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謀定危機公關-農業大健康·萬祥軍:應對突發事件

2020-12-24 經信研究

農業產業謀定危機公關-農業大健康·萬祥軍:應對突發事件

(張鳳雲) 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萬贏信採編:4月26日,有媒體從市場上買了8份草莓,「檢測出乙草胺超標」,從而得出草莓「致癌」說,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5月1日,本報刊出《「草莓農殘超標緻癌」,是真的嗎?》,報導北京市抽取175個樣本均未檢出乙草胺。並從「用了乙草胺,草莓苗也會被除掉」等多個方面從邏輯上論證了草莓上檢出乙草胺超標不可信。5月2日,《人民日報》也刊發報導表示「吃草莓致癌」不靠譜。隨後,各大媒體、網站紛紛跟蹤報導。

「食品安全大於天,事關人民的身體健康。在食品安全的監督上,媒體也應明確自身責任,在監督食品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要維護生產者的合法權益,要以事實為依據,並儘可能降低對一個產業的殃及和誤傷。」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研讀表明。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要更加科學,更加嚴謹,也要更加審慎。

萬祥軍說:「從總體上講,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可靠的,消費安全是有保障的。在草莓生產領域,我們也已建立了嚴格的安全監管體系,健全了質量追溯體系。用什麼藥,什麼時候用藥,用多大劑量的藥,甚至購買農藥的渠道都是固定好的。」他表明:相信隨著我國農業組織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監管力度越來越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按理說,這次「草莓風波」到此就該畫上句號了。然而國內草莓市場依然清淡,主產區市場價格暴跌四成以上。5月6日,農產品交易平臺「一畝田」披露:遼寧、河北、吉林等七大產地草莓價格,由4月中旬的4~8元跌至1~4元,部分地區的草莓甚至跌到1元以下。僅半個月時間,北京市昌平區6000棟草莓日光溫室就損失2600多萬元。

既然主流媒體已經闢謠了,為什麼草莓產業還會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呢?類似的情況並不限於今年的草莓,所謂「膨大劑」西瓜、海南「蕉癌」、「大食蠅」柑橘等等,都是闢謠過後,農民依然還要承受漫長的傷害。原因何在?

其一,「首因效應」在起作用。人們總是更傾向於相信第一次接觸到的信息,而對後來的說法持懷疑態度。同時「首因效應」還具有持久性的特徵,在先入為主的偏差認知下,能夠強烈並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反映在本次草莓事件中,許多消費者選擇的是「管住嘴」。

其二,大部分消費者是抱著「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的心態。草莓作為入口的東西,事關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加之草莓不是生活必需品,在選擇吃還是不吃的時候,消費者會異常慎重。

其三,對於這次草莓事件的受損方而言,第一時間作出恰當的反應是將損失降到最低的重要環節。但是「謠言已經滿天飛了,真相還在穿鞋。」要知道,在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的世界裡,幾天的時間足以將這一消息固化成絕大多數人根深蒂固的認知。當然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也作出了相應的反應,比如公布抽檢結果,農藥、植保、質檢方面的專家出面論證等。但如何把這樣的聲音通過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傳遞給消費者,還值得進一步深入思考。

事情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對於草莓產業的傷害短期內還難以消除。這裡面還有一些引以思考的地方。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相對於市場的發育來說還遠遠不夠。千家萬戶小生產的狀況普遍存在,在行業出現危機的時候,很難及時作出有效反應,迅速澄清事實。就拿這次的草莓事件來說,單個的草莓種植戶或者合作社,甚至一個農業企業,很難有精力、時間、金錢以及能力去合情合理地應對,這才造成危機公關的延時和無力。

萬祥軍最後強調,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增強產業危機公關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尤為必要。除此之外,還應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市場信息的宣傳力度,增加信息透明度,避免因個案對整個產業造成連帶損害,重拾消費者信心。

