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王耳朵先生 ,作者我是王耳朵
王耳朵先生
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我是王耳朵,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文章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很久沒見到董卿了。
春晚未登臺,《中國詩詞大會》也未露面,算起來,董卿淡出視野已有半年多。
就在各種猜測聲音出現時,她回來了,以一種最溫柔的方式:
在街頭連續72小時不間斷直播,為我們送上了《朗讀者》第三季先導節目《一平方米》。
一路小跑去直播的董卿
有網友說,3天的直播節目,內容都太感動,只是偶爾點進去看一會兒,就已經哭了很多次。
而我的眼淚,是在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時落下的。
陶勇醫生。
他的左手,還帶著9個月前那場惡性事件中所受的傷。
可他說起行醫救人的故事,卻像從未被這個世界辜負過一樣。
01
你見過駝背的老人嗎?
不是輕微彎著腰,而是整個人佝僂成90度,腳步顫顫巍巍,矮小得難以想像。
老家的村子裡,有很多這樣的老人。
他們在莊稼地裡刨了一輩子食,肩上常年挑著重重的擔子。
想要直起身來,已是不可能。
萬一身染疾病,需要開刀做手術,風險和難度更是難以估量。
11年前,年輕的陶勇就在這樣一位老人面前,猶豫了很長時間。
那是2009年,陶勇29歲,剛剛成為眼科主治醫師不到2年。
跟著健康列車醫療隊,他去了江西。
王阿婆就是當時的一名患者。
陶勇至今都記得她的模樣:
那是農村裡最常見的老人,蒼老的身子小小的,不起眼,很沉默。
佝僂得幾近90度,患有晚期白內障,已經失明很多年。
腹部還長了一個巨大的腫塊。
像一片風中的枯葉,生命已搖搖欲墜。
以老人的情況來看,想要做白內障手術,很冒險。
流動醫療列車上的條件,也不如醫院的手術室那樣完善。
也有人勸,萬一失敗了,將是職業生涯上的一個汙點......
陶勇遲疑了。「我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告訴自己,不能給她做。」
但老人的一句話,讓他下定了決心。
王阿婆用方言對他說:「我想親手給自己做一件壽衣。」
別人或許不懂,但同樣是江西人的陶勇,瞬間明白。
阿婆的丈夫和兒子,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她一個人在黑暗中,孤獨地生活了太久。
而按照江西的風俗,老人去世時,都要穿著自己親手縫製的壽衣。
這樣,到了那邊,才能找到親人,再次團聚。
這是一個老人在生命垂危之際最後一點小小的心願。
陶勇再也不忍心拒絕。
為了這場手術,他費了很大力氣把老人的駝背放平,墊了3床被子。
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王阿婆的視力,恢復到了0.6。
那難以言說的漫長黑暗裡,終於照進了一絲光亮。
手術一周後,阿婆去世了。
但就在那最後7天裡,阿婆完成了心願,為自己做了一件壽衣。
壽衣上,她縫了一個口袋,裡面裝進丈夫和兒子的黑白照片,再把開口縫得緊緊的。
那樣,就再也不會掉出來了。
臨終前,阿婆託人給陶勇帶了一句話。
她說,這些年,她一個人什麼也看不見,在黑暗中很孤獨,很想回家。
謝謝陶勇醫生,幫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這是陶勇在《朗讀者》中講述的故事。
他說:
「從那以後,我比以前更勇敢了。
我選擇專攻葡萄膜炎這種比較困難的疾病,是因為我想挑戰疑難。
我想通過目光,把希望和光明帶給所有的人。」
我想起疫情期間,有位患者曾說過的話:
「如果你覺得星星很亮,那是你沒見過醫生的眼睛。」
這句話用來形容陶勇再合適不過。
哪怕那場撼動全國的劫難似乎就發生在昨天,陶勇說起救治過的病人,眼睛裡的光仍比星星還閃亮。
02
那天,陶勇的腰傷發作了。
背上釘了6顆釘子,還是不見好。
可手術很快開始,他逼自己忍著痛,研究病例,開術前會議,做術前準備,再走進手術室。
那場手術有多難呢?
