
  • 命運與選擇關係:簡評印度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影片用時間與空間的交換製造出來的流動性, 最終交匯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結局時的高潮。《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證明了講故事的方法有時比故事本身更重要。由於整個影片節奏和故事敘事片段的把握很是成功, 使得影片的重點始終圍繞著賈馬爾兄弟和拉提卡身上。 影片從賈馬爾本身的矛盾衝突, 到賈馬爾兄弟倆的對立,再到與拉提卡終成眷屬,給整個影片打上了重重的「宿命」烙印。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好好生活,一切才皆有可能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影片於2009年3月26日在中國上映,至今已有11年之久,但此影片仍是大家心目中的經典。該影片榮獲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最佳電影剪輯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最佳原創音樂獎、最佳音效合成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這八個大獎等。
  • 豆瓣8.6《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堅守的意義是什麼?
    內容講述:一個貧民小子賈馬爾,因為意外參加遊戲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意外答對所有的題目,一夜暴富成為富翁的故事。從故事的情節內容看來,這是一個苦盡甘來,命中注定的夢想電影;但是在荷華看來,這是一個富有深刻內涵,講述哥哥守護弟弟;弟弟在磨難中始終自我堅守後獲得成功的強大教育意義的電影!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你的經歷,你的選擇,寫就了你的命運
    有人說,如果覺得人生絕望,就去看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你會覺得人生還是有希望的,說不定就會有驚喜和奇蹟發生。多年後木頭再重新好好看這部影片,也覺得這樣飽滿豐富,充分展現當時印度時代背景和文化特色,並且暗含深刻人生隱喻的電影,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 電影劇本《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內景,恰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車站 白天賈馬爾站在人行橋上,目不轉睛地盯著下面的人潮。5點。5點15分。5點半。6點。賈馬爾把腦袋抵在欄杆上。144.內景,衛生間 夜晚賈馬爾關著門方便。普瑞姆走到小便池,拉開拉鏈。普瑞姆:貧民窟的窮小子一夜之間變成百萬富翁。你知道還有一個人也做到了嗎?就是我。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我知道你的心理變化。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一切只為了和你在一起
    至此,除了名字,賈馬爾什麼都不說。胖警員不禁疑惑:「會不會他真的知道答案呢?」賈馬爾非常無奈,但也沒有辦法,只好繼續交代。賈馬爾一直忘不了拉蒂卡,於是硬拉著薩利姆回到了貧民窟。可是,貧民窟那已經找不到拉蒂卡了,但賈馬爾依舊不死心。
  • 廣博丨看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丹尼·鮑爾首部具有大氣平和氣度的電影。這部電影有著好萊塢式的流暢敘事和懸念叢生、驚心動魄的敘事方法,有著美國故事式的浪漫、光明和童話氣質,有史詩片式的大格局,也有歐洲電影的人文關懷,更有丹尼·鮑爾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鋒銳和透徹。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很棒的一部片子,色彩、劇情都堪稱完美!
    然而,這兩個故事前者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故事線,後一個則是電影最主要的核心內容。編劇通過對核心內容的重新整合設計排列,不僅將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披上了一件好看的外套,甚至升華了電影本身的主題本來作為背景要被融入故事中不顯山不露水的主角身世,因為答題節目的割裂,被單獨放入電影的幾個環節中,進一步將階級矛盾、宗教衝突、貧富差距等主題鮮明地擺到觀眾面前。
  • 電影推薦: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 影向標|《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你的經歷,你的選擇,寫就了你的命運
    有人說,如果覺得人生絕望,就去看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你會覺得人生還是有希望的,說不定就會有驚喜和奇蹟發生。多年後木頭再重新好好看這部影片,也覺得這樣飽滿豐富,充分展現當時印度時代背景和文化特色,並且暗含深刻人生隱喻的電影,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 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劇本(下) | 演員經紀匯.影視劇本...
    賈馬爾(畫外):我不會變成百萬富翁。我不知道答案。普瑞姆(笑):你之前已經說過了。普瑞姆撒完尿,來到水池前洗手。賈馬爾(畫外):不,我真的不知道。普瑞姆:什麼?你現在可不能拿錢跑了。你就要創造歷史了,小子!賈馬爾(畫外):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普瑞姆:也許命運已經寫好,我的朋友。你這次會贏的。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一部包含社會背景的現代勵志片
    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刻度軌跡明星,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的故事。2006年,印度孟買。印度青年傑瑪馬利克還差一個問題就能贏得2千萬盧比。他是怎麼做到的?A:他作弊;B:他幸運;C:他是天才;D:一切命中注定。這是《誰想成為百萬富翁》電視猜謎節目的人生版。
  • 圖解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看過才知道它為什麼這麼好!
    PS:已經加過我其他私人微信的粉絲不用重複添加哦~《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24次,影片獲200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重要大獎,當年提名的最佳影片還有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的《班傑明·巴頓奇事》、溫斯萊特的《生死朗讀》,但都敗給了《貧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