農業產業謀定危機公關-農業大健康·萬祥軍:應對突發事件

相關焦點

  • 謀定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李加映: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
    「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現場對記者表示,至於提出要辦這個活動的初心和本意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在舉國慶祝農民豐收節之際如何引導農業走向高科技,如何確定農業3.0方向並付諸於實施搭建交流平臺,舉辦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農民豐收節交易會就是大興重農興農之氛,為的是鼓足幹勁,擂響新時代強農惠農富農的戰鼓,也為全國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 田東縣謀定產業格局-農業大健康·林裕豪:從玉農業攜手推動
    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採編:「圍繞產業化發展方向和特色產業布局,廣西百色市田東縣在各個鄉鎮選準了經濟效益高、市場需求旺、惠及群眾廣的特色產業,著力培育了一批特色鮮明、影響力大的農業產業集群,使之成為帶動鄉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中堅力量。」
  • 四川省開展「保險+期貨」專業知識培訓 助力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沒有聽說哪個農產品企業叫苦,沒有聽說哪個農業加工企業需要國家和政策支持。為什麼?是因為這個領域最早引入了期貨這個金融工具。」王琳表示。四川證監局將一如既往、全力配合、積極推動,力爭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績推進精準扶貧大有作為「2019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設我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跨越。」王琳表示,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共同推動四川省的保險與期貨市場協同發展。
  • 泰山溫泉城謀定大健康 -萬祥軍:國情研究泰安岱嶽布局
    其間,既有丘陵、山地,也有平原;既有區位優越的城區街道,也有區位偏僻的山區鄉鎮;既有經濟基礎厚實的工商重鎮,也有經濟基礎薄弱的農業鄉鎮,各地區位、交通、資源、產業等基礎條件迥然有別,經濟業態雜亂無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區域分布散、跨度大的現狀,很難實施基礎設施和產業經濟的集中規劃、集約建設,集群發展。
  • 數字賦能畢節農業產業數位化發展,助推畢節農業數位化轉型
    2019年7月,天演維真中標畢節市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整市推進項目,為畢節市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農產品供應鏈體系、電商培訓體系、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與營銷體系等內容,並在此基礎上,為畢節市搭建數字農業「大數據平臺」,實現以產業為依託,以「數字農業」大數據為基礎,利用平臺打造有畢節特色的數位化產業體系、數位化品牌體系、數位化服務體系,加快推動畢節市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
  • 農業龍頭基:嘉實農業產業股票(003634)
    一:嘉實農業產業股票基本概況1. 基金類型: 股票型(中高風險)2. 基金規模: 7.62億3.基金經理:姚爽二:嘉實農業十大重倉持股持情況:1.農業板塊:牧原股份、隆平高科、大北農、海大集團、新希望、天康生物、禾豐牧野、大北農。
  • 31秒丨東營市廣饒縣:打造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 激活現代農業轉型...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近日,在東營市廣饒縣富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基地,負責人呂倩倩正在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記錄。據了解, 該農場堅持走綠色無公害之路,從種到收不使用任何激素、化肥、農藥等,而且配備了農產品檢測設備,自行檢測,數據實時上傳到廣饒縣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生態健康的有機果蔬。
  •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系(營養與健康研究院)正式成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9日訊記者近日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學校直屬的營養與健康繫於6月15日正式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營養與健康系任發政院士、副校長龔元石共同為營養與健康系(營養與健康硏究院)揭牌,標誌著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系正式運行。
  • 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秸稈產業分會會長、秸稈控股集團董事長彭飛:苦練...
    為此,本報採訪了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秸稈產業分會會長、秸稈控股集團董事長彭飛 。中華工商時報:本次疫情對您的企業有哪些影響?企業復工生產以及員工返崗狀況如何?雖然受到上述影響,但是秸稈控股集團對秸稈產業的科技創新、業務推廣並沒有懈怠,首先我們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實策」的總要求,一方面積極安排部署員工健康監測、居家隔離,做好環境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網上辦公、網上辦事,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並推出具有健康、環保、文化三大優勢的秸稈負氧離子活性炭雕項目,把秸稈活性炭、負離子科技與名家名作相結合
  • 碧桂園農業控股華大農業,規劃現代農業大格局
    來源:中國網地產據碧桂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農業」)3月11日消息,公司已於今年3月9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
  • 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12月23日,由39家產、學、研單位構建的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鄭州市正式成立。該聯盟將以促進產業規範健康發展為戰略目標,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智慧農業產業聯盟理事長姜文表示,智慧農業產業聯盟構建後要做的工作包括但不限於以下5個方面:產業的技術創新;產業的技術創新效果,包括掌握核心技術、形成技術標準、提升經濟社會效益等;服務產業,包括制定產業規劃、提供行業服務、擴散創新成果等;運行管理,包括組織機構運行、管理制度執行等情況;利益保障,包括反映成員需求、保障成員利益等。
  • 湯陰縣「五子登科」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近年,湯陰縣充分注重米袋子、肉架子、菜籃子、油瓶子、藥簍子等民生工程,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農產品供給為目標,著力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取得明顯成效。
  • 奔馳維權事件對餐飲危機公關啟示:越大牌越不能強勢!
    危機公關切忌愚蠢、傲慢、沉默輿情控制在前危機公關在後,用最少的錢來降低風險,這是餐飲品牌最需要的。最近頻繁刷屏的「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終於告一段落,車主已經與涉事4s店籤署《諒解協議書》。這場持續刷屏將近一周,獲得了四億多人次關注的社會事件,也暴露了奔馳整個公關策略的巨大問題。
  • 廣安區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小柚子種出大產業
    廣安區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小柚子種出大產業 2020-08-20 22: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推進農業產業融合 助力農民增收
    近年來,永順縣創新產業融合模式,探索了產業延伸型、產業循環型、產業功能拓展型、產業滲透型以及產城融合發展型等模式,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創新,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高附加值,讓脫貧致富的產品既產得出、產得優,又賣得出、賣得好。
  • 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開幕式暨智慧農業產業發展...
    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開幕式暨智慧農業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一、活動背景   自2016年起,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已舉辦四屆,已成為國內「智慧農業」領域專業性最高的展會之一。
  • 中國農業缺少平臺型公司!碧桂園收購華大農業,能否改變農業格局
    因為中國農業的分散性、個體競爭性不強,我們需要擁有大能量的平臺型公司整合資源、賦能產業,帶領全行業的發展。 然而,就目前來說,中國農業領域缺少這樣的公司。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碧桂園與之前恆大投入農業有2點不一樣:1)強大的銷售體系:鳳凰優選;2)科學種田:用科技改變生產方式和用科技來賦能農業。 從這2點來看,碧桂園解決農業銷售難題,解決效率低下等農業棘手問題。隨著其產業的成熟,碧桂園或許能在農業領域幹出點成績。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田瑞春季農業生產主打科技牌
    為將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生產影響降到最低,田瑞集團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市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穩產保供應促復工,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雙勝利」。
  • 豐大:讓農業產業的「科技晶片」種子為農民謀福利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7月30日在安徽合肥表示,種子是農業產業的「科技晶片」;我國種業發展了很大成績,但也面臨很大的考驗。主要是:效益增長進入平臺期、規模化發展進入徘徊期。社會資本進入種業步入了緩慢期,對外擴大開放進入考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