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作者:孫犁)朗誦:方明

2021-01-07 央廣網

  6月10日起,中國鄉村之聲、老年之聲聯合推出「記憶鄉愁」系列活動,其中,由方明、於芳、黎江、陸洋、聞齊、常亮等國內著名播音藝術家演播《記憶鄉愁》,歡迎鑑賞。

  散文:《老家》

  作者:孫犁

  朗誦:方明

  《老家》原文:

  前幾年,我曾謅過兩句舊詩:「夢中每迷還鄉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幾天,又接連做這樣的夢:要回家,總是不自由;請假不準,或是路途遙遠。有時決心起程,單人獨行,又總是在日已西斜時,迷失路途,忘記要經過的村莊的名字,無法打聽。或者是遇見雨水,道路泥濘;而所穿鞋子又不利於行路,有時鞋太大,有時鞋太小,有時倒穿著,有時橫穿著,有時系以繩索。種種困擾,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著急,我還是躺在原來的地方,原來的床上,舒一口氣,翻一個身。

  其實,「文化大革命」以後,我已經回過兩次老家,這些年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裡已經沒有親人,回去連給我做飯的人也沒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認識的老年人,越來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認識,見面只能寒暄幾句,沒有什麼意思。

  前兩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愛的女人,一次是在和這位女人不睦之後。第一次,我們在村莊的周圍走了走,在田頭路邊坐了坐。蘑菇也採過,柴禾也拾過。第二次,我一個人,看見親人丘隴,故園荒廢觸景生情,心緒很壞,不久就回來了。

  現在,夢中思念故鄉的情緒,又如此濃烈,究竟是什麼道理呢?實在說不清楚。

  我是從十二歲,離開故鄉的。但有時出來,有時回去,老家還是我固定的窠巢,遊子的歸宿。中年以後,則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經戰亂,行居無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樣說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從我這一輩起,我這一家人,就要流落異鄉了。

  人對故鄉,感情是難以割斷的,而且會越來越縈繞在意識的深處,形成不斷的夢境。

  那裡的河流,確已經幹了,但風沙還是熟悉的;屋頂上的炊煙不見了,灶下做飯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頂上長著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舊,都指點著說:「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來了。」

  我越來越思念我的故鄉,也越來越尊重我的故鄉。前不久,我寫信給一位青年作家說:「寫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

  但我甚不願因為寫文章,得罪鄉裡。遇有此等情節,一定請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們村裡去了一趟,給我幾間老屋,拍了一張照片,在村支書家裡,吃了一頓餃子。關於老屋,支書對他說:「前幾年,我去信問他,他回信說:也不拆,也不賣,聽其自然,倒了再說。看來,他對這幾間破房,還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訴我:現在村裡,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幾間破房,留在那裡,實在太不調和了。

  我解嘲似地說:「那總是一個標誌,證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戶。人們路過那裡,看到那破房,就會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會把我忘記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舊的終歸要消失。

  孫犁,原名孫樹勳。1913年出生。河北安平人。歷任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小說集《荷花澱》,散文集《晚華集》等。

  方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播音指導、朗誦藝術大家。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方明的聲音出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最著名的節目《新聞和報紙摘要》中,伴隨著新中國的廣播事業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在一代代的聽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跡。