陶勇形容說:
如果把視網膜比作一張衛生紙,這個患者的情況,相當於在紙上塗滿膠水,放一年再打開成原樣,還不能弄破。
放眼全中國,能做這個手術的人,寥寥無幾。
陶勇就是最頂尖的眼科大夫之一。
手術成功了,病人重見了光明。
可他看清這個世界後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謝醫生,而是掄起菜刀,把救治他的陶勇,砍進了ICU。
陶勇頭上挨了3刀,每一刀都差點要命。
左手的傷更深,多處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
他8歲的女兒得知爸爸受傷,問大人:「我爸爸是好人,為什麼砍他呀?」
孩子的眼睛最清澈。
所有被他診治過的病患,對陶醫生的形容也都是兩個字:善良。
不忍心看經濟拮据的病患瞎掉,他倒貼錢做手術。
心疼拖家帶口來北京看病的病人,他坐診到夜裡十一二點。
怕大家排隊顧不上吃飯,他自費給患者買麵包發放。
他什麼都沒有做錯,卻倒在了亂刀之下。
理由,就因為在接受陶勇的手術之前,這個患者曾由另一位醫生做過手術,出現併發症。
即便陶勇成功的手術讓他恢復了視力,他卻覺得自己花了錢還遭了罪,心頭生出憤恨。
那把菜刀,是為了最初那位醫生準備的。但因為當天那位醫生沒出診,陶勇便成了他發洩全部怒氣的目標。
ICU的保潔阿姨說,常聽到陶勇半夜一個人哭泣。
不是委屈悲憤,而是太疼了。
接受電擊治療,被電到手部抽搐不止,咬緊了牙,腿都止不住地顫抖。
身體備受煎熬,行醫生涯也險些告終。
作為眼科大夫,面對的是最精密的手術,需要準確到微米。
但陶勇的左手,幾近喪失知覺.
就連吃飯也感受不到燙,吃完才發現被燙出了巨大的水泡。
一場飛來橫禍,改變了他原本的人生軌跡。
陶勇完全有理由選擇仇恨,並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但他沒有。
還躺在病床,他安慰妻子:「幸好被砍的是我,我年輕,跑得快!」
休養期不能出診,他就上線網絡問答,讓有需要的病患提問。
左手不能動,他就右手打字,艱難地完成新書《眼內液檢測》的後記。
傷勢稍好一些,他就馬不停蹄穿上白大褂。
診室的大門再次敞開,繼續為病人寫下一頁頁診療單。
對這個世界,他始終抱有期待。
哪怕遇到一個明知是騙子的人,卻仍出於骨子裡那股對善的信念,期待對方的真誠。
陶勇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憎恨、抱怨、消沉。
可他卻比任何人都溫暖、善良、正直。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醫者仁心最好的模樣。
03
陶勇的善,讓我想起了另一個男人。
前幾天,杭州的墓園裡,林生斌帶著鮮花來了。
那天,是他孩子的生日。
時間雖已過去了3年多,但那場駭人的杭州保姆縱火案,至今讓人無法忘懷。
「我們一家對她不錯啊......」這是林生斌心裡,最邁不過去的那道坎。
一個月薪水7500,還經常給保姆老家的兒子買禮物;
知道保姆要買房,林生斌夫婦前後借給她11萬。
可餵得再多,卑劣的人從不會飽,還要將僱主逼上絕路。
3個孩子和妻子去了天堂,林生斌從此被打入心碎的深淵。
我永遠記得他癱坐在牆邊痛哭的畫面。
失去摯愛的40多天,林生斌去了一家寺廟。
可在山上,因為精神恍惚,他從懸崖上摔了下去。
脊柱、右臂、右胯、前額多處骨折擦傷,住院3個多月,半夜疼得睡不著覺。
曾經幸福的生活,一夜之間全沒有了,只有受傷的身軀和殘缺的靈魂。
林生斌說,那時候真希望自己就這麼一走了之。
原來,這世上有些痛楚,是永不可能痊癒的。
可就在我們都以為,這個男人將一輩子被悲慟裹挾的時候,林生斌花了兩年時間,以另一種方式回來了:
他選擇擁抱這個世界。
用他的慈悲,來對抗絕望。
這些年,他去了很多地方。
四川九寨溝地震,他默默地捐了5萬,並寄去2000件衣服。
在偏遠的瀘沽湖,他聽到一所小學的校長說孩子們沒有操場,平時沒有場地活動。
回來之後,他就和朋友商量,決定為他們捐建一個操場。
他還經常去做義工。
有次,看望的是個10歲的腦癱男孩。
