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裡養著郭德綱送的汗血寶馬,只接受會員進入。
相聲演員于謙,除了愛郭德綱,還特別愛動物。
最為他津津樂道的是一條叫「長毛」的狗,于謙稱之為「通靈之犬」。
據說,這「長毛」初到於家大院,便找了一個僻靜角落,一動不動,一連閉關數十天。
後來大院又來了八條狗,長毛才「出山了」,它慢慢試探其他狗狗,毫不客氣地通過「暴力制服」和「狗語交流」,成為了狗首領。
狗打架,並不算稀奇,雖然那八條狗裡面不乏大型犬,甚至還有藏獒,但是長毛「能徵善戰」,頂多算它四肢發達,它的「通靈之處」在後面。
既然成了首領,就得有點領導的樣子,於是長毛開始趴在大院裡給其他狗狗開會,會議期間,還會帶著每一條狗去實地勘查。
最後達到的效果是:每天晚上,每隔兩個小時,就有一條狗圍著大院巡邏。
更神奇的是,於家大院裡有很多間屋子,每當于謙和他的朋友留宿在此,住了人的房間門口就會有一條狗「守夜」,百試不爽。
長毛是一條母狗,她在懷孕期間和鄰居狗群「掐架」,它作為首領本該身先士卒,但這次「戰鬥」只指揮部下去攻擊,自己則站在圈外指揮,瞅準關鍵時刻縱身入場,將對手一口斃命。
聰明伶俐,十分懂得保護自己。
愛犬長毛去世後,于謙不捨得與它遠別,乾脆把它葬在大院裡。
這裡所說的於家大院,是于謙在北京大興建造的私人動物園——天精地華寵樂園。
于謙是標準的北京爺們兒,愛好也很京範兒,養蛐蛐遛鳥從小就幹。
他自幼生活優渥,可養小動物,始終是小打小鬧。
長大後自己賺錢自己花,於大爺的愛好發展起來就不可收拾。與動物在一起,臺上妙趣橫生的于謙就變成了飼養員大爺。
50多匹設特蘭小矮馬,據說是全國第一家矮種馬兒童乘騎樂園。
於大爺的小馬是有「婚房」的,羞羞的事情要避開馬群來做。
毛色靚麗的小鸚鵡,可是會說話的,超可愛。
於大爺養蛐蛐和蟈蟈,都是為了聽聲的,據說明朝的皇帝失眠時,大臣也會在床底下放蟈蟈,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白噪音吧。
于謙從小就喜歡養鴿子,美麗溫柔的和平使者,看這裡的鴿舍已經很成規模了。
朋友送的蘇格蘭獵狼,真是稀罕物。
朋友買了只小狐狸,養在樓裡一整棟樓的鄰居都有意見,雖然貌美,味道實在太有穿透力,只好也送到於大爺動物園,玉雪可愛。
機靈的松鼠猴,超級不怕人。
于謙說,自己看「長不大的迷你荷蘭豬」特別萌,買回家就好吃好喝供奉著,小豬很快就長「大」了,無奈也搬進院子裡,不過於大爺說了,豬是特別聰明的動物,什麼都能教會。
還有小綿羊。
這不是超級像孫紅雷的狗狗嗎?
還有泰迪犬,和於大爺的氣質這麼不符呢。
最後隆重介紹於大爺的寶貝——汗血寶馬,據說郭德綱曾送過于謙汗血寶馬,不知道是不是這一匹。
于謙對動物是真愛,還出了一本書,叫做《于謙動物園》,裡面有他養動物的各種心得體會。
書中,于謙圍繞著動物,講到歷史和現實、寓言和科學、典故和冷知識,滔滔不絕,揮灑自如。
讀這本書,你會知道,想要新缸養好魚,要先用便宜的小魚「闖缸」;
兔子原來叫「吐子」,古人認為兔子是用嘴「吐」出孩子的;
蟈蟈兒站在草尖上特別難捉,因為人一走近,它就爪子一松就掉進草裡。
聽於大爺娓娓道來,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被漸漸感動。
人之所以「麻煩」,就是因為剪不斷的情思,總是要尋找寄託之處。而人又是孤獨的旅者,即便是找到靈魂伴侶,能陪你的時間也非常有限。
這時候,動物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棒的選擇,因為你寄情於它,它定不會負你。
對每個人來說,若能找到一個正確的寄託,一生便已妥當,於大爺很幸運地找到了。
郭德綱說:「于謙的一生都在吃喝玩樂中尋找自己的快樂。」
而于謙自己說:「我和動物在一起,彼此都很純潔。」
最後看看於大爺養的金龍魚,據說有一次朋友提醒于謙,說:「有人把你印刷到了年畫上,還給你懷裡P圖,抱了一條大鯉魚。」
朋友勸于謙去找對方「說道說道」,沒想到於大爺呵呵一笑說:「找誰呀?誰還不過個年呀,大家圖一樂呵就行了。」
這樣心胸開闊的於大爺,真的令人肅然起敬。
轉發點讚於大爺這幅「年年有餘」,你也會像於大爺一樣自得其樂,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