相關焦點

  • 《不朽》(作者:歐震 朗誦:於芳)
    詩歌作品《和你一同老去》、《愛》入選「2003年中國詩壇佳作」;在2005年的中國第一屆詩歌節上舉辦了個人詩歌作品專場朗誦會;創作的朗誦詩作品《青春中國》,近年來成為網絡點擊率最高的有聲文學作品之一,並由著名朗誦藝術家方明和電影表演藝術家鮑國安分別朗誦在央視播出,同時被國家有關部門列入「中華經典進校園」活動的作品名單;同時《青春中國》及其姊妹篇《不朽》還被一些高等院校編入大學語文教材和播音主持專業的教材
  • 擁抱人民的戰士作家孫犁
    學者孫鬱說:「孫犁的熱,在其身後一直持續著,成了文壇的趣話。」是的,孫犁的熱不僅是文學話題,也是關乎生命和人格的「趣話」。  戰爭和農村題材,是中國文學的重鎮,孫犁的創作與這兩個題材息息相關。
  • 葛蘭、方明、徐曼、於芳等數十位老藝術家共同演繹了這場朗誦會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2015年12月18日,「紀念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成立75周年老廣播藝術家朗誦會」在北京央廣音樂廳舉行。葛蘭、方明、徐曼、於芳、陸洋、張悅、常亮、龍珍、程顯、文良、徐文燕、傅華、金鋒、戴萱、傅成勵、張文星等著名播音藝術家齊聚央廣音樂廳再現國聲經典。
  • 大師朗誦 | 斯琴高娃朗誦《熱愛生命》
    往期【大師朗誦】傳送門大師朗誦 | 虹雲 《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大師朗誦 | 虹雲《孩子請聽我說》大師朗誦 | 喬榛《再別康橋》大師朗誦 | 丁建華《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大師朗誦| 張家聲《我愛這土地》大師朗誦 | 喬榛《雨巷》大師朗誦 | 雷恪生《想北平》大師朗誦 | 宋春麗《相信未來》大師朗誦 | 杜寧林《母親的呼喚》大師朗誦 | 杜寧林《致橡樹》大師朗誦 | 陳鐸《鄉愁》大師朗誦 | 方明《沁園春·雪》
  • 傳世的孫犁詩集
    那時,我已是南開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稱得上「孫犁迷」。凡他出的書必買,必讀。從那時起,詩集《白洋澱之曲》伴隨我輾轉多地,數次搬家都留存下來。 其次,孫犁先生是實至名歸的文學大家,每提到他,必提白洋澱。他創建的「荷花澱」文學流派,代有傳人,影響深遠。但評論界極少談他的詩,基本都是談他的小說、他的散文,甚至不少讀者不知孫犁先生曾有詩作。
  • 【散文】《 老家的杏樹 》|| 作者 劉敬森 | 朗誦 徐淑媛
    作者:劉敬森  朗誦:徐淑媛點上方綠圓圈可收聽        母親前幾天從城裡回了趟老家,回來直言老家院子裡的杏樹結的多,把樹枝都快壓折了,她找了幾個木棍子立起來頂住樹枝,確信沒事後方才回來。       雖說不相信,但我還是將信將疑,然終究沒有耐得住,瞅個星期天我還是驅車回了老家。一進家門,我就被院裡那滿樹的青杏驚呆了:原來散開的朝上長的高傲的樹枝不知道什麼時候都含蓄地彎著腰,好像要親吻大地母親一樣,枝頭的杏兒挨挨擠擠,生怕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瞬間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小夥伴們玩的「擠尿床」的遊戲。
  • 孫犁:小販
    小販文/孫犁   我在農村長大,沒見過大雜院。後來在保定,到一個朋友家裡,見到幾戶人家,同時在院子裡生爐子做飯,亂鬨鬨的,才有了大雜院的印象。聽人說,他們是因為桃色事件,從山東老家逃到這裡來的。夜晚,他們就睡在那間小小的棚子裡,靠做這個小買賣,維持生活,享受幸福。  小棚子也經受風吹雨打,夜晚,他們做的是什麼樣的夢,我有時想寫一篇小說。又覺得沒有意思。寫成了,還不是一篇新的文君當爐的故事。  不過,我確是常常想,他們為什麼能那樣和氣生財,那樣招人喜愛,那樣看重自己的職業,也使得別人看重自己。
  • 精彩展播: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小選手林意涵朗誦《柳芽兒》作者/阿紫(現場視頻)
    主持人:林溪(中國之聲)  阿傑(文藝之聲)視頻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林意涵朗誦《柳芽兒》作者/阿紫(現場視頻)《柳芽兒》(現場版)作者/阿紫朗誦/林意涵春天沒醒柳媽醒了懷裡的孩子張開嘻笑的嘴巴一個接一個
  • 王寧:晶瑩剔透與珠圓玉潤的完美組合——孫犁《荷花澱》賞析
    1944年,孫犁到延安,在魯迅文學藝術學院工作和學習。此後,他藝術上的成熟期到來了。在延安的窯洞裡,他追憶多年生活、戰鬥過的白洋澱地區的風光與人事,創作了《荷花澱》《蘆花蕩》,堪稱進入藝術化境的作品。《荷花澱》是孫犁「荷花澱」風格的作品中最晶瑩剔透的,空靈、悠遠,也是最珠圓玉潤的,傳統的美與時代的感召達成了完滿的結合。晶瑩剔透的一面與珠圓玉潤的一面最突出地體現在「女人」的身上。區別於孫犁小說中的「少女們」(散布於《吳召兒》《山地回憶》等篇),《荷花澱》中的「女人」具有溫柔賢德的品性,而這種品行恰恰成就了政治話語。她一出場就不同於女孩子們跳著、鬧著,而是樸實、勤勞、恬靜的。
  • 《頌菊》【原創】 作者 : 欣欣 朗誦 : 晨臣