男孩不能說話,不能走路,雙手彎曲。
林生斌看到男孩頭髮很長,就輕輕地把他抱到門口的椅子上,給他剪頭髮,換上帶來的新衣服。
一如曾經,他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那樣。
今年疫情爆發初期,杭州市民捐贈物資的清單裡,有人看到了他的名字。
以最快的速度,收集了5000個N95口罩,全部捐贈,價值9萬元。
3個月前,林生斌將用了很久的微博ID「老婆孩子在天堂」,改回了自己的名字。
因為他不願讓關心他的朋友們,始終沉浸在悲傷裡。
他更希望自己能給予陌生人溫暖的力量。
命運推他下地獄,他竟憑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一個天堂。
那些世間所虧欠他的,全被他化成了溫暖,分給了更多的人。
他所堅信的,正是他在微博寫下的那句:
「生命的意義,或許就在於,始終溫暖,一往無前。」
04
其實人生有時太不公平,讓人悲戚。
陶勇救了小半輩子的病人,為無數個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
可他幫過的人,卻要將他拖進黑暗。
林生斌對保姆仁至義盡,幫她解決了多少個燃眉之急。
可貪心的魔鬼,偏要讓他家破人亡。
這讓人不禁懷疑,善良難道也要付出代價,當好人真的就這麼難嗎?
善良之人最慘的結局,大概就是死在為善的途中。
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們為什麼還要選擇善良?
但在陶勇和林生斌續寫的故事裡,我看到了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我們堅定地做善良的事,不是為了別人的感激,不是為了某種回報,只是因為這是對的,為了無愧於心,為了自己看得起自己。
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1963年,一個叫瑪麗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欄目主持人西勒。
她很困惑:
「我是個好孩子,弟弟是個壞孩子。爸爸媽媽要求我們每晚9點睡覺,每次我都很聽話,按時上床。弟弟卻很搗蛋,每次要一個蘋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個蘋果,爸爸媽媽卻總是不給我。西勒先生,上天真的公平嗎?」
西勒沒有回信。
十幾年來,他常收到關於「上天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為什麼不懲罰壞人」的來信,不下幾千封,他都不知如何作答。
直到3年後的某天,西勒參加了一場婚禮。
新郎和新娘交換戒指時,都陰差陽錯地將戒指戴到了對方的右手上。
牧師見了,幽默地解圍:
「右手已經足夠完美,就用它來裝扮左手吧。」
那一刻,西勒恍然大悟。
他立即給瑪麗回了一封信。
「嗨,瑪麗,還記得3年前的問題嗎?很抱歉,直到今天我才有了答案。
你不必再為壞孩子得到蘋果而耿耿於懷,壞孩子雖然得到了蘋果,但你卻得到了上天最好的禮物,那就是你成為了一個好孩子。」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上天不獎勵好孩子」。
為什麼要選擇善良?
因為我們成為了好人,就是老天給我們最好的獎賞。
不被傷害吞噬,不被苦難壓垮,不成為惡的一部分,就是做好人最幸福的理由。
這世界偶爾讓人失望。
但連陶勇、林生斌都依然相信人間值得,我們為什麼不呢?
作者簡介: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掃一掃關注光明網微信視頻號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董卿含淚直播:這個男人的故事,值得每個人大哭一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