    《黨輝賦》【原創】 作者 : 欣欣   朗誦 : 六哥《美麗的遇見》【原創】 作者 : 欣欣  朗誦 : 晨臣《獻給隔屏的你》【原創】 作者:欣欣  朗誦 : 春風化雨《楓葉私語》【原創】 作者:欣欣 朗誦 : 春風化雨
  • 《思念》【原創】 作者:黃彥華 朗誦:紫荷
    作者 : 黃彥華 l 朗誦 : 紫荷 l 編輯 : 晨臣      【詩韻傳播正能量】主編、作者、主播。詩歌散文誦讀作品在多家網絡平臺發表!中華誦讀聯合會主播。雲婷  紫荷    鴻莉【編委】:焦文利    真真   晨塵霞  曉菁  心心  芳草  觀雲聽濤    四月天  嶽振良  穎兒   流金歲月【平臺群管部】部長 : 真真【平臺專欄部】現有五個常駐專欄【音頻製作部】 部長 : 布衣小男孩  四月天【平臺宣傳部】 部長 : 鴻莉  龍凰 【誦之韻原創】朗誦團隊
  • 喬輝朗誦《懷念母親》|| 作者:吳士存
    在父親去世後到因病來海南與我一起生活之前的這十多年的時間裡,母親一直自己單獨居住在蘇北老家的農村,一方面是因為她習慣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小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因為割捨不了那片浸透了她無數汗水的莊稼地。在那段時間裡,我與母親的聯繫除了每年探望老人家外,就是堅持每個周末給她打電話問候。那時每當我聽到電話那頭的母親爽朗的應答,我就能判斷母親不僅心情愉快而且身體硬朗。
  • 武全 朗誦《歸處》作者 : 冰雪玉兒(原創)
    歸    處作者 :  冰雪玉兒 l 朗誦 : 武全 l 編輯:晨臣武全 朗誦《朽木》作者 : 林志洪武全 朗誦《你、在畫中》作者 : 曉紅(原創)武全 朗誦《思絮》 作者: 黃偉恆 編輯:晨臣詩韻傳播正能量歡迎喜歡詩歌朗誦的作者和朗誦者攜帶mp3音頻投稿,投稿時請把作品文字,朗誦、個人簡介、照片發給我們。
  • 艾玲 朗誦《漁家姑娘》 作者:紀武彬(原創)
    (原創首發)作者簡介 : 紀武彬,安徽池州人。筆名:墨軒,遊牧詩人。居隱安徽池州杏花村。艾玲作品艾玲 朗誦《你的世界我來過》作者:永恆的主題(原創)艾玲 朗誦《獻給女人節的禮物》作者:白曉汶(太白春曉)【詩韻傳播正能量】原創文學自媒體有聲平臺
  • 【母親節特刊】《我的母親》作者/阿紫 朗誦/徐嵐(一首感動無數人淚目的原創作品)
    視頻二:配樂朗誦《我的母親 》作者:阿紫 朗誦:徐嵐(現場版)2017-06-23作者阿紫簡介:阿紫,中國當代著名詩人、詞作家、朗誦表演藝術家。中國僑聯、北京婦聯文化項目「我為母親寫首詩」發起人;百城萬人《讀中國》全國性大型公益文化活動詩詞作者;全國僑聯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報告會宣講團成員;中國誦讀文學貢獻獎獲得者;「書香中國北京評選優秀推廣人」榮譽稱號等。
  • 生命的吶喊 作者:蔣輝 朗誦:曹偉
    生命的吶喊作者:蔣輝 前方密集的槍炮聲聲嘶力竭的吶喊聲在這無邊的暗夜裡交織在一起作者簡介:蔣輝,筆名春曉、山風。江蘇睢寧人。徐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徐州天虹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理。愛好文學、書法。
  • 梨花開了 作者:巴凌志 朗誦:關山越
    梨花開了 作者:巴凌志朗誦:關山越梨花開了 盛開春天的潔白 綻放清純的幽香 芬芳我童年的記憶蜜蜂採集花粉 飛來飛去嗡嗡地忙碌聲中 外婆微笑著向我走來 外公的香菸繚繞 大舅的面容清瘦 二舅的脊背彎曲 三舅的目光堅毅一個個親人 離我遠去 梨花流出痛苦的淚滴
  • 劉延秋朗誦《感恩大地》|| 作者:碑林路人
    感 恩 大 地朗誦/劉延秋作者/碑林路人我以一粒種子的深情來讚美大地,我以一株草葉的清香來感恩大地。我以春花的燦爛、夏雨的清涼秋收的喜悅、冬雪的純潔來歌唱大地。劉延秋劉延秋:暱稱依然,黑龍江省大慶人,中國網際網路朗誦聯盟會員,大慶詩文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朗誦愛好者,朗誦作品散落於各網絡平臺。現在企業從事黨群工作。碑林路人碑林路人:實名李臻,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協會員,大型期刊《新絲路》專欄作家。
  • 《 清明草》【原創】作者:王明勇 朗誦:露桐
    清明草作者 : 王明勇  l 朗誦 : 露桐 l 編輯 : 晨臣    在2018年由吉林省文化廳舉辦的『』氤氳書香『』朗誦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項。他熱愛公益事業,用聲音高歌,用靈魂跳躍,詮釋詩詞的真諦,綻放人性之美!隨心隨性隨緣的生活。現任《露桐詩話沫染流年》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總監。
  • 《記憶裡的年》【原創】 作者:海的地平線 朗誦:晨臣
    作者 : 海的地平線l朗誦 : 晨臣l編輯 : 晨臣【詩韻傳播正能量】原創文學自媒體有聲平臺     鴻莉   冰城【編委】:焦文利    真真   晨塵霞  曉菁  心心   冰城   叢中笑 觀雲聽濤    嶽振良  穎兒   流金歲月【平臺群管部】部長 : 真真【平臺專欄部】現有五個常駐專欄【音頻製作部】 部長 : 布衣小男孩  【平臺宣傳部】 部長 : 鴻莉  龍凰  峰哥【誦之韻原創】朗誦團隊